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酶促反应速度是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一定条件下 ,酶催化反应的活力大小要由该反应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来反映和确定 :酶促反应速度越小 ,酶活力越小 ;反之 ,酶促反应速度越大 ,酶活力也越大。在研究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时 ,都必须测定酶促反应的速度。为了排除实验中存在的一些干扰 ,一个酶的酶促反应的速度要在酶促反应进行的初期测定 ,即测定所谓的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易弄清楚酶促反应速度与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 :当一般地问起酶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
元宝枫叶蛋白酶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促动力学是研究酶促反应的速度及各种因素如底物浓度、酶浓度、抑制剂、激活剂、温度、pH等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科学,是酶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都有其特定的动力学参数,如Km值(米氏常数)和Vmax值(最大反应速率)等。Km是反映酶动力学性质的重要特征性常数,对某一酶促反应而言,在一定条件下都有特定的Km值,可以用来鉴别酶。Km值还可以判断酶的专一性和天然底物,  相似文献   

3.
酶促反应速度是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一定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活力大小要由该反应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来反映和确定:酶促反应速度越小,酶活力越小;反之,酶促反应速度越大,酶活力也越大。在研究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时,都必须测定酶促反应的速度。为了排除实验中存在的一些干扰,一个酶的酶促反应的速度要在酶促反应进行的初期测定,即测定所谓的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易弄清楚酶促反应速度与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当一般地问起酶反应速度在何时测定时,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在酶促反应的初期;而当问起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v-[S]曲线(图1)上的酶促反应初速度在哪里和为什么时,却有相当一些学生指出在曲线的原点处做切线,切线的斜率就是;有的则指出是与1/2vmax相应的位置的速度值;个别的则指出是与vmax相应的位置的速度值。只有极少数学生指出曲线上的每一点相应的速度值都是酶促反应初速度所在。实际上,正确的答案应为曲线上的每一点相应的速度值均为该底物浓度[S]处的酶促反应初速度值。  相似文献   

4.
抑制剂对有机相酶促己酸乙酯合成中固定化脂肪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稳定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调节与控制已成为研究有机相酶促反应机制和应用的重要内容。由于选择和优化反应条件的方法具有较大局限性.目前有机介质中酶催化选择性和稳定性的调节与控制的研究除了常用的固定化手段外,更关注通过改变酶分子自身的一些方法上。如蛋白质工程、酶的化学修饰和非共价修饰〔1.2〕。相比之下,其中非共价修饰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酶的修饰剂大多也是酶的抑制剂。抑制剂已用来研究脂肪酶的结构与代谢特征〔3〕。Russel,Guo等通过其改变酶的构象和界面特征来调节和控制酶稳定的特异性〔4.5〕。我们在对微生物脂肪酶正庚烷中合成短链芳香酯研究基础上〔6.7〕。本文报道用具有两亲特性的表面活性剂、胆汁盐和金属离子这些脂肪酶的抑制剂对庚烷中脂肪酶酶促己酸乙酯酯化反应的影响,以促进酶活性的调节和控制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酶学研究中,酶促反应速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在探讨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研究酶作用机理中,以及寻找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等方面,都需要酶促反应速度提供实验证据。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真实地反映出事物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6.
低共熔溶剂是由一定化学计量比的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组合而成的新型绿色溶剂,具有成本低、易制备、环境友好等特点,可以作为普通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的替代溶剂。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时反应条件温和,对反应底物专一性高,并且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和反应速度。酶促反应通常发生在水溶液体系,但近年来发现在低共熔溶剂中酶促反应也能有效进行。综述酶与低共熔溶剂共同作用的机理以及低共熔溶剂在酶促反应中的应用,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酶促反应体系的进一步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外磁场对小麦过氧化物酶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初速度法研究了外磁场对小麦过氧化物酶(POD)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外磁场可使POD酶促反应体系时间进程加快,反应速度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外磁场使反应体系的动力学参数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酶法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酶促反应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酶源保存方式、酶促反应时间、底物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金属离子等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TS1138为供试菌株,采用酸式茚三酮法测定L-半胱氨酸含量,研究了酶法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酶促反应条件。结果:TS1138菌株中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具有较高的活性,而且Mg2 、Mn2 、Fe2 、Zn2 、Cu2 等5种金属离子对DL-ATC水解酶酶系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Cu2 对该酶系的抑制作用很大。结论:确定了TS1138菌株酶法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最适酶促反应条件,为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酪氨酸酶对丝素蛋白催化氧化,考察了酶促氧化反应对丝素蛋白结构及丝素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酪氨酸酶可催化氧化丝素蛋白中酪氨酸残基生成多巴和多巴醌结构衍生物,并且两者含量随催化反应时间延长呈波动性变化;酶促反应后丝素蛋白中游离氨基含量下降,丝素风干膜断裂强度增加,表明酶促氧化中丝素大分子间发生自交联。XRD结果表明酪氨酸酶催化氧化对丝素蛋白二级结构有一定影响;SEM显示酶促改性可能影响丝素蛋白冷冻干燥膜多孔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由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承担的江苏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酶促生物转化医药级油酸失水山梨醇酯合成的研究”日前通过了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成果从增强技术创新、提高我国生物转化产业的技术水平出发 ,以高纯油酸为原料 ,用微生物来源的脂肪酶在非水相减压体系中酶法合成和制备医药级油酸失水山梨醇酯。与传统方法相比 ,该技术采用固定化微生物脂肪酶酶促反应转化油酸山梨醇酯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节省能耗 ,反应的特异性高 ,副产物少 ,安全性强 ,产品品质高等特点。其中固定化微生物脂肪酶酶促反应 1 0批次后的酶活力仍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铝和铝 钙对小麦幼苗根尖质膜、液泡膜微囊H ATP酶、Ca2 ATP酶、Mg2 ATP酶活性及其动力学参数和膜流动性的影响。在质膜和液泡膜微囊制剂中加入 1.0mmol/L的Al3 (AlCl3)时 ,H ATP酶、Ca2 ATP酶、Mg2 ATP酶活性和酶促反应的Vmax及膜流动性下降 ,而酶促反应的最适pH和Km 均不受影响。提高酶促反应介质的Ca2 (CaCl2 )浓度可以缓解Al3 对膜ATP酶活性和膜流动性的影响。推测Al3 可能通过与膜的结合而抑制膜ATP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认识不可逆抑制酶促反应任维栋,张桂春(潍坊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山东潍坊261042)关键词不可逆抑制作用,酶,动力学不可逆抑制剂对研究酶的活性中心、药物毒物的作用机理及物质代谢途径与调节起着重要作用。1965年,邹承鲁发表了不可逆抑制酶促反应动力学的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对克雷伯杆菌甘油转化1,3-丙二醇代谢途径中的2个关键酶甘油脱氢酶(GDH)、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PDOR)反应机制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初速度和产物抑制动力学研究确定了GDH、PDOR双底物酶促反应机制为有序BiBi机制,明确了由反应物消耗到产物生成之间的历程。其次,建立了GDH、PDOR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由动力学模型可知,在偶合反应中,如果GDH和PDOR酶量相同,GDH氧化反应成为限速反应,而辅酶I将主要以氧化型NAD+形式存在。动力学信息为酶法合成1,3-丙二醇和代谢工程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和应用,革命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发展。不管从酶本身的理论研究或从工具酶的应用研究方面来说,都必须首先确定酶促反应系统的最适条件以及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但是目前关于这类酶促反应条件的确定,多数是根据定性实验和经验,很少是根据定量实验作动力学描述。  相似文献   

