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莲花山蓝马鸡孵卵节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2003年5~6月,应用温度自动监测技术,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繁殖及孵卵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蓝马鸡的巢址位于海拔2900—3020m的针阔混交林或灌木林中,蓝马鸡的窝卵数为9.5(n=4),孵卵期的主要天敌为哺乳类。根据对4个巢的监测,蓝马鸡雌鸟在孵卵期的平均日离巢次数在1.25~4.00次,平均日离巢时间在16.6~46.4min之间。雌鸟的平均在巢率为97.0%(n=3)。根据对4号巢雌鸟孵卵节律连续27d的观测,发现雌鸟在每日离巢2次或3次时,其首次离巢时间要显著早于每日仅离巢1次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2013年3~10月,使用红外监控设备对哈尔滨市松北区某狗獾养殖场的24只笼养东北亚种狗獾(Meles meles amurensis)的繁殖行为进行全天候观察记录。狗獾3月末至5月初交配,翌年3月末至4月初产仔,妊娠期长达11~12个月。以往国内文献报道狗獾交配时间主要分布于7~8月,这种交配时间的变化表明其延迟着床的时间可能也存在较大变化。对交配期内全天各时段交配频次的观察发现,交配可在全天任一时间段发生,昼、夜差异不大。交配时长10~110 min,多数交配的时长为60~80 min。观察还发现,狗獾交配期内交配频次和时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沙gi为内蒙古中部荒漠草原地区的夏侯鸟。作者于1966-1986年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达茂旗和土默特右旗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每年4月中旬迁来,雄先雌后。5月开始筑巢产卵,筑废弁鼠洞中,窝卵5枚。经12-13天孵化,于6月初孵出雏鸟,在期15-16天,离巢后在巢区附近觅食和练飞,遇有危险马上钻入附近鼠洞隐蔽,到9月下旬南迁前仍呈家族群活动。  相似文献   

4.
黑鹳(Ciconia nigra)种群数量稀少,成活率低,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加强对黑鹳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鹳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开展繁殖行为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黑鹳的保护成效。2012至2015年对2处黑鹳繁殖巢址进行了繁殖期观察。2012年5月15日首次发现1巢内有4枚卵并有亲鸟在巢中孵卵,6月7日孵化出4只幼雏,8月底全部成功离巢。2013年4月黑鹳利用该巢产卵5枚,孵化1只雏鸟,孵卵期约33 d,后期卵、雏鸟均消失,推测为来自蛇类的捕食。2014、2015年该巢未被利用。2014年4月24日发现另外一处巢址,8月12日观察到3只幼鸟已开始练习飞行,至8月19日全部离巢。2015年该巢孵化雏鸟4只,6月初死于恶劣天气。通过监测发现黑鹳连续多年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所发现的两巢成功出雏7只个体。本研究初步获得保护区境内黑鹳的繁殖信息,为后续促进黑鹳种群恢复与栖息地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沙为内蒙古中部荒漠草原地区的夏候鸟。作者于1966─1986年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达茂旗和土默特右旗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每年4月中旬迁来,雄先雌后。5月开始筑巢产卵,巢筑废弃鼠洞中,窝卵5枚。经12─13天孵化,于6月初孵出雏鸟,在巢期15─16天,离巢后在巢区附近觅食和练飞,遇有危险马上钻入附近鼠洞隐蔽,到9月下旬南迁前仍呈家族群活动。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14日,重庆清华中学寻禽记观鸟会在重庆市巴南区的清华自然保护小区缓冲区南观景台(106°32′11″E,29°27′22″N,海拔200 m)附近发现1对偏褐色八哥,1只在樟树上鸣叫,1只在水沟饮水;次日在核心区罗家湾林区(106°32′9″E,29°27′28″N,海拔190 m)又听见其鸣叫声.经鉴定为重庆市鸟类新纪录--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 (Linnaeus, 1766).  相似文献   

