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的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涉及整个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学生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我们认为应以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主。因为观察能力是智力结构的门户,是基础,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中心环节。观察是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而思维是观察的发展和上升阶段。依照心理学的调查,知道人的感觉器官对知识的吸收比率中视觉就占了81%,可见视觉是吸收知识、捕获信息的重要门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基本上从观察入手,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生物知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然而,观察与思考是密切不可分,观察所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进行绘图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重视绘图教学,使学生能正确地绘制动,植物简图,掌握绘图技能,不仅是对学生的绘图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对所绘的图涉及的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加深知识的记忆也有帮助。图是有关生物学知识的一种直观体现的,因此,提高绘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绘图教学,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对于端正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仔细的学习作风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动物学是普通中学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听课的同时,亲自动手,结合观察,调动多种感官共同接受信息,强化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经常进行有效的观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动物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所以,在动物学教学的  相似文献   

4.
记忆本身既有规律性,同时又与思维、观察等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不能单独地进行。教师的每堂课都是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综合培养,如必须把概念的形成,知识的分类,判断与推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对比等思维的基本形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上述三项能力中,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层次较高,它包含着后面的两种能力。而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则是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在中学生物教学领域的具体要求。从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关系看,应该说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因为思维往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除准确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  相似文献   

7.
林瑛 《生命的化学》2014,(2):232-234
现代教育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为"落脚点",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以引导学生巩固知识为"辐射点",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以引导学生开拓知识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前瞻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开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前提,是人类记忆、思维、想象等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其科学研究的座右铭。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是生物科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更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1 要使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赞可夫教学论有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就是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观察既然是…  相似文献   

9.
记得有人曾这样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对学生进行观察、思维、分析、综合及记忆等诸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让他们不断去探索、去发现新的东西,这应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出发点。那么怎样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呢?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生物教学不仅要注意纵向的单程的研究知识的传授和教的方法,更要注重横向的逆程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和学的方法。独立自学的能力则是指学生独立掌握知识,并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关键是会思,我以为从以下几点来阐述学生“会思”能力的培养是颇有收益的。一、思维变通性的培养教师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编,灵活多变的方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1、多角度比较比较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通过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