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荔枝果皮结构与果实贮藏性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潘洵操  谢宝贵   《广西植物》1997,17(1):79-84
在荔枝淮枝品种果实贮藏中进行单果失重率的测定,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鲜果、褐变果、霉变果的果皮进行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荔枝果实外果皮细胞形态结构特殊,向外突出成半球形并和栅状组织一样极易破损失水而加速果皮的褐变。褐变前、霉变前后果实失重率大。电镜下观察霉变果实表面布满着酵母和其它菌体,真菌菌丝侵入果皮内生长繁殖,破坏栅状组织等,是导致果实迅速霉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后果实失水萎蔫,甚至造成腐烂,这是鲜果流通、贮藏中存在的问题。国外试验证明,由于采后果实失水造成膨压增大,使呼吸加强,乙烯生成增多。因此认为水分胁迫造成果实的呼吸跃变与乙烯大量生成,而导致果实的成熟与衰老。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缺乏对果实失水  相似文献   

3.
日灼对酿酒葡萄‘霞多丽’果实品质与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葡萄品种‘霞多丽’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与CFDA荧光染色观察日灼果皮细胞结构与细胞活性变化,同时测定日灼发生后葡萄果实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以揭示日灼对果实品质与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葡萄日灼病加重,果实表皮颜色由浅黄色逐渐加深,后期甚至出现细胞坏死。(2)果实发生日灼后,果实硬度与含水量下降,细胞壁含量增加,果皮从外向内第1~3层细胞明显变小,细胞壁增厚。(3)随着日灼病加重,果皮细胞破裂,且破裂数量增加,细胞活性也随之下降,果皮保护功能逐渐丧失,果肉细胞逐渐失水导致了果实皱缩;重度日灼果实周缘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受到果皮细胞失水断裂的影响,出现断裂变形。(4)在葡萄果实日灼发生过程中,受到高温与强光照胁迫影响,同时伴随着水分散失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增加,但有机酸含量降低,糖酸比随之增加;以上各品质指标值的大小与果实水分含量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日灼引起了葡萄果实结构变化与生理代谢的紊乱,随着日灼程度加重,果皮细胞逐渐死亡,果实内水分大量散失,果实糖含量增加,严重影响了葡萄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 油茶宽盾蝽Poecilocoris latus Dallas又称油茶蝽,属半翅目,蝽科,盾蝽亚科。近几年来此虫在我县为害油茶逐年严重。笔者于1981—1982年进行院内笼罩饲养和林间观查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一、分布及为害 此虫除分布在广西的贺县、阳朔、桂林、临桂、永福、龙胜、上思、昭平、苍梧等县的山区外,广东、湖南、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省也有分布。 油茶宽盾蝽主要为害茶果,无果期也为害幼嫩枝叶。成虫和若虫吸食果实中的油汁,影响其发育,造成落果或种子秕瘪。被害果皮呈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国内外有关桃、苹果、柑桔、梨等果树的营养生长、开花座果、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对水分胁迫反应的敏感时期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果树生产需水的非关键时期进行节水灌溉的技术,并就这一技术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会同杉木林25年的定位测定的基础数据,探讨了不同林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枝叶凋落前的养分转移特征,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杉木枝叶凋落前年均养分转移量为3.22—31.89 kg hm~(-2) a~(-1),其中,叶占71.31%—94.41%,枝占5.59%—28.69%。枝的养分转移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林分20年生以前,叶的养分转移量呈上升趋势,20年生以后,呈下降趋势。枝的养分转移率为20.97%—22.59%,叶是22.98%—26.06%,枝和叶的养分转移率都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各林龄段的枝的养分转移率差异不显著(P0.05),叶的养分转移率除1—7年生与其他林龄段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林龄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转移的元素量中,N和K占83.75%—84.25%,P、Ca、Mg占15.75%—16.25%。N、P、K、Ca、Mg的转移率分别为24.59%—34.53%,36.36%—46.64%,42.86%—51.27%,3.68%—7.35%,3.67%—9.56%。养分转移率主要受枝叶凋落前、后的养分浓度差值与枝叶凋落前的养分浓度控制,与凋落物量无关。养分的转移量不仅受枝叶凋落前、后的养分浓度差值的影响外,更多地取决于凋落物量,而且与杉木生长发育特征有很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摘除雌花对甜瓜成熟叶片中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甜瓜有果株的成熟叶片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与无果株的无显著差异,水苏糖与棉子糖含量略低于无果株,肌醇半乳糖苷(合成水苏糖的前体)含量显著低于无果株,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活性与无果株的无显著差异,水苏糖合成酶活性显著高于无果株。  相似文献   

8.
