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于1982年8月26日~30日在沈阳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8人。他们分别来自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吉林省林业厅,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白河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动物研究所、长春地理研究所、林业土壤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生物系,辽宁大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委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共同筹备的中国科学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学术讨论会和协调工作会议于1982年4月13日至15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广州地区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广州地理所、广东省昆虫所、广东省土壤所、广东省微生物所和中山大学生物系、气象系等6个单位的5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付秘书长梁忠及上述单位领导陈封怀、陆大京、钟功甫、何金海、张宏达等同志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森林生态学工作的开展,努力解决好全省林业建设中有关森林生态学的问题.江西省林学会于1982年12月4日至10日在宜春地区林科所举办了森林生态学讲座。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冯宗炜副研究员应邀来赣讲学。全省县、地、省林科所的科研人员,地、县林业部门负责营林生产的管理人员,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重点国营林场的技术人员和林业院校的教师,以及中国林科院大岗山实验局的科技人员,共计86名代表参加了这期短训班,其中,工程师、讲师以上的34名,助理工程师35名。这期短训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宜春地区农林垦殖处、宜春地区林科所和宜春地区林学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保证了讲座的顺利进行。冯宗炜副研究员在为期一周的讲学中,主要讲了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现代生态学的由来和发展及其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关系;英国,瑞典森林生态学研究概况;杉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是从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研究的科研基地,是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科研规划中列入的五个重点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其目的在于用系统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与能量流动的规律,研究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调节控制的原理,为有效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及监测网络的研究”已于1989年12月13日经过专家论证评审,同意立项。森林占全球土地面积约31%,第一性生物产量占全球的60%以上,是人类生存空间中最大的绿色保护层,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大气、提供木材等多种效益。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自60年代以来,在国际范围内一直是生态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拥有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亚高山等多种森  相似文献   

6.
李文华 ,1 93 2年生 ,生态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兼任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院院长。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兼执行局主席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小流域治理首席专家 ,瑞士苏黎士大学和国内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等职务。一、西藏森林和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李文华长期致力于森林生态和青藏高原生物资源的研究。首次以翔实的资料填补了西藏森林研究的空白 ,提出了西藏森林资源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态学会成立大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方法讨论班、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系统讨论会和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态学术讨论会联合举行的生态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11月z6日至lz月3日在昆明市召开。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关系是森林生态学和林学的永恒研究主题。受传统森林调查方法及技术手段的限制,对复杂地形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监测及二者关系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在独立流域内建成了以观测塔群(三座观测塔覆盖各自子流域代表性森林类型)为主体,集激光雷达(LiDAR)、通量仪器、水文站网、固定标准地和数据中心为综合体的“次生林生态系统塔群激光雷达监测平台”(简称塔群平台)。塔群平台采用激光雷达扫描获取森林点云数据,描述森林生态系统的全息三维结构;依托独立流域/子流域内的通量监测系统、水文监测站网和通量源区内的长期固定标准地,可保证碳-水过程观测的可靠性,并用于验证复杂地形下的通量监测技术与方法,揭示森林生态水文与碳交换过程,准确估算森林生态系统主体生态服务功能(水源涵养和固碳)。所有“塔-站”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汇集于数据中心,便于数据监视、管理与共享。此外,塔群平台将侧重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量化的新方法和新指标,探索复杂地形森林生态系统中H2O/CO2/痕量气体通量观测的理论与方法,为阐明森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服务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1日-3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华海外生态学者联合会、国家自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北美生态学会(ESA)亚洲分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的“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循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燕岭大厦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学术交流会已于1981年1月29日至2月3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综合考察委员会及内蒙古大学等17个单位,42人。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0月27日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林业土壤研究所改名为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其方向任务为: 1.研究方向:以现代生态学为主攻学科,以陆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重视和发展景观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加速发展服务于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规划、生态工程等应用技术以及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关于增设广东沿海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树培  邓义 《生态科学》1994,(2):122-123
