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Vanderploeg和Scavia的选择系数(Wi)与选择指数(E* i)选择10类生态因子,分析了海南猴猕岭自然保护区野放海南坡鹿的牛境选择特征.野放海南坡鹿经常活动于草地和次生热带雨林,选择郁闭度和灌木盖度较低、草本盖度高、半阴半阳坡、下坡位、坡度平缓、海拔≤300 m、水源距离≤200 m以及人为干扰>5000 m的生境.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保护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特产濒危物种海南坡鹿的兴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野生动物应注意的问题。文中列举了调查研究中获得的宝贵数据,对物种保护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粪便形态指标鉴定有蹄类动物的性别和年龄对研究不同性别年龄个体的生态学和性别分离具有重要价值。利用2006年3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145头(次)已知性别和年龄组的野生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粪便4006粒,将坡鹿划分为成年雄鹿、成年雌鹿、亚成年雄鹿、亚成年雌鹿和幼鹿5个性别年龄组,使用逐步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粪粒的4项直接测度指标(干重、体积、长轴长、短轴长)以及2项间接测度指标(长短轴比和椭球形状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逐步判别分析对海南坡鹿粪粒的性别年龄组正判率为成年雄鹿76.17%、成年雌鹿42.22%、亚成年雄鹿34.94%、亚成年雌鹿40.46%、幼鹿79.34%,聚类分析的判别率为成年雄鹿19.48%、成年雌鹿20.02%、亚成年雄鹿37.37%、亚成年雌鹿42.82%、幼鹿91.50%。利用粪粒形态判别海南坡鹿的性别年龄组最可靠的是幼鹿,次之为成年雄鹿。利用粪粒形态判别海南坡鹿的性别年龄组可以应用于以取样原理进行的群体水平研究,但个体水平上的性别和年龄鉴定由于判别误差较大而难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海南坡鹿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宋延龄  李善元 《兽类学报》1992,12(4):248-254
  相似文献   

5.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坡鹿容纳量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宋延龄  李善元 《动物学报》1995,41(3):275-281
以坡鹿采食的植物资源贮量及坡鹿日采食量的方法,估测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坡鹿容纳量,围栏内的坡鹿容纳量是每公顷1.01-1.42只,围栏外每公顷1.40-1.85只,在这一密度下,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种群增长率等于零,为尽快增加种群数量改变坡鹿的濒危状态,应将坡鹿的数量控制在1/2容纳量以内,即围栏内容纳152-213只,围栏外容纳690-909只,应尽快扩大围栏面积并严格控制割取鹿茸的雄鹿比例  相似文献   

6.
海南坡鹿的起源、进化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鹿是世界濒危物种,三个亚种分布在东南亚大陆,仅海南坡鹿种群分布在中国海南岛.2003年,国际社会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将海南坡鹿引入泰国亚种原分布区,重建已经绝灭野生种群的建议.在此种情况下,明确海南坡鹿的起源、与其它亚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水平对有效保护坡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线粒体DNA D-loop区490 bp基因片段为分子标记,比较分析了海南坡鹿、泰国亚种和缅甸亚种共35个样本的序列差异.我们所测的样本中,总共发现4种单倍型.所有21个海南坡鹿样品共享1种单倍型.利用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邻接法(NJ)和贝叶斯法(Bayesian)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海南坡鹿种群与泰国亚种的关系较近.但是,二者也发生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海南坡鹿与泰国亚种的遗传距离均值为0.026.我们推测海南坡鹿可能是在更新世冰期(69万年前)通过陆桥由东南亚大陆迁入中国海南岛.我们的结论说明海南坡鹿的遗传多样性很低,并且已独立进化很长时间.因此,我们不支持将海南坡鹿引入泰国亚种的原分布区,重建已经绝灭的野生种群的设想和建议.我们建议将海南坡鹿与泰国亚种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进化显著单元(ESUs)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海南坡鹿对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1994年,在海南省大田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地带对坡鹿的生境选择性进行了调查,发现坡鹿对自然生境有较强的选择性。对不同的生境的选择频率为:落叶季雨林生境47.93%;灌木草地生境39.14%;有刺灌丛生境10.72%;人工林生境2.21%。还对各种生境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生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ns)集群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宋延龄  李善元 《兽类学报》1990,10(2):104-109
  相似文献   

9.
海南坡鹿对采食场地及食物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采食痕迹估计法对海南坡鹿(Cenrus eldi hainanus)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取食地1273个,其中旱季748个,雨季525个.海南坡鹿取食植物234种,其中木本植物71种,草本植物161种,蕨类植物2种.其中取食频率超过0.01%的有76种,取食频率占总取食频率的81.85%.无论旱季和雨季坡鹿对采食场地都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旱季X2=21.476,P=0.000 7;雨季X2=19.882,P=0.001 3;df=5).尽管旱季坡鹿更多地选择在低平地热带草原生境中采食、雨季则喜欢季雨林,但是它们选择采食场地的季节性差异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X2=9.447,P=0.092 5,df=5).坡鹿对植物种类的选择存在季节性差异,旱季喜欢采食的植物种类比雨季更多(30种vs.18种),采食的木本植物种类的比例也高于雨季(14种vs.6种).  相似文献   

