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种快速分离真核细胞RNA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良的异硫氰酸胍-苯酚-氯仿法从真核细胞中制备RNA,经琼脂糖微电泳检查,可清楚见到三条真核细胞核糖体RNA带(28S,18S,和5S);经Norther blot检测可见未降解的1.9Kb肌动蛋白mRNA杂交区带。该法具有快速、简便、产率和纯度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戴钢 《生物工程学报》2003,19(4):501-501
RNA干扰 (RNAi)指双链RNA (dsRNA)通过刺激目标RNA降解而特异性抑制目标蛋白质合成的现象 ,这些目标RNA具有与双链RNA相同的序列。人们假设RNA干扰的机理为两步反应 :起始阶段和效应器阶段。在起始阶段 ,被导入非哺乳动物细胞系统 ,例如果蝇的长双链RNA(2 0 0~ 10 0 0bp) ,被RNaseⅢ家族的一个成员 (例如果蝇中的Dicer酶 )处理成 2 1~ 2 3nt的双链RNA (短干扰RNA ,siRNA)。再进一步切割生成 3′端有两个核苷酸突出的许多双链RNA。在效应器阶段 ,双链siRNA诱发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 (RISC)的形成 ,这是一个由若干蛋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快速分离质粒DNA方法。此方法有两个主要步骤。用这种方法分离的质粒DNA纯度高、无RNA,并可用于酶切、连接等操作。  相似文献   

4.
细菌生理特性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各代谢途径中利用某些特定碳源,如蔗糖、葡萄糖、甘露醇等95种碳源作为测试碳源,分别加入96孔酶标板中.选用指示剂噻唑兰(MTT)来鉴定细菌利用特征碳源情况.同时选取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抗生素,不同起始pH、不同NaCl浓度加入96孔酶标板中,测定细胞是否生长,可以快速地获得该菌的抗生素耐受性谱.试验还从指示剂浓度、培养基的固化、接菌浓度、观察时间等方面对试剂盒进行优化,得到一种最佳的试剂盒鉴定系统BiobiqA(碳源利用谱)和BiobiqB(生理抗性谱).用模式菌株对试剂盒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试剂盒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节省成本、节约时间等优点,可以进行细菌生理特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细菌sRNA     
郭晓奎  秦金红 《微生物与感染》2004,27(5):43-43,F004
生物体中RNA依据功能可分为很多类型,mRNA、tRNA、rRNA为人们比较熟知的3个主要类型。除了这3类以外,近年来还发现了一类新的RNA,目前已证明这类RNA广泛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从哺乳动物一直到细菌中都有分布。在真核生物中通常把它命名为ncRNA(noncoding RNA),在细菌中一般把它命名为sRNA(small RNA)。  相似文献   

