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描述新种有:指缘篦羊齿(Ctenozamites digitata),红坭篦羊齿(C.hongniensis),褶面篦羊齿(C.plicata),侧羽叶型篦羽叶(Ctenis pterophylloides),二叉假篦羽叶(Pse-udoctenis bifurcata),厚叶假篦羽叶(P.pachyphylla),多褶带羊齿(Taeniopteris multiplicata)和三叠列斯里(Lesleya triassica)。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采自鄂西晚三叠世地层中的五种种子蕨植物,它们分别隶属于副镰羽叶(Paradrepanozamites)、丁菲羊齿(Thinnfeldia)和篦羽羊齿(Ctenozamites)三个属。由于这些植物的小羽片或羽片基部上边均明显收缩,基部下边均显著下延等,认为它们在系统发生上可能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并提出它们的形态结构可能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输导组织不断发达——叶脉从亚放射状,无中脉→有中脉但不发达→中脉发达→变成末级羽轴;二是小羽片或羽片由全缘→局部分裂→大部分裂→羽状全裂。同时,根据奇特篦羽羊齿(新种)[Ctenoza-mites difformis(sp.nov.)]同一植株上的叶呈现四种不同的形态和脉序,初步推测上述三属的演变趋势是:由 Paradrepanozamites→Thinnfeldia→Ctenozamites。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中国西藏自治区蕨类植物新记录2属,即粉叶蕨属(Pityrogramma)和肋毛蕨属(Ctenitis),以及新记录15种1变种——疏叶卷柏(Selaginella remotifolia)、粉叶蕨(Pityrogramma calomelanos)、云南网藤蕨(Lomagramma yunnanensis)、灰绿耳蕨(Polystichum scariosum)、高大复叶耳蕨(Arachniodes gigantea)、兆洪鳞毛蕨(Dryopteris wuzhaohongii)、亮鳞肋毛蕨(Ctenitis subglandulosa)、高山蹄盖蕨(Athyrium silvicola)、卵果双盖蕨(Diplazium ovatum)、肉刺双盖蕨(D.simile)、瘤羽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tuberculifer)、耳羽钩毛蕨(Cyclogramma auriculata)、尖嘴蕨(Lepisorus mucronatus)、黑鳞瓦韦(L.sordidus)、喙叶假瘤蕨(Selliguea rhynchophylla)和灰茎节肢蕨(Arthromeris himalayensis var.niphoboloides)。该文还对墨脱鳞盖蕨(Microlepia medogensis)的分类学处理提出了新的建议。凭证标本保存在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4.
鄂西荆当盆地的九里岗组,化石植物比较丰富。本文着重报道其中两种,即疏脉蕉羊齿(新种)(Compsopteris laxivenosa sp.nov.)和西河蕉羊齿(新组合)[C.xiheensis(Feng),comb.nov.]此外,还订正了副镰羽叶属(Paradrepanozamites),描述了大道场副镰羽叶(新订正)(Paradrepanozamites dadaochangensis Chen,emend.nov.)和小副镰羽叶(新种)(P.minorsp.nov.)等中生代新资料。在本植物组合中,中生代和古生代植物化石属同层位出现,这一现象说明九里岗组的地质时代,可能属晚三叠世的卡尼期—诺利期的早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云南产的耳蕨属半开羽耳蕨组的12种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并在组下建立了两个新系,报道了4个新种和一个新组合,修订了该组植物的特征范围。  相似文献   

6.
郭英兰 《菌物学报》1993,12(Z1):103-106
本文报道假尾孢属的一个新种:复叶耳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arachniodis Y.L. Guo, sp. nov.)和一个新组合:单叶藤桔假尾孢[ Pseudocercospora paramignyae(Thirum. & Chupp) Y.L. Guo, cobm. nov.]。新种生于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复叶耳蕨属植物上,子实体生于叶背面,具小子座,分生孢子梗浅青黄色至青黄色,不分枝,一个隔膜,6.5-30.0 × 2.5-4.0 μm。分生孢子针形,短孢子呈倒棍棒形,浅青黄色,具不明显地3-11个隔膜,30.0-110.0 × 1.5-3.0 μm。假尾孢属在鳞毛蕨科是首次报道。文中对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并绘图。研究的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7.
