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蝗的胚胎发育及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金龙  赵莉  葛婧 《昆虫学报》2015,58(11):1201-1212
【目的】明确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 (L.)胚胎发育及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方法】2013-2014年间,通过室外胚胎发育进度检测和室内孵化培养观察,研究其胚胎发育等级、滞育和越冬的胚胎阶段及自然越冬滞育的解除。【结果】意大利蝗的胚胎发育可划分为18个阶段;意大利蝗胚胎有反向移转、转旋和顺向移动3种胚胎转动方式;意大利蝗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为第Ⅻ阶段。自然条件下,意大利蝗卵发育至次年1月21日,仅部分卵解除滞育,解除滞育卵的发育历期最长;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解除滞育的卵逐渐增多,其发育历期逐渐缩短;直至次年3月29日卵基本完全解除滞育。意大利蝗雌成虫所产的早中期卵(7月27日-8月16日所产卵)以胚胎发育第Ⅻ阶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越冬,于翌年4月16日(侯地温平均值:7.59℃,最高温:15.95℃,最低温:2.67℃)继续发育;雌成虫所产的晚期卵(8月28日-9月4日所产卵),自11月4日(侯地温平均值:7.32℃,最高温:9.00℃,最低温:5.18℃)开始以胚胎第Ⅹ阶段越冬,于翌年3月29日(侯地温平均值:3.78℃,最高温:10.27℃,最低温:0.14℃)继续发育。【结论】意大利蝗雌成虫所产的早中期和晚期卵,其越冬胚胎发育阶段、开始越冬时间及越冬后继续发育的时间均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华稻蝗的胚胎发育及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双双  朱道弘 《昆虫知识》2011,48(4):845-853
为弄清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观察了其胚胎发育过程,检测了中华稻蝗铁岭、济南、长沙及儋州种群产卵后卵粒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和胚胎发育的停滞时期.根据胚胎形态,自原头与原颚胸折叠的胚胎发育阶段开始,将中华稻蝗的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11个阶段.在25℃的温度条件下,4个地...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鹌鹑(Coturnix coturnix)、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胚胎期小肠黏膜的形态变化。鹌鹑与红嘴鸥胚胎发育过程中,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鹌鹑卵孵育第10 ~ 11天、红嘴鸥卵孵育第13 ~ 14天(相当于胚胎发育60%的阶段),小肠黏膜为山脊状纵行皱襞;第二阶段为鹌鹑卵孵育第12 ~ 13天、红嘴鸥卵孵育第15 ~ 16天(相当于胚胎发育70%的阶段),小肠黏膜为“W”形板状皱襞;第三阶段为鹌鹑卵孵育第14 ~ 17天、红嘴鸥卵孵育第17 ~ 22天(相当于胚胎发育到80% ~ 100%阶段),小肠黏膜为指状绒毛。黑翅长脚鹬卵孵育第10天(相当于胚胎发育到60%的阶段),小肠黏膜为山脊状纵行皱襞;从卵孵育第12天(相当于胚胎发育到70%的阶段)一直到孵出小肠黏膜均为“W”形板状皱襞。初步判断3种鸟小肠黏膜形态发生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可能是鸟类对其祖先系统发育的重演。  相似文献   

4.
孙仪林  王靖怡  陆迪  张琪 《昆虫学报》2022,65(11):1524-153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尖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culabialis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征。【方法】每日收集尖唇散白蚁的卵,并固定其胚胎发育状态,采用DAPI染剂对白蚁胚胎进行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记录尖唇散白蚁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在25℃下尖唇散白蚁胚胎发育过程历经25~30 d,按照发育特征将其划分为12个阶段。胚胎发育早期,卵黄细胞均匀分布在卵内部,卵内细胞核向卵的中间浓缩,在细胞到达卵的后表面时形成浓缩的囊胚细胞作为胚盘;胚胎发育中期,胚胎开始进行“反转型”的囊胚运动,头部和前后轴从后极到前极反转,胚带出现明显的“双弯”结构。胚胎发育中后期,胚胎变宽,内部器官逐渐开始发育,出现明显的伸长与分节;胚胎发育后期,附肢发育明显,内部器官发育成熟。【结论】尖唇散白蚁胚胎发育过程历经12个阶段,属于短胚带型,胚带出现“双弯”结构,发育中期经历两次囊胚反转。本研究为真社会性昆虫白蚁的胚胎发育过程提供了形态学和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胡子鲶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无膜卵的培养方法,比较详细地观察了胡子鲶胚胎发育的过程,并从早期个体发育的本质着眼提出了卵裂、细胞分化和器官分化三个主要胚胎发育阶段。分析了胚胎发育与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根据胡子鲶胚胎发育的特点,初步讨论了苗种生产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同时提出胡子鲶可以作为鱼类细胞工程研究的一个比较理想的实验鱼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 L.是新疆亚高山草原和林间草地重要的指示物种,本研究主要探讨西伯利亚蝗卵越冬过程中的呼吸生理变化。[方法]采用多通道昆虫呼吸系统,逐月测定越冬卵的呼吸率、代谢率和呼吸商等指标,分析其变化特征,并监测其环境温度变化,同时解剖蝗卵以观察胚胎发育进度。[结果]越冬过程中,蝗卵的呼吸代谢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高低顺序为越冬前期越冬期间越冬后期。越冬前(8—10月)和越冬期间(11—2月),同阶段各月份之间的呼吸代谢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越冬后期(3—4月)呼吸率和代谢率显著升高(P0.05)。