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永创     
乔永创同志,河南伊川人,现任高中生物教师,先后被评为洛阳地区先进工作者和市级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他曾五次受省、市教委委托进行观摩、示范课教学,多次在省、市级专业会议上介绍教学经验。课堂教学中他不照搬别  相似文献   

2.
何晓生,字锡周,广东南海人,生干1883年,卒于1970年,他是一位著名治疗毒蛇咬伤的土专家,曾先后继承五位老师的经验。以祖国医学理论为先导,结合个人数十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条比较全面的治疗毒蛇咬伤处方。并把这条处方研制成药散,在吴川等地治疗千余例各种毒蛇咬伤病人,取得了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林可胜教授(1897~1969)是我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他在消化生理学和痛觉生理学两方面都是先驱,曾获得国际声誉。他是一位卓越的生理学家。生平事迹林可胜教授祖籍福建厦门,1897年10月15日生于新加坡。其父林文庆曾受奖学金资助,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医,学成归国后,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和随身医生,后任厦门大学校长。林可胜教授于8岁时,即被送至英国爱丁堡读书,1919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翌年又获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著名的生理学家沙佩-谢佛(Shar-poy-Schafer)教授,对他深为器重,曾聘他担任讲师职位。1923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爱丁堡  相似文献   

4.
桑格博士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他所在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实验室。桑格和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核酸(DNA和RNA)一级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方法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各地的学者都纷纷来此工作、进修和学习。笔者曾于1974—1975年在桑格实验室工作学习。桑格博士在1980年曾来我国访问过。桑格(F.Sanger 1918~)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尽管由于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他待人谦恭和气,平易近人。他信念坚定,工作勤恳,虽已年过六旬,但从不脱离实验工作,工作起来动作熟练,操作准确。几十年来,他在生物学领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早在1940年,(?)就开始研究某些微量元素在生命现象中的作用,他和(?)于1932—1940年间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46午,Comar,Davis 和 Taylor 曾用向动物体输入示踪钴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钴的代谢。1946和1947年,(?)和其合作者在绵羊上曾做了加喂氯化钴的试验,结果实验组此对照组体重增加了200%。1949年他和(?)发现如饲料中缺乏钴时,家畜就会患一种难以治愈的贫血症;并且知道血纤维肮本身就是一种钴蛋白。(?)(1947)在研究中曾发现钴、铜元素对农畜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在对  相似文献   

6.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自建立至今已20年,有一位与武夷山结下了不解情缘的老科学家,他就是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修复。我曾是他的学生,现在在福建省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绿色家园》任编辑,正在筹备  相似文献   

7.
昂德烈·维萨利(Andreas Vesalius)(图1)(1514—1564,明正德9年—嘉靖43年)为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亦是一位生理学家和美术家。他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曾在巴黎就读医  相似文献   

8.
以往人们名英国乡村医生曼特尔为第一个恐龙化石的记述者。因为他曾于1822年,在他的妻子的协助下第一次发现了恐龙化石,并于1824年正式研究了这个产于英国威尔顿层的禽龙牙齿化石。最近英国里丁大学的哈尔士特德,同样在他妻子的启示下,根据R.格雷斯的历史小说《米尔顿先生的妻子》提供的线索,进行了考察。发现在1677年,R.普浴特所著的牛津州的自然历史一书中,曾描述了一件  相似文献   

9.
高渭清 《化石》2010,(1):22-24
2009年2月12日进化论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年)诞辰200周年,在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里,英国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以纪念这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在达尔文曾就读的剑桥大学,他的曾曾孙女参加了表现达尔文年轻时代雕像的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10.
冯德培先生是我国老一辈卓越的生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他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才能和成就是突出的。他曾主编《生理学报》多年,并曾担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对学会工作及我国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今年适值冯先生科学研究生涯六十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23届年会又选他为外籍院士。这都值得祝贺。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古人类学界,达特、路易斯·利基、玛丽·利基和理查德·利基可算得上是名声显赫的人物。达特已九十高寿,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今年曾为他举行隆重的庆贺会,邀请世界各国人类学家参加。理查德·利基,据说曾被新闻界推选为名人之一;其母玛丽·利基则早在1978年就获得瑞典国王赠予的奖章。路易斯·利基虽然在1972年因心脏病发亡故,但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基金会和研究所仍活跃在世间。他们  相似文献   

