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露糖受体可以通过其胞外3个结合区域使组分内化。它可以介导糖蛋白递呈和蛋白糖基化。甘露糖在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还有识别病原体和抗原递呈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新生隐球菌B3501培养上清中分离和纯化荚膜多糖葡萄糖醛酸木糖甘露聚糖(GXM),观察其是否能调节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R的表达。方法采用乙醇沉淀荚膜多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特异性沉淀方法获得GXM,将GXM与巨噬细胞共孵育24 h,Western blot检测MR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获得了毫克级的GXM,巨噬细胞与GXM孵育后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GXM不影响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R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首先是在DC表面发现的II型跨膜凝集素受体,能够与细胞间黏附因子2(ICAM-2)和ICAM-3结合,并能识别结合富含甘露糖的碳水化合物和含岩藻糖的多糖结构(如Lex,Ley,Lea及Leb)等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摄取、处理、提呈可溶性抗原,诱发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另一方面DC-SIGN诱发的信号通路能下调宿主免疫应答,导致病原体扩散、传播、免疫抑制和持续性感染。近年来,人们通过对许多病原体的免疫逃逸现象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发现DC-SIGN与病毒的糖蛋白、细菌和真菌的荚膜多糖(CPS)等结合,使病原体藏匿于DC细胞而逃避溶酶体的降解,促进病原体传播实现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4.
抗胞内菌感染免疫及其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胞内菌感染因其胞内寄生的特点 ,而使得天然免疫、抗体免疫应答和体液抗菌物质等难以对其起作用 ,抗胞内菌感染以细胞免疫为主。CD4+ Th1细胞通过分泌IFN γ激活巨噬细胞 ,杀伤被吞噬的胞内菌 ,亦可通过Th1表达的CD40L与巨噬细胞表面CD40结合而激活巨噬细胞 ;Tc细胞主要经胞毒作用溶解感染的靶细胞 ,裂解所释出的病菌经抗体或补体调理后 ,由吞噬细胞清除。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通过分泌Th1细胞毒细胞因子 ,激活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去杀伤病原体 ,或通过颗粒胞吐途径和Fas/FasL途径介导细胞毒性 ,直接溶解靶细胞和杀伤病原体 ,从而在宿主抗细胞内感染的免疫中充当重要角色。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在胞内的弥散和蓄积作用以及纳米粒药物因其对MPS的被动靶向性 ,成为目前抗胞内菌感染治疗的主要方式 ,而细胞疫苗的研制开发是抗胞内菌感染的最终手段。  相似文献   

5.
PPARs调控巨噬细胞的活化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噬细胞是先天性防御病原体的关键组分,它参与炎症的发生和消退,同时也参与了组织的修复。巨噬细胞的多种功能通过不同的活化状态完成,即从经典活化状态到替代性活化状态,再到失活状态。巨噬细胞活化的失调与代谢、炎症和免疫病变有关,调节蛋白控制巨噬细胞的活化可作为新的治疗靶点。主要综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调控巨噬细胞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氏盐藻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的细胞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的功能及调控机制,PCR扩增杜氏盐藻MBP的cDNA全长序列及N端和C端序列,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CHO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和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BP及N端和C端融合蛋白成功在CHO细胞表达,MBP和C端部分定位于细胞核且聚集于核仁,N端部分分布整个细胞,说明MBP定位于细胞核且细胞定位信号位于C端,MBP可能与rRNA前体结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的发生是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之问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受环境因素影响.人们时结核病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其宿主的易感基因上来,其中甘露糖结核凝集素(MBL)基因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MBL通过结合病原生物表面的甘露糖等糖基受体而直接介导调理吞噬作用和/或通过MBL途径激活补体,在机体的固有性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MBL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巨噬细胞的三种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FN-γ诱导产生、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参与Th1型免疫应答,对细胞内感染病原体如结核杆菌有很好杀伤作用。由IL-4、IL-13等所诱导的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具有组织修复功能,是与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不同的表现型。近来研究表明,FcγRs与其配体结合所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Ⅱ型活化的巨噬细胞与上述两种活化的巨噬细胞不同,具有抗炎症并参与,Th2型免疫应答的作用。该主要讨论这三种类型活化的巨噬细胞的发现、活化的信号及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外伤后血清、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浓度变化,探讨该变化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5例脑外伤患者伤后24h、3d、7d血清及脑脊液中MBP浓度检测,并结合颅脑损伤程度和格拉斯哥预后计分(GO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MBP含量升高程度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密切相关.结论:血清、脑脊液MBP对于判断脑外伤程度和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脑外伤治疗及病情转归的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巨噬细胞系RAW264.7基因组中扩增甘露糖受体(MR)基因,克隆至穿梭质粒后包装重组腺病毒,以进一步研究甘露糖受体MR基因对树突状细胞参与抗新生隐球菌免疫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方法以及基因重组方法扩增并克隆巨噬细胞基因组中的MR基因,包装能表达MR蛋白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从巨噬细胞基因组获得MR全基因,克隆至pShuttle-CMV载体,包装了MR的重组腺病毒AD-MR,并在HEK293细胞中获得了表达.结论 成功克隆巨噬细胞MR基因并构建了可表达M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R基因在树突状细胞参与新生隐球菌免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佛波酯诱导THP-1单核细胞系分化为巨噬细胞的模型广泛被使用,目前主要使用高、低浓度两种方案,其是否对M1和M2亚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影响鲜有报道。该研究比较了两种常用佛波酯方案对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及进一步极化为M1和M2亚型过程后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高浓度佛波酯方案增强M0细胞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甘露糖受体C1、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而抑制白介素-10的表达。进一步极化为M1和M2亚型时,高浓度佛波酯方案主要增强白介素-1β,而抑制白介素-6对干扰素-γ的应答,而低浓度方案增强甘露糖受体C1、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蛋白因子对白介素-4的应答。两种佛波酯方案可诱导THP-1产生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以及后续极化亚型,需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诱导方案。  相似文献   

12.
