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SR-BI和PPARγ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探讨该模型中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贵州小香猪,氧化酶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12个月后处死动物,采用苏丹Ⅳ及HE染色检测肝脏脂质沉积及动脉粥样斑块病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肝、主动脉组织中SR-BI、PPARγ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TC、TG、HDL-C水平升高;实验组小型猪肝脏有大量的脂肪空泡,动脉有明显的脂质条纹及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肝组织、主动脉组织的SR-BI、PPARγ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本实验说明颈总动脉内膜拉伤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As动物模型;As小型猪肝组织、主动脉组织的SRBI和PPARγ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
先以含全长SR-BI cDNA序列的重组质粒pMD18-T-rS为摸板进行PCR反应扩增SR-BI得到胞外域cDNA片段,经测序证明正确后,定向克隆到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然后与pGBKT7-ApoA-Ⅰ质粒共转化酵母细胞,通过报告基因及酵母交配试验确认了SR-BI的胞外域部分和ApoA-Ⅰ之间的确存,观察到ApoA-Ⅰ与SR-BI胞外域间的相互作用力比与全长的SR-BI问的相互作用力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3.
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是一种与清道夫受体CD36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膜糖蛋白,其表达相对广泛且有着众多生物学作用.体内外多种因素可从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对SR-B1表达进行调控: PPARα/γ激动剂、部分LXR激动剂、LH/HCG、雌激素等能上调SR-B1的表达;维生素E、INFα、脂多糖、IGF-1、胆酸、PXR激动剂及高糖水平等能下调SR-B1的表达;而血管紧张素Ⅱ则可对SR-B1的表达进行双向调节,且它们具体的调节机制复杂.SR-B1作为一种具有多配体结合特性的膜受体,不同配体与其结合后可介导细胞内不同信号事件及生物学效应,如介导HDL激活细胞内PI3K/Akt及MAPK信号途径, 增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磷酸化、促进内皮细胞迁移与内皮重构.此外,非HDL类配体如LDL激活p38MAPK途径、凋亡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激活胞内MAPK途径均可由SR-B1介导.本文对近年来B类1型清道夫受体表达调控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清道夫受体A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类清道夫受体(SR-A)的表达具有巨噬细胞特异性,这与SR-A启动子上的PU.1/Spi-1识别位点有关,SR-A具有广泛的配体结合活性,在机体的防御,细胞粘附及信息转导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修饰脂蛋白的介导,内吞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先以含全长SR-BIcDNA序列的重组质粒pMD18-T-rS为摸板进行PCR反应扩增SR-BI得到胞外域cDNA片段,经测序证明正确后,定向克隆到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然后与pGBKT7-ApoA-I质粒共转化酵母细胞,通过报告基因及酵母交配试验确认了SR-BI的胞外域部分和ApoA-I之间的确存,观察到ApoA-I与SR-BI胞外域间的相互作用力比与全长的SR-BI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6.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具有很多安全方面的特性,有利于其在动脉硬化方面的治疗研究.尽管如此,传统的介导单个基因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都归因于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基因的缺陷而不是单单某一特定基因.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尝试了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双基因对动脉硬化的治疗研究.实验大鼠分为动脉硬化模型鼠和正常饮食组(即正常对照组),动脉硬化组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AAV-apoAⅠ/SR-BⅠ,AAV-apoAⅠ,与AAV-GFP尾静脉注射,同时正常饮食组尾静脉注射PBS作为对照.其中目的基因mRNA检测采用RT-PCR方法,蛋白质表达的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由饮食诱导的动脉硬化和高胆固醇的大鼠模型在尾静脉注射后8周进行冰冻切片的荧光检测.重组AAV载体显示出较强的表达活性.尾静脉注射治疗8周后,AAV-apoAⅠ/SR-BⅠ与AAV-apoAⅠ治疗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AAV-GFP治疗组相比有了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发现,AAV-apoAⅠ/SR-BⅠ与AAV-apoAⅠ治疗组的腹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相对于AAV-GFP治疗组有了明显下降(P<0.05),血清hs-CRP和SOD的水平有了明显上升(P<0.01),血清MDA的水平有了明显的下降(P<0.01).同时也检测了动脉硬化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rAAV-hapoAⅠ-IRES-hSR-BⅠ治疗后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动脉硬化板块的稳定性以及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的.总之,利用2型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过度表达人载脂蛋白AⅠ和SR-BⅠ可能对饮食诱发大鼠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硬化的产生有利影响.这些结果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Autotaxin(ATX)是催化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生成的关键酶, LPA可以与细胞膜上至少6种G蛋白偶联受体(称为LPA受体1-6)结合,激活各种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ATX的表达在转录、转录后及分泌过程中受到多水平的调控,近期的研究还发现了ATX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肿瘤微环境中ATX和LPA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因此ATX-LPA通路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靶点.目前,人们已经研发了多种ATX抑制剂,并发现具有临床应用潜力.本文重点关注ATX的表达调控机制和生物学功能,阐释ATX-LPA信号轴调控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豚鼠高脂饮食后高密度脂蛋白代谢的特点,并与大鼠进行比较。方法将豚鼠和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正常组(NC)和高脂组(HF),正常组均给予普通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诱导10周后,测定血清LDL-C、HDL-C水平,HDL3/HDL2比值和LCAT、CETP的表达;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肝脏SR-BI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豚鼠高脂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亚型HDL3/HDL2的比值升高,血清CETP表达均显著增加,血清LCAT表达下降,肝脏SR-BI mRNA表达水平是正常组的2.27倍。