15.
以酶促聚合为代表的绿色高分子合成途径,以其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多分散性低、无金属催化剂残留、高度立体和区位选择性等优势,成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目前,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转移酶均成功应用于聚合反应,其中脂肪酶催化的缩聚反应及开环聚合反应研究最为广泛,同时,以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为代表的酶促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对酶促聚合中单体及合成产物结构与性能单一、应用范围有限等缺陷,基于酶促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开环易位聚合等反应的偶联,制备了多种不同结构与性能的聚合物材料,推动了上述材料在药物与基因递送领域中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脂肪酶催化聚合、酶促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酶促化学偶联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脂肪酶有机相中催化己酸乙酯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是酶工程领域中一个引起广泛兴趣的研究课题[1]。目前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水解反应和转酯反应[2~4]。对于酯化反应的动力学报道不多。酶反应动力学研究对于研究反应机理、确定有效的酶促反应环境、选择合适的酶反应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非水相中脂肪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自由酶相比,使用固定化酶可提高酶在有机相中的扩散效果和热力学稳定性,是调节控制酶活性常用的手段。但酶固定化以后,影响其动力学的因素增多,反应机制变得更加…  相似文献   

17.
青霉素酶发酵液的预处理和酶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发酵液中添加絮凝剂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产生青霉素酶的影响与酶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膜处理的难易程度与芽孢释放程度成正相关,在发酵液中添加0.02g/mL自制絮凝剂进行预处理,过滤效率提高10倍,而酶活损失仅5%;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佳反应温度55℃时,酶的最适反应pH值7.0,金属离子锌、锰、镁对酶有激活作用,其浓度为0.25moL/L;酶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75℃下保温30min时,酶活损失85%。该酶在过量青霉素底物下,酶促反应为0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由水解酶催化的酯的对映体选择性水解和醇解反应 ,已在外消旋物质的拆分中得到广泛应用[1 ]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 ,某些水解酶还可催化一些非天然酰基受体的转化 ,如过氧化氢、烷基胺、联胺和氨等。这些非天然酰基受体的转化反应在多肽的合成及手性化合物的拆分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其中 ,以氨为酰基受体的酶促氨解反应 ,是继酶促对映体选择性水解、酯化及转酯反应之后的另一制备光学纯化合物的新反应[2 ] 。目前国际上对这一新反应的研究尚属起步 ,国内未见有对该反应研究的报道。(D ,L) 苯甘氨酸是半合成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重…  相似文献   

19.
在弗氏柠檬酸细菌(Citrobacter freusdii)TNT降解酶中,同时检出需NAD(P)H的TNT还原酶和需NAP(P)+的TNT脱氢酶。研究了酶形成的时闻过程和辅酶在TNT酶促降解反应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有表面活性剂和乙醛的反应系统中,面包酵母和白地霉可利用AMP1、腺苷或腺嘌呤为底物,通过酶促磷酸化作用合成ATP。缺少表面活性剂和乙醛或其中之一都不能有效地合成和积累ATP。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增加细胞壁透性的效果显著。菌体内合成ATP,的酶系可逸出体外,酶促反应在体外进行。葡萄糖除作为能源外,对己糖激酶的释放有促进作用。酶促合成ATP的途径是AMP被直接磷酸化生成ADP后,再由葡萄糖酵解途径磷酸化合成ATP。在反应过程中未见到有积聚腺苷的阶段。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乙醛可促进ADP形成ATP,乙醛起受氢体的作用。在进行酶促合成ATP 的反应时,好气菌受细胞壁透性和受氢体的限制,厌气菌则不受此二者的限制。细胞壁是阻挡菌体内酶系的逸出,而不是限制底物进人细胞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