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大豆皂甙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大豆皂甙越来越引起国内尝得们的注意。本介绍了上有关大豆皂甙研究的一些情况,包括大豆皂甙的来源、分布、结构等,并从免疫调节和抗突变两个方面,对大豆皂甙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探讨,提示人们大豆皂甙极具开发潜力,很有可能开发出新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2.
大豆皂甙的中枢心血管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皂甙(soyasaponin)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五环三萜结构的成分。它对阿霉素所致的过氧化脂质上升有抑制作用,可保护过氧化脂肪酸对肝的损害,可改善缺血心肌的氧供应。此外,它还可减小冠脉和脑血管阻力,增加冠脉和脑的血流量并减慢心率。本实验通过侧脑室注射大豆皂甙研究它对中枢心血管作用及其传出途径,为大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参皂甙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人参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材,人参皂甙是人参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对人参皂甙,特别是人参皂甙-Rg3和人参皂甙-Rh2在抗肿瘤方面研究的进展给予了综述,深入讨论了人参皂甙的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详细讨论从其它人参皂甙通过糖基改造制备具有高的抗肿瘤活性的人参皂甙-Rg3和人参皂甙-Rh2的方法,对人参皂甙研究状况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人参皂甙Rh2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中国传统中药的人参在中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被用于多种古方验方的主药。其主要成分人参皂甙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中二醇组皂甙Rh2 为从人参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 ,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 ,对肿瘤细胞具有分化诱导、增殖抑制、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大豆皂甙的抗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大豆中皂甙的含量分布,结果为:胚芽(182~198%)>绿叶(072~084%)>全粒种子(031~036%)>豆节(030~034%)>子叶(024~030%)>侧根(019~021%)>豆荚(014~016%)>主根和豆茎(006~009%)>种皮(未检出);从品种上来看,全粒种子皂甙的含量是青刀豆(040~044%)>豇豆(037~040%)>赤豆(035~039%)>黄大豆(031~035%)>黑豆(023~028%)>绿豆(007~009%);同品种不同生长期的不同器官的皂甙含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不同区域的同品种大豆种子的皂甙含量存在着差异;不同播种期的各器官皂甙含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综述了绞股蓝的抗肿瘤作用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绞股蓝皂甙的结构特点、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和这种抗肿瘤新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肿瘤、预防肿瘤作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能显著降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现将近几年大豆异黄酮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大豆异黄酮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心室肌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由快反应细胞转变为慢反应细胞,是研究药物对钙通道活动影响的理想模型。在此模型上,我们发现大豆总皂甙对大鼠心肌细胞有钙通道阻滞作用。为了对此作用做进一步分析,本实验在培养的心肌细胞上,以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自发性搏动为指标,对比观察大豆皂甙Ⅰ与尼莫地平的作用,以及大豆皂甙Ⅰ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大豆皂甙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对高盐引起的小鼠高血压的调控,并筛选起到稳定血压作用的目标肠道菌群,为新的功能食品和益生菌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5只健康成年雄性小鼠被随机分成3组:(1)喂食含0.5%NaCl的饲料(正常饮食,NSD组);(2)喂食含8%NaCl的饲料(高盐饮食,HSD组);(3)喂食含8%NaCl的饲料,高盐饮食9w后,饮食中添加大豆皂甙Bb,持续3w(高盐饮食+大豆皂甙,HSD_SI组)。实验结束前,分别收集3组小鼠新鲜粪便,提取粪便总DNA,并对16s rDNA的V3 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和差异OTU比对。结果:大豆皂甙可以显著降低由高盐饮食诱导的小鼠血压升高。同时减少部分在高盐饮食过程中显著增加的OTU的丰度,这部分OTU中可能包含使机体血压升高的有害菌;另外使部分在高盐饮食过程中减少的OTU的丰度得到恢复和增加,这部分OTU中可能存在潜在的可以降低机体血压的益生菌。推论:大豆皂甙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而调控血压。  相似文献   

