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是一个多基因家族,通过水解c AMP,调节其细胞内浓度及其生物学功能。随着对PDE4亚型研究的深入,逐步明确了PDE4亚型的亚型具有精确的细胞定位及功能,尤其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PDE4亚型的亚型可能成为诊断标志物或治疗靶点。已有研究表明,PDE4A在所有人类脑瘤均有表达,且仅肿瘤细胞才表达PDE4A;而PDE4B可区分原发性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而PDE4D可用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DE4D3可用于抑制黑色素细胞的变异及皮肤癌;而多靶点PDE抑制剂对白血病有明显疗效;PDE4A/D在肺癌细胞株高表达,抑制PDE4A/D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本文就近年来肿瘤发病中PDE4的变化及与肿瘤关系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是最早发现于前列腺癌的GPI锚定的细胞膜蛋白,PSCA的在正常或肿瘤细胞中的具体的病理生理功能还不清楚。PSCA在前列腺癌、胰腺癌、膀胱癌等肿瘤中表达增加,相反在食管癌和胃癌中表达降低可能在胃上皮中发挥肿瘤抑制功能,PSCA发挥致瘤和抑瘤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与细胞所处的环境不同有关。除此之外,PSCA作为肿瘤的免疫治疗的靶点也显示出其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因此PSCA不仅成为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记也是肿瘤免疫治疗重要的候选靶蛋白。本文对PSCA的功能和在前列腺癌以及其他肿瘤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以及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未来PSCA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磷酸二酯酶的心血管功能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L  He Q  Gao YS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2):100-106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是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和cGMP降解的关键酶,作为药物研发的靶点受到广泛关注。近年研究发现,PDE在心肌细胞中能与β-肾上腺素受体及一些与兴奋收缩相关的蛋白形成复合物而使细胞内信号传递区室化分布,该现象可能为PDE抑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新的启示。血管平滑肌功能调节主要为血管张力和表型的调控,PDE5抑制剂舒张血管的作用已成功应用到勃起障碍的治疗。PDE4和PDE1C等在增殖的平滑肌细胞中表达量增高,单独抑制PDE的某一亚型将为治疗与平滑肌增殖有关的疾病(如肺动脉高压、血管成行术后再狭窄)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将重点阐述近年来PDE在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研究中的主要进展,以及PDE抑制剂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人体中核糖核酸酶A(ribonuclease A,RNaseA)家族包含8个典型成员(RNase 1至RNase 8)。已有研究显示,除RNase 8外,该家族其它典型成员影响了胰腺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和皮肤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特定RNase表达量及糖基化修饰会发生显著改变,是肿瘤诊断的潜在标志物;它们能以多种机制参与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等过程,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而部分成员则具有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发展的功能,存在临床开发成肿瘤治疗药物的可能。具体而言,RNase 1通过核糖核酸酶活性依赖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外RNA降解功能,发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降低局部炎症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RNase 1还能结合并激活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A4 (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A4, EphA4)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的发生。RNase 2和RNase 3是嗜酸性粒细胞颗粒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依赖于阳离子性及核糖核酸酶...  相似文献   

5.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糖蛋白,可以调节不同的下游信号如ERK/AKT、NF-κB等通路参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血管形成和自噬等生物学过程。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因此以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为靶点的相关肿瘤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有关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剂及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中和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针对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进行的肿瘤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抑制性免疫检查点PD-1或CTLA-4靶向治疗药物已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但单一靶点药物会有耐药发生,联合使用同时封闭多个靶点可提高疗效,因此拟构建一个可封闭多个靶点的新型重组蛋白。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一个由人类PD-1和CTLA-4两个受体的胞外功能域组成并且C端带6×His标签的分泌型重组融合蛋白rPC编码序列,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LVX-IRES-ZsGreen1,稳定转染HEK293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以亲和方法纯化重组蛋白rPC,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个人类肿瘤细胞系中PD-1配体PD-L1、PD-L2和CTLA-4配体CD80、CD86的表达,以选择相对高表达的细胞,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验rPC与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并用CCK-8法检测rPC是否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影响。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rPC可由稳定转染表达载体的HEK293细胞表达并分泌,纯化后的rPC可以与PD-1和CTLA-4配体表达相对较高的肺癌细胞NCI-H226结合,并且rPC处理对其生长并无直接影响,与预期一致。