中国二叠纪苏铁科新属、种——古生铁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继中国始苏铁Primocycas chinensis Zhu et Du之后,又报道一种古植物文献未见记载的早二叠世晚期苏铁科小孢子叶球,命名为古生铁花(新属、种)Cycadostrobilus paleozoicus Zhu,gen. et.sp.nov.标本采自我国山西省太原市东山煤矿的下石盒子组,它是世界迄今已知的一种最古老的小孢子叶球化石。和本新属同层发现的化石,除了中国始苏铁之外,还有楔叶Sphenophyllum、齿叶Tingia,楔羊齿Sphenopteris、楔叶羊齿Sphenopteridium、织羊齿Emplectopteris、栉羊齿Pecopteris、大芦孢穗Macrostachya、科达Cordaites、带羊齿Taeniopteris、角籽Cornucarpus和几种也未见记载而形态又非常特殊的植物。本文认为当前报道的古生铁花(新属、种)很可能和中国始苏铁同属一种植物,其营养叶可能是疏脉带羊齿Taeniopteris norinii Halle。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发现于内蒙古乌达煤田早二叠世太原组顶部火山凝灰岩层中的莲座蕨类植物一新种Eoangiopteris congestus sp. nov.,标本包含有机连生的辉木型茎干,栉羊齿型营养羽片和始莲座蕨型繁殖羽片。其中营养羽片为三次羽状复叶,末二次和末次羽片均为线形,小羽片栉羊齿型,卵圆形,中脉下延,侧脉分叉一次,属于东方栉羊齿Pecopteris orientalis (Schenk) Potonié类型。繁殖小羽片与营养小羽片同形;两侧对称的聚合囊成单列分布在中脉两侧,排列拥挤,由6–8个孢子囊组成,通过一个薄壁组织构成的聚合囊托与叶片相连;孢子囊呈纺锤形,无环带;孢子囊面向外的壁2–3层细胞厚,面向内的壁厚度仅1层细胞。原位孢子为三缝孢,椭圆形至圆形,表面具小刺状纹饰,可与分散孢子属Apiculatisporites对比。当前始莲座蕨属植物的发现代表其在华夏植物群目前最早的化石记录。此外,这些两侧对称的聚合囊明显区别于以往报道中与东方栉羊齿叶型化石连生的辐射对称聚合囊类型(星囊蕨Asterotheca),表明在古植物学研究中一种化石羽片类型可能对应多种繁殖器官类型。  相似文献   

9.
晚泥盆世是植物叶片形态复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前裸子、种子、似真蕨和楔叶这四类植物都独立演化出了片化的大型叶。本文研究浙江长兴上泥盆统(法门阶)五通组的几种羽状复叶植物(3属4种),包括Sphenopteris(楔羊齿),Rhodea(须羊齿)和Triphyllopteris(三裂羊齿)。它们大多具二次羽状复叶,小羽片具有不同程度、数目和形状的裂片。这里明确Rhodea的晚泥盆世起源,并给出Triphyllopteris的最早化石记录。这些植物的分类尚不清楚,但为大型叶尤其是复叶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
晚泥盆世是植物叶片形态复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前裸子、种子、似真蕨和楔叶这四类植物都独立演化出了片化的大型叶。本文研究浙江长兴上泥盆统(法门阶)五通组的几种羽状复叶植物(3属4种),包括Sphenopteris(楔羊齿),Rhodea(须羊齿)和Triphyllopteris(三裂羊齿)。它们大多具二次羽状复叶,小羽片具有不同程度、数目和形状的裂片。这里明确Rhodea的晚泥盆世起源,并给出Triphyllopteris的最早化石记录。这些植物的分类尚不清楚,但为大型叶尤其是复叶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3属3种植物,即耳蕨属的棕鳞耳蕨(Polystichum polyblepharum)、鳞毛蕨属的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和鞭叶蕨属的鞭叶蕨(Cyrtomidictyum lepidocaulon)配子体发育过程,记录配子体各发育阶段的特征。