7.
黑枕黄鹂繁殖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1年在山西省沁水县中村地区对黑枕黄鹂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该为夏候鸟,种群遇见率为1.38只/km,5~8月为其繁殖期,5月底开始营巢,6月中旬产卵,窝卵数2-4枚,孵化期为16~17天,经亲鸟巢内喂育15~17天离巢,离巢后的锥鸟仍需亲鸟喂育8~10天,方可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8.
2019和2020年,在广西崇左恩城观察了喀斯特森林一对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的繁殖行为.此对冠斑犀鸟每年4~7月在石壁上的洞穴里营巢,其孵卵期约为35 d,育雏期约为55 d.每年均有2只幼鸟成功离巢.幼鸟及雌鸟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雄鸟喂食时缺少明显的高峰.结果表明,冠斑犀鸟...  相似文献   

9.
甘肃莲花山淡眉柳莺的繁殖记录及其孵卵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7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记录了淡眉柳莺(Phylloscopus humei)繁殖,研究了其孵卵行为。结果表明,窝卵数为(4.3±0.5)枚(4~5,n=4),卵的大小为(14.0±0.4)mm×(11.2±0.4)mm(n=17)。育雏期为(13.8±0.5)d(13~14,n=4)。孵化期内雌鸟日活动期的平均长度为(833.2±40.0)min,平均每天离巢(46.6±12.2)次(n=27),每次离巢时间为(5.3±2.8)min(n=1435),每次在巢时间为(12.7±7.5)min(n=1409),在巢率为72.4%±11.6%(n=21)。雨天在巢和离巢的时间与晴天有显著差异,晴天在巢率为71.5%±12.1%(n=13),雨天在巢率为75.1%±9.0%(n=8)。在整个孵卵期间所有记录到的卵温平均为31.2℃(49066min内连续记录58879次)。雌鸟每次离巢,卵温平均下降(9.4±3.4)℃(n=1450)。  相似文献   

10.
绿鹭的繁殖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4-9月在合肥市对绿鹭(Butorides striatu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绿鹭营巢生境主要选择在建筑物附近的高大阔叶树上,常一树一巢,未见与其他鹭类混群营巢。每巢产3-5枚卵,孵卵期21d,育雏期41d,42日龄后幼鸟离巢飞走,出飞存活率62.5%。育雏期雏鸟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在4所大学校园及1处公园统计到有效巢56个,推算绿鹭224只。绿鹭在合肥繁殖属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1.
矶鹬(Tringa hypoleucos)的繁殖习性,目前在国内报道甚少。笔者于1966年3—10月和1979年3—10月,先后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县海兰江流域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共采获成鸟4只(1 3)、离巢幼鸟8只(4 4)、在巢雏鸟4窝(16只),卵6窝(共24枚)。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作者于1974年9月14日,在广东省博罗县一社员家里,挖取一个完整的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主巢。经解剖发现内有短翅补充型蚁王一只(见图1、2),体色较原始型蚁王为淡,体壁较柔软,有颜色较淡的复眼,中、后胸背板上有类似若虫的翅芽,但不同于有翅成虫脱翅后的残存翅鳞。据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刘锋  李大江  王广龙  王渊  陈越 《四川动物》2020,39(2):129-129
2019年10月31日和11月3日,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达木乡(95°27′48.39″E,29°29′39.22″N,海拔1 577 m)观察到1只椋鸟科 Sturnidae鸟类在民房屋顶活动,该鸟头黑色,身体褐色,喙黄色,眼周有明显的黄色裸皮区域,脚黄色,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图1),经鉴定为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  相似文献   

