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飞蝗二型的形态测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飞蝗的群居型、散居型,不仅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显著差异,而且在形态学上也有显著不同。由于二型的发生特点不同,在研究飞蝗的发生规律时,必须弄清二型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首先从形态学来区别二型。国外对沙漠蝗及亚洲飞蝗二型的形态研究已做了很多工作,对不同蝗虫种类所采用的指标是不同的,除了普通所采用两个比较明显的区别特征——体色及前胸背板以外,还采用其他部分的测量指标。关于东亚飞蝗二型的形态测量比较,前人研究较少。作者自1958年开始,从蝗区采集了部分标本进行测量,并以在不同密度饲养下的成虫进行形态比较。现将初步研究结果简单报导,以供参考。 一、工作方法 野外材料采自河北漳河蝗区,饲养的材料分别来自室内及田间。窒内饲养时温度控制30℃,饲养笼容积39×39×39厘米,分别置放蝗蝻6头、54头。田间  相似文献   

2.
亚洲飞蝗是中国农业上主要害虫之—,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年来对此虫进行生理、生态、形态等各方面的研究,在组织学工作方面我们担任了不同饲料对於亚洲飞蝗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组织构造的影响。当我们研究不同饲料对这两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1921年勿万洛夫氏B.P.Uvarov发表了蝗虫变型学说以来,昆虫学者们针对两型的差异,在形态上,蝗蝻的生活习性及成虫生殖力等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飞蝗变型的知识已逐渐丰富起来。但关於飞蝗成虫习性的认识,过去尚不够十分明确,因而有些学者误认为散栖型飞蝗的习性是离群散棲,不群聚亦不高飞远扬,甚至以此习性作为区分两型的论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白雪  程维明  宋珂钰  李浩 《生态学报》2022,42(11):4334-4348
生态地貌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概念,受到地貌学家、生态学家及政策制定者的日益关注。地貌在控制许多生态系统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生态系统又可以对许多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去几十年,在地貌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交叉点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梳理地貌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相似的发展历程,讨论了两个学科相结合的必要性;归纳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两个学科融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貌过程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将生态地貌学与现行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建设及相关政策有机结合,促进生态地貌学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地球的地貌形态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拓展地貌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尺度,促进学科体系发展;深入研究生态地貌学,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多样性及增强未来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生态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生态学的分科,有过三次大的分化。从形成初期起一直到现在,生态学的主要分科依据是生物类型与生物栖息地的类型。如动物生态、植物生态、微生物生态、湖沼生态、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等等。这实际上也清楚表明生态学源于生物学和自然地理学。只要生物学与自然地理学存在,上述生态学分支也将生存并发展下去。本世纪3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研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生态学家注重于研究生态系统各层次的结构与功能。美国著名的生态  相似文献   

6.
西藏飞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对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飞蝗触角上存在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锥形感器和腔形感器.通过对各种感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发现西藏飞蝗群居型与散居型、蝗蝻与成虫、雌性与雄性的感器在类型...  相似文献   

7.
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是影响青藏高原藏族群众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具有取食量大、繁殖力强和迁飞力强等特点.为了解西藏飞蝗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本文对西藏飞蝗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梳理;并借鉴国内外对飞蝗类害虫的防控技术研究成果,提出了西藏飞蝗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飞蝗型变分子机理研究前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卫华 《昆虫知识》2011,48(2):227-230
飞蝗的型变是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防治害虫的理论基础。近年来,我国昆虫学家围绕飞蝗型变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进展,鉴定了多个飞蝗型变的关键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提出了飞蝗型变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成果在PNAS,PLoS Genetics,Genome Biology,Bioinformatics,Insect Molecular Biology,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PLoS One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为今后彻底解决飞蝗型变这一科学难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至今已过了一百多年,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态学进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研究野生动植物的地理分布,和以生理生态特征为主体的行为及单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这时的生态学本质上是一种生物生态学。六、七十年代以后,生态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研究对象上囊括了自然、社会的各个领域,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生态学成为哲学意义上的科学现代生态学已超出了纯生物学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并且把人和环境的关系列入其研究对象之内。正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研究东亚飞蝗二型生物学特性的一部分报导,目的在于通过二型生物学特性的比较,阐明二型在种群数量变动上的某些特点。实验结果指出:1.散居型飞蝗的发育速度大于群居型。低密度虫群的成活率亦高于高密度虫群。2.散居型成虫产卵量高于群居型,其卵小管数目也比后者稍多。3.若以食物吸收量与取食量的干重比例为指标,则散居型食物利用系数低于群居型。4.群居型体内水分含量比散居型低,但脂肪含量则比散居型高,实测结果前者的耐寒性比后者略强。此外,本文还简单讨论了二型的上述特性差异在飞蝗猖獗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昆虫知识》2009,(5):659-659
飞蝗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其分布区比任何其他蝗虫都更广阔,几乎覆盖了东半球的整个温、热带地区。然而,基于生物学或形态学差异,飞蝗仅在中国就鉴定出了3个亚种,而在世界范围内则存在至少9个亚种———这跟其迁飞能力是相矛盾的,学术界对此也一直存留争议。张德兴教授的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组)运用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手段,从多个独立微卫星DNA位点对覆盖飞蝗中国分布区的25个样点的1300多个标本进行综合分析。他们发现,尽管飞蝗具有很强的迁飞扩散能力,中国的飞蝗确实分为北方种群、南方种群和西藏种群3个具有显著遗传差别的种群,但是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是,广布于中国中、东部的飞蝗并非东亚飞蝗,而是应隶属于亚洲飞蝗亚种。该研究成果一方面验证了飞蝗经典分类的一些结论,另一方面则指出对由Boris Petrovitch Uvarov(1889~1970)(被学界誉为“蝗虫之父”)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关于东亚飞蝗的有关权威观点进行修正的必要性。该研究团队还进一步分析飞蝗在中国形成和维持3个具有显著遗传差别的种群的原因,指出:历史生物地理学因素可能是导致形成这3个地理种群的关键原因,特别是更...  相似文献   

