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江堰至汶川的公路在地震后最初的"黄金72小时"里成了使全中国揪心的一条生命之路,它因穿过震中,而集各种罕见地质灾害于一身,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三个月后这条公路被奇迹般地抢通。举世空前的经历,使它当然地拥有了遗产价值,成为一条地震遗迹与地震文化之路,记载着人类在与次生地质灾害的博弈中以性命换得的真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汶川地震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2008年10月中旬,选择在龙溪虹口和千佛山两个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在调查的20条样线中,发现次生地质灾害体100处,平均面积为(12±2.5)hm^2。地质灾害体按基质成分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壤、裸岩、流石滩、地被残留物,其中部分灾害体上已经长出草本植物。地质灾害点发生比例与坡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地质灾害体的面积和影响范围也呈显著正相关。野外调查中共发现动物活动痕迹点52处,没有发现因地震直接导致伤亡的动物个体,约60%的动物活动痕迹位于距地质灾害体100m的范围内,表明地震后动物的活动区域并未远离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体;与震前相比,在旅游景区发现更多野生动物的活动痕迹,表明人类活动停止后,野生动物重新利用这些栖息地。  相似文献   

3.
次生地质灾害在5.12汶川地震中杀孽重重,其“杀手”面目却时常因人们对它的无知而被掩盖。然而,早在地震之初举国救人之时,一支由官员和专家组成的应对地质灾害的队伍就已经迅速进入灾区第一线,随后由800多名专业地质人员组成的队伍化整为零奔赴危情四伏的大山深处,目标锁定在排除次生地质灾害的进一步威胁。  相似文献   

4.
地震发生后不久,一支800人应急排查队伍奔赴灾区54个县,现场排查了1万多个灾害点和隐患点,获取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最直接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泥石流     
《人与生物圈》2009,(2):70-75
汶川地震后,都汶公路上发生了几十起泥石流。 2008年5月13日,在甘肃文县发生了多起泥石流。 2008年5月18日,在四川崇州山区的鞍子河支流火石沟暴发了泥石流。  相似文献   

6.
“上帝不来,票子没有了” 九寨沟是幸运的,地震几乎没有对她造成大的自然破坏。然而,一条来自网上游客的帖子让我们为九寨沟捏了一把汗。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九寨沟.山崩地裂意味着什么?地震究竟会对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灾后重建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震后一个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九寨沟。  相似文献   

7.
《人与生物圈》2009,(2):68-69
汶川地震后的几个月里,我编辑部人员先后几次到达灾区采访,见到听到短短数月之内随着时间推移震区地貌以“进行时”发生着明显的改变:原来的滑坡体扩大了,雨季后到处出现泥石流,有的地方冒出了新的堰塞湖,原来的河道变成了瀑布……中科院成都分院赵永涛剐院长告诉我们:对地球来说这是一种小型的造貌(缔造地貌)过程。显然这是一次见证地貌建造过程的难得机会,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地貌的改变对地球来说虽是微不足道,而对灾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则是一次剧烈的改变,或许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进而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各种形式地貌的改变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和关系展现出来的呢?摸准其问的规律显得十分重要。中科院成都山地环境与灾害所的研究员崔鸱和唐邦兴说:“山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链条,很早我们就提出‘灾害链’的说法,只是没有引起重视,这一次的地震使它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与滑坡对话     
次生地质灾害在5·12汶川地震中杀孽重重,其"杀手"面目却时常因人们对它的无知而被掩盖。然而,早在地震之初举国救人之时,一支由官员和专家组成的应对地质灾害的队伍就已经迅速进入灾区第一线,随后由800多名专业地质人员组成的队伍化整为零奔赴危情四伏的大山深处,目标锁定在排除次生地质灾害的进一步威胁。  相似文献   

9.
地震发生后不久,一支800人应急排查队伍奔赴灾区54个县,现场排查了1万多个灾害点和隐患点,获取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最直接的资料。汶川地震消息一传来,国土系统本能地紧张起来。这个地区平时就是地质灾害的易发频发区,如今再一地震,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0.
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其中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是:用一个什么样的指标能够准确易懂地表述这次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的严重程度?汶川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一共有14,000多处,主要是崩塌和滑坡,泥石流是后来降雨诱发的。从世界范围来讲,这次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点最多,灾害发生程度也是最强的。如果说次生地质灾害一共可分为8级的话,我们这里就是最严重的8级。绝大部分经济损失,公路的毁坏,安置选址的难度等等都是因为次生灾害,而不是因为纯粹的地震。次生灾害导致的人员死亡估计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是这就产生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用什么样的一个直观指标来表述次生地质灾害的程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