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方性克汀病遗传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1794人、176家系,340户的调查,检出地方性克汀病患者64例,应用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证实本症属多基因遗传,其加权平均遗传率和标准误为78.51±7.53.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克汀病((cretinism) 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多发病、常见病。我国北方山区及我省农业区各县多见。患者身材矮小;体力弱;智力低下;痴笑;常伴有语言听力障碍;重者生活不能自理;故又称地方性呆小症。关于本症的病因学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从细胞遗传学方面进行研究的尚不多见。为了探讨该症病因;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1978年我们对青海地区部分克汀病患者;进行了遗传学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安庆地区1975——1981年调查资料的分析,来探讨参与地方性克汀病病因的遗传因素及其遗传方式,并提出本病的遗传度。 一、对象与方法 对大别山区岳西县包家公社,太湖县沙河公社,宿松县红星、北洛公社及皖南山区东至县花园公社进行了克汀病流行病学普查。  相似文献   

4.
《遗传》1982,4(5):11-12
本文通过对安庆地区1975-1981年调查资料的分析,来探讨参与地方性克汀病病因的遗传因素及其遗传方式,并提出本病的遗传度。  相似文献   

5.
地方性克汀病分布广;发病率高;病人聋、哑、傻、矮、瘫;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提高病区人口素质;探讨其发病原因;特作了遗传因素调查。  相似文献   

6.
7.
人类学测量方法的重大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庆五 《化石》1993,(4):12-15
人类学的困惑人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200多年前,世界人类学家开始制定了一套人类学测量方法,到19世纪末趋于统一,一直沿用至今。它的基本特点是度量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或弧线长度,以及各种角度。用这套方法测取不同个体的同一项目时,有时可得到完全相等的数据,但它们测点间体表或骨面的形态变化却千差万别。总之,传统的人类学测量法不能细致反映量程内表面三维结构的状况,不能满足人类学深入的定量研究需要。为此,人类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三维测量方法。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人曾试用绘制航测地图的方法进行过人体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克汀病遗传— 缺碘病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第 《遗传》1980,2(6):45-47
克汀病(cretinism)有地方性和散发性之分;前者系由Platter[1]于1614年首先报告;后者系由Curling[2]于1850年首先报告;1871年又由Fagge等详加描述。近年来对散发性克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它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为先天性甲状腺发育障碍;其病因系由自身免疫所致[3.4].另一类由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所致;系一种遗传代谢病[5].根据此类患者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发生的环节不同;又可分为酪氨酸碘化障碍;碘酪氨酸脱碘障碍;碘酪氨酸结合为碘甲状腺原氨酸障碍;甲状腺球蛋白降解障碍(碘蛋白质分泌异常和甲状腺球蛋白缺陷);碘化物摄取障碍和甲状腺对TSH(垂体促甲状腺激素)无反应及对毛(甲状腺素)耐受性增高等不同类型[[610地方性克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归纳起来有三种假说;即(1)胚胎期缺碘病因假说;(2)遗传病因假说;和(3)自身免疫病因假说;其中以胚胎期缺碘病因假说在目前被较多的作者所承认。本病的缺碘也醒有较多的证据;但本文作者认为此假说尚不能满意地解释地方性克汀病的一切方面;包括:  相似文献   

9.
藏族生物人类学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生活在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藏族特殊的适应高原缺氧机制和体质特征,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浓厚的研究兴趣。本文从国内外数据库收集了492篇国内外杂志发表的关于藏族人类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通过统计、分析并结合我们的工作,初步回顾了30年藏族人类学研究,重点分析了藏族与汉族的族源关系。这些文献显示,从体质特征、血型、分子生物学和考古材料等方面都证明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的一员。本文最后展望了藏族生物人类学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贵州布依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773名(男379人,女394人)生活在贵州的布依族进行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项目28个,测量项目64个)。调查对象年龄20—55岁三代均为布依族。分析结果表明:布依族中头型多见;男性多为中面型,女性以阔面型为主;属阔鼻型;亚中等偏矮型身材。布依族与我国南方其他29个民族群体10项头面部体部测量数据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布依族的体质特征与广西壮族、海南黎族最为接近,与湖南土家族、瑶族、贵州苗族、广西彝族次之,与湖南侗族、贵州毛南族、白裤瑶较远。布依族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具有现代黄种人的容貌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03 items were measured each in 5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ndemic cretin and of the control normal people with the same sex, race etc. 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d value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rmal people in Kaiyuan County is close to North Chinain physical characters. The patients with endemic cretin are short because their sitting height and length of lower limb are short. Total height of head is almost same to that of the control.The nasal height, breadth of pelvis, auricular height, physiognomic facial height, deepness of nasal roof and breadth of head are very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patients from the control.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起源的探讨   总被引:70,自引:9,他引:70  
本文根据文献和调查资料,对于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包括半特有属)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根据现知化石资料和一些代表科属的系统发生,结合它们的地理分布探讨了中国特有属的起源问题,初步获得6点结论。主要是中国植物区系的特有性很高,种子植物中含有321个特有属和10个特有科(皆包括半特有的),约占全国同类属数的10%。包括系统发生和地理分布的各种类群。裸子植物特有属多发生于白垩纪或更早,被子植物古特有属主要发生于晚白垩纪及第三纪各时期,新特有属多发生于新第三纪及其以后,秦岭以南亚热带至热带山地是大多数特有属的分布和分化中心或发源地。即各特有属科主要起源于华南古陆和古地中海东岸,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于中国特有属的形成、发展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亚洲东南部特有的新悬藓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悬藓属现知共4种,属于蔓藓科,为亚洲东南部特有,我国是该属植物分布的中心。本文提出拟猫尾藓仍归为船叶藓科更合适。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淑芬  郭亚胜 《植物研究》1998,18(1):97-106
自然保护是全人为共同关切的问题。近些年来,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保护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目前在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是存在一定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开发与自然保护的关系上,管理工作滞后。为进一步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本文从2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功能研究入手,根据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体质调查   总被引:19,自引:19,他引:19  
对三江县男性22岁和女性20岁至60岁且三代均为侗族的404人(男203、女201)进行了活体观察与测量,计算出49个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38个指数值和16个观察项目的百分率,总结出三江侗族的体质特征。用Rm值与国内一些民族相比较,三江侗族与广西巴马县瑶族、广西德峨彝族、湖南江华县瑶族及广西德峨苗族人较相似。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国特有植物钟萼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又名伯乐树,系钟萼木科(Bretschnei-deraceae)钟萼木属的稀有保护植物。该科仅此1属1种,为我国特有山。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湖南、贵州和四川,生于海拔500—1500 m 的山地林中。树皮有祛风活血作用。钟萼木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为研究其活性物质,我们从其树干分得  相似文献   

20.
研究基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mtDNA Cyt b)基因序列,对2013—2017年间采自我国长江上游贵州省赤水市和重庆市万州区共161尾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个体序列中, A、T、C、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2%、27.9%、28.2%和13.7%,(A+T)含量(58.1%)明显大于(G+C)含量(41.9%),表现出较强的反G偏倚性。161条序列检测到18个变异位点,定义了15种单倍型,整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590、0.00132;岩原鲤赤水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万州群体;万州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是赤水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结果一致,万州和赤水群体并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Mega 6.0软件计算2个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Fst值统计表明, 2个地理群体间Fst值为0.01749 (P>0.05),群体间没有出现遗传分化现象。两群体间基因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