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阪大学助教小守寿文等人发现了促进骨形成所需的新遗传基因。试验证明,没有这种遗传基因的小鼠骨形成很难。上述发现将有助于开发骨质疏松症、软骨病和关节痛等病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蚕豆异常生长的植株的核型中,由M染色体次缢痕断裂所产生的随体断片高约36.63%;断片与M染色体的断口间存在一个断裂-融合-桥周期;而且随体断片可全部异染质化;断片间甚至可融合成随体-缢痕-随体的似超数染色体结构。具有这种变异核型的植株,茎细弱、弯曲、易倒伏;叶片浅绿;开花期落花、落果。本文讨论了这种断片的发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与B染色体起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胎盘中Ⅰ、Ⅲ、Ⅳ型胶原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原蛋白是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约占人体蛋白总量的1/3,目前已确定的胶原至少有12种类型,各型胶原都具有一定的分子构型、基因定位及组织分布特点。胶原的提取与纯化是进行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的必要步骤。本文参照国外有关文献并作适当改进,成功地从人胎盘中提取了Ⅰ、Ⅲ、Ⅳ型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明骨组织是一个新陈代谢很活跃的组织,它贯穿了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从儿童到发育成熟,骨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身体各部分的骨骼生长发育的速度也不相同。骨的生长发育速度取决于骨骺板软骨细胞增殖的速度,它又受原始软骨细胞的素质、遗传基因、周身营养状态、维生素、内分泌、矿物质代谢、肾功能状态、应力、血液循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棘尾虫对折右纵断片的再生和纤毛模式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福康  邹士法 《动物学报》1990,36(4):335-340
应用切割嫁接方法获得的棘尾虫完全对折和部分对拆右纵断片都经历了一面调整极性、一面再生和形态发生的过程。推测这两种断片在纤毛模式形成中发生的诸多现象可能与所在断片再生时的极性调整变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胚胎骨Ⅰ型胶原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酸性、中性交互提取法从人胚骨中提取Ⅰ型胶原,经SDS-PAGE电泳,氨基酸分析和免疫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所提胶原电泳区带与Ⅰ型标准品相同,环状沉淀反应阳性,氨基酸分析甘氨酸占1000个氨基酸总残基的1/3,羟脯氨酸与脯氨酸之比为0.65,符合Ⅰ型胶原特征,并显示有较高的纯度,可用于胶原制品的制作.  相似文献   

7.
赵凌霞 《人类学学报》1996,15(3):200-209
从中国新石器时代人骨遗骸中提取出古代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得到X-Y染色体上的单考贝同源基因片段。由于扩增的基因片段长度具有性别多态性,从而为古代人骨和牙齿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8.
侯连生  庞延斌 《动物学报》1991,37(3):325-331
冠突伪尾柱虫(Pseudvurostyla cristata) 含约70枚大核。我们用显微手术横切G1期细胞,得前后两块相等断片;分别培养。60小时后,断片再生完成。在再生过程中,随细胞体积增大,大核数目也增加。大核的数目和细胞体积存在着一定的均衡关系。在细胞无性分裂过程中,许多大核改组后,融合成一个融合大核。这个融合大核具两个仔虫的大核数目和DNA量。我们用显微手术得到含融合大核的后断片。在后断片再生后恢复的虫体内,我们发现本应分配到两个仔虫中去的大核数目,被限制在一个虫体的大核数目上。这说明了细胞质可以影响和调节大核的数目。并还证明了这种虫体大核DNA量较正常虫的大核DNA量约多一倍。其中大部分虫体分裂时,大核不经改组就开始融合和分裂;从而使DNA量回复正常。同讨还发现小部分虫体通过排出大核多余核物质方式来调节大核DNA量。这些现象说明了细胞核质之间存在着一种调节相对平衡和相互协调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Delta Biotechnology(Nottingham,U.K.)已被列入生产基于rDNA血红蛋白的血液代用品的公司中.Delta,包括酿造公司Bass plc(London,U.K.)的子公司和Stroh Brewery公司(Detroit,MI)的部分,该公司已经成功地在酵母中生产出人血红蛋白. 该公司称,他们生产的rDNA血红蛋白与从红血球中提取的血红蛋白完全相同,而且约每克只需50便士(约0.93美元),是由红血球中提取的血红蛋白价格的1/10.最近,Som-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培幼苗试验研究不同蕹菜品种("台湾308"和"强坤青骨")Cd的积累及其化学形态和分子分布。结果表明,1.0 mg·L-1Cd浓度处理下,"台湾308"和"强坤青骨"叶、茎、根Cd含量分别为3.17、3.55、39.1和2.06、2.35、33.5 mg·kg-1;5.0 mg·L-1Cd浓度处理下,"台湾308"和"强坤青骨"叶、茎、根Cd含量分别为3.75、4.15、55.8和2.68、3.43、83.7 mg·kg-1。2个蕹菜品种Cd化学结合形态研究表明,叶中以乙醇提取态为主,茎、根中以乙醇和氯化钠提取态为主。"台湾308"叶、茎、根中活性较强的水提取态Cd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强坤青骨",而醋酸和盐酸提取态Cd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强坤青骨"。Cd处理水平和蕹菜品种类型对体内Cd化学结合形态均有一定影响,在根中表现尤为明显。分子分布结果表明,蕹菜叶片可溶部分中的Cd大部分与高分子量化合物和小分子量物质相配合,而根中可溶部分的Cd主要与植物螯合肽(PCs)和分子量为10~20 kDa的蛋白质结合。"强坤青骨"根系中Cd与PCs配合的组分(Cd-PCs)含量小于"台湾308",降低了Cd向地上部转运的可能性,进而成为其地上部分Cd含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人类能酿出真正的“古酒”吗?王大锐科学家们小心翼翼地从密封在侏罗纪形成的琥珀中的蚊子体内提取取了它生前吸到的恐龙血液,然后获得了恐龙的遗传基因—DNA,再进一步“复制”出庞大的恐龙……。这极具吸引力的科学幻想已在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得以实现。无独...  相似文献   