而相同高脂饲料条件下,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豚鼠摄入高脂饮食后HDL代谢与大鼠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血清HDL-C升高,肝脏SR-BI受体表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亚型组分发生变化,大颗粒HDL2含量相对减少,小颗粒HDL3堆积,其机制与血清CETP、LCAT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钙素分子(CT)是一种单链多肽激素,在二级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种间同源性,CT在体内的表达受到多层次的调控,其中包括转录水平,转录后的剪切,翻译后加工等,降钙素作为一种激素分子其分泌调节亦呈现复杂的网络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对巨噬细胞B类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I)的表达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分子机制,采用SAA、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激动剂anisomycin或抑制剂SB203580处理THP-1巨噬细胞,以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ELISA分别检测细胞中SR-BI、炎症因子及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AA处理THP-1细胞后,SR-BI的表达下调,而炎症因子与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则上调,且这种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与SAA单独处理组比较,SAA与p38-MAPK激动剂anisomycin共孵育细胞后,细胞SR-BI表达下调,炎症因子及磷酸化p38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SAA与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共同处理细胞后,细胞SR-BI表达增加,炎症因子及磷酸化p38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果提示,SAA可促进THP-1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与p38-MAPK的磷酸化及SR-BI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The PDZ1 domain of the four PDZ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PDZK1 has been reported to bind the C terminus of the HDL receptor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 (SR-BI), and to control hepatic SR-BI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We generated wild-type (WT) and mutant murine PDZ1 domains, the mutants bearing singl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in their carboxylate binding loop (Lys14-Xaa4-Asn19-Tyr-Gly-Phe-Phe-Leu24), and measured their binding affinity for a 7-residue peptide corresponding to the C terminus of SR-BI (503VLQEAKL509). The Y20A and G21Y substitutions abrogated all binding activity. Surprisingly, binding affinities (Kd) of the K14A and F22A mutants were 3.2 and 4.0 μm, respectively, similar to 2.6 μm measured for the WT PDZ1. To understand these findings, we determined the high resolution structure of WT PDZ1 bound to a 5-residue sequence from the C-terminal SR-BI (505QEAKL509) using x-ray crystallography. In addition, we incorporated the K14A and Y20A substitutions into full-length PDZK1 liver-specific transgenes and expressed them in WT and PDZK1 knock-out mice. In WT mice, the transgenes did not alter endogenous hepatic SR-BI protein expression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or amount) or lipoprotein metabolism (total plasma cholesterol, lipoprotein size distribution). In PDZK1 knock-out mice, as expected, the K14A mutant behaved like wild-type PDZK1 and completely corrected their hepatic SR-BI and plasma lipoprotein abnormalities. Unexpectedly, the 10–20-fold overexpressed Y20A mutant also substantially, but not completely, corrected these abnormaliti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may be an additional site(s) within PDZK1 that bind(s) SR-BI and mediate(s) productive SR-BI-PDZK1 interaction previously attributed exclusively to the canonical binding of the C-terminal SR-BI to PDZ1.  相似文献   

12.
BKCa通道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BKCa通道将细胞膜电特性与细胞信号系统联系在一起,在细胞功能实现中起着重要作用。该通道广泛且又较高密度地表达于许多物种的多种组织,其分子结构复杂,丰富的超家族成员具有各自不同的表达分布。BKCa通道的分子结构由α亚单位和β亚单位构成,其中α亚单位形成通道的孔道区和活性调节区域,β亚单位修饰通道活性的调节特性。BKCa通道开放几率大、电导率高、调控位点多,并且不同的超家族成员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特征,如细胞膜电位感受性、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敏感性等。文章概述BKCa通道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3.
乙肝病毒增强子对其基因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构字线性化的含有从核心抗原启动子Cp起始的HBV完整转录单元的基因组隆,以此为模型,通过增强子I和增强子II的缺失或点突变分析,研究了ENI和ENII对HBV基因组基因宾调控。结果用ENII对S基因表达均有增强作用,且相互协同。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乳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介绍了乳蛋白基因组结构及进化关系的基础上,就其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顺式调控成分,反式作用因子及激素对表达的诱导进行了讨论,最后就该系统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开发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病理性瘢痕一直是整形外科乃至整个外科界研究的热点,由于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无明确的病因学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VEGF作为目前活性最强的血管生长因子,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研究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VEGF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有助于阐明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植物抗寒性与抗寒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动态,主要讨论了抗寒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在植物抗寒性中的反应。此外,亦提出了有关植物抗寒机制研究领域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抗菌肽(antim icrobial peptides)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短肽的总称,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与包括人类在内的真核生物体内,是宿主免疫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抗菌肽除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现从抗菌肽的结构特点与抗菌机制出发,对其构效关系及表达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脂肪细胞分化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华  黄汝多 《激光生物学报》2000,9(3):236-240,F003
肥胖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在过去的十年中,对脂肪细胞的生物功能和分化作用的分子机理的了解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脂肪组织不仅是被动的能量贮存场所,同时还是能够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器官。已发现多种能调节脂肪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看来C/EBPα和PPARγ很可能是调节这种分化过程的主控基因。  相似文献   

19.
20.
许刚  任浩 《生命科学》2012,(2):150-155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I)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受体之一,可以与HCV的包膜蛋白E2结合,介导病毒颗粒进入宿主细胞。伴侣分子PDZK1(PDZdomain containing 1)是一个含有4个PDZ结构域的支架蛋白,其第一个PDZ结构域可以与SR-BI的C端结合,调节其稳定表达和正确定位。研究发现PDZK1基因敲除以后,HCVcc(cell culture produced HCVvirus)和HCVpp(HCV pseudotype particles)的感染性明显下降;重新转入PDZK1后,可以部分恢复感染性。研究表明PDZK1可促进HCV入侵并可能是通过与SR-BI的相互作用介导的。伴侣分子对受体分子的调节在HCV入侵中的作用可能成为HCV治疗的潜在靶标,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