段振渊  时磊 《生态科学》2019,38(2):45-50
口宽是动物能够获取食物大小的限制性因素之一。2016年7月至10月在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对当地食果动物进行观察记录并采集新鲜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果实, 测量果实的重量和长/短径, 并和食果脊椎动物的口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刺山柑果实的大小对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吐鲁番沙虎(Teratoscincus roborowskii)的口宽来说不存在限制(果实大小匹配度指数<0), 吐鲁番沙虎的口宽和刺山柑果实大小最为接近。刺山柑果实长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短径增长速率, 由于上述三种没有口宽限制的物种中, 大耳猬和子午沙鼠有切割和咀嚼食物的能力, 这一异速增长现象可能是吐鲁番沙虎的口宽对刺山柑果实的形状产生了选择压力的结果。研究结果支持刺山柑果实大小和形状与采用吞食方式的食果脊椎动物口宽大小匹配的假说。  相似文献   

9.
荒漠草原柠条新萌蘖枝叶相关关系及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荒漠草原柠条当年新生枝叶比例关系及其对干旱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通过调查当年新萌蘖枝长、枝重和总叶数、叶面积、叶重和比叶重等指标以及测定新生叶水分含量,研究了新萌蘖枝量和叶量间相关关系,并分析了枝量变化对枝叶水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叶数(R~2=0.573,Adjusted R=0.569,P=0.000)和比叶重(R~2=0.237,Adjusted R=0.230,P=0.000)均与枝长存在幂函数回归关系,总叶面积(R~2=0.522,Adjusted R=0.518,P=0.000)和叶鲜重(R~2=0.485,Adjusted R=0.481,P=0.000)均与枝长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枝长越大,叶量越大,叶重越大.总叶数与枝重间存在幂函数回归关系(R~2=0.626,AdjustedR=0.623,P=0.000),而总叶面积(R~2=0.645,Adjusted R=0.642,F=196.824,P=0.000)、叶重(R~2=0.758,AdjustedR=0.756,P=0.000)和比叶重(R~2=0.361,Adjusted R=0.356,P=0.000)均与枝重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叶重与枝重间成等速生长关系,与WBE预测模型3/4次幂函数关系出现偏差.并且,枝量(枝长和枝重)与叶水分含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枝量特别是枝长显著影响新叶的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木质部是植株体内水分传输的主要通路,其水力特性的变化会影响植株的水分关系和果实的水分积累。目前关于番茄植株木质部解剖结构和水力特性对水分和盐分胁迫的响应及其与植株生长和果实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日光温室番茄盆栽试验,设置3个处理:对照,土壤含水量(θ)为75%~95%田间持水量(FC),初始电导率(EC)为0.398 dS·m-1;水分胁迫,开花前θ为75%~95% FC,开花后至成熟期θ为45%~65% FC,EC为0.398 dS·m-1;盐分胁迫,θ为75%~95% FC,EC为1.680 dS·m-1,研究了樱桃型番茄(红宝石)和中果型番茄(北番501)植株在水分和盐分胁迫下的植株生长、果实含水量以及木质部水力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水分和盐分胁迫下茎秆横截面积和木质部导管直径分别减小了22.0%~40.7%和10.0%~18.3%,茎秆比导水率和桁架柄比导水率分别降低了8.8%~41.1%和12.9%~28.4%,抑制了植株生长,减少了地上部鲜重、果实大小、果实鲜重和含水量,且与樱桃型番茄相比,中果型番茄的降幅更大。