应用十二种生物素标记的凝集素,分析了经SDS-PAGE和电转印分离的登革Ⅱ型病毒(D_2V)糖蛋白。结果表明:D_2V的包膜糖蛋白E可与三种D-甘露糖特异的凝集素(conAPSA及LCA)结合,提示E蛋白的寡糖链为高甘露糖型。D_2V的糖基化非结构蛋白NS_1可与两种D-甘露糖特异的凝集素conA及LCA结合,提示NS_1的寡糖链亦为高甘露糖型。实验结果还显示了一些可能为C6/36细胞感染D_2V后新合成、合成量增加或减少以至完全受抑制的糖蛋白成分,有关这些糖蛋白的性质、功能、意义尚不清楚。在本实验条件下,这种生物素标记凝集素印迹法证明了其敏感性和糖基特异性,可以作为分析各种微量含糖大分子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调理酵母多糖(OPZ)刺激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可松弛豚鼠离体气管肌条,上清液中PGE_1增加,表明PGE_1是肺泡巨噬细胞松弛气管肌条的介质之一。经OPZ激活的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与豚鼠血小板作用后,其松弛效应被逆转为收缩效应,提示可能由于肺泡巨噬细胞分泌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血小板,使释放收缩介质所致。肺泡巨噬细胞借助所分泌的介质经常性地调节气道阻力,对肺通气具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表型可变性和功能多样性是单个核吞噬细胞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巨噬细胞的极化受到关注。一般认为极化巨噬细胞是单核细胞活化后一系列功能状态两个极端。而它的分化受到各种微环境信号的诱导与调节。极化的巨噬细胞能够进一步影响局部免疫反应,与各种因子协同作用调节病原体微生物感染结局和肿瘤免疫,参与免疫调节,组织修复重塑过程。对巨噬细胞亚型诱导因素及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5.
病原微生物感染真核细胞后的最终反应常常是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或凋亡,因而,调节细胞的凋亡往往是宿主与病原体之间建立相互关系的前提.某些病原微生物通过诱导凋亡而杀死巨噬细胞,进而抑制吞噬细胞的杀微生物作用.相反,凋亡的巨噬细胞也可通过分泌炎症细胞因子诱发炎症反应.本文就细菌感染与巨噬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序列分析获得了铁皮石斛甘露糖结合凝聚素(Dendrobium officinale mannose-binding lectin,DOL)成熟肽和甘露糖结合位点(50-58AA,81-89AA,116-124AA)。通过同源建模建立了DOL三维结构模型,DOL呈中空的三棱柱结构,三棱柱的三个侧面主要由β折叠构成,三个侧面各有一个甘露糖结合部位。甘露糖与DOL的分子对接和动力学分析表明,结合位点50-58AA和81-89AA对甘露糖的结合要强于116-124AA,在与甘露糖结合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为Gln81,Asp83,Asn85和Tyr89。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凝集素抗病机理及凝集素相关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描述了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和属于ATP结合盒式蛋白(ABC)家族的麦芽糖转运蛋白复合物MalFGK2的相互作用。通过基因、结构和生化分析可知,MBP和MalFGK2以不同构象进行相互作用。在这个转运系统中,MBP与麦芽糖结合,并与MalFGK2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将麦芽糖从胞外转运至胞内,但由于MBP和MalFGK2都有多种构象,所以它们的相互作用很复杂。相互作用机理模型最重要的特点是结合配体的MBP,通过稳定MalFGK2的高能量构象来启动依赖ATP的麦芽糖转运过程。麦芽糖转运蛋白机理模型表明,ABC型转运系统利用外周结合蛋白,其转运过程基本上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表面表达的甘露糖受体在AM吞噬隐球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免疫抑制(FK506)大鼠模型,流式细胞法检测AM表面甘露糖受体mRNA的表达量,观察免疫缺陷对AM表面甘露糖受体表达的影响。将实验(FK506)组与对照(正常)组大鼠的AM分别与荧光标记的新生隐球菌共培养,观察AM对隐球菌的吞噬情况。结果成功建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免疫抑制大鼠表达的甘露糖受体与正常大鼠无统计学差别,对隐球菌的吞噬亦无差别。结论免疫抑制状态不是影响甘露糖受体表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病原菌,活菌的分泌蛋白起主要的免疫保护作用,激活宿主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即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和消灭,也可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繁殖,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途径,阻止吞噬溶酶体的形成以及抗活性氧、活性氮的杀伤等途径逃避杀伤机制。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在个体发育、组织再生、先天及适应性免疫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白细胞迁移至感染或创伤区域是其发挥免疫应答功能的必要条件。CD99L2作为黏附分子在白细胞外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是否参与白细胞组织间的迁移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TALEN技术敲除斑马鱼(Daniorerio)cd99l2基因,发现cd99l2基因缺失后并不影响斑马鱼正常发育。尾鳍损伤后,cd99l2基因突变体在创伤组织处募集的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数目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mfap4在cd99l2基因突变体中表达显著降低,这可能是影响巨噬细胞向损伤组织处迁移的原因之一。通过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发现受精后60h野生型或突变体斑马鱼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通过组织间迁移至创伤组织处,表明cd99l2基因参与了白细胞在组织间的迁移。利用RNA-seq分析发现,cd99l2基因突变体中RNA转录、蛋白质折叠及p450通路等被富集。黏附分子调控转录过程及信号传递在以往研究中已被多次证实。据此,本研究推测Cd99l2作为黏附分子参与了白细胞迁移过程中的级联信号通路。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