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厌氧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我们研究了注射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注射婴儿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含量增加、吞噬试验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提高,表明双歧杆菌能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功能,以婴儿双歧杆菌为启动剂可从DBA/2小鼠体内诱生肿瘤坏死因子,提示双歧杆菌可调节单核吞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因此双歧杆菌能激活单核吞噬细胞,促进机体的免疫学反应。推测定居于肠道的双歧杆菌可能是通过移位到体内器官、释放免疫活性成分被肠道中Peryer氏淋巴结群内的巨噬细胞吞噬,从而作用于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这一推测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SL-益生素对小白鼠体重及其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鑫  马桂荣 《微生物学报》1995,35(6):455-459
研究了SL-益生素(SL-P)对小白鼠体重和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经急性毒性实验检查,该益生素无急性毒性,无急性致病作用。灌服SL-P10d后,小鼠体重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经过SL-P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灌服SL-P10d后,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水解酶类:血清溶菌酶(血清LSZ),腹腔巨噬细胞溶菌酶(PMφLSZ),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PMφACP)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表明SL-P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是一种侵染中性粒细胞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其所致疾病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一种经蜱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它感染中性粒细胞后可诱发机体产生炎症免疫反应,最终导致免疫抑制及潜在疾病引起的各种继发感染和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该病原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致病机理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 人类和动物的病毒感染分为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在初次感染的恢复期及再感染时,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初次感染的早期,即特异性免疫系统尚未被激活之前,防止病毒的入侵、繁殖和扩散以及消灭病毒,机体早已存在的非特异免疫系统和各种屏障却起决定性作用。单核巨噬细胞位于许多病毒最初感染的部位以及它  相似文献   

5.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高等动物体内具有强吞噬能力及防御机能的细胞系统,现将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有关问题分述如下: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 1913年Aschoff观察了细胞的吞噬活动认为血窦、淋巴窦的内皮细胞,脾、淋巴结及骨髓内的网状细胞,结缔组织内的巨噬细胞等均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并认为它们均来源于网状细  相似文献   

6.
洪梅 《生命科学》2000,12(2):76-79
化学趋化因子受体作为协同受体,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进入细胞所必需。其中CXCR4被亲T细胞的病毒株利用,而CCR5被亲巨噬细胞的病毒株利用,它们是大多数病毒株利用的协同受体。协同受体和CD4一起形成复合受体,gp120与之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使gp41暴露出来,引起膜的融合。HIV协同受体发现为治疗艾滋病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趋化因子拮抗剂、单克隆抗体和天然配体封闭趋化因子受体可阻止HIV  相似文献   