关于增设广东沿海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议陈树培,邓义,曹洪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核心部分,它构成地球表面绚丽多彩的景观,使其显得美丽富饶、生机勃勃。其中地带性森林植被尤为重要,它是生物资源最重要的“基因库”,是探讨和认识本地...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正封面图片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刘华琪和王静采用无人机拍摄于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大湖流域(41°49'34″—51'08″N,124°53'53″—56'35″E;海拔555~935m)。图片中的观测塔群为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次生林生态系统塔群激光雷达监测平台"(简称塔群平台)的核心设施。塔群平台由3座观测塔组成,覆盖各自子流域代表性森林类型,包括典型次生林、蒙古栎林和落叶松林。每个子流域配备1座水文站,在流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演替理论与生态恢复实践”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2月 2 7~ 2 9日在广州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和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亦对本次大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与工作人员近 1 0 0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草原站”)建站20周年庆祝大会,于1999年8月12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草原站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及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林学院等单位的有关同志。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及中国科学院有关局、内蒙古锡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同志、草原站的新老站长及老一辈科学家的代表在会上讲了话。会上,还就草原站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建设事宜进行了讨论。会议气氛热烈…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植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共同举办的“全国首届植物分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21日至23日在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云南、山东、辽宁、吉林等地的17个单位,从事分子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大会的学术报告以中国植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德元教授做了题为“关于植物分子生态学若干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志昂研究员做了题为“分子生态学的两种前途”、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教授做了题为“分子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做了题为“生物安全与分子生态学”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浓厚兴趣。会议期间结合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核酸实验室的仪器进行了现场实验技术交流和操作演示。学术论坛以中国植物分子生态学发展战略为主题,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7.
模拟大气氮沉降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活动加剧了活性氮的生产和排放,并导致氮沉降日益增加并全球化。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氮循环的干扰已经超出了地球系统安全运行的界限。中国已成为全球氮沉降的高发区域,高氮沉降已经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亟待理清和解决的热点问题。对国际上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模拟氮沉降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从生物学和非生物学两大过程重点阐述模拟氮沉降增加对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自2000年以后才开始重视大气氮沉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上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模拟氮沉降研究表明,持续高氮输入将会显著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威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处于氮沉降热点区域的中国中南部。森林生态系统的氮沉降效应依赖于系统的氮状态、土地利用历史、气候特征、林型和林龄等。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长期跟踪研究和不同气候带站点之间的联网研究,特别是在森林生态系统对长期氮沉降响应与适应的过程机制、地下碳氮吸存潜力研究、以及与其他全球变化因子的耦合研究等方面,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开放研究站简介长白山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是拥有大量物种资源的生物基因库.特别是长白山的森林生态系统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出现明显的垂直分布带谱,成为东亚地区不可取代的重要生态学研究基地.为了长期深入地开展森林...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夏季温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呼吸等生态过程都受温度的制约。对森林温度特征的研究 ,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评估森林对环境综合效益的基础。早在 2 0世纪初 ,德国学者Geiger[8] 就作了赤松林气温日变化研究 ,随之 ,后人也作了大量的相关工作 ,对森林温度特征认识逐步深化[1~ 3,5,7]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中温带湿润气候区最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 ,是中国东北样带东部最典型的生态系统。它对调节气候 ,稳定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此研究通过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内空气温度与土壤温度进行…  相似文献   

20.
1982年8月30日至4月7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京主持召开了我国最大的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学术交流和工作会议。来自该站的科技人员和一些宣传出版单位的代表及外地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国生物界的著名老科学家汤佩松、马世骏、阳含熙、贾慎修、侯学煜等前后参加了会议并对该站的科研成果作了高度评价,同时对今后的科研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间,代表们总结了该站建站三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进一步讨论和制定了该站今后的科研工作计划。提交大会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报告共48篇,在大会上宣读的有25篇,内容有:有关土壤、植物区系、植被和草地资源方面的本底资料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