越冬前蝗卵的平均呼吸商为0.66,说明其代谢底物主要为脂质;越冬期间蝗卵的平均呼吸商为0.80,表明其代谢底物除脂质外还有部分糖类参与;越冬后期,呼吸商显著升高(P0.05),平均值为1.01,表明其呼吸代谢底物主要为糖类物质。早期胚胎发育主要发生在越冬前期,此时头、胸、腹和附肢等结构已分化完全;越冬期间胚胎发育停滞;越冬后胚胎发育迅速恢复。[结论]越冬过程中,西伯利亚蝗卵的呼吸代谢水平与胚胎发育进度密切相关。为适应胚胎发育需要,蝗卵通过调节呼吸代谢水平及代谢底物来调整其生理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从而顺利越冬。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胚胎发育和仔稚鱼发育特点,采用人工催产的方式获得受精卵,观察分析了拟赤梢鱼胚胎发育和仔稚发育的时序特征.结果表明:拟赤梢鱼成熟卵粒为黄色圆球形,平均卵径为(1.77±0.20)mm,遇水具微黏性;在水温23℃条件下,胚胎发育经历合子期、卵裂期、囊胚期、...  相似文献   

8.
发头裸腹溞卵和胚胎发育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发头裸腹溞的卵和胚胎发育.结果表明,该种枝角类的卵是均等分裂的,并具有螺旋卵裂的特点。它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其间可分若干小期。发头裸腹溞卵和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0、20、30C时发育所需时间分别为150、47和23.5小时。对该种溞的卵的形态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新疆石河子棉蚜越冬卵的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张建华  王宏跃  贺福德  朱江  陈金红 《昆虫知识》2003,40(3):229-231,F004
棉蚜雌性蚜交配个体平均产卵量为 6 3± 1 1粒 ;未交配个体也产卵 ,卵亦变色 ,但卵量极少。越冬卵经 5 %NaOH浸泡 2 4h后卵壳透明 ,镜下观察可见受精卵胚胎发育到体躯分节期开始越冬。冬后胚胎发育仅处在颗粒团状的饱满卵应为无效卵 ,不会孵化 ;颜色发亮的卵处理后胚胎外貌清晰可见 ,此种卵当天即可破壳。棉蚜卵为滞育卵 ,春季降水对孵化有促进作用 ;室外棉蚜卵的饱满率和饱满卵的孵化率较低。该地区秋冬气候特点可能是石河子地区棉蚜卵低温条件下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冰杨  那杰  刘岩 《昆虫知识》2008,45(3):441-444
为了从组织胚胎学角度探究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以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的卵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记录蟋蟀胚胎每一天的形态变化并使用显微摄影方法记录胚胎发育过程,对蟋蟀卵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根据胚胎形态的发育特点,可将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阶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无节幼体期Ⅰ、无节幼体期Ⅱ、无节幼体期Ⅲ、无节幼体期Ⅳ。经历14天,蟋蟀的头部、触角、3对足、尾部、腹部及背部都发育完全,整个胚胎发育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11.
长薄鳅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99年5月,作者首次通过人工繁殖获得长薄鳅的受精卵,并对其胚胎发育特征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卵膜无粘性,吸水后卵周间隙明显膨胀扩大,卵膜径3.67-4.00 mm,平均3.79mm,属漂流性卵。胚胎发育可分为26个时期,初孵仔鱼长5.0mm左右,通体透明无色素。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发头裸腹蚤的卵和胚胎发育,结果表明,该种枝角类的卵是均有分裂的,并具有螺旋卵裂的特点。它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其间可分若干小期。发头裸腹蚤卵和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0、20、30℃时发育所需分别为150、47和23.5小时,对该种蚤的形态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瘤丽蚌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显微技术研究了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胚胎发育和钩介幼虫结构。结果表明,背瘤丽蚌卵为均黄卵,受精卵分布在雌蚌内、外鳃腔中进行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同步;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膜内钩介幼虫期和钩介幼虫期;卵裂为螺旋不等完全卵裂;未受精的成熟卵在鳃腔内退化;胚胎发育期与胚胎、外鳃和内鳃颜色相关;怀卵母蚌胚胎在外界环境变化时容易全部流产。分析认为背瘤丽蚌胚胎发育期的繁殖特征可指导人工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14.
昆虫卵的孵化及破卵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昆虫的发育,从卵受精到胚胎发育,这是一个过程。一旦胚胎发育完成以后,就必须破卵而出,进行其胚后发育过程,由幼期发育成长,进而至成虫羽化。胚胎发育是一个依靠母体留给营养,在卵内发育的阶段;胚后发育则是在自然环境中自行取食、获得营养成分,适应环境条件的独立生活阶段。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发育阶段,在昆虫生活中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从胚胎发育阶段,转化为胚后发育阶段,其分界线就是孵化。所以孵化是昆虫一生中很重要的一步。刚刚完成胚胎发育的幼期,其体力自然十分纤弱,如何能破卵而出?在其生理上和行为上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条件,否则就会夭折。  相似文献   

15.
