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965年9月17日是科技界值得怀念的日子,中国科学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观察到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结晶,确证了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工作终于成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并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里程碑式的飞跃和开拓了人工全合成蛋白质的新时代,在生命科学研究发展史上有永恒的意义与影响。实际上,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完  相似文献   

2.
<正>在胰岛素合成中,在A链内和A、B链间的3对二硫键正确配对是合成成功的关键。结晶牛胰岛素合成成功之后,张友尚先生、朱尚权先生等人长期进行胰岛素结构功能研究,邹承鲁先生团队进行了蛋白质折叠研究,我们在酵母中成功表达了猪胰岛素前体(porcine insulin precursor,PIP)的基因,并建立了胰岛素蛋白质工程技术。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我们于21世纪初,开展了单、双链胰岛素的体外  相似文献   

3.
1886年Von Moring发现狗胰脏全切除后导致类似人的糖尿病症状。1921年Banting分离出胰岛素粗提物。1962年Abel获得胰岛素的结晶。1955年Sanger测定了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序列。1965年中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人工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70年代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利用高分辨率的X—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1965年首次用化学方法全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新时期,也促进了我国对胰岛素的深入研究。197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测定了1.8埃分辨率猪胰岛素分子的三维结构,为胰岛素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科学家从1958年8月开始,经过七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于1965年9月17日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成功地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化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第一项世界级水平的成果(以下简称牛胰岛素事件)。国内外对胰岛素合成的概况作了大量报道,发表了一些总结性或评论性的文章。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此进行具体的、客观的科学社会学分析。本文在积累大量具体材料的基础上,重构中国现代科技史上这一历时七年多、十分引人注目的基础研究事例,把科学史的案例分析与科学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指出科研组织良性运行的条件,构建政治一科学互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我国成功化学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发表50周年。我大学毕业前后曾参加过早期牛胰岛素A、B链的二硫键拆合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到很多知识。为纪念半个世纪前我国科学家所作的贡献,本文记述我参加这项工作的经历、见闻和印象。1第一次来生化所1959年2月寒假结束后,我读四年级下学期。因为北大生物系和化学系与生化所准备合作做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开学后区乐昌(助教)先生带领我班几个同学(王志美、汪开圣和我等)从北京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先成功地人工全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五十周年,我们隆重纪念中国科学史上也是世界科学史上这件伟大的科学实践。我是中国生化界的小辈,这里谈一点自己与胰岛素研究的因缘和感想。1958年"大跃进"时期,一群中青年科学家"初生牛犊不怕虎",狂想出"合成蛋白质"的科学问题。更不可思议的是,居然仅在7年的时间里把这个狂想实现了!而且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不久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8.
后记     
<正>1965年9月17日,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在与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竞赛中获得了胜利,这在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今天,距离当年人工合成胰岛素成功已经近50年了。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许多当年组织、领导、参与此项研究的科学家(如王应睐、曹天钦、钮经义、汪猷、邢其毅、邹承鲁、杜雨苍等)和党的干部(如王仲良、王芷涯等)都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其他的人也进入了耄耋之年,丁  相似文献   

9.
<正>1965年9月,新中国的科技先驱在我国经济基础羸弱、西方发达国家严密封锁的条件下,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一彪炳史册的重大科研成果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长征途中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重大科学探索,参与其中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  相似文献   

10.
胰多肽     
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简称PP)是一种主要从胰腺中提取出的具有36个氨基酸残基的激素。60年代末Kimmel等在提取鸡胰岛素时偶然发现了胰多肽,称它为鸟胰多肽(avian pancreatic polypeptide,简写APP)。与此同时,林从敏和Chance等在提纯牛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时也发现了PP,称之为牛胰多肽(bovine pancreatic polypeptide,  相似文献   

11.
<正>1胰岛素合成课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敢想敢干和力争创新的精神胰岛素课题的提出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号召我们向科学进军,大家都怀着革命激情,大干快上希望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攀登世界科学高峰。胰岛素的合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和在科学事业上力争创新的精神。回顾一下当时国内外在多肽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我国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发表50周年。1959年初,新中国刚成立10年之际,在国民经济基础和科研条件还十分薄弱的条件下,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敢于大胆设想,提出合成一个结构复杂、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胰岛素。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国内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的研究人员进行社会主义大协作,经过六年九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终于在1965年9月17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全活力的结晶胰岛素。  相似文献   

13.
<正>前言1958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始了全合成牛胰岛素的工作,于1965年秋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成功。接着,1968年又组织了另一支队伍开展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研究,经过13年的努力,也于1981年完成。这两项研究的成功,使我国在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领域跨进了世界的先进行列,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本文试图对在我国这样一个科学比较落后、研究基础比较薄弱的条件下,怎样领导和组织完成这两项重大研究课题的决策和组织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对头孢唑啉钠合成的工艺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研究。以实验为手段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其中混合酸酐制备时间要控制控制在60min,头孢唑啉钠合成的温度为2℃,头孢唑啉钠合成的时间为2个小时,其结晶的时间为1个小时,结晶的温度要控制在3℃,根据实验的最佳条件操作,回收率要比原来的工艺提升了至少5%。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成功。这项工作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在那时要在实验室人工合成以胰岛素为代表的蛋白质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有很大的风险。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通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并没有半途而废,而是胜利地完成了。我虽然有幸自始参加这个工作,然而并未至终。因此我的回忆只限于我所经历的事和接触的人。如有出入请当事人和知情人指正。  相似文献   

16.
<正>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生化所)、北京大学化学系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所)的科学家宣布获得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关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有从国家与科学、政治运动与科学、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等各种视角对其进行的细致探讨,但若将这项成就置于人类理解生命的历程中进行考察,探讨化学合成领域的变革与生命科学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品  胡莹 《生物学通报》2023,(11):37-40
以“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课为例,通过了解“促胰液素发现史”,使学生以史为“引”,感悟科学文化精神;探究“胰岛素发现史”,使学生以史启“智”,提升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重温“结晶牛胰岛素合成史”,使学生以史话“人”,树立态度责任意识。最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激素调节知识体系,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8.
<正>1958年在毛主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伟大号召下,生化所同志们提出研究人工合成胰岛素的课题。经过半年多的调查研究制订计划方案,学习练兵,准备原料,组织力量等工作,于1958年12月正式上马,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1965年9月17日,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11月第一次鉴定后,一致肯定了这项成果,为了尽快向全世界宣布这个成果,在《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上发表了简报。1966年4月,经第二次国家鉴定会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多起政治运动的冲击下,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工作的曲折、艰辛过程,以及它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提名的经过。  相似文献   

20.
<正>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意义与影响。50年后的今天,我们满怀崇敬之心,通过这本纪念专刊,回望这段历史,深入了解这项重大科研成果的诞生过程,回忆这段历史里的那些人和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