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俄国植物生理学家里最伟大的、最卓越生物学家里的一个、季米里亚席夫这样地规定植物生理学的任务:“植物生理学追求的目的在于研究和解释植物有机体的生活现象,并且不仅是要研究和解释它们,而要用这种研究和解释使它们完全服从于人们的合理意志。这样,人就可以随意来改变、阻止和引起这些现象。生理学家不能满足于观察者的被动任务;作为一个实践家,他是控制自然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一、导言 1.物种的结构形态是物种存在的形式,物种形成的过程是物种发展的内容,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研究物种在这两个方面的统一的关系。 2.进化论告诉我们,有机世界的发展是连续的历史过程;分类学的实践指出,在自然界,极大部分的物种都是彼此判然分明而显现为间断性的现象。物种是有机世界连续性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我们研究物种形成问题,就是研究有机世界在发展过程中怎样从种内的连续性达到种间的间断性的道路。 3.本篇讨论以动物界的物种为主。在有性动物,同种个体之间,都有交换遗传性的可能性,从而组成为统一的繁殖群体,这是种内连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知道,动植物界中是极其多种多样的,到现在为止共研究与描述了约一百五十万个动物种和三十万个植物种,很早以前这些形形色色的动植物种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许多代的研究工作者从事了动植物界的分类研究工作,企图了解其发展的真正规律,但是他们都局限在把种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永远存在的,并且认为他们是由上帝创造出来而彼此互不相关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加强宗教的统治,就需要这些唯心的谬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物种形成机制及物种定义的新观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很早以前,分类学家开始根据生物表型特征上的差异来识别和区分物种,自达尔文以后,人们认识到不同的物种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在定义物种时引入了"谱系"的概念.达尔文着重强调物种不仅是可以变化的,而且这些变异最终可以使一个种内的成员彼此分离,形成新种(Darwin,1859).  相似文献   

5.
B.杜布罗特瓦洛夫著、罗见龙译:米丘林学说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前提,科学出版社,1957。C.P.马丁等著、张宗炳译:关于进化的几个问题,科学出版社,1957。在新出版的关于米丘林学说和遗传进化问题的新书中,B.杜布罗特瓦洛夫的“米丘林学说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前提”,及 C.P.马丁等的“关于进化的几个问题”两书,深深地吸引了我。除了愿向著者及译者致敬外,特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有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是米丘林学说的主要原理之一。如果动植物有机体和它的生存条件隔离开来,它便不可能生存而必然死亡。李森科说:“生物体区别于非生物体的生活过程的特征,就是生物有着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生活条件不可分割的统一的内在必要性。”米丘林的卓越工作是众所皆知的,他在研究了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如同以蠟塑像一样,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创造新的  相似文献   

7.
“米丘林的生平和事业”一章,我们大体上是在三月讲授的,但是准备使学生领会伟大的自然改造者的学说在学年之初就开始了。还在五年级植物学的第一课里,我们就对学生讲述了伟大的学者的工作,并且让他们阅读了关于米丘林的书籍  相似文献   

8.
市长,诸位先生,诸位同志!今天是苏联卓越的生物学家、伟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的一百周年诞辰。不仅全苏联各地生物学工作者要集会庆祝,即在其他各国,也举行集会纪念这一伟大的科学家——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家。我国各大都市,各农业生物的研究机构都要举行庆祝。这是很必要的。苏联“农业生物学”杂志已出了纪念米丘林的专号。据说这一巨册的篇幅还不能全部刊载自各地来的纪念论文;只好在10月间再出一册。我们中国的“生物学通报”也为同一目的,本月(10月)出了一个专号,内中刊载多篇有关的文章。这些工作都是在米丘林理论光辉照耀之下,才进行的;这些结果也可以说是米丘林学说所赐予的。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文化比较发达的大都市。今天所以有这样多的同志集会庆祝,我认为是很自然的。我是怀着忠诚的心情,钦佩这位朴素、热诚、坚忍、细致、供献全生力量为发扬真理,为人民服务的学者,才来这里做报告的。  相似文献   

9.
在学了植物学之后再学动物学时,学生们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米丘林学说的原理。学习动物学的结果,学生们不仅要积累一些关於动物构造和生活的具体知识,而且要学会按米丘林学说的精神去理解它们的生活,要学会理解米丘林学说的基本论点,并在实际中能够应用它们。  相似文献   

10.
从1952年下半年起,苏联生物学界对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国科学界对于这一讨论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科学出版社以“关于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的讨论”为题,用论文集的形式,译载了这方面的文章,这个论文集现在已经出版了18集(第19集至第20集在排印中)。讨论的缘由,是由于李森科院士在1950年以“科学中关于生物种的新见解”为题,发表了自己对于物种概念与物种形成的看法,以苏卡切夫院士、杜尔宾教授为首的一些苏联科学家,不同意李森科的看法,他们首先在“植物学杂志”上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接着苏联许多学者,在一些有关生物学的杂志上,针对这—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讨论的第一个焦点是关于物种概念的问题,李森科提出两个物种标准:一个是凡种间个体在普通的、正常的情况下不能交配,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正常繁  相似文献   

