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为了建立原代鸡胚细胞的传代培养工艺,探究传代鸡胚细胞对麻疹病毒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本研究将原代鸡胚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分别采用原代鸡胚细胞和传代鸡胚细胞培养麻疹病毒沪-191(Shanghai-191,S-191)株毒种,并对病毒收获液进行滴度检测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原代鸡胚细胞可稳定传代培养至第10代,各代次细胞生长趋势相似;第5代鸡胚细胞染色体检查为正常染色体核型;第8代鸡胚细胞成瘤性检查未见成瘤;采用第3、5代鸡胚细胞制备的麻疹病毒滴度水平高于原代鸡胚细胞,但无显著性差异(n=3,P>0.05),编码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和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的基因序列与S-191株完全一致,未发生变异。本研究证实,原代鸡胚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各代次鸡胚细胞对麻疹病毒的敏感性不变,产毒水平无显著差异,可用于培养麻疹病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鸣胚发育后期心电图,测定鸡胚发育后期心率及其变化.方法:利用壳膜外电极测量鸡胚心电图,根据RR间期计算鸡胚心率。结果:引出了具有较为清晰Q波、R波(振幅在8—20μV波动)、S波的鸡胚心电图。鸡胚的QRs间期在发育后期无明显变化,心率在D14~D20早期的心率变化较小,在D20后期和D21显著增加(P〈0.01)。结论:建立了壳膜外记录鸡胚心电图的方法,鸡胚在啄壳期心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对"观察鸡卵的结构和鸡胚的发育"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实验观察鸡胚的完整发育过程,有助于理解鸡卵的结构和鸡胚的发育,帮助学生构建动物个体发育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鸡胚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受精鸡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氨基酸、激素、酶免疫球蛋白、及多种RNA等生物活性物质.以鸡胚为营养添加剂,能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本实验探索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营养成份对尼罗罗非鱼的发育生长的影响,并研究鸡胚在各时期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变化状况.这能使我们找出鸡胚营养物质的最盛时期,便于开发利用,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Vezf1基因在鸡胚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了针对鸡Vezf1基因的RCAS病毒RNA干扰载体,分别在鸡胚细胞和胚胎水平对Vezf1基因实施沉默,通过Real-time 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m 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基于RCAS病毒的干扰载体可以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和活体鸡胚中成功沉默Vezf1基因的表达。此研究为利用鸡胚模型深入了解Vezf1基因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索鸡胚胎干细胞培养的优化条件,比较不同饲养层对鸡胚胎干细胞离体培养的效果。方法:用传至第2代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与鸭胚成纤维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后制作饲养层,比较这2种饲养层以及不用饲养层对鸡胚胎干细胞离体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在以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胚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的培养体系中,鸡胚胎干细胞均可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而且2种饲养层对鸡胚胎干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胚成纤维细胞均可作为较好的饲养层细胞用于鸡胚胎干细胞的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7.
用ELISA法测定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在流感疫苗生产用海兰白鸡鸡胚中的残留。实验通过比较空白组0d龄全鸡胚和给药组0d龄全鸡胚中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的残留量,说明了饮水给药的方法能够建立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模型。通过比较10d龄鸡胚尿囊液、卵黄中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的残留量,说明尿囊液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卵黄。通过绘制残留曲线,可以看出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在海兰白鸡体内蓄积迅速,却消除缓慢。通过实验初步摸索出了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在鸡胚中的分布、代谢及残留规律,获得了部分生产用鸡胚尿囊液的抗生素残留量数据,为进一步控制流感疫苗生产用鸡胚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回转器旋转对鸡胚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fura-2双波长荧光法,测定了孵化第6至16天鸡胚脑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并且利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的生物效应,研究了不同胚龄鸡胚旋转不同时间后,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孵化第8至16天鸡胚旋转不同时间后,其脑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第10天鸡胚旋转4或7小时及第13天鸡胚旋转24小时后,脑细胞内Ca2+浓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第10天和13天鸡胚分别旋转4和24小时后再静置恢复相同时间,细胞内Ca2+浓度均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水平。结果显示,回转器旋转引起的鸡胚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降低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用标记过的外源凝集素作探针以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已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首次用~(125)I标记鸡胚肝凝集素,再以~(125)I-凝集素亲和标记鸡胚肝细胞。标记的鸡胚肝细胞经放射自显影(ARG),可用扫描电镜(SEM)对细胞表面受体的位点进行直接观察,以研究鸡胚肝凝集素受体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顾锦法  颜贻谦 《生理学报》1989,41(2):191-195
用培养过鸡胚(来亨鸡)或胎鼠(ICR小鼠)肌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定量地研究它们对胎鼠或鸡胚的成肌细胞的增殖和融合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 胎鼠的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胎鼠或鸡胚成肌细胞增殖,分别为对照组的2.65倍,(P<0.001)或2.35倍,(P<0.01);(2) 鸡胚的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鸡胚或胎鼠的成肌细胞增殖,分别为对照组的2.66倍,(P<0.01)或2.17倍,(P<0.01);(3) 胎鼠的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增加胎鼠或鸡胚的成肌细胞的融合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9倍或2.6倍;鸡胚的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只增加鸡胚成肌细胞的融合率,为对照组的2.1倍,但对胎鼠成肌细胞的融合无明显的影响。 实验结果提示: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两种动物间无明显的差异,但在融合上却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回转器旋转模拟微重力生物效应是一常见的在地面研究失重对生物体影响的方法。本文应用流式细胞光度计测量8~16天的鸡胚经回转器旋转,不同时间后鸡胚脑细胞内的DNA含量,研究旋转对不同发育阶段鸡胚脑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说明旋转后的鸡胚脑细胞被阻留在G1期  相似文献   

12.
