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在全球持续蔓延,其治疗用药均为老药新用。但这些药物在新的适应症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缺乏,且很多患者需要使用血透和人工肺等可能影响药物浓度的治疗手段,因此急需对患者用药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以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并降低其毒副作用。本研究对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的羟基氯喹、替考拉宁、阿比朵尔、克立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LPV/RTV)和万古霉素的治疗药物监测进行综述,包括各药在老适应症患者中的TDM研究进展、药物浓度检测的方法(主要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血药浓度治疗窗以及这些药物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TDM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冠肺炎TDM研究提供方法学的支持,为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遗传》2021,(10)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组学数据量指数倍增长,多组学分析优势逐渐显现,人工智能应用也愈加广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多组学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各自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同时也介绍了两者相结合应用的案例以及优势,最后简单阐述多组学分析和人工智能在现阶段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医学行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助推精准医学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整合现有前沿的大量而分散的精准医学知识以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数据库,为个体组学数据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旨在最终实现基于组学特征的精准用药推荐。方法:采用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数据库,从FDA伴随诊断、NCCN指南、My Cancer Genome、GDSC四大权威医学资源中手动收集精准用药知识,并将原始数据标准化、结构化后以统一的格式存储。结果:成功设计并构建了肿瘤精准医学知识库,目前共收录1 940条精准用药指导,涵盖了基因突变等14种不同类型的组学特征。结论:精准医学知识数据库收录了肿瘤分子组学特征和治疗策略的关联信息,可为临床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数据库的建立为精准医疗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evacizumab组、吉西他滨组和联合用药组。观察用药前后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Bevacizumab和吉西他滨单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两药联合疗效明显增强(P=0.000)。与对照组和吉西他滨组相比,Bevacizumab组和联合用药组能明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MVD值均明显降低,以联合用药组最为明显(P均0.000)。Bevacizumab和吉西他滨单药均能下调Bcl-2的表达,两药联合下调作用明显增强。结论: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能增强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微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组学技术将生物的相关问题分别展现在基因、蛋白质和代谢物等不同层次水平上,已成为解读生命过程的重要工具。本文分别从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组学间的联合应用等方面概括总结了组学技术在昆虫滞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以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为代表的多组学技术在昆虫滞育调控分子机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并针对当前研究现状,对昆虫滞育中组学技术应用的前景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昆虫滞育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靶标确证是老药新用、药物毒副作用研究的关键。基于分子对接方法 Auto Dock Vina和内部构建的疾病靶标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架构,构建了反向虚拟筛选平台。应用该平台对药物吡斯的明进行靶标确证,最终成功找到其靶标乙酰胆碱酯酶,验证了平台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研究环境变化和微生物群落的需要,近年来高通量组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开发和应用.其中,基于测序和芯片技术的宏基因组学是一个关键的、最成熟的组学技术,为大多数的其它组学技术提供了支撑.相比较而言,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宏代谢组学也取得了少数的有限成功,但已经显示出可喜的潜力.所有的组学技术都有赖于生物信息学,使得后者成为组学技术应用的一个主要的技术瓶颈.这些新的组学技术对环境微生物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环境微生物基因资源和功能活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高通量整合分析技术是获取最终生物学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对传统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二者联合应用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泛应用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新药开发、提高药效和评价药物毒性、指导药物联合治疗等方面,已成为研究药物作用机理中不可或缺的筛选阶段。同时对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四种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对不同联合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近几年两组学联合分析方法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展望其下一步的发展前景与挑战,以期探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及其二者联合应用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的策略,为今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进而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27例。缬沙坦组患者采用口服缬沙坦单药治疗,吲达帕胺组患者采用口服吲达帕胺单药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缬沙坦+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与吲哒帕胺缓释片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顺铂(DDP)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用索拉非尼和DDP单药或联合作用于细胞,观察最佳抑制效果.MTT法检测索拉非尼、DDP及两药联用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观察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胃癌SGC7901细胞经索拉非尼、DDP单独处理以及两者联合处理后,在不同浓度均能出现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且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与单药组相比,联合作用组对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高,表现为协同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的结果显示,经药物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两药联合作用的凋亡率要明显高于单药组.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对SGC7901细胞ERK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是pERK在单用索拉非尼及联合用药组的表达则降低,以联合用药组尤甚.结论:索拉非尼联合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的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增殖通路Raf/MEK/ERK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泊沙康唑为新一代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临床主要用于侵袭性曲霉菌病、念珠菌病的预防和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的治疗,具有抗菌 活性高、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但其口服后生物利用度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综述泊沙康唑混悬液的药动学影响因素、不同患者 人群的药动学特征以及群体药动学特征、药动学 / 药效学特性、治疗药物监测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重要影响,以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前医学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应用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技术的过程,并通过临床数据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指导基础研究,以循环的方式不断高效促成医疗水平的提升与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作为转化医学的重要研究手段,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平台为其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文章对转化医学及其相关组学平台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冠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造成了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严重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迫切需要研发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综述了疫情暴发初期抗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的进展,重点介绍“老药新用”、小分子及抗体创新药物研发和中药等。