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友病A是由于编码凝血因子Ⅷ (简称FⅧ )的基因先天性异常而导致的机体出血紊乱性遗传病 ,基因治疗是彻底治愈血友病A的一种最为理想的治疗措施 .就FⅧ基因及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基因治疗载体构建、靶细胞、动物模型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  相似文献   

2.
血友病B是一种凝血Ⅸ因子缺陷引起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在基因治疗方面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给血友病B患者带来了根治疾病的希望 .就血友病B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及所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  相似文献   

3.
血友病A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出血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患者血液中先天缺乏凝血因子FⅧ。用于血友病A基因治疗研究的载体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病毒载体,主要有逆转录病毒载体和慢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及腺相关病毒载体等。非病毒载体主要有质粒、脂质体、转座子等。文章拟对血友病A基因治疗各载体的特点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因治疗的公司正像这门新兴科学的进步一样在迅速发展。而且,这种势头还不只限于这些公司,一些大制药公司也正以合作和合资方式参与这一事业。最新的加入者是Baxter Healthcare公司(Deerfield,IL),它的基因治疗单位已在93年8月正式成立。 新单位隶属于该公司生物技术集团,致力于对癌、血友病和糖尿病的基因治疗,这类病的治疗技术都有上10亿美元的市场。公司希望在明年晚些时候对癌和血友病A的治疗进行临床试验。美国有2万个A型血友病患者,日本和欧洲约有5万。由于遗传缺陷,这些人不能产生凝血蛋白因子Ⅷ而导致严重失血。该  相似文献   

5.
梅文瀚  卢健  钱关祥 《生命科学》2001,13(4):174-176
基因治疗是彻底治愈血友病A的最理想方法,逆转录病毒是最为常用的载体之一,本文对逆转录病毒在血友病A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基因治疗中,造血干细胞因为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系的能力而成为一种很有吸引力的靶细胞。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特别是血液疾病已取得重要进展,例如:腺苷脱氨酶缺陷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症及镰状细胞性贫血症等。而慢病毒以其转染效率高,能够感染非分裂期细胞的特点成为转染造血干细胞的最适合载体,本文就造血干细胞的特性、载体的选择及临床应用和基因治疗的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遗传》2020,(10)
地中海贫血和血友病是由基因异常引发的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病,难以根治且可遗传给下一代,造成严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基因治疗的出现为遗传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但自1990年第1项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被批准以来,30年间基因治疗的发展并不乐观。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尤其具有编辑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势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的发展,基因编辑介导的基因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有望根治地中海贫血和血友病等遗传性血液病。本文综述了近6年(2014~2020年)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β-地中海贫血和血友病基因治疗基础研究进展,总结了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概况,并对CRISPR/Cas9技术用于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遗传性血液病基因治疗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 (genetherapy)是向靶细胞引入正常有功能的基因 ,以纠正或补偿致病基因所产生的缺陷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通常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等。 80年代初 ,Anderson首先阐述了基因治疗的概况 ;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Blease等[1] 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临床基因治疗 ,即腺苷脱氨酶 (adenosinedeaminase ,ADA)缺陷病的人体基因治疗 ;1991年我国首例基因治疗B型血友病也获得成功。近年来 ,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40多年间,基因治疗已从临床前试验研究过渡到了临床试验阶段,并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中,从单基因隐性遗传的血友病到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迄今为止,在近30个国家范围内.包括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或已经获得批准在内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超过了1650项。在这些临床试验中,绝大多数是用于肿瘤的治疗。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基因治疗的理论到90年代初第一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开展再到当前基因治疗的广泛应用,可以说基因治疗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尽管这个领域至今为止还没有成熟.但是基因治疗仍然有潜力能够为肿瘤患者减轻病痛。本文主要从基因治疗的策略和载体系统的研究两大方面对该领域的进展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甲型血友病是一种出血性絮乱。直到1937年才证实FⅧ在血友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然而有关FⅧ的详细生化特征和结构特征在最近的10年才搞清楚。 治疗甲型血友病主要采取多次输入从人血浆中浓缩的FⅧ。虽然这种替代治疗能有效地控制阵发性出血,但还存在如下严重问题。首先,患者有感染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的危险。通过增加灭活病毒步骤以及运用单克隆抗体进一步纯化FⅧ已显著降低了患者感染病毒的危险。然而这一制备FⅧ的过程却提高了成本,从而使治疗费用大为增加。其次,由于血浆FⅧ存在时间的限制,患者需要经常地预防性治疗。这种治疗法能导致关节慢性出血,组织损伤。此外,频繁地静脉输入FⅧ,还会引起诸如寻找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转移的手段已逐趋完善。应用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已成为遗传病基因治疗的主要手段。我们以血友病B为研究对象,将人凝血因子ⅨcDNA构建在反转录病毒上,转染到各种细胞中,其中包括血友病B患者的成纤维细胞中,获得了高效的转移和表达。将这些细胞包埋在胶原中,然后腹腔移植或注射到家兔体内,获 得了高效的转移和表达。将这些细胞包埋在胶原中,然后腹腔移植或注射到家兔体内,获得了持久而稳定的表达,持续时间已超过20个月。  相似文献   