12.
张yu  熊郁良 《动物学研究》1991,12(3):277-283
烙铁头(T.mucrosquamatus)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TMVFg能水解三肽底物Bz-Phe-Val-Arg-PNA,但对凝血酶的良好底物Cbz-Gly-Pro-Arg-PNA却活性甚低。TMVFg显著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溶液凝血酶时间。同时,TMVFg体外也能延长全血凝固时间,表明具有抗凝作用。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转换实验表明:TMVFg水解纤维蛋白原产生的纤维蛋白原断片(FDP)除具有抗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聚合活性外,还能促进纤维蛋白的聚合。进一步用FPLC分离TMVFg水解人纤维蛋白原混合液,得两个FDP断片功能峰,FDP组分Ⅰ和FDP组分Ⅱ。其中FDP组分Ⅰ能抑制纤维蛋白凝块形成;FDP组分Ⅱ能促进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抑制TMVA(烙铁头蛇毒血小板活化素,它可不通过ADP、花生四烯酸途径而诱导血小板聚集),但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无影响。TMVFg对凝血酶水解三肽底物Cbz-Gly-Pro-Arg-PNA及凝固纤维蛋白原的活性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实验证明,TMVFg抗凝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其水解纤维蛋白原产生的断片对纤维蛋白原凝固的抑制作用、FDP断片抗凝血酶作用及TMVFg本身对凝血酶活性的抑制所引起的,但在二者之间,前者是主要的。从研究结果发现:TMVFg水解纤维蛋白原所产生的断片有一类能加速凝血酶凝固纤维蛋白原的过程,这就发现了FDP断片的新功能。它证明了FDP断片作为血液凝固、纤溶正反馈调节因子的功能。这一类FDP断片还能抑制TMV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因此,烙铁头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TMVFg将成为研究血液凝固调节系统及血小板聚集第三条途径的强有力试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真核细胞中获得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编码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提取人HeLa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后用特异性引物扩增BMP2编码区,连接至pcDNA3.1载体,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功能学鉴定。结果:反转录PCR获得1100 bp的片段,经分子克隆后鉴定序列与BMP2一致,并且在真核细胞中能够诱导Smad1/5/8的磷酸化。结论: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MP2并验证了其体内功能,为后续探讨BMP2在骨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古DNA研究匮乏.拉托唐古墓地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高海拔区域,本文对该墓地出土距今约700年的人骨进行古DNA提取,捕获了高质量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结合东亚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运用遗传统计方法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距今3000年以内青藏高原西南部人群的遗传历史具有连续性,距今700年左右的拉托唐古墓...  相似文献   