此外,果实含水量分别与茎秆和桁架柄比导水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番茄植株在水分和盐分胁迫下木质部水力特性指标减小,生长被抑制,果实鲜重显著降低,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其中,中果型番茄相较于樱桃型番茄对水分和盐分胁迫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利用热偶湿度计(thermocouplepsychrometer)研究了野生型、GA-缺陷型和ABA-缺陷型番茄发育过程中果实种子的水分关系,发现除ABA-缺陷型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势变化特殊外,3种类型果实水分状况变化基本一致;在整个发育时期内.前期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分流向种子,中期种子水分流向种子胶囊和果肉,后期种子和果实间的水势达到平衡。鉴于种胚脱水是一种主动过程,种胚水势一直低于整个种子、种子胶囊和果肉。内源赤霉素可明显增加果实和种子的重量,但对增加种胚溶质的作用不大。由于内源脱落酸可以促使果实成熟和衰老,促进果实细胞解体,大大降低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势,因而抑制成熟种子在果实内萌发。  相似文献   

12.
热带植物冷害时体内水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叶橡胶树每遇零上低温(<5℃)冷害,体内水分就发生一定的亏缺。冷害时束缚水逐渐减低,由可逆性转变为不可逆性,由结合状态变为解脱游离,原生质结构被破坏而失去稳定性,生理反应上一系列演变使细胞脱水致害死亡。冷害的两个内外变量因素是低温和失水互相作用造成的,水分与温度间构成函数关系。 植株冷害症状出现比生理冷害反应延迟发生,症状先见于树冠叶片,发展到枝茎,再延及主干的基部。不同品系受害症状不同,但失水后都有一个演变过程。束缚水与总水量比率可作为抗冷性的生理指标。这一水分比率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当最低温度高达25℃,不同品系间也存在差别,从水分指标可以及时地预测各类别植株内部结构功能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附生地衣是热带和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性组分,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监测、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附生地衣按共生藻、生活型和繁殖策略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功能群, 不同附生地衣功能群的分布格局存在较大的差异, 然而其生理生态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哀牢山亚热带山地森林中的附生地衣优势类群为研究对象, 对该地区蓝藻地衣、阔叶地衣、狭叶地衣及枝状地衣4种功能群的8种附生地衣的水分关系、光合生理特征等进行了测定分析, 结果显示: 不同功能群附生地衣的持水力和失水速率均存在差异, 其中蓝藻地衣具有较高的最大水分含量, 而枝状地衣的失水速率较快; 过高和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抑制附生地衣的光合作用, 但抑制程度有所差异; 蓝藻地衣的光合作用最适水分含量比较高, 表明它们的光合生理活动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 所以它们偏好潮湿的生境, 同时蓝藻地衣的光补偿点比较低但光饱和点却不低, 反映出它们具有较宽的光强适应范围, 所以蓝藻地衣能够同时分布于强光和弱光生境中; 枝状地衣的光合最适水分含量较低, 表明它们的光合生理活动对水分条件要求不是很高, 能够适应较为干旱的环境, 同时枝状地衣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很高, 说明它们的光合生理活动对光照条件要求比较高, 所以它们广泛分布于强光生境中; 阔叶和狭叶地衣的光补偿点比较高, 说明它们更适应有充足光照条件的生境。  相似文献   

14.