通过“老药新用”研究发现多个老药具有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作用,其中瑞德西韦、法匹拉韦、氯喹和羟氯喹等进入临床研究,尤其是瑞德西韦成为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首个药物。针对新冠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S蛋白开展的抗体发现和靶向3CL蛋白酶及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等新冠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开展小分子抑制剂发现是抗新冠肺炎创新药物研究中的主要方向。此外,中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双黄连口服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都进入了新冠肺炎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整肠生、常乐康联合应用治疗伴有肠道菌群失调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定植抗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门诊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整肠生(A)组22例、整肠生+常乐康(B)组21例、常乐康(C)组21例。1个月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改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整肠生组为55%,联合用药组为90%,常乐康组为55%;改善肠道整体菌群有效率分别为25%、70%、30%;改善B/E值有效率分别为65%、90%、60%。联合用药组与单独使用整肠生或常乐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三个治疗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单独应用整肠生或常乐康、以及两药联合应用均能有效的改善功能性腹泻的症状、调整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定植抗力,其中联合用药组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和索利那新治疗TURP术后OAB的临床疗效及预防性用药的必要性。方法:采取随机区组单盲的临床试验设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用药组和观察用药组。预防性用药组分别别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索利那新片单药处理及两种药物联合处理,观察用药组在出现症状后按照预防性用药组的相同方法给药。结果:观察用药组中,双氯芬酸钠栓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为50%,索利那新为81.8%,联合用药为90.5%,显著高于双氯芬酸钠栓(P0.05),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用药组中,索利那新、双氯芬酸钠栓及联合用药分别可使TURP术后OAB的发生率降低45.0%、50.9%、53.8%.,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和索利那新治疗TURP术后OAB均安全有效,联合用药效果更佳,且预防性用药可以显著降低TURP术后OAB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Sorafenib)和阿霉素(adriamycin)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株nepG2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索拉非尼和不同浓度阿霉素分别组成单药组和索拉非尼+阿霉素联合用药组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检测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索拉非尼、阿霉素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效应,两药联用有协同效应(P〈0.01)。索拉非尼、阿霉素单药与联用均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以联合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索拉非尼及阿霉素单药作用均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联合用药组G0/Gl期细胞比率低于索拉非尼及阿霉素单药组,S期细胞比率高于单药组;阿霉素能抑制HepG2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诱导细胞的凋亡。结论:索拉非尼与阿霉素联合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多途径共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为实验对象,观察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和硼替佐米(bortezomib,BZ)对此细胞株的增殖及凋亡的诱导情况。方法: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VPA单药组(1.0 mmol/L),BZ单药A组(10.0 nmol/L),BZ单药B组(20.0 nmol/L),BZ单药C组(35.0 nmol/L),联合用药A组(VPA1.0 mmol/L+BZ10.0 nmol/L),联合用药B组(VPA 1.0 mmol/L+BZ20.0 nmol/L),联合用药C组(VPA 1.0 mmol/L+BZ 35.0 nmol/L)。用MTT技术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比例。结果:丙戊酸钠与硼替佐米单用对RPMI8226细胞株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有细胞凋亡,但丙戊酸钠与硼替佐米协同用药A组、B组、C组增殖抑制可达75.1%及凋亡情况可达68.9%(P0.01)。结论:丙戊酸钠与硼替佐米协同用药后对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更显著,丙戊酸钠对硼替佐米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灏  姜颖  贺福初 《遗传》2008,30(4):389-399
在后基因组时代, 系统生物学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可同时检测药物或其他因素影响下大量基因或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情况, 但这些变化不能与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建立直接联系。代谢组学方法则可为代谢物含量变化与生物表型变化建立直接相关性。代谢组学研究的目的是定量分析一个生物系统内所有代谢物的含量, 进行全面代谢物分析需要分析化学技术的支撑, 核磁共振和基于质谱的分析技术是代谢组学研究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代谢组学研究可产生大量数据信息, 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离不开化学统计学的应用, 比如主成分分析、多维缩放、各种聚类分析技术以及功能差异分析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 对代谢组学在临床研究及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疾病代谢表型图谱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致死的机制; 在临床条件下, 这些代谢图谱可以作为疾病诊断、预后以及治疗的评判标准。代谢物组成的变化是毒物胁迫对机体造成的最终影响, 利用代谢组技术可以直接反映毒物对机体的影响。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使得药物筛选过程可以快速完成, 并有助于实现个性化用药。此外,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还可以进行已知酶的新活性研究, 也可以研究未知酶。  相似文献   

19.
《遗传》2006,28(7):804-804
生物反应器是多学科交叉的生物技术领域,是21世纪生物工程发展的重要前沿之一。为总结交流近年来生物反应器研究领域在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与成果,促进农业、医学和工业生物技术的交叉与渗透,推动产、学、研协作,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产业促进会联合吉林农业大学共同发起召开“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单独治疗和两药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PAI-1水平。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瑞格列奈组(71.87%)和二甲双胍组(75.00%)(P0.05);瑞格列奈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6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PAI-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单独用药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单独用药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期间低血糖和胃肠不适的发生率较单独用药无明显升高。结论: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可较单药治疗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PAI-1水平,这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凝固程度,减少血管相关并发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