14.
四川雉鹑繁殖习性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2008年,在四川省雅江县对四川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的繁殖习性,包括巢、卵、孵卵时间、生长量度和日行为节律进行了初步观察.四川雉鹑同时营树上巢和地面巢,以树上巢为主,占68%(n=25);产卵期集中在4月,正常窝卵数2~5枚(n=9),窝卵孵化率为63.89%(n=12);雌鸟在孵卵期每天离巢1次,离巢平均时间(63.0±22.6)min(n=18),孵卵期24~29 d(n=4);150日龄幼鸟的体重接近成体.在繁殖期,四川雉鹑6:30~7:00时从夜栖树上飞下,行至觅食地觅食,17:00时左右返回夜栖地,19:00~19:30时上树夜栖.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5月,在四川省雅江县对四川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的孵卵行为进行了观察.在孵化过程中,卵重与孵卵剩余天数呈明显的正相关(r=0.939,F=59.585,P<0.001).卵在巢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雌鸟坐巢的行为主要是孵卵行为(78.7%),其次是离巢(17.4%)和翻卵(3.1%),其他行为(如鸣叫和梳理)偶尔发生(0.8%).孵卵行为全天发生,离巢行为主要发生在7:30~11:30,翻卵行为多发生在13:30~15:30.雌鸟从巢的一个固定位置进出巢.雏鸟出巢时只由雌鸟带领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八哥的繁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88年3—7月在陕西省汉中地区勉县铜钱坝乡陈家湾村(东经106°29′,北纬33°06′),对八哥的营巢、产卵、孵化和幼雏的生长发育——包括体重、体长、翅长、嘴峰、跗蹠以及飞羽和尾羽的生长等进行了初步观察。八哥树洞营巢,窝卵数为6,孵化期18天,育雏期约25天。飞羽及复羽的生长约需17—20天。  相似文献   

17.
1987年、1988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观察站对复齿鼯鼠(Trogopterue xanthipes)的筑窝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站(海拔2520米),大部分为原始森林,少部分为次生林。有云杉、冷杉、桦木、拐棍竹、忍冬、荚蒾等,林内阴湿,地衣、苔藓较多。复齿鼯鼠一般傍晚出巢觅食,偶尔也见白天出巢活动。曾见一只复齿鼯鼠在巢区附近的冷杉树上,以桦木嫩叶为食。又曾见一只复齿鼯鼠从巢内滑翔于荚蒾树上,以其叶为食。复齿鼯鼠筑窝地点多样,作者共发现四个窝:一窝筑于冷杉树上,离地5—6米。一窝筑于桦木树上,离地15—17米,另两窝筑于宝兴栒子树上,离地3—5米…  相似文献   

18.
2001年5~7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暗绿柳莺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的孵卵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表明,孵化期内雌鸟日活动期长度平均为(848.5±14.8) min (n=17),每天离巢(16.0±3.0)次(n=15),每次离巢时间为(12.3±5.0) min (n=251),每次在巢时间为(43.6±21.9) min (n=236),在巢率为(78.8±2.4)%.雌鸟在巢时卵温平均为(31.3±3.5)℃ (n=10646),离巢时卵温平均为(26.6±4.8)℃ (n=2876);夜晚的平均卵温为(30.6±3.5)℃ (n=9239).孵卵温度在孵卵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金眶鸻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眶(行鸟)Charadrius dubius curonicus Gmelin的生态学资料(尤其繁殖习性),目前国内尚少见报导。笔者于1963年4月起,先后在吉林省延吉县海兰江流域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采获离巢幼鸟2只(1 1)、在巢雏鸟一窝(4只)及卵5窝(共19枚)。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成文,提供参考。 繁殖地区的自然环境 海兰江是图们江的一大支流,流经龙井盆地,每年3月末至4月中旬有春汛一  相似文献   

20.
四川瓦屋山金色林鸲的繁殖生态及孵卵节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 0 3年 4~ 7月 ,在四川省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对金色林鸲 (Tarsigerchrysaeus)的繁殖生态和孵卵节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金色林鸲营巢期从 4月下旬~ 6月中旬 ,孵卵期一般为 1 6~ 1 7d,育雏期为1 6d。窝卵数一般为 3~ 4枚 ,平均为 (3 . 75± 0. 45 )枚 (n =1 2 ) ,孵化率为 60 0 % ,育雏成功率为 85 2 %。仅雌鸟孵卵 ,根据对 3巢的监测 ,发现雌鸟早晨 6:0 0时左右首次离巢 ,晚上 2 0 :0 0时左右回到巢中 ,每天出巢次数 1 8~ 1 9次。孵卵雌鸟每次出巢时间一般少于 2 0min ,异常离巢时最长达到 65 6min。雌鸟出巢时间的长度和环境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Spearman,r=0 . 1 1 8,P =0 . 0 0 7,n =5 3 1 )。金色林鸲雄鸟存在羽毛延迟成熟现象 ,亚成体雄鸟可以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