成功获得的重组融合蛋白rPC可用于进一步的体内外功能研究,也为今后研发新型多靶点肿瘤免疫治疗蛋白药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能够裂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酶。通过破坏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结构的完整性,释放胞外基质上的各种生长因子,与肿瘤的转移、侵袭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表明Hpa在大多数中晚期肿瘤中都有表达,尤其在恶性肿瘤中异常高表达,而Hpa表达的下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可以作为一种抗肿瘤转移相关靶点用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综述了Hpa的结构与功能、对肿瘤转移的促进作用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整合素αvβ3是一种能特异性识别RGD序列的膜受体蛋白,其与含RGD(Arg-Gly-Asp)模体的蛋白质结合的特异性在肿瘤细胞的粘附、迁移、浸润及肿瘤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由于整合素αvβ3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因此其成为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肿瘤新生血管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因此近年来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也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有研究显示,几种RGD毒素蛋白不但以整合素αvβ3为靶点靶向结合到肿瘤部位从而具有直接抗肿瘤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及浸润功能,而且它们还具有抗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因此RGD毒素蛋白可从上述两方面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本文就整合素αvβ3为靶向的RGD配体结构特点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靶向治疗和抗血管新生应用及前景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细胞的增殖、转移、存活等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异常对人类众多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肿瘤的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具有普遍意义。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AKT总的激酶活性,而往往忽视了AKT不同亚型的特异性功能。近年来在乳腺癌中的研究发现,AKT家族不同亚型的激酶分子在调控肿瘤细胞的存活、生长、增殖、代谢、转移等众多恶性表型方面发挥独特而关键的作用:与Akt1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相反,Akt2在促进肿瘤细胞转移、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此外,随着对AKT家族研究的深入,人们对Akt3的特异性生物学功能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在此对AKT不同亚型与乳腺癌恶性表型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PPAR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PARγ.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普遍表达PPARγ,而且PPARγ配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此PPARγ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PPARγ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G)属于非经典HLA-I类分子,在多种肿瘤细胞上均有表达。从结构上可以将HLA-G分为7种亚型:膜结合型HLA-G1-HLA-G4和可溶型HLA-G5-HLA-G7。研究表明,HLA-G1和HLA-G5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活性也是研究较为深入的两种亚型,他们可以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ILT2/CD85j/LILRB1,ILT4/CD85d/LILRB2,KIR2DL4/CD158d受体结合而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目前,HLA-G分子可以在肝癌、肾癌、肺癌、胃癌、食道癌、鼻咽癌、卵巢癌、乳腺癌、宫颈癌、直肠癌和血液肿瘤中表达。本文从HLA-G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出发,综述了HLA-G分子在上述肿瘤中表达的情况,旨在分析HLA-G在各种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特点以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MHC Ⅰ类链相关分子(MICA)是自然杀伤细胞和T 细胞上NKG2D 受体的主要活化性配体,在上皮源性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NKG2D 与MICA 的结合可有效刺激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然而,临床观察表明,MICA 会在肿瘤的增殖过程中脱落而形成可溶性MICA(sMICA),这被认为是肿瘤细胞逃脱NKG2D 介导的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综述在肿瘤细胞中MICA 和NKG2D 的表达与功能、sMICA 的形成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联以及介导MICA 脱落的机制,由此探讨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去甲基化酶JARID1D在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以期为前列腺癌的转移防治提供新的预测指标及治疗靶点。方法 选择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转染慢病毒,以敲低JARID1D的表达,获得细胞系sh-JARID1D,并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22RV1和DU145细胞中JARID1D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JARID1D低表达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sh-JARID1D细胞系建立体内实验转移模型,观察敲低JARID1D表达后体内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的变化。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JARID1D对转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 Transwell实验显示JARID1D低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能力增强(22RV1细胞系P<0.01,DU145细胞系P<0.001);体内实验显示JARID1D低表达可显著增强肿瘤细胞的体内转移潜能(22RV1转移模型P<0.01,DU145转移模型P<0.01)。进一步实验表明降低JARID1D表达,...  相似文献   

14.
