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引  言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对象 ,在发挥其旅游功能为自己的保护寻到经济支撑[1,2 ,17] ,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区人民脱贫提供资源[5,19] 的同时 ,面临一大问题 ,即如何有效地保护其自然生态环境[6] .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的云南省拥有各级自然保护区 10 7个 ,是中国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13] .该省把生态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打产品 ,并十分重视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19] ,采取审慎开发的态度 ,选试点进行示范区开发 ,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位于滇西北香格里拉腹地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的中甸县 ,…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袁兴中,刘红,高天刚(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73165)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NaturalReservesofChina¥YuanXingzhong;LiuHong;GaoTiangang(Quf...  相似文献   

3.
1995年7月17日,CNPPA/IUCN委员会主席B.Lucos先生代表新西兰政府考察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后,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哈纳斯也许是当今地球上为数不多的至今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之一,开发它的价值,在于证明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的确,哈纳斯有一种独特的、憾人心灵的原始美,它不仅仅是以泰加林生态系统为主的众多珍稀动物、植物的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4.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科考旅游科学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或自然遗产地依据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而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对象.科考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品位的生态旅游活动[1],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和景观资源类型,能否充分挖掘旅游地的科学文化内涵,满足游客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往往决定着生态旅游开发的成效[2].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那么就会增加当地经济效益,获得很好的循环效果,可是一旦不能够很好的利用当地现有的环境资源,对生态环境胡乱开发,那么将会对当地环境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在对环境进行开发的时候应该在获得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之间形成平衡。  相似文献   

6.
采用旅游影响系数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继续探讨。结果表明:(1)6个旅游影响因子之间的正负相关性均很好地体现了旅游活动对各因子影响的规律性,同时也说明了旅游影响因子的选择与确定以及对其赋值的正确性。它们与自然地理因子、人文地理因子的相关性说明了它们作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同时也说明旅游活动是景区管理的主要对象。(2)根据旅游影响系数评价分级可知,整个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呈良级和中等水平,某些地段已出现危机感。其中,冰口凹和山顶附近是人为活动影响最强烈、质量管理最差的地段。评价分级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芦芽山旅游开发现状,与实际状况大致吻合,说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3)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远,敏感水平愈低,景观重要值愈大,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愈大或者稳定,旅游影响系数愈小。  相似文献   

7.
1 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必要性面对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剧增、传统观光旅游等因素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实,生态环境保护呼声的高涨和回归自然旅游热潮的兴起,满足自然环境保护和游人旅游需求的新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适时地出现在当今世界旅坛上。生态旅游以其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层次上  相似文献   