7.
AIDS疫苗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DS病是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病毒病。发展一个安全、高效的疫苗将是最终控制HIV蔓延的方法。目前对AIDS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病毒灭活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多肽疫苗、减毒活疫苗、活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在检验新型AIDS疫苗策略方面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能较好地反映HIV感染人体过程 ,有很重要的价值。现在主要有三种非人灵长类模型 :HIV 1感染的大猩猩、HIV 2感染的恒河猴 ;SIV感染的恒河猴及SHIV感染的恒河猴。本文就AIDS疫苗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最新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AIDS病是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病毒病。发展一个安全、高效的疫苗将是最终控制HIV蔓延的方法。目前对AIDS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病毒灭活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多肽疫苗、减毒活疫苗、活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在检验新型AIDS疫苗策略方面,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能较好地反映HIV感染人体过程,有很重要的价值。现在主要有三种非人类模型:HIV-1感染的大猩猩、HIV-2感染的恒河猴;SIV感染的恒河猴及SHIV感染的恒河猴。本文就AIDS疫苗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最新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机体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如果能产生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进而减少病毒的进一步危害。这里,我们首先用化学灭活S1V诱导的树突细胞,然后将树突细胞作为疫苗注入已感染SlV的恒河猴体内,结果使恒河猴体内产生了有效的持续性的S1V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1.
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颗粒在磁共振分子影像中发挥重要作用,SPIO可标记巨噬细胞或其它细胞从而能够追踪标记细胞在体内分布和转化,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此外,细胞的SPIO标记及示踪可用于肿瘤及炎症诊断、评价及鉴别诊断等多方面。因此,本文汇总近年来SPIO在吞噬细胞标记和示踪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感染者终身携带病毒,迄今仍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愈措施。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传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miRNA参与了胚胎发育、损伤修复、糖尿病、心脏病等许多重要生理病理过程,特别是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本文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有关miRNA的重要基础研究成果,并就miRNA在卵巢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miRNA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miRNA与卵巢癌早期诊断、化疗耐药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对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THP-1和RAW264.7的肿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用1、50和100μg/ml的灵芝多糖和脂多糖(LPS)刺激THP-1和RAW264.7细胞,CCK-8法测定巨噬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活性、Q-PCR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IL-6和IL-12基因、相关凋亡信号通路基因TRADD、TNFSF10、TNFRSR10b、NFκBI、Caspase10和Caspase 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灵芝多糖可以呈反浓度依赖性地刺激两种细胞的增殖,在50和100μg/ml浓度下可引起细胞凋亡,凋亡信号基因TNFRSR10b和NFκBI的mRNA水平在24h升高了53%和48%;在1~100μg/ml浓度下可上调细胞因子TNF-α、IL-1、IL-6和IL-12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灵芝多糖对白血病细胞株具有双重作用,在低浓度下促进细胞增殖,而在高剂量时诱导细胞凋亡,均可上调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与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系统综述了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有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机制,对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的作用和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和防治策略具有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0β1对前单核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分化诱导作用。细胞染色计数和^3H-TdR掺入数据表明,在0.078-1.25ng/ml浓度范围内,rhTGF-β1剂量与增殖抑制呈正相关,在抑制细胞增殖的同时,rhTGF-β1诱导细胞分化,诱导体系中细胞形态和生长方式的发生明显变化,细胞转为贴壁生长,表现出Mφ的细胞形态。α-醋酸萘酚酯酶、硝基蓝四唑的、细胞吞噬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天然免疫系统中胞浆识别受体NODs及其信号通路在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IPA)中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接种烟曲霉菌组(正常感染组)和免疫抑制+接种烟曲霉菌组(IPA组),经鼻吸入烟曲霉孢子后在不同时相点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分别进行病理切片,烟曲霉菌落计数,RT-PCR法、Western blot法动态检测小鼠感染烟曲霉菌过程中肺组织NOD1、NOD2、RIP2 mRNA表达,促炎细胞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鼻吸入烟曲霉菌后72 h时,IPA组肺组织出现严重炎症反应,并有大量的菌丝生成,同时各时相点的烟曲霉菌负荷均高于正常感染组;与正常感染组比较,IPA组NOD1、RIP2 mRNA持续低表达,而NOD2 mRNA则在感染最早期(24 h)异常高表达,而在随后的感染过程中一直处于低表达状态;正常小鼠感染烟曲霉菌后,肺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在感染前期皆呈高表达,且最高表达量均出现在48 h或72 h,之后下降并恢复至正常水平。而IPA小鼠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缓慢且低水平释放。【结论】NOD1、RIP2的表达受到长期抑制,NOD2在感染最早期的过度激活以及随后的抑制表达,引起促炎细胞因子低表达,可能导致了侵袭性肺曲霉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的基因型及其与根面龋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面龋的细菌学研究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 ,早期研究集中于革兰阳性丝状杆菌 ,尤其是黏性放线菌 (以下简称“黏放”)和内氏放线菌 (以下简称“内放”)。 80年代中后期 ,变链球菌在根面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目前认为根面龋是以变链球菌 ,放线菌和乳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根面龋细菌学研究表明根面龋的菌群很复杂 ,在不同的病损阶段优势菌的种类呈现多样化[1 ,2 ] 。有学者通过对不同病变发展阶段的根面龋有关的微生物学研究 ,指出早期根面龋中主要是乳杆菌 ,内放菌和链球菌 ;中度根面龋中菌群较复杂 ,其中内放菌比链球菌更为常见 ,但未检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前单核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分化诱导作用。细胞染色计数和~3H-TdR掺入数据表明,在0.078—1.25 ng/ml浓度范围内,rhTGF-β1剂量与增殖抑制呈正相关。在抑制细胞增殖的同时,rhTGF-β1诱导细胞分化,诱导体系中细胞形态和生长方式均发生明显变化,细胞转为贴壁生长,表现出Mφ的细胞形态。α-醋酸萘酚酯酶、硝基蓝四唑还原、细胞吞噬试验均表明细胞具有Mφ的生物功能。电镜观察显示分化细胞具有典型的巨噬细胞样细胞形态,胞内出现Mφ所特有的亚细胞结构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另外,TGF-β特异性中和单抗TB 21对实验体系THP-1细胞分化的阻断证明,THP-1细胞的分化确为rhTGF-β1诱导所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