12.
飞蝗变型及体色多型的内分泌控制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飞蝗具变型现象,散居型和群居型在形态特征、生理机能、行为及体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保幼激素已被证实能诱导飞蝗散居型绿色的出现。近年,从飞蝗心侧体成功地分离了一种神经肽——黑化诱导激素([His^7]-corazonin),并用白化型进行检测,证实了其对体色黑化作用的活性。不同时间对飞蝗若虫注射不同剂量的[His^7]-corazonin,能诱导出现除绿色以外的散居型体色,如浅褐色、褐色、赤褐色、黑色等;也能诱导出现群居型的体色,即黑色配以橘黄色的底色。而且,对散居型若虫注射[His^7]-corazonin能诱导其形态向群居型转换。这些研究证实[His^7]-corazonin对飞蝗的变型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但又不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13.
白边痂蝗在青藏高原上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印象初 《昆虫学报》1975,(3):325-332
蝗虫的种类很多,是为害农作物和牧草的重要害虫。有些种类的形态在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给分类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并且往往由于标本数量少或工作粗糙而鉴定错误,甚至错订成新种或新亚种。就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而言,Uvarov(1921)发表了变型学说,揭示了飞蝗的群居型、散居型、中间型之间后代可以互变的秘密。而在此学说发表之前,人们都把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当作二个种。这种种内变异现象引起了分类工作者和生态工作者的重视。近来国内外学者对种下分类工作研究颇多,(1972)对雏蝗[Chorthippus macrocerus (F.-W.)]的种内变异进行了研究,利用t值来区分亚种。  相似文献   

14.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目前从事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濒危动物的保护生物学、种群生物学、分子生态学等。负责科研  相似文献   

15.
丁岩钦 《昆虫知识》1994,31(2):111-111
东亚飞蝗Locustamigraioriamanilensis(Meyen)自1987年在我国海南岛突然爆发以来,7年来每年均有发生为害,1993年又是大发生年,这不仅使海南道受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没有掌握煌区的成因与煌区演变的生态规律,不能提出有效的改造蝗区与控制蝗害的生态对策,只能依靠农药防治,从而使控制煌害陷于被动局面。1992年通过整个煌区的考察,及近6年来的田间飞蝗发生动态规律,参考该岛近500年来该害虫的发生为害资料,结合该岛飞蝗发生地近100年来的生态地理的演变特征与东亚飞蝗的生态学特性的综合分析,明确了海南东亚飞蝗蝗区是“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优化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胚胎石蜡切片制备技术,研究飞蝗胚胎发育时期浆膜表皮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优化飞蝗胚胎固定前处理、洗涤、脱水和透明等步骤,改良胚胎期石蜡切片制备技术;制备飞蝗胚胎发育第3-10天的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浆膜表皮发育规律;通过制备飞蝗发育第6-8天从卵孔端至卵尾端的纵切切片,观察飞蝗胚胎转旋时期的形态变化。【结果】飞蝗胚胎期石蜡切片技术优化后的操作步骤为:固定前Na Cl O预处理和打孔、洗涤30min、脱水30 min和透明30 min。通过此方法可获得表皮结构完整且清晰的胚胎期组织切片。在30℃条件下,飞蝗胚胎浆膜表皮及几丁质沉积形成于胚胎发育的第5天,在第8天时开始降解。飞蝗胚胎的转旋发生在第6-7天,伴随着浆膜和浆膜表皮的形态变化。【结论】本研究优化了飞蝗胚胎石蜡切片制备步骤,揭示了飞蝗胚胎浆膜表皮及胚胎转旋的发育模式,为昆虫胚胎发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李嘉  张龙 《昆虫知识》2011,48(4):1046-1051
飞蝗和沙漠蝗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这与其生物学特性是密不可分的.信息素对飞蝗和沙漠蝗生物学特征的调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和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的研究较为深入,本文对其主要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此作为以后飞蝗和沙漠蝗信息素进一步研究的参...  相似文献   

18.
刘维德 《昆虫学报》1953,(1):155-165
一、序言 中国群居型的飞蝗(Loucusta migrotoria manilensis Mey.phasis gregaria),具有非常灵敏的威觉,而腹听器又是飞蝗主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因此对於飞蝗腹听器的研究,在整个飞蝗问题的研究上,是颇具重要性的,但是中外的昆虫学家从事於此项形态研究者不多,能举得出的只有Graber(1876,1882),Schwabe(1906),Hers(1958)等寥寥数位,又这些作者们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外国的种类,我国为害最烈的飞蝗,以前一直没有人对它的腹听器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物种遗传结构和杂交的角度介绍了当前植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对于物种遗传结构,文章分析了物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因子对它的影响,强调了种群不同世代遗传结构研究的重要性。而在杂交研究领域,文章揭示了分子生物学手段有着比传统形态分析方法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植物分子生态学进展(Ⅰ)—遗传结构和杂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物种遗传结构和杂交的角度介绍了当前植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对于物种遗传结构,文章分析了物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因子对它的影响,强调了种群不同世代遗传结构研究的重要性。而在杂交研究领域,文章揭示了分子生物学手段有着比传统形态分析方法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