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植物体内NO3^—可给性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调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评述植物叶片中NO_3~-可给性对活体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调节,指出根部NO_3~-的不断供给及液泡内NO_3~-的外流可以使细胞质内的NO_3~-维持一定水平,这对NR的诱导及整个NO_3~-还原系统高活力的稳定是必需的。NO_3~-对NR的诱导反映在NR的mRNA转录水平上。  相似文献   

2.
NADH-硝酸还原酶组分酶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DH—硝酸还原酶(NADH—nitrate reduc—tase,EC 1.6.6.1,NADH—NR)是硝态氮同化的关键酶,它能以NADH为电子供体,还原NO_3~-为NO_2~-。由于它在植物氮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已对它的诱导和活性调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NADH—NR是组分酶复合物,改变电子供体或受体,可测到 NADH—NR的二个组分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随营养液中No_3~-浓度升高,叶片内No_3~-总量、代谢库大小(NIPS)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升高,其中MPS与NK活性呈同步变化;No_3~-浓度达2.0mmol/L时,两者趋于稳值;若再增加NO_3~-浓度,则被吸收的NO_3~-积累于液泡中,而代谢库中NO_3~-含量(MPS)与NO_3~-总量之比有一定程度降低。低氮(NO_3~-浓度为1.0 mmol/L)情况下,反应液中无NO_3~-时,叶片内NR活性品种间有差异,但在50 mmol/L NO_3~-反应液中则品种间无差异;NK活性高的品种鲁麦8号及品种321叶内有大的NO_3~-代谢库,反应液中NO_3~-对NR活性刺激程度低,代谢库NO_3~-含量与叶NO_3~-总量之比高,而叶组织长时间反应过程中其NR活性衰减速率低。  相似文献   

4.
黄化麦苗在暗中不能由NO_2~-诱导产生NR,而生长在水中的黄化麦苗经6小时以上的预照光,则可在随后的暗期中由NO_3~-诱导产生高活性的NR。白光、红光和远红光的短暂照光,不能使麦苗获得在暗中由NO_3~-诱导高活性NR的能力。无论在诱导介质或非诱导介质中,这种诱导能力在暗中都逐渐消失。DCMU可部分抑制黄化麦苗NR的光下诱导。预照光后植株的NR暗诱导被砷酸钠抑制。葡萄糖能促进离体黄化叶片在暗中诱导形成高于对照的酶活性。预照光通过光合产物为NR合成提供能量,可能是使麦苗能在暗中诱导NR的原因之一。6-BA可促进麦苗NR诱导。单独6-BA对NR无明显诱导作用,但它可明显促进NO_3~-对酶的诱导。NO_3~-、NO_3~-和6-BA的诱导作用均受环己酰亚胺抑制。6-BA缩短了NR诱导的滞后期,6-BA对NR诱导的促进紧密平行于它对叶绿素积累的促进。而光合作用影响NR的诱导,6-BA缩短NR诱导滞后期可能与6-BA加快叶绿体的发育,促进光合作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玉米品种间NO_3~-吸收的表观米氏常数(K_m,app)、最大吸收速率(I_m)有明显的差异。品种813NO_3~-吸收速率大于中单2号;溢泌液体积及其NO_3~-含量也是这样。硝酸还原酶(NR)的体外测定表明,地上部的活性比根部的大得多;不论地上部或根部的NR活性(NRA),品种813的大于中单2号。NRA的体内测定表明,去胚乳和盾片的幼苗经诱导,反应液有NO_3~-,813的第1叶的NRA大于中单2号;不去胚乳和盾片幼苗的第1叶NRA中单2号大于813。  相似文献   

