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记述了在山东省五图盆地下始新统发现的一种“伪齿兽集目”化石 :千禧福兽 (Olbither iummillenariusumgen.etsp .nov.)。千禧福兽其颊齿形态基本上与原始奇蹄类相似 ,同时也具有伪齿兽类的一些特征 ,如m1~ 2下次尖没有与下内尖直接连接的下次脊。千禧福兽的M3次尖具前、后棱 ,这一点似与原始的蹄兔Seggeurius相似。因此 ,新种在目一级的归类有困难 ,暂置于McKenna ( 1 975 )创立的“伪齿兽集目”(“MirorderPhenacodonta”)。千禧福兽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奇蹄类可能起源于亚洲和北非类似伪齿兽类 (phenacodontids)的古有蹄类 ,福兽仅是类似伪齿兽类的古新世古有蹄类向奇蹄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叉支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伪脊齿兽科的两个新属,伟锥脊兽和健壮粤脊兽。文中除对以上两属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和对比外,还建立了一新科——伪脊齿兽科,并进一步讨论了伪脊齿兽科的分类位置,以及与冠齿兽科的关系问题。到目前为止,伪脊齿兽科共包括五属,分布仅限于亚洲晚古新世,与冠齿兽的关系较为密切,但还不能肯定究竟哪个属可能是冠齿兽的直接祖先。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在山东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一种仿齿兽类──亚洲脊兽(新属、新种)(Lophocionasiaticusgen.etsp.nov.),肯定了伪齿兽类在亚洲的存在。新种在牙齿形态上与北美的Ectocion接近,但脊齿化程度较高,表现在上自齿上有初始的后脊,从次尖向不同方向伸出三条清晰的棱脊。这些特征使新属容易与其他已知伪齿兽类相区别。  相似文献   

4.
河南潭头、卢氏和灵宝盆地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这篇短文中,根据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进一步叙述和讨论了豫西潭头、灵宝和卢氏三个盆地的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问题。在这三个盆地的中、新生代堆积物中,属于晚白垩世的有潭头盆地秋扒组和灵宝盆地的南朝组,后一个盆地还可能存在着时代更早的白垩纪地层。在潭头盆地的高峪沟组和大章组中分别找到中古新世的阶齿兽、中兽科和晚古新世的牧兽科、假古猬科化石;在潭头组中发现原恐角兽类和古脊齿兽类化石,时代为早始新世。在灵宝盆地的项城群中尚未找到哺乳类化石,可能包括古新世和始新世早中期的堆积。卢氏盆地的卢氏组和锄钩峪组以及灵宝盆地的川口组和浑水河组的时代为晚始新世。卢氏组下部和川口组或许可延至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5.
古新世晚期裂齿类———丁氏豫裂兽 (新属、新种 ) (Yuesthonyxtingaegen .etsp .nov.)的发现表明了裂齿目在亚洲古新世已相当分化 ,在臼齿形态上有与北美始新世Esthonyx相近的小尖兽 (Meiostylogon)和中间兽 (Interogale) ,也有与北美Megalesthonyx接近的豫裂兽等。根据豫裂兽、Megalesthonyx、和亚洲的Adapidium的上臼齿都具有明显的中附尖等特征可与其他裂齿类相区别 ,新建了豫裂兽科 (YuesthoncidaeFam .nov.)。  相似文献   

6.
