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糖蛋白是一种含有寡糖链的蛋白质,糖链与蛋白质之间以共价键相连。N-糖蛋白为常见过敏原之一,主要来源于食物、吸入物、昆虫毒素等,能够引起过敏反应。N-糖蛋白过敏原的N-糖链结构影响过敏原与IgE的结合,影响抗原提呈细胞(APC)对过敏原的识别和提呈。本文在介绍与过敏相关的N-糖蛋白、常见N-糖蛋白过敏原的N-糖链结构及与过敏相关的糖基化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过敏原N-糖链影响过敏的机制,为临床预防与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过敏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过敏原是最普遍的一类过敏原,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类过敏原。本文简单介绍了植物中蛋白质类过敏原的种类、特性及低敏植物性食品开发等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过敏性结膜炎患儿常见过敏原及其分布特征,为预防和脱敏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363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患儿中检出率居前3位的吸入性过敏原分别为尘螨(50.41%)、猫毛(3.03%)和霉菌(2.48%);检出率居前3位的食物性过敏原分别为淡水鱼(10.74%)、海鱼(7.44%)和鸡蛋白(6.34%)。吸入性过敏原(62.26%)和食物性过敏原(41.60%)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患儿均以尘螨为常见过敏原,其检出率分别为33.33%、52.76%和52.00%。不同年龄患儿牛奶过敏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牛奶过敏检出率最高,为12.82%。男、女患儿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儿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患儿均以单纯吸入性过敏原和单一过敏原为常见。1月-3月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低发季节。结论通过血清过敏原检测可明确过敏性结膜炎的过敏原。尘螨是本地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常见过敏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厦门地区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致病情况及过敏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对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厦门地区最常见过敏性疾病为哮喘,393例患儿总阳性率为89.3%,吸入性过敏原前三位是尘螨组合、蟑螂和狗上皮;食物性过敏原前三位是花生、牛奶和鸡蛋白。婴幼儿组食物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吸入过敏原,且学龄前组与婴幼儿组相比,食物过敏原阳性率下降,吸入过敏原阳性率上升,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在各个年龄段均占最大比重。大多数患儿同时具有多种混合过敏原阳性,7种及以上的占22.4%。结论: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食物过敏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食物过敏反应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食物过敏原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包括食物过敏反应流行病学数据,食物过敏原,新过敏原的引物及其监控,通过消除内源基因根除过敏性,移去过敏性抗原基等。  相似文献   

6.
高等植物的过敏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植物中的过敏原是引起人类过敏反应的重要来源,人们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目前,研究手段正日趋成熟和多样化,研究方向已着眼于改造植物过敏原。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初步工作,介绍了这个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的蛋白质组分并测定其分子量,收集过敏病人血清,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鉴定其过敏原成分,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对东亚飞蝗过敏原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东亚飞蝗蛋白粗提液条带大概有30条左右,其中主带大约有10条,相对分子量约为13、15、25、28、40、45、55、70、100、110ku,其中蛋白含量最丰富的约在70ku左右。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蝗虫过敏条带主要有5条,相对分子量分别约为19、29、38、70、130ku。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对东亚飞蝗过敏原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个高纯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ku东亚飞蝗过敏原,并且发现了一个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0ku的蝗虫新过敏原。本研究为临床上蝗虫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改造植物”现已到了实用阶段。就植物生物技术的现状和最近的技术开发介绍如下。 扩大的“改造植物”——番茄和甜瓜等 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开发的“低过敏原米”是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基因重组植物之一。这种水稻是利用从外界导入的基因,抑制导致过敏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既使家族性过敏患者也可放心地食用这种稻米。 今年在隔离水田种植,确认了对杂草等周围环境的影响。该公司生命科学开发部宣称,预计明年在普通试验田进行栽培试验。争取达到最终阶段。除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外,农林水产省的研究机关和民间企业  相似文献   

9.
世界范围内过敏症状的流行趋势日益严峻,水稻作为单子叶模式植物和人类主要粮食作物,对水稻中致敏性物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基于水稻全基因组水平预测和分析过敏原的研究尚缺少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层面上,在水稻基因组数据库中和过敏原数据库中,共筛选和获得了657个过敏原基因/蛋白(属于109个蛋白家族),并进一步对这些候选的水稻过敏原基因/蛋白进行了表达模式、家族分类和功能预测分析;以及在进化上分析了水稻过敏原基因/蛋白家族成员的同源蛋白在低等到高等植物中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致敏性可能随着基因家族中成员的功能分化而变化;进一步结合水稻花粉和种子转录组芯片数据,细化分析和获得了148个水稻花粉过敏原和116个水稻种子过敏原,并在基因家族和功能分类上进行了对比分析。本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水稻过敏原基因/蛋白家族的进化特点、组织表达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水稻以及其他单子叶植物中的过敏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的过敏特性评估——食物过敏原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逐渐趋于规范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将逐步完善。目前国内外均认为对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评估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有关过敏性评估的原则性问题已确定 ,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库用于过敏性的评估。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食物过敏原数据库 ,此数据库提供转基因食物与已知食物过敏原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 ,这是评估外源基因产物是否为过敏原的重要依据。同时 ,该数据库还包括了与食物过敏原有关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及花粉过敏的研究情况。最近国际食品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