6.
细菌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细菌侵入宿主细胞时所涉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简要综述,概述了耶氏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菌、沙门菌及志贺菌等侵入哺乳动物细胞时相关分子的性质、结构与功能,并对宿主细胞上的受体分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小RNA(smallRNA,sRNA)在基因表达调控和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菌sRNA多通过与靶mRNA配对,转录后水平影响目的mRNA翻译或(和)稳定性,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以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本文从细菌sRNA与真核生物微RNA(microRNA,miRNA)的比较,sRNA的分类,sRNA分子伴侣Hfq及sRNA鉴别方法等方面综述了sRNA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sRNA研究仍然存在的问题。原核生物中sRNA的大量发现和深入研究,有可能使人们对生物进化和生命的发展过程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8.
磁性细菌胞内可以产生磁性颗粒,因此具有趋磁性,基于这种特性,利用磁分离的原理,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磁性细菌分离仪,提供了一种分离磁性细菌的新方法。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例,使用磁性细菌分离仪进行分离,可以得到强磁菌和弱磁菌。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强磁菌胞内磁性颗粒明显多于弱磁菌;半固体平板磁泳实验也表明强磁菌趋磁性明显强于弱磁菌。各项实验结果表明磁性细菌分离仪可以有效地分离磁性细菌,这是一种分离磁性细菌的新方法,将促进磁性细菌分离培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据最新出版的Nature杂志报道,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最近揭示出了RNA编码的新规则,这是细胞根据唯一的DNA代码进行蛋白质数量扩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细菌非编码小RNA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菌非编码小RNA(small non-coding RNA, sRNA)是一类长度在50~500个核苷酸, 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迄今, 在各种细菌中共发现超过150多种sRNA。它们通过碱基配对识别靶标mRNA, 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 是细菌代谢、毒力和适应环境压力的重要调节因子。细菌sRNA的研究技术主要有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计算机预测法和基于实验室的检测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所得到的sRNA都需要进行实验室确认, 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各种实验手段研究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化学杀虫剂是农业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然而农业害虫已对化学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RNA农药的应用将是减少使用化学杀虫剂的一种途径。RNA农药具有专一、高效、易降解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受到了关注,但在靶标分子、靶标分子的双链RNA(dsRNA)生产工艺和应用制剂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蛋白激酶B基因的dsRNA(dsNlAKT)为例,对利用细菌体系生产dsRNA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将NlAKT构建进L4440载体后,将其转化到缺乏核酸酶(RNase Ⅲ)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HT115(DE3)中,进行了dsRNA生产条件的测试。结果表明:(1)当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工作浓度为0.1 mM或0.5 mM时dsRNA的产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当其工作浓度增加至1 mM时dsRNA产量明显减少;(2)在IPTG诱导时间为2~8 h范围内,添加IPTG后诱导6 h获得的dsRNA产量最多;(3)在实验室常规提取RNA方法中,增加低剂量溶菌酶预处理这一步骤可增加提取产物中dsRNA的含量。试验结果证明了采用工作浓度为0.1 mM的IPTG诱导6 h的生产条件,并在提取过程中增加溶菌酶的预处理步骤有助于获得较高的dsRNA含量。研究结果为RNA农药的生产条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粘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越中  李健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4):237-240
  相似文献   

16.
李明 《生物学通报》2002,37(1):14-15
作者分离到一细菌,该菌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上形成圆形、中间凸起、透明、光滑有光泽的大型菌落,在亚历山鲍罗夫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分解磷酸盐的能力,为发酵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发酵肌醇产酸阳性,经鉴定为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通过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中学生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表观遗传学: 生物细胞非编码RNA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红 《遗传》2009,31(11):1077-1086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 而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一门生物学分支, 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表观遗传学的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新近发现的非编码RNA。非编码RNA 是指不能翻译为蛋白的功能性RNA分子, 其中常见的具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包括小干涉RNA、miRNA、piRNA 以及长链非编码RNA。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表观遗传学的调控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生物细胞非编码RNA调控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以有助于理解哺乳动物细胞中非编码RNA及其调控机制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
一种有效的花粉线粒体RNA分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粒体有自己的基因组和独特的表达系统,对其研究可以了解RNA编码及核与线粒体之间协同调控等机制,进而阐明呼吸作用、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等生命现象[1,2]。因此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其表达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一个很活跃的研究领域。由于花粉是世代交替的关键阶段,雄性不育仅表现花粉不育而其他营养器官正常,因此研究花粉线粒体基因表达显得尤为重要。花粉线粒体基因表达研究中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分离线粒体RNA(mtRNA)。目前仅见营养器官mtR-NA[3],而未见花粉(特别是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mtRNA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20.
细菌粘附宿主细胞外基质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细菌粘附宿主组织时与胞外基质(ECM)结合的粘附素分子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这类识别粘连基质分子的微生物表面成分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具体涉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耶尔森菌和气单胞菌等,涉及的ECM分子有纤维结合蛋白(Fn)、胶原及血纤维蛋白原。此外,还对MSCRAMM-ECM相互作用在细菌定居后,组织向性及致病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