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说明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我们在初中植物学教学参考书第132页演示方法的基础上,改用5毫升注射器,效果很好。方法是:取3厘米长气门芯,一头套在注射器上,一头套在演  相似文献   

2.
几点说明: (一)以下请你回答的是你上中学以来日常的自我感觉。 (二)能做到或基本做到的,请在“是”字上打“√”;很少做到或从未做到的,请在“否”字上打“√”。 (三)自己对自己做出鉴定,尽快地答复每一个问题。答题时不要与别人商量,否则,这份表格就失去了意义。 (四)答案要求诚实、坦率、认真地回答全部题目,不要漏题。所有答案不予公开,为你保密。 1.对家庭、班级和学校的生活感到习惯而不厌烦。是否 2.能以一定的灵活性适应周围人际关系的变化。是 否  相似文献   

3.
物种是变的,还是不变的?几千年来,成为人类思想斗争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面对这个问题,人们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林奈的回答是“不变”,达尔文的回答是“变”,我们现在的回答是“又变又不变”。生命的历史代代相传,每一物种产生与自身相同的类型。我们看到,马生马,鸡生鸡,稻子生稻子,这种现象叫做遗传。遗传的保守性使物种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不变。俗话说:“物生其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物种的不变的一面。另一方面,同种个体,不管是属于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并不完全相同,而总是有所不同。养鸡的人  相似文献   

4.
“绿色开花植物的几个科”,多年来在初中植物教学中,不太受人们重视.从北京市的情况看,一些教师在讲授这段内容时,常常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因此,教者感到枯燥,学者觉得乏味.为了打破这种局面,1984年上半年,我们在区、县生物教研员的大力支持下,就这个问题举办了一系列研究课.在已举办的研究课中,以北京九中黄惠生老师所讲的“十字花科”一节课较为突出.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及我们对这节课的分析介绍如下. 教学过程概述复习提问 1.植物分类等级法所用的单位是什么?(在举手的若干名学生中,指定一名学生回答,回答正确.回答后,教师将“门、纲、目、科、属、种”竖写在副板书的位置上.) 2.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在举手的若干名学生中,指定一名学生回答,回答正确,教师予以肯定、表扬.)  相似文献   

5.
课前,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画成一幅图,并特别突出蚌壳。上课时将图挂到黑板上,让学生回答图中所隐藏的成语以及成语的意思。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来。紧接着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 1.鹬(鸟纲,鹬科多数种类的通称)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嘴长而硬,为什么被河蚌夹住了却脱不了身?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通报》2005,40(12):31-31
在发育生物学领域,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是在哺乳动物发育的各个时期中,决定生殖细胞命运的究竟是哪一个时期。加拿大科学家已成功从猪皮肤组织中分离出了具有生殖潜能的干细胞,Guelph大学的Paul Dyce教授在日前闭幕的“首届中国-加拿大双边生殖健康研讨会”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这是历史家和哲学史家长期争论的问题。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回答。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孔老二顽固地认为:有一种人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这就是说所谓“生而知之者”,他们的知识先于实践,先于经验,是头脑里固有的,这些人是“上等人”,是“圣人”。孔老二公然宣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只有奴隶主贵族,特别是象孔老二这样的“圣人”,是“上智”、“天才”,而广大奴隶们则是“下愚”、“蠢才”,两种人的地位是  相似文献   

8.
名词解释     
DNA双链分子损伤时产生的“nick”、“gap”或“cut”“nick”是指双链分子中的一条链上由于断裂一个磷酸二酯键而出现的“缺口”。“gap”指损伤的链上因丢失一个或几个核苷酸而出现的一段“空隙”。“cut”  相似文献   

9.
张锐 《生物学通报》2013,48(4):53-54
在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是一个难点,实验时,很多学生很难调出物像。为此,笔者改装了USB免驱动视频头。将改装后的视频头套到显微镜目镜上,再把视频头和电脑、投影连接起来,可把显微镜下的物像展现在大屏幕上。采用MiniVCap5.5软件可实现录像和拍照。  相似文献   

10.
1材料圆底烧瓶1个,红色小气球1个,大号计色塑包电线一段(直径约Zmrn.长7Ocm),小号红、蓝色塑包电段各一段(约IOOcm长),红色棉线一段(约长15。m),带试管英的铁架台1个,白色塑料管一段(约15cm),小标签纸7张,清水ZOOml左右。2方法步骤(l)把圆底烧瓶的管部在酒精灯上加热弯成“。”形;()把红色小气球放入圆底烧瓶内装满清水洗吹气使其舒软);()用红色棉线将气球日扎紧(留出线头待用);(4)用大号红色塑包电线做成“M”形,用系气球口留F之线头套在气球四处;(5)将白塑料管套在圆底烧瓶管部末端;(6)用小号…  相似文献   