Hafer N  Pike N 《动物学研究》2010,31(6):623-626
Wolbachia属共生菌的侵染是引起跳虫——白符虫兆孤雌生殖的原因。对带有正常沃尔巴克氏体菌群的白符虫兆卵和通过利福平处理剔除沃尔巴克氏体菌群的白符虫兆卵的胚胎发育进行实验观察。白符虫兆的活性卵产出3到4天后,卵体大小显著性地增大,并伴随卵体形状从球形到圆饼形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利福平处理的或者是7%自然失活的非活性卵中都没有出现。推测沃尔巴克氏体在白符虫兆卵产出后的3天之内或者3天之前的受精卵发育或胚胎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推断沃尔巴克氏体对白符虫兆卵发育可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胚胎发育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日本新糠虾母体体长与新孵幼体个数及新孵幼体体长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日本新糠虾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在育卵囊内完成,约需要8d(176-188h).其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细分为7个时期.以胚胎脱膜和蜕皮情况将胚胎发育划分:卵期、无眼幼体期和有眼幼体期3阶段,其中卵期阶段包括:受精卵期、囊胚期、原肠期和前无节幼体期;无眼幼体期阶段包括:无节幼体期和后无节幼体期;有眼幼体期阶段即为眼柄期.卵期约占整个胚胎发育时期的21.2%(40h);无眼幼体期是胚胎发育的主要时期,约占整个胚胎发育时期的48.9%(92h),其中肠、触角的分叉、心跳、眼点色素、腹部分节等都发生在此期;有眼幼体期约占整个胚胎发育时期的27.6%(52h).日本新糠虾母体体长与新孵幼体个数和新孵幼体体长间均有明显的正相关.这些结果不仅为丰富糠虾基础生物学内容提供理论资料,而且还可为糠虾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人工繁殖获得的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受精卵为材料,观察了长鳍吻鮈胚胎发育,分析了其发育特征。结果显示:成熟长鳍吻鮈卵的卵径为1.52 mm±0.07 mm,吸水膨胀后卵膜径达到6.44 mm±0.08 mm,为卵径的4.2倍。在水温17.35℃±0.24℃条件下,长鳍吻鮈受精卵历时73.50 h孵化出膜,出膜仔鱼全长6.25 mm±0.11 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积温为1275.44℃·h。根据胚胎发育过程形态特征,将长鳍吻鮈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阶段26个时期。结果表明:长鳍吻鮈受精卵吸水后的卵膜径、出膜前胚体蜷曲程度等可作为长鳍吻鮈早期发育阶段形态学鉴定的依据。长鳍吻鮈胚胎发育阶段的积温高于一些产漂流性卵鱼类。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利用数码显微镜进行连续观察和拍照记录,对沱江宽体沙鳅胚胎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并确定了到达各发育期所需的时间.成熟卵直径为0.9~1.1 mm.受精卵卵膜吸水膨胀之后直径为1.6~1.9 mm,半漂流性.卵膜直径较小是区分宽体沙鳅和其他鳅科漂流性鱼卵的标志性特征.水温23℃±0.5℃,受精卵历时27 h孵出.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28个发育期.初孵仔鱼全长约为3.5~3.8 mm.建议水利工程规划及建设中应该保留满足漂流性卵胚胎发育的足够长的天然河段.  相似文献   

19.
豆天蛾胚胎发育特征及药剂对卵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牟吉元 《昆虫知识》1999,36(4):210-212
根据卵色变和胚胎的解剖学特征,豆天蛾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可分为4个阶段,4种药剂(功夫菊酯,灭多威,久效磷,甲基对硫磷)的杀卵效果随胚胎发育的进展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优化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胚胎石蜡切片制备技术,研究飞蝗胚胎发育时期浆膜表皮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优化飞蝗胚胎固定前处理、洗涤、脱水和透明等步骤,改良胚胎期石蜡切片制备技术;制备飞蝗胚胎发育第3-10天的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浆膜表皮发育规律;通过制备飞蝗发育第6-8天从卵孔端至卵尾端的纵切切片,观察飞蝗胚胎转旋时期的形态变化。【结果】飞蝗胚胎期石蜡切片技术优化后的操作步骤为:固定前Na Cl O预处理和打孔、洗涤30min、脱水30 min和透明30 min。通过此方法可获得表皮结构完整且清晰的胚胎期组织切片。在30℃条件下,飞蝗胚胎浆膜表皮及几丁质沉积形成于胚胎发育的第5天,在第8天时开始降解。飞蝗胚胎的转旋发生在第6-7天,伴随着浆膜和浆膜表皮的形态变化。【结论】本研究优化了飞蝗胚胎石蜡切片制备步骤,揭示了飞蝗胚胎浆膜表皮及胚胎转旋的发育模式,为昆虫胚胎发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