11.
东北佳木斯市第一中学模范生物教师王海廷,积极带领学生学习米丘林的学说.他在学校里开辟了小植物园,设立了标本室,依据米丘林学说的原理,采取李森科所倡议的人工春化法,在小植物园内实验多麦春播有了初步成果.东北北部省份几年来试种的冬麦,经过漫长的冬季,因饱受寒霜和植  相似文献   

12.
李森科对物种形成问题的观点遭到许多苏联生物学者的反驳,因为这些观点与近百年在分类学,形态学,胚胎学,生物地理学方面所累積的大量资料不相符合。李森科关于从一个物种到另一个物种飞躍式转化的观念是以有限的事实为依据的,而这些事实不足以作为物种形成问题上一般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达尔文的物种形成理论是以大量符合于事实的材料为依据,这种理论近百年来不断地为B.O.与A.O.科瓦列夫斯基,梅契尼科夫,A.H.谢维尔曹夫,季米里亚捷夫,米丘林.可马洛夫和其他学者的许多著作所证实。很顯然李森科在证明他自己对物种形成问题的观点所引用的全部事实,不过证明了旧的  相似文献   

13.
要有效地解決擺在植物生理學面前複雜的任務,無疑地,只有在以下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就是對米丘林生物科學的全部原則和成就去深刻地體会。並以此為根據,重新審查植物生理学以往形成的觀念,這些觀念往往是建立在形而上學的——生機論或是机械論的原理上,毫無批判地從國外科學借用來的,而這樣的生機論和機械論的趨向不僅目前是在國外科学界裹廣泛地通行着,而且在資本主義文化崩潰所引起的頹廢情緒影響下更加深了。  相似文献   

14.
“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的讨论”在苏联已经热烈的展开,吸引了各方面的专家参加这一在生物学上带有根本性质问题的讨论。自从这一讨论的情况介绍到我国后(科学出版社已出版了九集的“关于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的讨论”),也立即引起了我国生物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与注意。最近纷纷发表意见,参加讨论。能够在解决生物学上这一带有根本性质的问  相似文献   

15.
选育优良的果树品种,不仅可以丰富和改善現有果树的品种組成,从品种本身保証果树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可增强品种的适应能力,扩大果树的发展面积。通过选育的实践,更可以把选育工作本身提高到遺传学,进化论等基本生物学原則,借以丰富和发展现代生物学,引导人們深刻認識生物有机体,并且按照人类的需要来改造客观自然界。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在生物学方面的科学杂志上进行了关于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的讨论。由于在讨论的问题中发生某些重要的生物科学哲学问题,编辑部认为必须在我们的刊物上进行这些哲学问题的讨论。编辑部把普拉托诺夫一文发表在下面,作为讨论这些哲学问题的开端(“哲学问题”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
转位因子和物种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深 《动物学研究》1999,20(5):385-390
叙述了各类生物的转位因子及其分类,转位机制-转位因子的重组和整合,转侠因子与宿主的关系及其进化意义。转位因子与居群动态,选择和遗传漂变等密切相关,它可以使宿主获得新的机能,同时也可从宿主中丢失,甚至使居群或物种绝灭。转位因子可作为宿主的调节顺序,增强子或抑制子,启动子,使假基因变为真基因,并能调节和影响减数分裂染色体的交叉过程和基因划染色质区域的分布,促使染色体断裂,进而影响染色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肖钰  王茜  何梓晗  李玲玲  胡新生 《生物多样性》2022,30(5):21480-3007
物种形成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 由于生物群体进化是连续和动态的, 物种界限变得难于界定。本文首先讨论了3种地理物种形成模式(同域、邻域及异域), 并分析了近期报道的研究证据。其次, 评述了合子后生殖隔离机制的分子遗传基础和应用群体基因组数据分析的证据, 包括BDMI模型(Bateson-Dobzhansky-Muller incompatibility)、QTLs (quantitative trait loci)、霍尔丹法则及大X染色体效应。最后, 探讨了交配系统作为合子前隔离机制之一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认为近交或自交通过扩大种群遗传结构分化, 增强不同交配系统的种群间不对称基因渐渗, 或种群间无基因渐渗等途径, 促进新物种形成。已知植物交配系统的演化更倾向于从异交(或自交不亲和)向自交(或近交亲和)方式, 花性状和基因组的分化推动形成所谓的自交综合征, 研究交配系统驱动或强化物种形成模式对认识植物物种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物种形成(speciation)是遗传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十年来一连发表了好几部有关物种形成的专著(White 1978;Grant 1981)和论文集(Atchley & Woodruff 1981; Barigozzi 1982),足见当前学者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根据讀者的需要,我們将每期刊登一些有关不同学派对遺传和变异的理论,以及他們对有关问題的不同看法的文章。由于时間仓促,本期轉载了李继耕同志曾在人民日报发表过的文章(轉载时,略经作者修改)和方宗熙同志新写的一篇(他的另一篇比較全面的介紹摩尔根学派的理論的文章——《什么是摩尔根学派的遺传学說》,发表在人民日报1961年6月15日)。希望讀者踊跃投稿——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