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兔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是引起人和动物严重感染的多宿主寄生虫。在挪威,弓形体病是绵羊流产和死产的主要病因。人类中兔弓形体感染可引起胎儿畸形和新生儿死亡。近几年,由于爱滋病和其它免疫系统损伤性疾病的发现,增加了人弓形体病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弓形体病是刚地弓形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是一种广泛分布在细胞内的寄生虫,能感染各种哺乳类动物,其传播途径极为复杂。近几年国内人群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弓形体抗体阳性率为2.4—28.5%,国外西欧、北美部分国家高达50%以上,还有报告50%AIDS病人患有弓形体病。弓形体病多为隐性感染,诊断主要以免疫学诊断方法为主,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一、弓形体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经典的染色法(DT)和免疫荧光法(IF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具有特异性强、快速、敏感等特点,但需要活虫体及荧光显微镜,故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故此国内外学者们相继建立了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强及价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标本中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p24基因,探讨BDV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黑龙江省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人PBMCs中BDV—p24基因片段,同时扩增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参照。结果: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BDV—p24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28.8%(19/66);47例正常人中,BDV—p24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6.3%(3/47),经比较两者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证实中国存在BDV感染,黑龙江省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BD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种类繁多的原生动物中,有两属的种类寄生在脊椎动物的肌肉及其他器官,并能传染给人,即所谓人畜共患(或动物源性)寄生虫。最典型的是弓形体属(Toxoplasma)的刚地弓形体(T.gondii),血清学检查表明,人群感染该虫相当普遍;另一属就是目前人们仍不太熟悉的宿主特异性很高的肉孢子虫属(Sarcocystis),其中人肉孢子虫(S.hominis)和人猪肉孢子虫(S.suihominis)较为重要。在分类上这些寄生原虫均被列为孢子纲(Class Sporozoa)的艾美球虫亚目(Suborder Eimeriina)。弓形体(Toxoplasma)弓形体是动物界中较典型的人畜共患寄生虫。60年代末至70年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西藏小型猪进行10种猪病(猪瘟、伪狂犬病、篮耳病、猪流感、圆环病毒感染、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弓形体病、衣原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方法采用ELISA或凝集试验方法对10头已注射猪瘟疫苗的原代(F0代)母猪和40头20日龄乳猪、50头第一代(F1代)3~5月龄猪进行10种猪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猪瘟病毒、细小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是母猪为80.0%、80.0%、70.0%;20日龄乳猪为45.0%、25.0%、45.0%;3~5月龄猪为4.0%、76.0%、80.0%。圆环病毒抗体阳性率母猪为60.0%,20日龄乳猪为5.0%。3~5月龄猪为0%;篮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弓形体、衣原体、布氏杆菌在不同年龄西藏小型猪中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论不同年龄西藏小型猪未受篮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弓形体病、衣原体病、布氏杆菌病感染。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疾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该次会议,于1983年11月1—5日在南宁市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医学、兽医学代表共同讨论了国内外关于“三体”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特别是同一病原体在人、畜中感染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系。弓形体是最近几  相似文献   

7.
制备间接血凝试验抗原用弓形虫速殖子的净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又名弓形体或弓浆虫,能引起人畜的弓形虫病。在弓形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学等研究中,为了得到纯净的弓形虫速殖子,必须从感染小白鼠腹腔渗出物中去除多量的腹腔细胞和炎性细胞。国外有应用多孔玻璃滤器过滤,用超声波裂解腹腔细胞,再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碎片,用梯度离心  相似文献   