黄玉辉  徐天瑞  龚毅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3,25(4):251-253,T003
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法是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活性的重要方法。我们通过考察培养基、鸡血浆和鸡胚浸液的比例、背根神经节部位、培养时间等条件对NGF刺激神经节生长的影响,从而建立了一套检测NGF活性的优化条件。在含20%鸡血浆和15%鸡胚浸液的DMEM的培养基中,利用伊莎褐鸡胚腰部的背根神经节,在终浓度为30ng/ml的蛇毒NGF的刺激下,培养36h可以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该条件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3.
鸡胚模型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模型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鸡胚发育过程清楚,利用鸡胚本身的结构特点,可作为研究与胚胎发育相关的生物学实验模型。另外,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丰富,是天然免疫缺陷宿主,可作为血管药理学、肿瘤学等方面研究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实验模型。本文综述了鸡胚模型在生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蛋壳膜在鸡胚发育中具有保护胚胎,维持鸡内渗透压和呼吸功能。它是一种纤维性质的结构。如图,鸡胚发育第四天时,蛋壳膜的超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15.
用回转器旋转鸡胚蛋研究对脑细胞的模拟微重力生物效应.采用连续荧光法测量孵化10 d(E10)和孵化13 d(E13)鸡胚的脑细胞谷氨酸的初始释放速率、在KCl去极化及单个电脉冲刺激后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以及谷氨酸的含量,并对旋转处理组和静止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旋转组和对照组脑细胞的谷氨酸初始释放速率没有显著差异,E10鸡胚经24 h旋转后,在KCl刺激下脑细胞的谷氨酸释放速率和释放量皆高于对照组,经4 h旋转后谷氨酸含量显著增高(P<0.01);但旋转24 h的E13鸡胚上述指标皆无显著改变,表明微重力对鸡胚脑细胞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与胚龄有关.鸡胚脑细胞在电脉冲刺激下谷氨酸释放的动态过程表明:脉冲电场引起的谷氨酸释放与细胞内钙离子迅速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发生的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采集病死鸡肾脏为材料,通过接种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进行病毒的分离和传代,分离到1株病毒(FX),敏感鸡人工感染后出现呼吸症状,剖检病鸡时大我鸡肾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病毒能死鸡胚和产生侏儒胚;病毒能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在鸡胚中增殖,病毒经电镜观察,其大小在80-120nm之间,囊膜外有纤,病毒经IBV单抗ELISA检测呈强阳性反应。研究结果初步表明,FX毒株为肾型IBV。  相似文献   

17.
陈大为  李瑞国  刘佳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0,18(5):390-393,I0006,I0007
目的建立在体鸡胚电转染-RNA干扰技术(RNAi)模型。方法通过SOE-PCR方法,利用shRNA中的Loop环作为交叠区序列成功的建立了一种方便的shRNA表达序列构建方法,将Isl-1特异性的shRNA序列插入到pEGFP-H1-shRNA质粒中,通过注射后电转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sl-1在鸡胚神经管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的表达。结果鸡胚神经管和DRG中Isl-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成功建立了在体鸡胚电转染-RNAi模型,为以鸡胚为模式动物研究神经管和DRG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利用31P-NMR方法对回转器旋转的鸡胚脑细胞内磷酸单脂(PME)、磷酸双脂(PDE)及ATP和pH值进行了定量分析, 以研究对脑细胞磷脂代谢及能量代谢的模拟微重力生物效应. 实验结果显示出: 对E13鸡胚旋转24 h引起了ATP和PME及pH值水平的显著性升高. E15鸡胚经24 h旋转对脑细胞磷脂代谢及能量代谢产生类似影响, 但皆未达显著性差异水平. 还利用孔雀石绿方法测量旋转对鸡胚脑细胞 ATPase活性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观察到: E13和E15鸡胚经24 h的旋转引起了ATPase活性的显著下降, 前者比后者更敏感. 停止旋转24 h后, 鸡胚脑细胞所出现的上述变化, 除ATP仍然高于对照外, 其他指标皆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9.
董跃伟  黄玉辉  徐天瑞 《蛇志》2004,16(4):10-12
目的探索一套稳定可靠的鸡胚背根神经节测定NGF活性的实验条件.方法通过观察培养基、鸡血浆和鸡胚浸液的比例、背根神经节部位、培养时间等条件对NGF刺激神经节生长的影响,从而建立一套该培养法检测NGF活性的优化条件.结果以DMEM为母液,在含20%鸡血浆和15%鸡胚浸液的培养基中,利用伊莎褐鸡胚腰椎背根神经节,在终浓度为30 ng/ml的蛇毒NGF的刺激下,培养36h可以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结论该条件简单实用、分辨率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专一性颇强的Ca~(++)螯合剂EGTA改变眼腔内的Ca~(++)水平,研究细胞外钙在鸡胚水晶体发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我们用特制的鸡胚去壳培养“摇篮”,在39℃培养箱中培养鸡胚。发育至20期时,向右侧眼腔内注射EGTA水溶液;同胚未注射的左侧眼作为对照。注射后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固定,并剥出水晶体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