8.
四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黎明 《四川动物》2001,20(1):41-42
本文根据国际生态旅游观点,提出了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开民生态旅游的目标,并对开展生态旅游的机会、限制、优势和自身缺陷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林英  徐颂军 《生态科学》2002,21(4):374-376
以生态学的观点,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生态旅游自身特点出发,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详细论证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对发展前景做出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程占红  张峰等 《生态学报》2002,22(10):1765-1773
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等一系列评价指标,探讨了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保护站-冰口凹段,敏感水平不断增大,景观重要值不断减小;冰口凹到2420m段,敏感水平开始逐步减小,景观重要值则不断上升;2420-2580m段,敏感水平又开始逐步回升,景观重要值又迅速下降。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呈一条波动且渐趋上升的曲线。但阴生种比值不能很好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其相互关系相吻合,且与植被现状大体一致,反映了整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旅游价值及其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距游径的水平距离对植物群落及其景观特征的影响也较为明显。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芦芽山旅游开发现状,与实际状况大致吻合,说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姚平  喻庆国  陈先刚  杨宇明 《生态学报》2016,36(5):1453-1461
气候变化是景观演变的重要驱动力,高海拔地带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和迅速。选择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的碧塔海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58—2011年气象资料以及1955、1974、1981、1994、2005和2011年6个年代的景观类型面积,采用气候倾向率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统计方法,研究了香格里拉县气候变化背景下碧塔海流域景观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58—2011年来,滇西北香格里拉县多年平均气温为5.9℃,多年平均活动积温为2146.1℃,多年平均年极端高温为24.3℃,多年平均年极端低温为-18.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1.7mm。气温、活动积温和年极端低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近54年来气温平均上升了1.94℃,升温速率远高于云南和全国水平。年极端高温和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增加不明显。滇西北高原碧塔海流域背景气候呈现显著的变暖趋势。(2)1955—2011年来,碧塔海流域自然景观演变规律为草甸和灌草丛向有林地演变,气温、活动积温和年极端低温升高趋势与有林地景观面积的增加趋势大体一致,与草甸和灌草丛变化趋势相反。(3)气温、活动积温和年极端低温与碧塔海流域草甸、灌草丛和有林地的景观面积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流域景观演变的主导气候要素,在草甸和灌草丛演变成有林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极端高温和降水量对流域景观演变的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以豫北太行山旅游开发的典型地—红旗渠青年洞和太行大峡谷桃花洞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现场提问的方法,以敏感水平、物种多样性指数、旅游影响系数和环境质量重要值等6项指标,同时对景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分析评价了旅游开发对该区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考察的各项指标中,敏感水平与群落景观重要值及生物多样性信息指数两项指标基本上成反比关系。旅游活动对景区的植被、土壤和环境质量都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3.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原麝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映红  武建勇 《生态学杂志》1991,10(6):16-18,29
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又名香獐子,獐子、麝狗子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我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区。雄麝有麝香腺,能分泌麝香,其经济价值很高,在国际市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高原碧塔湖滨沼泽植物群落分布与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大勇  杨永兴  杨杨 《生态学报》2013,33(7):2236-2247
滇西北高原碧塔海湖滨带狭长型沟谷和宽广型沟谷设置了两条沼泽研究样带,研究了沼泽群落种类组成特征、群落分布与演替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两条样带总计调查到43种植物,隶属21科35属;群落中均以稀有种占多数,但总体上狭长型沟谷沼泽群落的均匀程度高于宽广型沟谷;α多样性各指数与沼泽水位均呈显著正相关,但β多样性与沼泽水位无相关性;沿水分梯度,沼泽群落呈现出挺水植物群落→沼泽植物群落→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的生态序列分布,但是也在局部微地形作用下形成群落复合体;生态序列分布与湖岸特点和沟谷类型有关:狭长型沟谷具有陡坡湖岸,沼泽群落倾向于间断分布,宽广型沟谷具有缓坡湖岸,沼泽群落倾向于连续分布.以水分因子为主、以地形等因子为辅的综合环境因素是决定碧塔海湖滨沼泽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序列分布格局的驱动因素,相应地植物群落演替特点为渐变式演替和跳跃式演替两种模式并存,但演替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5.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常弘  林术 《生态科学》1997,16(1):45-51
对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及它的外围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已记录136种鸟类,属于15目、33科.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有23.5%(32种)属古北种;54.4%(74种)属于东洋种;22.1%(30种)属广布种类.在东洋种(74种)中,属华中种的有5.4%(4种);属华南种有6.8%(5种);属华中华南共有种87.8%(65种).  相似文献   

16.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大九湖芽孢杆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大九湖 2 1份土样进行芽孢杆菌的分离 ,共分离得到 1 4 0株纯培养 ,鉴定为 1 1个种 ,处优势地位的四个种分别为腊样芽孢杆菌占 31 .3% ,短芽孢杆菌占 2 5% ,环状芽孢杆菌占 1 2 .5% ,蕈状芽孢杆菌占 1 1 .6%。还分析了嗜中温芽孢杆菌在该地区的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介绍其中主要的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杂果植物、芳香植物、栲胶植物、保健饮料植物、饲用植物、花卉观赏植物、水土保持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等13类资源植物,最后提出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秋季对栖息地利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0 0 3年 9~ 1 1月 ,作者在浙江省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对梅花鹿栖息地的利用进行了研究 ,选择 9类生态因子 ,并设置 3 89个 1 0m× 1 0m样方。选择指数的结果表明 ,梅花鹿喜欢选择草甸 沼泽和灌丛、郁闭度较低、食物丰富度高、上坡位、海拔≥ 1 2 0 0m、人为干扰距离 >1 0 0 0m、向阳、坡度平缓的生境。分析表明 ,梅花鹿对灌木盖度的选择以适合为准。主成份分析表明 ,影响梅花鹿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有 4种 ,依次为 :干扰因子 (包括海拔、坡位和人为干扰距离 )、食物因子 (包括郁闭度、食物丰富度和植被型 )、灌木盖度因子和地形因子 (包括坡度和坡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