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虎杖鞣质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研究了虎杖鞣质对小鼠的降血糖作用。虎杖鞣质经提取纯化后 ,以 10 0mg/ (kg·d)的剂量 ,连续灌胃 8d ,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含量降低至 6 85mmol/L ,表明虎杖鞣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了虎杖提取物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实验利用热水浸渍法提取虎杖得到粗提取物1(CE1),聚酰胺柱层析后得到粗提取物2(CE2),并进行一系列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提取物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和荧光猝灭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E1和CE2中均含有虎杖苷,含量分别为41.01%和69.57%。CE1、CE2和虎杖苷对弹性蛋白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2.0 mg/mL时,它们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3.56%、61.27%和82.53%。CE1、CE2和虎杖苷对弹性蛋白酶均有明显的内源荧光猝灭作用,当浓度为0.1 mg/mL时,荧光猝灭率分别为70.38%、72.90%和75.99%。  相似文献   

3.
桦褐孔菌提取物抗氧化与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Fr.) Pila)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用乙醇回流提取、梯度萃取得桦褐孔菌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对其进行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并从抗氧化和降血糖两个方面测定了总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肝脂质过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四种体外模型对不同提取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所含的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较多(P<0.01)且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较好.因此,桦褐孔菌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的大小与其所含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量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桦褐孔菌生物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青蒿鞣质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青蒿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一种缩合鞣质(CTA),在体外进行了抗HSV-2和HBV活性研究。结果表明,CTA具有显著抗HSV-2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物阿昔洛韦(ACV)比较,OC50分别为6.84mg/mL和3.69mg/mL,IG50分别为0.162mg/mL和0.138mg/mL,表明CTA的细胞毒性比ACV小,最低抗病毒活性浓度相当。用含CTA的培养基培养HepC2.2.1.5细胞,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5mg/mL时有轻微细胞毒性,在浓度为2.5~0.156mg/mL对HepG2.2.1.5细胞表达的HBeAg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0.625mg/mL浓度档培养第12d对HBeAg抑制率达到90.45%,提示CTA具有潜在的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5.
湘西虎杖抑菌活性成分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湘西虎杖抑菌活性物提取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抑菌实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90%乙醇、60℃、3 h,该条件下的提取物对细菌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强,但对酵母菌无明显的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25 g/mL~0.5 g/mL.提取物经85℃、100℃,15 min或pH 2~8处理后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地榆鞣质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骨髓抑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集落刺激因子组、地榆鞣质20、10、5 mg/kg三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10 d,每天一次,以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骨髓细胞DNA含量和CD34+的表达以及骨髓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为评价指标,研究地榆鞣质对CTX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地榆鞣质可显著升高小鼠外周血WBC(P0.05);显著升高小鼠骨髓DNA含量(P0.05);显著促进CD34+的表达(P0.05);显著促进MGMT蛋白的表达(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地榆鞣质可显著拮抗CTX所致小鼠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7.
虎杖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根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大黄素-6-甲醚(physcion 1),大黄素(emodin 2),fallacinol(3),大黄素-8-甲醚(questin 4),大黄素-8-O-β-D-葡萄吡喃糖甙(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 5),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醌(PC-16),白藜芦醇(resveratrol7)和白藜芦醇甙(piceid8)。另外,通过光学异构化,得到了相应的顺式白藜芦醇(9)和顺式白藜芦醇甙(10)。  相似文献   

8.
双歧杆菌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双歧杆菌糖苷酶的研究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厦门361005刘蓉,郑忠辉,苏文金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人体和动物肠道正常优势菌群成份之一,被认为是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在微生态学上属于原藉菌群[1,2]。自1899年首次发现双歧杆菌至195...  相似文献   