12.
1986年,当一个年轻的病毒学家Shys—Ching Lo宣称,他从犯有卡波氏肉瘤的艾滋病人肿瘤细胞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病毒时,他曾遭到猛烈的攻击。病毒学家说,Lo根据他在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工作时所得出的结论不值得相信。Lo(现在军队病理研究所)自己也承认,他所得出的数据不是非常有结论性的。尽管许多其它的研究者放弃了这方面的研究,但Lo继续坚持研究,四年后,他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证明,这种生物体不是病毒而是支原体,一种缺乏细胞壁的原始微生物。去年12  相似文献   

13.
1999年9月,一位74岁的日本老人站在“第一届国际朱鹮保护研讨会”的讲台上。“我是来自日本的一个普通农民……”老人激动地说。他,就是村本义雄。熟悉朱鹮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他的一生与朱鹮有着不解之缘。 村本义雄先生的家乡能登半岛曾是日本野生朱鹮的栖息地。他十分热爱朱鹮,早在四、五年十年代,就投身于朱鹮的保护事业。为了拯救日本的朱鹮,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当时,由于能登半岛的土  相似文献   

14.
李超荣 《化石》2016,(2):23-27
正友情笔者从事史前考古学已40余年,让我最难忘的是与江西安义县文物爱好者胡贤钢的友情,这种友情还需从1988年讲起。当年,胡贤钢20岁,是安义县食品厂的一名工人。他勤奋好学,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从中学历史书中掌握的一些史前学知识,来了解远古人类使用过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在休假的时候,他常常在自己家乡的丘陵和台地采集古人类使用过的工具来收藏。当时他的家庭人口多,经济拮据,但是他喜欢读书,他的父母支持他的爱好,舍得花钱给他买一些书。1988年在县的新华书店曾花一角钱,  相似文献   

15.
(五)冰冻干燥法的介紹 从组织化学的观点看来,用一般的固定及包埋方法是有許多不合适的地方。所以多年以来,許多学者采用了冰冻干燥法以期克服其中的一些缺点。最初在1890年,Altmann氏曾設計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先将组织冰冻。然后,在硫酸內真空低溫(-15℃)下,使组织脫水,他当时的目的是为了准备一种材料,以便于研究各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和染色方法对于同一组织的效果如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曾将冰冻干燥后  相似文献   

16.
留学历程记     
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教授是树突功能研究的先驱者。他发现的光线照射网膜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这一现象,被国际上公认为“张氏效应”。七十年代,他领导开展了有关针刺镇痛神经机制的研究,曾荣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一等奖及1980年茨列休尔德国际奖金。他在国际神经生理学界享有极高声誉;他是为中华民族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老科学家。今年适值他的科学研究生涯50周年,受到党和人民的表彰。  相似文献   

17.
邂逅与交流     
成功的交际会使你成为一名更优秀的科学家。 为出席1998年费城的美国科学促进会150周年庆典,Howard G.Adams曾做了精心策划。他被邀请参加专门的小组讨论,并在大部分出席者之前抵达,为实现他的目标做好准备:与当时的总统及当夜的演讲者Bill Clinton握手。他四处打听,询问会场的工作人员克林顿将会从哪个通道进出会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改革已经深入到教材领域,全国已有多种教材版本问世。为促进这个改革的深入发展,谨对照我国教材介绍一本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Biology-living System,以供有兴趣的同志参考。本书作者Raymond F.Oram是新泽西州Hightstown,Peddie中学一位具有25年教龄的教师兼管理者,他还兼任Peddie中学的科学系主任。他曾在纽约州的  相似文献   

19.
高翼之 《遗传》2004,26(3):0-294
918年3月3日,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1918-)生于美国纽约市。他自幼聪慧过人,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曾3次跳级,仍然成绩优异。1937年在纽约城市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2年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从事研究工作。1947年,他组建了酶学研究室并任主任。1953~1959年,他应聘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任教授。1959年,他组建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并任教授至今。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活跃于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并于1965年当选为美国生物化学学会主席,但他的研究成果却对分子遗传学、基因克隆、基因测序、基因诊断以及基因组计划等现代遗传学的各个重大问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恩伯格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工作,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用实验证明DNA的复制并分离了复制所需的酶,这集中反映在他于1956年发表的著名论文《脱氧核糖核酸的酶促合成》一文中,他因此于195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相似文献   

20.
<正>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不过今天,我们要讲一个"蒂姆和N个小矮人"的故事。蒂姆是一位生物学家,他见过的动物,比你吃过的冰激凌还要多。他曾在茂密的森林中追踪过英俊美丽的马鹿,也曾在陡峭的岩石间与长相奇特的狒狒攀谈,可是在他心目中可爱指数排名第一,机灵指数排名第一,搞笑指数也排名第一的,一定是他的小矮人朋友——猫鼬。这也是他为什么最终选择呆在非洲南部炎热而又干旱的喀拉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