6.
NO_2对菠菜的伤害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O_2~-处理作为模式试验,研究了大气污染物NO_2对菠菜的伤害。NO_2~-对植物细胞的伤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伤害,在暗中或光下皆发生,表现为对膜透性的破坏和酶活力的抑制;另一类仅发生在光下,通过自由基反应引起膜脂过氧化和叶绿素的破坏,O_2~-和·OH的自由基清除剂能明显减轻由NO_2~-引起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氧化还原对硝酸还原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还原作用可调节硝酸还原酶(NR)的活力,还原作用使活化形式的酶变为钝化形式的酶,而氧化作用使钝化形式的酶重新活化,这两种形式的酶在代谢上是相互转变的。已经知道,NR复合体由两部分活力组成的,第一部分是黄递酶部分,以NADH或 NADPH作电子供体,可以用细胞色素C作为电子受体;第二部分是硝酸还原部分,可以外源还原的黄素核苷酸或紫精作为电子供体使NO_3~-还原。氧化还原的调节部位是在  相似文献   

8.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硝态氮(NO_3~-)是植物可吸收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O_3~-转运蛋白不仅介导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NO_3~-的吸收、转运和再利用,还参与调控植物对多种逆境的适应过程。结合最新报道,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关于NO_3~-转运蛋白在植物适应低NO_3~-、低K+、盐、干旱及重金属镉等胁迫中的重要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究植物抗逆机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硝酸还原酶(NADH:硝酸氧化还原酶,EC.1.6.6.1,NR)是高等植物氮同化的关键酶,是将NO_3~-还原为NH_4~-的限速因子。其活性受多种内在(如激素、活化因子和钝化蛋白等)和外界(如光照、氧气、水份和无机离子等)因子的影响。一些作者已开始探讨将它作为栽培或育种指标的可  相似文献   

10.
水稻叶片NR在Blue Dextran-Sepharose 4 B亲和层析法的纯化过程中,继100μMNADH洗脱出现一个酶活峰后,再用0.25MKNO_3洗脱又出现一个更高的酶活峰。酶与BlueDextran-Sepharose 4B有两个结合位点,它们可能就是酶与底物NADH和NO_3的结合位点。NADH能和Blue Dextran竞争与酶结合而把NR从亲和柱上洗脱下来。硝酸盐除了具一般盐类的离子强度外,还有明显的底物效应。如果将KNO_3-洗脱的NR再反复进行亲和层析,又可得到NADH-洗脱和KNO_3-洗脱的两部分NR。这两部分NR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都呈现一条相同的蛋白带。 水稻NR的全酶分子量约330Kd,亚基分子量约57Kd,故全酶可能由6个相同亚基组成,酶活的pH范围为6.5~8.5,最适pH为7.5;酶对底物NO_3-和NADH的K_m值分别为3.3×10~(-4)M和2.9×10~(-5)M。  相似文献   

11.
细胞分裂素促进硝酸还原酶的诱导,脱落酸强烈抑制该酶的诱导,并抵消细胞分裂素的作用。6-苄基腺瞟呤(6-BA)的促进效应与 NO_3~-的诱导作用有关。无 NO_3~-存在时,6-BA 无直接诱导作用,适宜浓度的 NO_3~-可诱导较高的酶活性,这时6-BA 的促进作用也较强。无光照时,NO_3~-只能诱导黄化叶片产生很低的酶活性,这时6-BA 的促进作用也很弱。在1—2小时的诱导期内,环己酰亚胺抑制酶的诱导。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对酶诱导的促进作用不仅与 NO_3~-的存在有关,还与 NO_3~-诱导硝酸还原酶的必要条件有关,即依赖于酶的诱导过程。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组织中硝酸还原酶的提取、测定和纯化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代谢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酶,它催化的反应是: NO_3~-+NADfl~++H~+→NO_2~-+NAD+H_2O 植物体内硝酸还原酶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土壤中无机氮的利用率,从而对农作物(特别是谷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发生影响。在作物栽培中,有人把硝酸还原酶活力作为作物的营养指标之一,或者列为农田的一项施肥指标。在作物育种方面。往往籽粒品质好(蛋白含  相似文献   

13.
油菜素内酯对水稻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素内酯(BR)明显提高水稻幼苗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并促进NO_3~-的吸收。环己亚胺(CHI)和脱落酸(ABA)都抑制 NR活性,而这些抑制不为 BR所逆转。BR和苄基腺嘌呤(BA)单独处理都促进NR活性,但两者不表现加成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十烷醇和BA促进NO_3~-对湿地松幼苗NR的诱导,和缩短NR诱导滞后期,TA的响应快于BA。两者的作用都可为环己亚胺和放线菌素D所抑制。  相似文献   