羊草种群能量生殖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对羊草种群能量生殖分配规律研究表明,在羊草种群中,各构件热值的大小顺序为穗〉营养枝叶鞘〉生殖枝叶鞘〉营养枝叶〉营养枝茎〉生殖枝茎〉生殖枝叶〉凋落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能量分配比例的大小顺序为营养枝〉根茎〉凋落物〉生殖枝;各构件能量分配比例的季节动态也有差异,在羊草种群的生殖枝构件中,茎和叶鞘的分配比例较大,而穗和叶的能量分配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15.
明党参花后果实发育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有伞形科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花后果实发育过程可分为幼果、中果和熟果3个发育阶段,后两个阶段可分别划分为3个时期.正常成熟的明党参果实为2个分生果完全分离并悬垂的双悬果,属于伞形科中果体轻度背腹压扁、无果棱的类型,并雏形于幼果阶段、成形于中果阶段、完成于熟果阶段;果实中的2个分生果有时有不均等发育现象.花柱及花柱基伴随果体发育并宿存于果体,形成果体与花柱基-花柱的复合体.随果体的增大,果体形状由最初的近陀螺形发育为双肾状长圆形;果棱在幼果和中果阶段时可见,至成熟阶段消失;熟果初期棱槽油管可呈现明显的横隔样结构;果体颜色由幼果期的深绿色变为中果后期的浅绿色,完全成熟时呈褐色或黑棕色.花柱分叉角度从幼果期的60°~90°增大至中果阶段的90°~220°,成熟阶段大于220°;花柱基由圆锥形变为圆台状;幼果、中果和熟果阶段花柱基高度与果体长度的比值分别为1.0~0.8、0.8~0.1和小于0.1.花柱分叉角度和花柱基高度与果体长度的比值可作为判断明党参果实发育程度和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荔枝蝽取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雨芳  古德祥 《昆虫学报》2000,43(2):152-158
在越冬前和产卵期,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在寄主植物-荔枝树的花枝、嫩枝和老枝上都有取食行为。但在这两个不同时期, 其取食行为有显著差异。在越冬前,只有50%~70%的成虫在各类枝条上取食;而处于产卵期的荔枝蝽成虫,在各类枝条上,100%积极取食,且其取食前时间显著短于越冬前在同类枝条上的取食前时间。同一时期在不同枝叶上,荔枝蝽的取食行为也有显著差异。被置于嫩枝叶和花枝上的成虫取食前时间明显短于被置于老枝叶上者;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两个时期的成虫都明显地选择在花枝和嫩枝上取食。经分析测定:在不同生长时期,荔枝树的花枝和嫩枝的含水量与含氮量均较老枝叶中的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大;组织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金银茄是食用茄的变异,属小灌木,多年生,可盆栽也可地栽,果实可食,颜色由于座果和成熟时间不同所以有的洁白如银;有的金光灿灿,所以命名金银茄、观赏茄等。金银茄叶互生椭圆形,花五瓣;紫色黄心似五角星。初夏开花陆续座果,果呈长椭圆形,黄白相间,如金似银被人们视为吉祥发财的好兆。为了使植株矮状健美,枝密叶细,当苗长至15厘米时摘心促使多分枝。枝叶长密后进行疏叶通风,减少虫害,一年可进行三次,春末、夏初、初秋各一次。深秋选择肥大、健壮、无虫害的果实摘下阴干(不可暴晒),取出种子备用,3月可播种。床土用园…  相似文献   

18.
利用热偶湿度计研究了野生型、GA-缺陷型和ABA-缺陷型番茄发育过程中果实种子的水分关系,发现除ABA-缺陷型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势变化特殊外,3种类型果实水分状况变化基本一致;在整个发育时期内,前期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分流向种子,中期种子水分流向种子胶囊和果肉,后期种子和果实间的水势达到平衡。鉴于种胚脱水是一种主动过程,种胚水势一直低于整个种子、种子胶囊和果肉。内源赤霉素可明显增加果实和种子的重量,但对  相似文献   

19.