结果表明:棕鳞耳蕨、黑足鳞毛蕨和鞭叶蕨的孢子都为单裂缝,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型,性器官为薄囊蕨型,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形,具毛状体;3属的属间差异包括孢子颜色、孢子纹饰、萌发时间、丝状体长度、片状体形状、毛状体和假根等特征,上述特征在属间存在交叉现象,因此,孢子形态和配子体发育特征不能作为区分耳蕨属、鳞毛蕨属和鞭叶蕨属的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原始莲座蕨属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指出本属与莲座蕨属的不同之点是:在外部形态上,整个形体较小,较简化;根状茎横走,呈背腹型;叶二列状排列;叶柄中部有一个(有时多至五个)肉质膝状膨大,下部被宽披针形、边缘疏具不规则粗齿牙的薄鳞片;叶片通常为一回羽状,有羽片2—6对;子囊群长线形至短线形,一般由20—260个孢子囊组成,生于中肋与叶边之间,下面有节状分枝的夹丝密生;每一孢子囊产1800—1900个孢子;孢子外壁具短刺状雕纹。在内部结构上。本属植物茎内的中柱系统为单环式的网状中柱,有背腹之分;叶迹为单叶迹,由网状中柱的背面伸出;根迹由腹面发生;叶柄和茎内的原生木质部均为内始式。但通过比较和分析表明,原始莲座蕨属与莲座蕨属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从现有材料看,本属大致由莲座蕨属经一回羽叶的莲座蕨到越南原始莲座蕨这样一条演化路线直接发展起来的,并且前者比后者为进步。其次,对本属叶柄中部以下存在的肉质膝状膨大的观察,认为这一结构是与本属植物终年生活于阴湿的生境条件下有密切联系的。它们可能作为帮助叶面随时校正对光照关系的一种机制。另外,对原始莲座蕨属与莲座蕨属的幼年植株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的一致性这个问题,作者以幼态成熟的现象来说明。最后,应当指出,Chris和Giesenbagen在1899年建立原始莲座蕨属时,认为这是代表莲座蕨目的原始类型的蕨类植物。现在,从形态解剖和组织学的观点,证明这种说法是完全缺乏根据的。作者认为原始莲座蕨属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均较莲座蕨属为简单,但这种简化可能是幼态成熟的结果,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又获得了自己特有的一系列的进步特征。因而不是原始性的表现。秦仁昌根据本属植物的分类-地理的研究,曾提出原始莲座蕨属在历史演化的阶段上并不比莲座蕨属为原始,相反地,它应该被认为是后出的和派生的一支的观点,作者观察分析的结果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尼尔桑带羽叶属(Nilssoniopteris)是A.Nathorst (1909) 为羽叶呈带羊齿型,但又具本内苏铁式的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的苏铁类叶部化石建立的一个属名。该属的主要特征是:羽叶全缘,带羊齿型,叶膜着生于羽轴的腹面或近腹面的两侧;叶脉平行,简单不分叉或分叉;上、下表皮细胞为矩形至多边形,细胞壁弯曲,表壁上常具乳头状突起和毛细胞;气孔器连唇式,分布于下表皮。  相似文献   

14.
贵州产耳蕨属(鳞毛蕨科)一新种—韭菜坪耳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强 《植物研究》2009,29(2):134-135
描述了贵州耳蕨属一新种,即韭菜坪耳蕨(Polystichum jiucaipingense P. S. Wang et Q. Luo)。新种与栗鳞耳蕨(P. castaneum(Clarke) Nayar et Kaur)相近,但植株较小,叶柄、叶轴上的鳞片淡棕色,孢子囊群着生于全部羽片上而不同。  相似文献   

15.
四川箐河晚三叠世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报道四川省盐边县箐河晚三叠世植物46属144种,描述5个新种,即四川合囊蕨(Marattia sichuanensis)、多裂镰羽叶(Drepanozamites multipartitus)、四川苏铁杉(Podozamites sichuanensis)、盐边松型球果(Pityostrobus yanbianensis)及全缘歧指叶(Scoresbyaentegra),并对植物群的性质进行了扼要的讨论,其地质时代应属于晚三叠世中至晚期,气候应属于热带至亚热带。  相似文献   

16.