10.
海南坡鹿HSF1cDN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海南坡鹿种群发展动态与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种群分布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和半野放两种类型,其中野生种群个体数量为65头,在1986~199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0%;半野放种群个体数量为1093头,同期年均增长率为22.4%.迁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的分布种群有野放、半野放和圈养等3种类型,种群个体数量分别为524、337和86头.野放种群个体已有产仔现象;海南邦溪自然保护区的半野放种群在1994~2004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8.9%;枫木鹿场的圈养种群同期年均增长率为12.4%.目前,半野放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方式;而野放是迁地保护的主要方式.应该注重发展迁地保护的半野放种群及其栖息地.对坡鹿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卢学理  袁喜才  李善元  张海 《生物学通报》2007,42(7):10-11,F0004
海南坡鹿的个体总数已经超过1600头,分布地点已经扩展到10多个。海南坡鹿的恢复生态学研究主要包括种群恢复、栖息地管理和行为恢复等3个方面。就种群恢复而言,半野放是一种较稳妥的种群恢复管理方式,应加大投入;野生种群和野放种群的恢复现状缺乏了解,应加强监测与研究。栖息地管理是半野放种群恢复的基础和保障:而圈养、野放和野生种群的栖息地管理工作有待深入。海南坡鹿的恢复也面临行为恢复问题。这方面值得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不同时期的Landsat TM卫星遥感图像,分别提取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栖息地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1991年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的NDVI平均值分别为0.2485和0.291,而2001年的NDVI平均值分别为0.1272和0.0827,表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的植被覆盖均下降,且周边地区植被覆盖下降幅度较大.保护区植被覆盖的下降是植被改造的结果,有利于坡鹿及栖息地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区周边地区植被覆盖下降是垦荒和采伐等人为干扰所致,是导致坡鹿栖息地丧失或破坏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是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建议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应为濒危物种保护的未来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14.
海南坡鹿CDC42 cDNA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方法对海南坡鹿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编码区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与PET-42a载体连接,重组质粒鉴定正确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42a-hdCDc42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将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可溶性分析、纯化及Wes...  相似文献   

15.
2003 年2 月至4 月间, 在海南甘什岭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0 头海南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中摄食、卧息和反刍占有较大的比例;人工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摄食、卧息、反刍、站立和运动行为的昼间时间分配差异性显著( P < 0.01), 半散放条件下幼鹿每天用于摄食和运动的时间比人工圈养的多, 而用于卧息、反刍和站立的时间较少, 其余行为时间比较接近; 在昼间活动节律方面, 圈养条件下摄食有3 个高峰期(09:00~10:00, 11:00~12:00, 16:00~18:00) , 卧息有2 个高峰期(10:00~11:00, 13:00~16: 00) ; 半散放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摄食高峰期,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食物的搜索和处理上, 而其卧息高峰出现在14:00 以后。  相似文献   

16.
奠基者效应对海南坡鹿迁地保护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迁地保护中,奠基者效应通常会导致新建种群与源种群的遗传分化,并使新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源种群。海南坡鹿(Cervuseldi hainanus)是世界濒危种,野生种群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由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狩猎,至20世纪70年代,这个物种仅剩26只,已经濒临绝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1976年开始对海南坡鹿实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该种群的数量从最初的26只增加到1600多只。本文采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一个源种群(大田种群)和5个迁地种群(邦溪、甘什岭、枫木、金牛岭、文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6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低(He≈0·3);5个迁地种群分别有1、3或5个单态位点,大田种群无单态位点;邦溪种群与大田种群遗传分化显著,而甘什岭种群与大田种群的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奠基者效应导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并且对于不同迁地种群,影响也不相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建群者数量、引种方式和建群种群的结构。该研究为今后在海南岛建立新的海南坡鹿迁地种群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为其他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Cause for spatial variation in phenotypic quality of white-tailed deer (Odocoileus virginianus) populations is of great interest to wildlife managers. Relating phenotypic variation of populations to large-scale land-use patterns may provide insight into why populations exhibit spatial variation and elucidate how management can influence population phenotype. We used an information-theoretic approach to relate average antler size of 203 deer populations to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habitat occupied by those populations. We used interspersion, edge, and diversity indices to represent habitat structure and percentage of area in vegetation types to represent habitat composition. Landscape composition was a better predictor of deer population antler size than was landscape structure. Percentages of the management unit in agriculture, pasture, and pine forest were variables commonly found in the region-specific set of best models. Model-averaged estimates of agriculture and pasture parameters were always positive and estimates of pine forest parameters were always negative, which suggests that land-use types that promote growth of early successional herbaceous plants will positively influence antler size and, most likely, body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white-tailed deer populations. Conversely, our findings suggest landscapes dominated by pine forests did not provide optimal amounts of quality forages for white-tailed deer. Pine forest effects should be mitiga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increased harvest to lower deer density and silvicultural practices like thinning, prescribed burning, and selective herbicide applications that stimulate growth of high-quality forages beneath the forest canopy to improve deer phenotypic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