9.
糖苷酶的研究及其改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苷酶作为水解酶家族的一员,其性质和功能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主要阐述了α-甘露糖苷酶、阿拉伯糖苷酶、β-木糖苷酶、β-D-葡萄糖醛酸苷酶、日本曲霉产β-呋喃果糖苷酶、壳三糖苷酶、耐高温β-甘露糖苷酶以及硫代糖苷酶8种常见的糖苷酶及其基本性质。并综述了近几年对糖苷酶的改造、糖基化合物生物改性以及糖苷酶作用机理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植物类型Ⅲ聚酮合酶超家族(PKSs),又称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超家族,催化合成多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子骨架。苯亚甲基丙酮合酶(Benzalacetone synthase,BAS)催化4-香豆酰辅酶A与丙二酰辅酶A通过一步脱羧缩合反应生成苯亚甲基丙酮,是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苯丁烷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前体化合物。前期工作从虎杖中分离出苯亚甲基丙酮合酶BAS(PcPKS2)和1个具有CHS和BAS活性的双功能酶(PcPKS1)。两者与超家族其他成员序列经比较,在包括门卫氨基酸Phe215和Phe265在内的重要氨基酸序列存在一定差异。已有蛋白晶体学研究结果表明,PKSs家族不同成员的功能多样性来自于酶催化位点的非常微小的构象变化。为了能够从结构上比较PcPKS2和Pc PKS1双功能酶活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机制,以确定其高效BAS活性的分子机理,研究利用了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过量表达了C-端融合有His6标签的重组蛋白,经纯化得到了高纯度蛋白。经过对其晶体生长条件进行摸索和优化,得到了能用于X-射线衍射的单晶,为其结构解析、催化机理研究、了解虎杖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机制和该类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建立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反相中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实验采用SOURCE 5RPC ST 4.6/150预装拄,以乙腈:水(体积比30:70 V/V)溶液为流动相、流速l mL/min、检测波长308 nm。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照品浓度在0.6~1.6 mg/mL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19);加样回收率为103.0~90.4%,RSD=7.21%。采用中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操作方便,准确性和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虎杖中白藜芦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虎杖粗提物中白藜芦醇进行初步富集、分离和纯化.方法:考察18种树脂对白藜芦醇的吸附量和解吸率,选择吸附量大、解吸率高的数种树脂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确定最佳的脱附工艺.结论:HPD-500树脂对白藜芦醇的吸附量可达58.67mg/g,解吸率为92.6%,经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与解吸,白藜芦醇的含量由粗提物中9.25%提高至39.5%.  相似文献   

14.
酶解法提高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提高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方法:采用酶解法使虎杖中白藜芦醇甙转化为白藜芦醇.对影响酶解的虎杖颗粒度、浸润用水量、酶解温度、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得出了最佳的酶解工艺. 结论:最佳酶解工艺是,虎杖粗碎至3 mm~10目、用3倍量的水浸润后、在(45±0.5) ℃下酶解2天.酶解后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提高了2.72倍.  相似文献   

15.
虎杖不同部位白藜芦醇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藜芦醇(反-3,4,5-三羟基二苯乙烯,resveratrol)是一种活性多酚物质,也称芪三酚,1940年从毛叶藜芦(Veratrum puberulum Loes. f.)的根中最先得到.有研究认为,白藜芦醇及其苷是植物体在恶劣环境下或遇到病原侵害时自身分泌的一种抗毒素,因此有“植物杀菌素”之称[1].  相似文献   

16.
虎杖营养器官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虎杖营养器官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该法以醋酸镁甲醇液为显色剂,以大黄素作标准对照品.其回归方程y=0.0576x+0.0012,r=0.9962.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期中,各营养器官总蒽醌的变化不明显,蒽醌类化合物在各营养器官中含量的顺序依次为根>叶>茎;三年生的根高于一年生根;幼嫩茎叶的含量高于成熟的茎叶.在三年生根中游离蒽醌的含量在7月和9月出现两个峰值,8月降至最低;一年生根、幼叶、幼茎和老茎中游离蒽醌的含量在7月左右最高;除根外,幼叶的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较其它营养器官高,且其生物量大,因此幼叶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db.et Zucc.)为蓼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其根茎入药。主要化学成分有蒽醌、萘醌、酚类和多糖化合物;其中蒽醌类化合物是虎杖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酸等。虎杖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显著的抗病毒、抗菌和消炎作用;并可保护心肌,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免疫力,也是致癌基因转导信号的抑制因子。关于虎杖蒽醌类化合物细胞化学研究尚未见报道。刘文哲等曾对贯叶连翘分泌结构中金丝桃素和大黄中蒽醌类同化合物进行了组织化学研究。本文对不同生长期虎杖的根茎以及同  相似文献   

18.
虎杖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产抗菌活性物质的筛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根状茎中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筛选出3株内生真菌具有抗菌活性,它们分别属于曲霉属、青霉属和无孢菌类。  相似文献   

19.
Polygonum cuspidatum is a plant with spreading rhizomes and numerous reddish-brown stems that has been used in Korean folk medicine to improve oral hygiene. Nevertheless, there are no reports related to its possible effect on the virulence of dental biofilms. In this study, the ability of a fraction (F1) separated from P. cuspidatum,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fluoride, to disrupt virulence factor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biofilms was examined. F1 was mainly composed of resveratrol, emodin and physcion (approximately 16.2%, 18.9% and 2.07% of the weight of F1, respectively). F1 showed inhibitory effects on acid production and F-ATPase activity of S. mutans in biofilms, and could enhance fluoride activity against acid production and acid tolerance of S. mutans in biofilms. When S. mutans biofilms were briefly treated with F1 (10 min, a total of five times), the biomass accumulation, water-insoluble polysaccharides and intracellular iodophilic polysaccharides were reduced. Furthermore, the fluoride activity against biomass accumulation was enhanced by F1.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F1 may be useful in the control of dental biofilms and in improving the cariostatic properties of fluoride without increasing its expo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