15.
植物硝酸还原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硝酸还原酶的特性 硝酸还原酶(NR )是植物中显著的诱导酶之一,易被诱变得到突变体。酶结构复杂,田多个亚基组成;含有不同组分酶,其活性易受体内外因素影响,为氮素代谢的关键酶,影响农作物的总氮和蛋白氮水平,与作物的耐肥性有密切关系。该酶同时具有功能多样性的特点,在植物的其他代谢过程中,如能量代谢、铁离子同化与运转、水分胁迫、光呼吸、氯离子还原、分子O_2的分解释放等也有重要作用。NR在植物基因表达、蛋白质分子基础研究和植物代谢途径及调控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52年埃文斯(H.Evans)和纳松(A.Na-son)在红色链孢霉中最早发现NR,次年又在高等植物中发现,此后发现NR广泛分布于细  相似文献   

16.
一.绪言已经肯定证明,NO_3~-—N与NH_4~ —N同是植物的有效氮源。可是由于土壤内的有机氮化物通过自溶及硝化作用常产生大量的NO_3~-,所以除了少数嗜NH_4~ 植物外,无疑的,NO_3~-在高等植物的氮素营养中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大家知道,氮在氨基酸与蛋白质内是处于还原状态,因此,植物所吸收的NO_3~-在参与代谢之前,首要阶段必须进行还原,所以NO_3~-还原是决定植物氮素代谢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7.
NaCl胁迫对大麦硝酸盐吸收和有关的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NaCl胁迫下,抗盐性弱的洋草麦对NO_3~-的吸收明显下降;而抗盐性强的鉴4对NO_3~-的吸收显著升高,对Cl~-的吸收则显著小于洋草麦。盐胁迫下大麦GS活力提高,GDH活力无明显变化。在低盐度下,鉴4NR活力变化较小,洋草麦则显著增加;高盐度下,两品种NR活力均迅速下降或丧失。NR活力与叶片的水势变化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氮素形态对小麦叶片谷氨酸合成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可以利用的两种主要结合态氮NO_3~-和NH_4~+对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有不同的效应。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但主要侧重于植物的吸收和各种中间代谢物含量的分析,对各代谢途径的酶研究很少。  相似文献   

19.
NO_3~-亏缺能使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和NO_3~-总量降低,而根部NO_3~-吸收及上运能力提高,以亏缺2d的幼苗最为明显,该幼苗经12hNO_3~-吸收,叶片的NRA高于未经亏缺的幼苗,但NO_3~-含量以后者为高,代谢库中NO_3~-含量前者高于后者。提高营养液中NO_3~-浓度,NO_3~-上运速率升高,叶片内NRA增加。叶片组织暗中无氧保温40min后,代谢库体积渐大,液泡内NO_3~-有外流产生;Cl~-可促使液泡内NO_3~-外流,代谢库中NO_3~-量增加,NRA升高。NRA在体内测定条件下,保温3h后,NO_2~-产生趋于稳值,NRA降至最低;系统中加KCl或KNO_3使NO_2~-产生趋于稳值的时间延长,且能提高NO_2~-积累总量。  相似文献   

20.
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苗在 NO_3~--N 完全营养液中培养比在 NH_4~ -N 完全营养液中培养,它们叶细胞内的硝酸还原酶(NR)即 NO_3-NR 比 NH_4-NR 活性增高了15倍,而它们叶片中的稳定因子(NR_(SF)),即 NO_3-NR_(SF)比 NH_4-NR_(SF)活化 NO_3-NR 的能力仅增加0.2倍,表明 NR 与 NR_(SF)不是依存关系;另外在 NO_3~--N 培养的黄化小麦叶片,及黄化缺氮、缺铝,加(?)的叶片中,所有的 NR_(SF)都十分稳定,并且保持较高活性,但这些叶片中没有测出NR 活性,因而认为,在植物叶细胞中,NR_(SF)不是调节 NR 活性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