安徽古脊齿兽(Archaeolambda)骨胳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1年,我所安徽野外队,先后两次在该省潜山和宣城两县古新世地层中找到了钝脚类化石。为了丰富研究材料,第二年,汤英俊、张宏两同志又赴现场,补充采集到一具甚为完整的骨架,从牙齿的形状、结构等特征看,属于钝脚目古脊齿兽科(Archaeolambdidae)。这一科的化石,到目前为止,除了牙齿和极其有限的一点头骨外,还没有见到其他骨胳材料的报道。这具完整骨架的发现,对了解古脊齿兽科动物的头骨、牙齿,特别是颅后骨胳的形态以及探讨这一科的系统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山东昌乐早始新世五图组多瘤齿兽类(哺乳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了一种产自山东五图盆地的多瘤齿兽,在牙齿形态上类似在古新世绝灭的Mesodma和Mimetodon,取名为道森拟间异兽(Mesodmopsdawsonae)。这是亚洲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地层中首次发现新斜沟齿兽类(neoplagiaucid)多瘤齿兽。文中也简单地讨论了我国目前缺少直接与大部分五图哺乳动物有关的古新世哺乳动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的踝节类新材料是广西石油勘探普查大队和我所于1973和1974年在广西百色、永乐两盆地进行第三纪古生物地层调查时,相继采自巴(艹卜)、塘烧、花茶和东红等四个地点。这些材料经研究分别属于伪齿兽科和中兽科的四个种,其中包括两个新属。中兽科过去在北美发现的材料较多,欧亚记载甚少;近年来,我国在古新世-渐新世不同层位中有不少新的发现,其分布地区之广(至少有8省区)以及种类之多不亚于北美。所以中兽科是区分早第三纪地层和进行对比的一种相当重要的化石类群。至于与奇蹄类起源上可能密切有关的伪齿兽科,以往较多见于北美和欧洲的古新世一中始新世地层,而我国只在古新统中可能有发现。因此广西始新世伪齿兽科化石的发现不仅扩大了它的地理分布,并有助于了解它在亚洲的发展及其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9.
钝脚目全棱齿兽科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重新观察某些亚洲土著钝脚类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原全棱齿兽科、古脊齿兽科和牧兽科合并成一个科──全棱齿兽科,分全棱齿兽和牧兽两个亚科,并对其组成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奇蹄类和偶蹄类是现代的主要有蹄动物,它们的起源一直是古哺乳动物学界关心的课题。近年来的发现表明,在早始新世奇蹄类出现之前,亚洲已有牙齿形态与奇蹄类相近的有蹄类存在。偶蹄类的情况可能也是如此,这里记述的古新世新村里赣蹄兽就是一个明证。新村里赣蹄兽(Ganungulatum xincunliense gen.et sp.nov.)化石产于江西大余青龙镇新村里附近的晚古新世池江组滥泥坑段,化石地点编号为72035(76)。在同一地点还发现南方古对锥兽Archaeoryctes notialis Zheng,1979和滥泥坑赣脊兽Ganolophus lanikenensis Zhang,1979。赣蹄兽材料为一对不完整的下颌骨,右下颌骨保存i2-3,c和p4-m3,左下颌骨存有p3-m3(IVPP V 14154)。其特征是下齿式为3?·1·4·3;i3与颊齿列平行,i2稍有些斜;犬齿小;p3有初始的跟座,p4三角座明显,跟座小;下臼齿为丘形齿,牙齿由m1向m3增大,三角座前后收缩,下前尖位于舌侧,并靠近下后尖,下后尖较下原尖靠后,m3有一增大的跟座,跟盆向舌侧开放。新村里赣蹄兽下颊齿低冠,呈丘形齿,下臼齿三角座前后收缩和m3下次小尖增大等特征,说明了赣蹄兽与亚洲古新世地层中常见的真兽类,例如(?)兽类、裂齿类、中兽类和全齿类不同,而与Prothero et al.(1988)提出的有蹄类(Ungulata)牙齿相似,表现出与某些有蹄类密切相关。与已知的晚白垩世和古新世有蹄类比较,赣蹄兽与"踝节类"("condylarths")中的豕齿类(hyopsodontids)和眛兽类(mioclaenids)比较相近。但从其下犬齿小,p4相对较大,臼齿化程度高,以及下臼齿下前尖在舌面位置和与下后尖接近等特征来看,赣蹄兽更接近mioclaenids。