ERα-36是雌激素受体α新亚型,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耐药,可作为治疗靶点,但目前仅有小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利用重组腺病毒携带诱饵受体,可进行靶向ERα-36的基因治疗探索。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可表达由Igκ信号肽引导分泌的重组融合蛋白ERα-36-Fc的穿梭质粒pDC316-Igκ-ERα-36-Fc-GFP;利用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进行Ad-ERα-36-Fc-GFP腺病毒的包装、鉴定及扩增;感染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并进行表达及功能验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Ad-ERα-36-Fc-GFP重组腺病毒,可高效感染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表达并分泌ERα-36-Fc重组蛋白,显著抑制EGFR/ERK信号通路。Ad-ERα-36-Fc-GFP腺病毒的制备为进一步开展靶向ERα-36的肿瘤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Ezrin蛋白是ERM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最早被发现。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细胞中都有Ezrin蛋白的存在。Ezrin蛋白分子通过磷酸化等方式来激活,暴露其分子上的功能位点,形成具有功能分子结构。亚细胞定位在胞浆中,细胞膜与骨架蛋白之间,通过链接细胞内骨架蛋白与膜蛋白来实现其多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功能。近年来发现Ezrin蛋白存在多种功能,包括参与细胞形态学、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与黏附分子作用进而来调节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调节细胞运动性等。最重要的是它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转移等活动,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干扰肿瘤细胞内的Ezrin蛋白表达或抑制其磷酸化后,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转移。所以,Ezrin可能成为将来抑制肿瘤转移研究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6.
人参作为传统中药家喻户晓,其提纯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一一人参皂苷Rg3,在科研中发现,具有多方向、多“靶点”抗肿瘤作用,并在临床治疗中不断被证实和推广.目前发现:人参皂苷Rg3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通过激活凋亡基因活性或抑制凋亡抑制蛋白等,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部分化学药物联合,可明显提高效果,同时对临床患者无明显血液系统毒性,并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近年临床及体外实验证明,人参皂苷Rg3对多个系统并以不同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而对其研究仍在不断探索新的方向.作为祖国传统中药中提纯的单体抗肿瘤药物,在现今综合抗肿瘤治疗中意义深刻.  相似文献   

17.
KiSS-1基因是从人黑色素瘤细胞中分离出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能够编码多种蛋白质。研究表明,KiSS-1基因产物kisspeptins在肿瘤发生、转移、生殖系统功能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KiSS-1基因作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其表达受到极为精细的调控,并通过NF-κB介导的方式参与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转录调节,并抑制趋化因子受体CXCR4介导的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近年来,kisspeptins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备受关注,它们可作为评价肿瘤恶性进程及预后的标志分子,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磷酸二酯酶4B2(PDE4B2)选择性抑制剂是新型抗炎药物研究的热点。合成异香兰酸芳酰胺衍生物的猪磷酸二酯PDE4强效抑制剂,评价其对人PDE4B2的抑制活性,以明确可用于高通量筛选PDE4抑制剂的靶酶。以异香兰素为原料,经烷基化、氧化、酰胺化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大肠杆菌原核重组表达人PDE4B2;偶联碱性磷酸酶的孔雀绿定磷法测定酶活性,96孔板高通量测定化合物的抑制常数。结果显示,结构确认的5个异香兰酸芳酰胺衍生物纯度超过88%,其对人PDE4B2的抑制常数明显高于对猪主动脉PDE4的抑制常数。不同来源PDE4对异香兰酸芳酰胺衍生物敏感性不同,拟用人PDE4B2为靶酶进行抑制剂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19.
PC-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促进c-myc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相关基因PC-1(Prostate and colon gene1)是属于癌基因D52家族成员,具有促进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的功能。为了研究PC-1发挥这种生物功能的分子机制,文章在PC-1高表达的LNCaP-pc-1及对照LNCaP-zero细胞中,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c-myc基因表达;提取两细胞胞质和胞核蛋白,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c-myc上游调节蛋白β-catenin变化;利用c-Myc蛋白抑制剂10058-F4作用前列腺癌细胞C4-2,Western blotting检测PC-1蛋白表达变化。发现PC-1促进c-myc基因表达,并促进β-catenin入核;c-Myc蛋白抑制剂10058-F4可抑制PC-1的表达。结果表明:PC-1在前列腺癌中促进c-myc基因的表达,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的。同时,PC-1与c-Myc蛋白间可相互促进,进一步促进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  相似文献   

20.
表遗传学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遗传学通过对核小体上D NA和组蛋白的结构修饰以及其后导致的染色质结构改变而对局部或整体的基因表达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表遗传学的紊乱与基因的变异一起参与了包括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周期的调控、D N A修复与重新表达、原癌基因的激活、肿瘤细胞的转移及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等肿瘤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相对于基因变异而言,可逆的表遗传学调控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一个全新的方向,而对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为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靶点,从而对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