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生命造成了惨重的伤亡,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令天下人为之悲伤和惊骇。面对地震的惨状,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汶川地震破坏力这么巨大?为什么破坏的严重性这么点多面广?地震触发的次生山地灾害是最大的帮凶。据不完全统计,汶川大地震所触发的崩塌、滑坡、堰塞湖、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点多达5万余处。如北川老县城滑坡直接掩埋1 600余人,其巨大的气浪将周围100米范围内的房屋彻底摧毁;再如安县大光包一黄洞子沟滑坡,粗略统计其体积接近10亿立方,形成的堆石坝高达550米。这些超大型崩塌、滑坡和后期的泥石流使地震灾害损失增加30%以上。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对两栖动物栖息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采用卫星遥感照片评估了汶川地震后3种两栖动物栖息地震损状况,结果表明:(1)15.2%的两栖动物的适宜栖息地遭到了地震的破坏;(2)震损栖息地纬向分布于31°~32°N之间,震区的南部和中部;(3)被破坏的栖息地垂直分布于2000m以下的中低海拔区段。汶川地震及次生灾害使两栖动物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严重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后续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不仅给地震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对该区域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造成了长期的严重影响(欧阳志云等,2008)。地震发生地所属的岷山和邛崃山系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区域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大熊猫(Ailuopoda melanolcuca)和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国家林业局,2006)。根据遥感影像数据,汶川地震及其所引起的各种次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影响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山高谷深坡陡,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同时该地区还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汶川大地震不仅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对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研究运用遥感数据和实地调查,评估了地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大地震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系统丧失面积为122136hm^2,并形成了包括汶川县、彭州市、绵竹市等10县市的地震生态破坏重灾区。(2)地震导致65,584hm^2大熊猫生境丧失,损失比例5.92%。(3)94.64%的受损生态系统分布在地震烈度Ⅸ以上区域,53.82%的受损生态系统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下的区域,66.09%的受损生态系统分布在坡度30~50&#176;之间。地震导致的生态破坏将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在恢复重建中要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畜牧养殖业也带来了灾难性打击.四川是我国畜牧业大省,养殖业是广大农民的支柱产业,如何做好地震灾区及周围地区灾害期间和灾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确保大灾之后不出现大的人和动物疫病流行,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动物健康,是当前畜禽养殖户及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发生8.1级地震,震级与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相仿.但造成的破坏以及公众影响程度远远小于汶川地震。  相似文献   

7.
地震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宁  卢涛  罗鹏  朱单 《生态学报》2008,28(12):5810-5819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难之一,其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地震往往会导致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尤其自身比较脆弱的山地生态系统。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系统总结了山区地震的基本特点,综述了地震对于典型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山地景观以及区域生态安伞的影响。地震对于山地生态系统可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损毁动植物、破坏栖息地、改变水文过程),也可能产生间接的影响(污染环境、改变动植物习性、影响生物化学循环)。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影响,都是以地震对山地生态系统地形地貌的改变为主导。山区由于地震而引发的次生灾害对于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建议应该加强有关地震对山地生态系统影响方面的研究,并指出了围绕此次5.12汶川大地震,应该重点开展的几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化石》1989,(4)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它造成的破坏,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震区的人们对此十分熟悉,而非震区的人们则很少见到。这里刊登云南省地震局地质测量队谷一山同志拍摄的云南澜沧—耿马强烈地震宏观破坏情况的部分照片。这些资料不仅能使读者了解地震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截止2008年6月22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 181人遇难,374 171人受伤,失踪18 522人,累计受灾人数45 612 765人.在受灾人群中,儿童占了一定的比重.  相似文献   

10.
接受我们采访的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志云研究员,他是最早关注震区生态并进入现场调查的专家之一。他说:这次地震导致的生态破坏十分严重,这绝不只是一种学术上的讨论,因为这一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又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我们的访谈集中在:这次地震在生态方面造成了哪些破坏?为什么需要我们对此给与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