12.
甲型血友病基因治疗疗效受凝血因子VIII(FVIII)表达水平低下的制约。FVIII分泌低效,且活化产物的A2区易于自发脱落使其容易失活。犬属FVIII(cFVIII)的胞内Furin水解酶裂解位点变异,使其主要以单链多肽形式分泌,而人源FVIII(hFVIII)受Furin水解,主要以重链(HC)和轻链(LC)非共价二聚体形式分泌,这种差异使cFVIII分泌性和比活性均高于hFVIII。我们前期的工作在人源B结构域缺失型FVIII(hBDD-FVIII)HC的A2与轻链LC的A3区引入链间二硫键表明,HC和LC二聚体的分泌性得到改善,活化产物稳定性和血浆凝血活性提高。本文构建一种新型hBDD-FVIII变构体F8C-RH,包含链间二硫键突变M226C/D1828C和Furin水解位点突变R1645H。培养的CHO和BHK细胞转基因表明,F8C-RH的分泌性和活性有明显改善。小鼠门静脉注射肝靶向转基因,血浆F8C-RH浓度和凝血活性均明显升高。为进一步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转F8C-RH的甲型血友病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重组HSV/AAV辅助病毒方法制备出高滴度(>1012)的重组AAV/mFⅨ病毒颗粒, 并注射到血友病B小鼠的后肢骨骼肌中, 获得了稳定的高水平小鼠Ⅸ因子表达(>370 ng/mL), 持续时间超过350 d. 治疗组小鼠体内的Ⅸ因子活性达到正常值的30%, 而且出血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在小鼠血浆中未发现抗Ⅸ因子的中和抗体, 第1次注射后抗AAV抗体的水平也非常低. 重复注射AAV/mFⅨ病毒后, 不同剂量组的小鼠体内的抗AAV抗体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组织分析结果证实了血浆中有功能的FⅨ因子确实来源于骨骼肌. 以上结果显示, AAV介导的基因转移是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极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孤儿药因面向的罕见病患者群小、市场需求低、研发成本高、缺乏政策支持等,其发展面临困境。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基 因治疗因能够从根本出发,给患者提供 “一劳永逸”的治疗,备受关注。基因治疗以单基因罕见病的治疗作为极佳切入点,为孤儿药的 研发带来了新的希望。概述基因治疗针对的疾病对象、实施策略和属性以及基因药物的结构及基因治疗的载体,以血友病的基因治疗为 例回顾罕见病基因治疗的发展,并分析罕见病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现状。  相似文献   

15.
vWF(von Willebrand factor)是一种超大分子质量的血浆多聚体糖蛋白,在血栓形成和生理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质和/或量的缺陷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WD),由于VWD为单基因病,且vWF为分泌性蛋白,基于基因转移的基因治疗无需特异的靶器官,因此VWD特别适合于基因治疗,但vWF基因过大(8.4 kb),难以为多数病毒载体特别是优点较多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承载.运用内含肽(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研究了三重载体真核细胞共转断裂3段的vWF基因,以期通过转基因翻译后的蛋白质剪接作用形成完整的功能性vWF蛋白.将vWF的cDNA于满足剪接所需的保守性氨基酸Cys1099、Ser2004的密码子前断裂为3段,分别与2种不同的内含肽即Ssp DnaE内含肽和Ssp DnaB内含肽编码序列融合,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得到3个分别融合内含肽的vWF片段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培养的293细胞,通过瞬时表达,电泳观察培养上清中的vWF多聚体形态,分析vWF蛋白量和凝血Ⅷ因子(FⅧ)结合力;通过共转FⅧ基因,分析了培养上清中的FⅧ蛋白量及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通过内含肽的蛋白质反式剪接作用,共转内含肽融合的三片段vWF基因细胞上清,表现与正常人血浆和转vWF基因阳性对照细胞相似的vWF多聚体模式和FⅧ结合力,而且可明显提高转FⅧ基因后表达的FⅧ蛋白的分泌量和活性,提示剪接vWF蛋白的FⅧ载体功能的恢复.结果表明,内含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三重载体共转断裂的vWF基因,为进一步基于内含肽的三重AAV转断裂vWF基因应用于VWD基因治疗研究、克服AAV的容量限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病毒载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病毒生活周期、分子生物学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深入认识,病毒载体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病毒载体作为一种基因导入系统,在疫苗和基因治疗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些以病毒作为载体的疫苗和基因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拟对目前黄病毒载体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基因治疗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特定组织或细胞进行适当有调控的表达,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或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2])。基因治疗可以被用于治疗血友病等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以及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眼科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多基因疾病。2017年,美国FDA批准了一种基因治疗产品Luxturna~(TM),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定点整合基因治疗血友病B的可行性,开展了在HeLa细胞中的hFIX组成型表达研究.同源重组载体p921构建后,电穿孔转入细胞,经过GCV和G418克隆选择,通过特异性的PCR证实了同源重组的发生,hCMV启动子定点替换hFIX基因在非肝细胞中可以被启动子hCMV转录表达,显示人为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1993年上海市自然科基金资助项目生命科学部分编号项目名称承担人承担单位1重点项目人类基因组若干位点致病基因或相关基因的克陈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隆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顾健人上海肿瘤研究所血友病B的体细胞基因治疗研究邱信芳复旦大学外源基因修饰人恶性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20.
以小鼠C2C12成肌细胞为对象开展血友病B基因治疗研究.除已有的XLIX,LNCIX和GlNaCIX反转录病毒载体外,又首次将微小MCK(muscle creatinekinase)增强子顺序构建到hCMV(human cytomegalovirus)启动子上游,共同控制FIXcDAN的转录.用带有上述4种载体的病毒悬液分别感染C2C12细胞后,ELISA检测结果发现,FIX蛋白离体表达水平为:G1NaMCIX>GlNaCIX>LNCIX>XLIX.其中C2C12/G1NaMCIX混合克隆高达640ng/(10~6细胞·24h).C2C12/G1NaMCIX细胞注射C3H小鼠后肢骨骼肌肉组织,人FIX蛋白持续表达35d,其中最高表达峰达206ng/mL血浆.此结果对于研究FIX cDNA在脱细胞中的表达调控以及采用成肌细胞移植途径开展血友病B基因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