8.
从四省八市县抽查的142407人(其中男72528人,女69879人)的群体中,作了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共查出现症精神分裂症病人男184例,女209例,其中能查到三代以上的完整家系共346个,对该租家系经多基因遗传模式和单基因模式分析、检验、得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可能是多种单基因遗传模式,其中76%基本符合隐性遗传、2%为显性遗传、8.1%未不规则显性、8.3%为不规则显性和隐性两可,4.3%属于不同病种的混合或变异,因而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异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TORCH是弓形体、其他病原生物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的第一英文字母的缩略词。从提出TORCH以来的20多年时间内已先后发现了近20种能引起先天性感染的病原生物体。本文就TORCH、先天性TORCH综合征及其对胎儿的损伤机制和有关实验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病毒感染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进展,包括临床流行病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和体内病毒检测方面的进展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弓形体株常规用小白鼠传代保存,强毒株每3—4天即需传代,动物死亡又容易使虫株丢失。多年来,我们用金黄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肾细胞培养保存了2株弓形体,并结合对其在体外细胞长期传代后的生物学特性作了相应观察,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报道了5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在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效不显的基础上,应用内磁疗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效率为23.2%,有效率为48.2%。疗后BPRS总分及因子思维障碍、敌对性和激活性评分下降,有显性差异。疗效与病程无关。表明该疗法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副反应有一定性记忆力下降等。  相似文献   

13.
《生物磁学》2011,(22):I0006-I0006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精神分裂症并不是一种纯粹的遗传性疾病,有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因源于自身基因突变,而不是遗传。研究报告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发病过程截然不同的疾病,但临床上都表现出认知障碍.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parvalbumin positive interneurons, PV阳性神经元)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调控神经传递的兴奋/抑制平衡,参与Gamma神经振荡的形成,对信息处理、信号整合及输出极为重要,与学习记忆、注意、觉醒状态、社会交往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PV阳性神经元对认知功能的调控,提示其在AD和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共同参与作用.因此,本文对PV阳性神经元在AD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陷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以PV阳性神经元为靶点治疗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全世界约有1%的人患有这种疾病。以往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容量比正常人小,且一些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DNA序列多态性也同时与脑的结构异常有关,这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是吻合的。最近研究发现,人的DKK4基因的SNP(rs2073665)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为了研究DKK4精神分裂症易感SNP是否与脑发育相关,本文检测了961个正常人rs2073665的基因型并测量了他们的脑容量。相关性分析发现,rs2073665在加性模型下和显性模型下都与脑容量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为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同时能影响脑容量提供了证据,同时也为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异常假说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目前被认为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有伤害性的一种慢性大脑疾病,具有严重破坏性。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有1%~1.5%人患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不正常的心理功能和紊乱性行为,发病主要原因与脑内结构病变和神经递质活动程度有关。精神分裂症目前被分为三大类:阴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精神分裂症,和认知缺失。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研究除基于神经生物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外,还从遗传学(先天)和社会环境(后天)等角度进行研究。在运用多种诊断技术诊断出精神分裂症后,对它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在中国终身患病率大概为6.55‰.研究精神分裂症的语言认知,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从行为和神经[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近红外光学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 NIRS)]两个层面简述了国内外精神分裂症语言认知的研究进展.目前西方国家对精神分裂症的语言认知研究较多,结果也很丰富,初步形成了语言损伤的理论,而且发现幻听与语言加工相关脑区(wernicke区)有密切关系.精神分裂症的汉语认知研究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够深入和完善.作者提出应该大力加强对中国精神分裂症的语言认知研究,不仅可以更加清楚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特点,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和探索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物磁学》2014,(33):I0001-I0002
在至今为止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科学家发现了超过100个和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基因变异。这可能为确定新治疗靶点铺就了道路。发表在本周《自然》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在为人们提供关于该疾病新见解的同时,也支持了其发展和免疫系统的相关理论。在此之前。科学家只发现了和此疾病易感性相关的30个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19.
陈兆云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6):365-366,336
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法分析不同来源的弓形体抗原成份。实验结果,可将5株虫种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采用磁疗法合并氯丙嗪与单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显效率治疗组65.7%,明显高于对照组48.6%,P<0.05。尤以焦虑、兴奋、幻觉、猜疑、睡眠等症状效果较好。说明合并磁疗可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