应用解剖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中国产蓼属萹蓄组Polygonum sect.Polygonum 16种1变种及1变型植物的果实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组5种一年生植物的果实具有两型性,即有长、短两种果实类型。短果类型为卵形,具三棱,包于宿存花被内或与花被近等长,呈黑褐色。在解剖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具小点、无光泽,而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具有散乱分布或排列成行的瘤状颗粒;长果类型为狭卵形,具三棱,长于宿存花被,黄褐色或淡黄绿色,在解剖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平滑、有光泽,而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表面上部具有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中、下部则具不规则洼点、星花状褶皱或浅波纹状。果实具两型性的植物有萹蓄P.aviculare、乌鲁木齐萹蓄P.urumqiense、展枝萹蓄P.patulum、直立萹蓄P.avicularef.erectum和尖果萹蓄P.rigidum。果实微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1.果实表面无瘤状颗粒或疣状突起、有光泽,此类型又可以分为2种亚类型:(1)果实表面平滑、浅波纹状,如岩萹蓄P.cognatum、松叶萹蓄P.acerosum和帚萹蓄P.argyrocoleum;(2)果实表面具浅洼点或洼点,如铁马鞭P.plebeium和针叶萹蓄P.polycnemoides。2.果实表面有瘤状颗粒或疣状突起,无或具微光泽,此类型又可分为4种亚类型:(1)果实表面具疣状突起,如圆叶萹蓄P.intramongolicum.;(2)果实表面具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如普通萹蓄P.humifusum和展枝萹蓄的短果;(3)果实表面具有纵行排列的瘤状颗粒,如萹蓄和乌鲁木齐萹蓄的短果;(4)果实表面上部具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中、下部具不规则洼点、星花状褶皱或浅波纹状,如萹蓄、展枝萹蓄、直立萹蓄和尖果萹蓄的长果。因此果实两型性和果实微形态特征对蓼属萹蓄组种、变种的鉴定具有较大的分类学价值。基于果实微形态特征以及其他形态特征,确定了新种晖春萹蓄Polygonum huichunense F.Z.Li,Y.T.Hou&C.Y.Qu,同时恢复褐鞘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L.var.fusco-ochreatum(Kom.)A.J.Li为原种,即Polygonum fusco-ochreatum Kom.。  相似文献   

20.
孙伟  王德利  王立  杨允菲 《生态学报》2004,24(11):2437-2443
利用人工光源测量了不同 CO2 浓度条件下贝加尔针茅 (Stipa bacailensis)营养枝条与生殖枝条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蒸腾速率 (E)、气孔导度 (gs)、胞间 CO2 浓度 (Ci)及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 (VPD)。营养枝与生殖枝 PN 及 E均随 CO2 浓度升高而增大 ,但 PN 增加幅度较大 ,E增加幅度较小。在高 CO2 浓度 (14 0 0 μmol/m ol)条件下 ,营养枝叶片最大 PN(2 7.2 3μmol CO2 /(m2 · s) )大于生殖枝 (17.13μm ol CO2 /(m2 · s) )。营养枝与生殖枝之间 E呈极显著差异。营养枝与生殖枝水分利用效率 (WUE= PN/E)均随 CO2 浓度升高而增大 ,生殖枝 WUE略高于营养枝 ,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光合速率的显著增加是贝加尔针茅水分利用效率随 CO2 浓度升高而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CO2 浓度相对稳定条件下 (35 0 μmol/mol) ,生殖枝与营养枝 PN 与 E均随模拟光辐射 (SPR)强度增加而增大 ,但增幅逐渐趋缓 ,营养枝最大 PN 及 E均大于生殖枝。当 SPR强度从 0增加到 4 0 0 μmol/(m2 · s)过程中 ,营养枝与生殖枝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呈陡然增大趋势 ,随着 SPR的进一步增强 ,WUE缓慢增大并在较高值附近达到波动平衡。贝加尔针茅营养枝与生殖枝之间的 gs差异是 PN 与 E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也决定了 WUE对 CO2 浓度和模拟光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