15.
1.我们在大白鼠股大肌的扇状部分,以切割的方法,分别观察了切割后肌纤维短断片和长断片的再生过程。2.短纤维断片内的收缩物质,进行 Zenker 氏的透明退化,经吞噬作用而全部清除消失。在收缩物质进行退化时,在原来的肌鞘管内出现了梭形的成肌细胞。经过有丝分裂的繁殖后,由单个的成肌细胞逐步的合并成为肌小管——幼稚肌纤维。每一肌鞘管内,只合并形成单一的肌小管。肌小管的两端,即原来被切割的地方,常有分叉生长。从切割时起,到第四天,可以发现肌小管的形成,到第六天,可以发见横纹的分化,成为幼小的肌纤维,以后的生长发育非常缓慢,要到6个月以后,纔能到达正常肌纤维的大小。3.在长纤维断片内,也同样进行着在短纤维断片内所有的一切过程。即在肌纤维近切割部分的收缩物质,因受切割的强烈影响而同样进行透明退化,为吞噬作用所清除。并同样在肌鞘管内出现成肌细胞,经过繁殖和合并而成肌小管,也有向切割缺口处分叉生长。以后继续生长发育形成新的肌纤维(和原来老的肌纤维相连)。4.在长纤维断片内,从进行短断片内所有过程的这一部分,到完好肌纤维部分,其间存在着一个过渡区域,即肌纤维的收缩物质——肌原纤维,受到了切割的轻微影响,但又不能回复正常者。这个...  相似文献   

16.
烙铁头(T.mucrosquamatus)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TMVFg能水解三肽底物Bz-Phe-Val-Arg-PNA,但对凝血酶的良好底物Cbz-Gly-Pro-Arg-PNA却活性甚低。TMVFS显著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溶液凝血酶时间。同时,TMVFg体外也能延长全血凝固时间,表明具有抗凝作用。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转换实验表明:TMVFg水解纤维蛋白原产生的纤维蛋白原断片(FDP)除具有抗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聚合活性外,还能促进纤维蛋白的聚合。 进一步用FPLC分离TMVFg水解人纤维蛋白原混合液,得两个FDP断片功能峰,FDP组分Ⅰ和FDP组分Ⅱ。其中FDP组分Ⅰ能抑制纤维蛋白凝块形成;FDP组分Ⅱ能促进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抑制TMVA(烙铁头蛇毒血小板活化素,它可不通过ADP、花生四烯酸途径而诱导血小板聚集),但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无影响。TMVFg对凝血酶水解三肽底物Cbz-Gly-Pro-Arg-PNA及凝固纤维蛋白原的活性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实验证明,TMVFg抗凝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其水解纤维蛋白原产生的断片对纤维蛋白原凝固的抑制作用、FDP断片抗凝血酶作用及TMVFg本身对凝血酶活性的抑制所引起的,但在二者之间,前者是主要的。 从研究结果发现:TMVFg水解纤维蛋白原所产生的断片有一类能加速凝血酶凝固纤维蛋白原的过程,这就发现了FDP断片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淫羊藿黄酮(FA)在促进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的功能。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得到MSC,进行成骨诱导,通过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RT-PCR等检测成骨的情况,以及通过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DKK-1检测对成骨的影响。结果:RT-PCR结果显示β-cantenin,cyclinD在FA诱导的成骨分化中表达明显升高。抑制剂DKK-1部分的抑制了FA的成骨效果。结论:WNT信号通路参与了FA诱导的成骨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从人胎儿肾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得cDNA,PCR扩增获得1.3kb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全长cDNA。克隆的BMP-7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献报道相同。  相似文献   

19.
SO2水合物诱发蚕豆(Vicia faba)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仪慧兰  姜林 《生态学报》2007,27(6):2318-2324
以蚕豆为材料,研究SO2水合物-亚硫酸钠与亚硫酸氢钠混合液(3∶1,mmol·L^-1/mmol·L^-1)对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效应。结果表明:SO2水合物处理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遗传不稳定,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使非整倍体和染色体结构异常明显增加。中期染色体出现了缺失、断片、环(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环)、易位、双着丝粒等异常;在细胞分裂后期出现了滞后染色体、桥和断片等异常。研究结果表明,SO2是DNA分子断裂剂、非整倍体诱变剂,能够破坏生物细胞的基因组稳定性,是一种具有遗传毒性的环境诱变剂。  相似文献   

20.
要点新闻     
《生命世界》2005,(11):7-7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1918~1919年期间造成全球5000万人死亡的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与目前在亚太地区发现的禽流感H5N1病毒存在同样的基因变异,从而说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完全有可能成为与“西班牙流感”一样具有杀伤力的世界性超级病毒。根据病毒的遗传基因序列,科学家还首次复原了“西班牙流感”病毒,并揭示其危害性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