11.
1“边想边说”策略记得一位校长说过:“我曾问我的学生,你们对我上的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我,是在解答不出黑板上的题目时,站在那儿发呆。”学生常常对攻克难题的过程存在误解,许多人认为答案是可以迅速、容易并毫无错误地获取,当情况不是这样时,学生就对自己的思维能力失去信心,只能死记而不会思考。教师要把攻克难题的真相告诉学生,那就是:攻克难题通常都是迟缓、混乱的而很少是快捷、容易的。把这真相教给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学生作示范。例题:分析图示生理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所示正在进行的过程是,进行该过程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2.
“叶片的结构”一节教学王苏豫(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10005)教学方法观察法结合讲授法。教具及实验材料投影片:“叶片的结构”等、菠菜等植物的叶。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新课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叶的组成”。关于叶的知识,我们已知哪些?(学生回答)(出...  相似文献   

13.
九寨人被逼到一个难题面前:在仅仅10平方公里的狭窄景区里,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为游客提供方便。“环境”和“方便”能够友好吗?九寨人是怎样回答这一难题的?这里面有许多你未曾听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中师生物讨论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指出:“讨论课或称课堂讨论,是高等学校加深和运用理论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对于激发大学生的探索性、发现性的思维活动有积极作用。那么中等师范学校是否可以采用讨论课这种教学形式呢?在讨论课中应当注意些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最近,在中师生物必修课的课堂上,笔者以“儿童少年呼吸系统的特点和卫生”为题对此作了初步的探索。其简要做法是: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和课后总结。其中,课堂讨论分为学生讨论,教师答问和教师总结三个程序。下面结合自身实践和有关的教育理…  相似文献   

15.
九寨人被逼到一个难题面前:在仅仅10平方公里的狭窄景区里,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为游客提供方便。“环境”和“方便”能够友好吗?九寨人是怎样回答这一难题的?这里面有许多你未曾听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春夏秋冬是众所周知的四季的名称。如果要问 :“春季与冬季的界线究竟在哪里?”恐怕很多人回答不好。我查了三本最新的 ,有权威性的“百科全书”。对于这个问题 ,竟然有两种不同的答案。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如下的表格 :北半球冬季春季夏季秋季12月3月6月9月1月4月7月10月2月5月8月11月南半球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在我的印象中 ,在上小学时 ,老师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教育我们的。它清楚地表明 :北、南半球的季节乃是不同的 ,因为事实上 ,北半球的冬季恰好是南半球的夏季。所以 ,对于北半球而言 ,冬季与春季的界线在2月末 ,或3月…  相似文献   

17.
三、寻找新药的途径目前寻找抗肿瘤药的方向主要有二:一为纯经验式地筛选大量化合物,一为寻找可资利用的肿瘤与正常细胞代谢上的差别,为合成筛选对瘤细胞毒性更大的新药提供条件。究竟那个方向好?什么是关键问题?在有关学者中间经常存在着热烈的争辩。Skipper 把这种争辩称之为“冲动,短视而无益的争论”,他认为这两种途径显而易见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什么是关键问题?”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许最聪明的办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二章“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一节,通过对同化作用的两种不同类型和异化作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别叙述,将生物界的代谢方式进行了概括。本节教材的全部知识点都是教学大纲上规定掌握的内容,因此,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笔者在学生学习完这部分教材后,出了一道思考题:生物界的新陈代谢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绝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是:可分为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和厌氧型四种基表类型。我们说,这个回答是错误的。为什么大部分同学的答案都是错误的呢?究其原因,发现问题出在教材上。  相似文献   

19.
引言开门见山地讲,我对标题问句的回答是“不能,我们无法保证释放到环境中的基因工程生物的安全性。”的确,科学方法的原则之一是除了否定之外,没有绝对肯定的东西。因此,永远也不能说释放是安全的。我们只能证明它是不安全的,如果真要验证的话。不过,如果换一种方式提问,例如,“我们能否安全地将基因工程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回答大概是“能”。本综述旨在对有意释放的基因工程生物进行环境学考察。在此主题下,我将—— 1.描述计划中的基因工程生物在环境中的应用; 2.陈述对释放后的不良后果产生担忧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近年常用source-sink的概念。source是指产生或供应有机物的器官或部位,如成长的叶子或萌发种子的子叶或胚乳。source通译作“源”,指有机物的来源,这是没有问题的。但sink一词却不大好译。现在有两个译法,一个作“库”,另一个作“壑”。按sink的英文原义是指污水流归的地方;实验室内洗仪器的水槽就叫做sink。在植物生理学上,则借用以指消耗或积累有机物的部位,也就是有机物运输的终点或目的地,如成熟中的种子或苗端。这样,把sink译作“库”,和原意或其在植物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