11.
以SDS修饰“豆皮”的表面结构,赋予保鲜及复水的新性能豆皮的天然风味。  相似文献   

12.
皂甙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下面4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来有关皂甙的一些研究进展:1)皂甙的分离鉴定方法;2)生物活性研究;3)合成研究;4)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西南银莲花皂苷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对西南银莲花中抑制人癌细胞生长的主要活性成分3-O-鼠李糖基(2)[葡萄糖基(4)]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皂苷2)等进行动物体内抗癌活性试验研究。方法:用小鼠肉瘤S180实体模型观测腹腔注射和灌服两种给药途径的抑瘤率,结果:ip皂苷2为10mg/kg时抑瘤率为48.9%,po皂苷2为125,200和500mg/kg时抑瘤率分别为32.6%,39.3%和48.1%,但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动物死亡,结论:不论腹腔注射[还是灌服给药,皂苷2对小鼠肉瘤S180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有效剂量下已表现出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14.
柴胡属植物皂苷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了1989年以来柴胡属植物皂苷成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金铁锁皂甙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从金铁锁(Psammoslene tunicoides)根中分离到二个新的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甙Ⅰ、Ⅱ,经光谱测定和化学降解证明它们的化学结构为齐墩果烷-3α,16α-二羟基-12烯-23-酸-28-O-β-D-葡萄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甙(Ⅰ)和齐墩果烷-3α,16α-二羟基-12烯-23-酸-28-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甙(Ⅱ)。上述两个化合物的母核配基均为同一的物质,差异是糖的连接位置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紫外线辐射增加对大豆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模拟南京地区自然光中有效紫外线B和紫外线A辐射,增大辐射剂量对大豆光合作用,生长及生物量形成的影响迸行了研究。3个加强的UV辐射(0.15,0.35,0.70W·m-2)处理均使大豆植株矮化,抑制根、茎、叶的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在3个UV处理中,生物效应以0.70W·m-2处理力最大,0.15W·m-2处理影响最小。UV辐射匀能使大豆叶片光合作用下降。下降幅度随UV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本文还对UV影响大豆生长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甾体皂甙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近年来(1981-1991)甾体皂甙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包括新发现的结构新颖和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及其现代分离方法和结构鉴定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娑罗子中总皂甙的比色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比色法,以三氯化铁-冰醋酸-浓硫酸的混合溶液为显色剂,测定娑罗子总皂甙含量,r=0.9993,线性范围为24 ̄470μg。  相似文献   

19.
天然甾体皂甙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MTT法,以长春新碱(VCR)为阳性对照,研究了6种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提取的天然甾体皂甙化合物对肝癌SMMC-7721、人宫颈癌HeLa和胃腺癌MGc80-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种甾体皂甙抗肿瘤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对三种癌细胞的抑瘤作用强度相同,抑癌活性的顺序为:薯蓣皂甙>VCR>SQD_4>SQD_3>M_1>SQD_1,甲基原薯蓣皂甙.甾体骨架的差异性是决定这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牛膝根的结构发育与三萜皂苷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技术,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牛膝根的结构特征与三帖皂苷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牛膝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类似于一般双子叶植物,其根的加粗主要是由于三生结构的发生和分化。第一圈额外形成层产生于次生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组织细胞和射线细胞,以后的每一圈由前一圈向外衍生的薄壁组织细胞产生。额外形成层无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之分,在切向纵切面上呈叠生排列。三生维管束以离心方式排成整齐的同心环状,由薄壁结合组织将其彼此分开,其圈数与额外形成层的圈数是一致的,随着根的个体发育而不断增加。在根的初生结构中,三萜皂苷主要分布于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及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组织细胞内;在根的次生结构中,主要分布于次生韧皮部及栓内层的薄壁组织细胞内。当三生结构形成后,除次生韧皮部及栓内层细胞外,在额外形成层和三生维管束韧皮部细胞内均有皂苷类物质积累。三生结构在牛膝根中占主要地位,是三萜皂苷积累与分布的主要场所。在牛膝根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三萜皂苷元齐墩果酸的百分含量呈“S”型曲线增长,其根的增长、加粗、三生维管束圈数、三萜皂苷总量及根中干重的积累量都在出苗后约120天达到高峰,此时应为牛膝根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