依据云南大学植物标本馆蕨类植物标本室(PYU)和国内主要标本馆保存的莲座蕨科植物标本,以及多年来积累的研究资料,建立该科植物在云南的产地GIS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分析云南莲座蕨科植物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和特有性,及其在云贵高原及横断山区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如下:① 云南莲座蕨科植物种类丰富,分布海拔范围为100~2400m;② 滇东南是莲座蕨科植物分布的多样性和特有性中心,其多样性由滇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③ 云南有莲座蕨科2个属分布,即莲座蕨属(Angiopteris)和原始莲座蕨属(Archangiopteris),其中原始莲座蕨属的物种多样性较低而特有性较高。初步分析了该科植物中5个广布种和1个高山峡谷种分布格局的成因,以及5个特有种的发生史,推断广布种的分布格局形成于第四纪冰期之前,高山峡谷种的分布格局形成于第三纪之后,而特有种的主要成因可能是自然杂交和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鳞毛蕨属一新种,即吉首鳞毛蕨Dryopteris jishouensis G.X.Chen et D.G.Zhang.吉首鳞毛蕨与稀羽鳞毛蕨Dryopteris sparsa(Buch.-Ham.ex D.Don)O.Ktze.相似,区别在于本新种形体较小,通常高536cm,羽片近对生或互生,裂片边缘全缘且顶端钝圆而无尖齿,囊群盖边缘啮蚀状.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耳蕨属一新组——新生耳蕨组Sect.Neopolystichum Ching。小羽片背面具披针形小鳞片 使得新生耳蕨组显著区别于后生耳蕨组Sect.Metapolystichum Tagawa(emend.Zhang&Kung,1996)。 本文对新生耳蕨组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记载本组植物7种,并给出了各种植物的地理分布。认为九州 耳蕨P.kiusiuense Tagawa是大叶耳蕨P.grandifrons C. Chr.的一异名,二尖耳蕨P.biaristatum(Bl.)Moore极有可能并不分布于喜马拉雅、中南半岛、缅甸和云南。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海南省一些蕨类植物新记录,包括1属——龙津蕨属(Mesopteris Ching),1变种——白斑凤尾蕨(Pteris grevilleana var.ornata Alderw.)和7种——假斜方复叶耳蕨(Arachniodes hekiana Sa.Kurata)、疏网凤了蕨(Coniogramme wilsonii Hieron.)、黑叶角蕨[Cornopteris opaca(D.Don)Tagawa]、大羽双盖蕨(Diplazium megaphyllum(Baker)Chris)、龙津蕨[M.tonkinensis(C.Chr.)Ching]、羽叶新月蕨[Pronephrium parishii(Bedd.)Holttum]和光羽毛蕨(Cyclosorus calvescens Ching)。凭证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2种中国产蕨类植物的细胞学情况,其中9种的染色体数目是第一次被计数,它们是四川峨眉山产的月牙铁线蕨 Adiantum edentulum n=30、直立假蹄盖蕨 Athyriopsiserecta n=40、九老洞鳞毛蕨 Dryopoerris julaodongensis“n”=82(及n=41?)、稀羽鳞毛蕨 Dryopteris sparsa var.nitidula n=41、粉红方秆蕨 Glaphyropteridopsis rufostraminea n=36、芒齿耳蕨 Polystifhum hecatopteron n=41、披针叶新月蕨 Pronephrium penangiana n=36和北京产的麦秆蹄盖蕨 Athyrium fallaciosum n=40(及“n”=80?)、河北峨眉蕨 Luna-thyrium ucgetius n=80。麦秆蹄盖蕨和新种九老洞鳞毛蕨在同一植株上的不同孢子囊里,分别产生32个和64个两种孢子数目,说明它们可能是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兼性的二倍体种。荚果蕨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的观察结果表明这个属的染色体基数(x)是39。其他2个种的观察结果是:团羽铁线蕨 Adiantum capillus-iunonis n=30和北京铁角蕨 Asplenium pe-kinense n=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