修仁古亚兽(Palasiodon siurensis)是亚洲仅有的mioclaenid,产于广东南雄盆地下古新统上湖组,但在牙齿形态上容易与这里记述的赣蹄兽区别,古亚兽下颊齿短宽,m3很退化。与其他已知的mioclaenids比较,赣蹄兽在大小上和牙齿形态上与北美Torrejonian的Litaletes disjunctus最接近,两者都有小的匙状的下犬齿,相对臼齿化的p4,下臼齿下前尖向舌侧位移,前、后齿带无或很弱,m3增大。但赣蹄兽明显不同于,J.disjunctus,前者p3更小,更简单,p4下前尖更小,跟座不成盆状,下臼齿下前尖较大,更加舌位,并与下后尖靠近,下后尖在下原尖的后侧,m3下内尖不明显。由此可见,赣蹄兽下颊齿和已知的"踝节类"是可以区别的,但更重要的区别点是在下颌骨的前面部分。在与arctocyonids、hyopsodontids和phenacodontids等"踝节类"对比时,我们发现赣蹄兽和"踝节类"之间的重大差异在于下门齿的排列上。这些"踝节类"的三个下门齿密集地排列在下颌骨的前端,呈圆弧状,与颊齿列斜交,而赣蹄兽的i3与颊齿列平行,i2稍斜。赣蹄兽下门齿的排列形式与早期偶蹄类Diacodexis pakistanensis相似,在亚洲始新世的Gobiohyus robuxtus和Lophiomeryx angarae也有类似的情况。赣蹄兽与Diacodexis、Gobiohyus和Wutuhyus等早期的偶蹄类的相似之处还在于下颌骨形态,较细长,较浅,下颌骨深度向前变浅,下臼齿向后增大,下前尖在舌面位置,下后尖在下原尖的后面,m1-2下次小尖在后缘上,m3下次小尖增大,并形成第三叶。但在p3-4形态上,赣蹄兽与这些早期偶蹄类不同,赣蹄兽明显比早期偶蹄类复杂,即臼齿化程度较高。赣蹄兽保留了像某些"踝节类"(如Litaletes)的p3-4,而它的下门齿排列却与早期偶蹄类相似。赣蹄兽下臼齿形态与早期偶蹄类具有相似性,因而不能归入"踝节目"已知科,很有可能代表与偶蹄类相关的一支古有蹄类。赣蹄兽的发现也为偶蹄类起源打开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安徽潜山新发现的钝脚类头骨化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安徽潜山盆地中古新统望虎墩组上段的一件较为完整的钝脚类头骨化石,将其归入 Altilanbda 属中,并建立—新种——余井高脊兽(A. yujing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12.
CLASSIFICATION OF PANTOLAMBDODONTIDAE (PANTODONTA,MAMMALIA)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l.Weoriea1revlewl)PaatolambdodontidaeFossilsfoundbytheAsianExpeditionofAmericanMuseumofNaturalHistoryinSharaMurunarea,NeiMongolinl925andl928forthefirsttimeweredescribedbyGrangerandGregory(l934)asnewgenusandspe-cies,PantolambdodoninermisandP.lortis,andforwhichanewfamily,Pantola-mbdodontidae,wascreatedatthesametime.Inl978Tongdescribedafragmentary1owerjawwithm2andtrigonidofm3fromtheLatePaleoceneTaizicunFormation,Xinjiangandestablishedanewgenusandspecies,Dilambdaspeciosa.InthesameyearCho…  相似文献   

13.
<正>1962年在我国广东南雄盆地首次发现了阶齿兽类化石(周明镇等,1973;郑家坚等, 1973),随后在安徽潜山、湖南茶陵、陕西石门、江西大余等地的中古新世地层中相继发现该类动物的化石材料,尤其是在广东南雄、江西大余和湖南茶陵三个地点,有大量的阶齿兽类化石产出。阶齿兽类在中古新世时在亚洲南部是广泛分布的。本文记述的阶齿兽材料是2003年在江西池江盆地发掘到的,此标本与已知的阶齿兽属中各种均有明显差别, 故建立一新种——丁氏阶齿兽(Bemalambda dingae sp.nov.)。  相似文献   

14.
安徽潜山古新世一种似钝脚目的哺乳类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本文记述了在安徽潜山盆地中古新世望虎墩组下部发现的一块具完整颊齿的头骨化石,并据此建立了—新科——丰齿兽科 (Plethorodontidae fam. nov.).包括—新属新种—潜山丰齿兽 (Plethorodon chienshanensis gen. et sp. nov.).根据上颊齿特点,笔者认为它与翼齿兽比较接近,因而暂被放入钝脚目.文中还对这两类动物的有关分类阶元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5.
16.
17.
Osteopygis emarginatus Cope 1868 is described from the Lower Tertiary of the Ouled Abdoun phosphate basin, Morocco, on the basis of skulls and lower jaws. Osteopygis is a cosmopolitan turtle that had a wid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Late Cretaceous and Paleocene. Osteopygis emarginatus is a very conservative species which crossed the Cretaceous/Tertiary boundary without major changes.  相似文献   

18.
记述了安徽潜山盆地古新世裂齿目一新属种 ,命名为潜水本爱兽 (Benaiusqianshuiensisgen .etsp .nov .)。标本产于望虎墩组下段底部 ,为一带犬齿和完整颊齿列的左下颌骨。新种的主要特点是 :个体较小 ,下齿列齿式 2 + ?·1·4·3,i2略有增大 ,p1存在但退化成单根且侧扁 ,p3无下后尖 ,p4次臼齿化且无下内尖 ,下三角座前后压缩且下前尖退化 ,m3三叶。中国曾经记述的和被认为是裂齿类的古新世哺乳动物共有 9个属种 :Lofochaiusbrachyo dus、Meiostylodonzaoshiensis、Anchilestesimpolitus、Dysnoetodonminuta、Interogaledatangensis、Pletho rodonchienshanensis、Huananiusyoungi、Yuesthonyxtingae和Simplodonqianshanensis。经过仔细比较研究它们的齿列 ,作者认为 ,Lofochaius、Meiostylodon、Interogale、Plethorodon和Simplodon可能属于裂齿类 ,而Anchilestes、Dysnoetodon、Huananius和Yuesthonyx则可能与裂齿类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广东南雄盆地上湖组Lofochaiusbrachyodus的P1和P2退化、P4有一定程度的臼齿化、外架窄、主尖锥状、前尖棱和后尖棱的颊侧端内收 ,显示了裂齿类的特点。湖南茶陵盆地枣市组Meiostylodonzaoshiensis的i2增大、上臼齿主尖锥状、柱尖和后附尖发育、前尖棱和后尖棱的颊侧?  相似文献   

19.
广东南雄古新世一新的裂齿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记述了广东南雄盆地早~中古新世上湖组上部发现的裂齿目一新属新种──杨氏华南兽(Huananius youngi gen. et sp. nov.)。新属在上、下前日齿不臼齿化,上臼齿无次尖,下臼齿三角座和跟座均呈V形等方面显得原始。但在颊齿单面高冠,上臼齿原尖前、后脊分别与前、后附尖相连,小尖发育,具初始的次尖架,下臼齿略呈双曲拱柱状,具下后附尖等方面显示了向典型的裂齿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河南淅川始新世核桃园组肉齿类和食肉类化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这里记述了河南淅川核桃园组三种肉齿类: Propterodon sp., ? P. pishigouensis sp. nov.和 Sarkastodon henanensis sp. nov. 讨论了小孑鬣兽 (Prolaena parva Xu et al.) 的分类位置,并记述了卢氏细齿兽 (Miaeis lushiensis Chow) 的新增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