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箱养鱼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网箱养鱼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适合大水面的渔业方式。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强度的扩大,许多水体局部或全部水质恶化,网箱养鱼对环境影响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1],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网箱养鱼的废物输出(Wastedischarge)网箱养鱼输出的废物主要包括未食的饲料、排泄和排粪以及化学药品等。1.1未食的饲料无论是精养还是半精养网箱养鱼都需要投喂饲料,而投喂的饲料总有一部分不能为网箱养殖的鱼类所食。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饲料可能投唱得太多;二是投喂的方式不当;三是干饲料中有一部分物质呈粉状,投喂后或被风…  相似文献   

2.
在水库里架设网箱,利用天然浮游生物来培养大规格鲢鳙鱼种,具有密度大、生长快、成活率高等优点。本文根据白莲河水库网箱养鱼测定的数据,说明网箱养鱼的特点,从生态学观点初步探讨网箱养鱼一般生物学原理。但观点、看法不一定正确,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网箱养鱼在我国始于1973年。因为这种生产方式具有流水、密放、精养、高产等特点,所以它的历史虽然不长,却发展迅速。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网箱养鱼的有关事项。 1.选择网基凡是布设网箱的区域,水深应在2—4米为宜。在区域内最好没有水草生长、水质无污染、避风、向阳、水稍流动,但不是交通要道。能选择水质较肥、运输方便的地方更好。  相似文献   

4.
网箱养鱼对水库水体甲基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2010年9月(暖季)和2011年3月(冷季),选取乌江渡水库网箱养鱼区和距离网箱100~200m的对照区(库心),对水体不同形态汞及其他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网箱养鱼对水库汞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暖季养鱼区水体总汞含量为(2.04±0.53)ng·L-1,甲基汞含量为(0.146±0.231)ng·L-1,对照区水体总汞含量为(3.33±2.39)ng·L-1,甲基汞含量为(0.380±0.577)ng·L-1;冷季养鱼区水体总汞含量为(3.04±1.53)ng·L-1,甲基汞含量为(0.047±0.028)ng·L-1,对照区水体总汞含量为(3.24±1.23)ng·L-1,甲基汞含量为(0.046±0.013)ng·L-1;养鱼区与对照区总汞含量(n=35,P=0.875)、甲基汞含量(n=35,P=0.091)均无显著差异。结合对养鱼区与对照区水体中其他各参数(总氮、总磷、溶解性有机碳、叶绿素、温度、溶解氧等)综合分析表明,由于水库蓄水与泄水发电对水库水体的扰动及水库自身水体的交换作用导致水体呈混匀状态,网箱养鱼造成的水体甲基化程度差异不显著;而水库水体季节性分层造成的水体底部厌氧和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水体甲基汞含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网箱附着生物(Periphyton)是指附着在网衣表面的一群绿色和褐色的微型生物,有些网箱养鱼单位产量不高经营失败,多是由于它们的影响所致。大量发生时,就产生以下危害:1.堵塞网目阻碍箱内水体更新,使网箱内外的溶氧和浮游生物失去动态平衡;2.消耗水中营养物质,吞食箱体周围的微细藻类,与鲢鱼争食夺氧;3.增加网箱重量,加大水流对网箱的阻力,导致浮箱下沉;4.腐蚀网线,缩短网箱使用时间。严重时造成箱内缺饵、缺氧、污物堆积、水质恶化、影响箱鱼生长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6.
淡水养鱼     
一.我国养鱼的历史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据说远在公元前473年的范蠡(陶朱公)即进行养鱼(传说现在的湖北省鄂城县西门外西山有陶朱公读书处,并有寒溪养鱼池),并著有“养鱼经”叙述养鱼的方法及其收益,是全世界最早的有关养鱼的著作。大约在1500年以前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阐述养鱼的方法。我国水面广阔,气候适宜,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了丰富的养鱼经验,其他各国以饲养鲤鱼为主,而我国除鲤鱼外,还盛产青鱼、草鱼、(?)鱼、鱅鱼、鳊鱼等的鱼苗,成长快、肉味美,是我国的特产,除我国劳动人民饲养外,每年留有大量鱼苗的出口。我国淡水面积约有1亿6千余万亩,其中可以利用养鱼的有5千余万亩,另外,有稻田3亿7千余万亩,其中一部分也可以利用稻田养鱼。单位产量也以我国为最高,如德国养鲤鱼每市亩水面平均年产33.3—133.3磅,印度  相似文献   

7.
非洲鲫鱼即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属广盐性鱼类,生长快、杂食性、抗病力强,是优良的养殖品种。自1957年移入我国后,已广泛在各地淡水池塘养殖,近年来在流水养鱼试验中又获得高产的成绩。从1976年以来,我们试验了非洲鲫鱼在不同盐度海水中的适应情况和在海水网箱中进行的密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鲤痘疮病病原的电镜观察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痘疮病是鲤越冬前后常见的疾病。过去由于该病在池塘中流行不广,危害也不大,因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由于网箱养鱼等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推广,该病日益常见而且严重。本文报道了患痘疮病鲤鱼组织的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9.
配养滤食性鱼对投饵网箱养鱼负荷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用现场围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养鱼水库中配养鲢对投饵网箱养鲤负荷力的影响。共用围隔30个,每个围隔水深5m,容积14.3m~3。实验中观测了理化指标8项、生物指标5项。实验结果表明配养鲢不仅在溶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等方面明显改善了水质,而且还降低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浮游细菌的数量。配养鲢对投饵网箱养鲤的净产量,生长率,饲料效率都有显著地提高;使鲤、鲢的总负荷力和总鱼产量各自都提高了35%。并已查明,投饵网箱养鲤与水库配养鲢的适宜现存量比例3:1优于2:1。  相似文献   

10.
1959年3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水产组为了总结我国淡水养鱼经验以推动今后的生产,成立了“淡水养鱼经验总结委员会”,进行此项总结工作。在中央水产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全国有关单位的协作与努力下,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淡水养鱼的宝贵经验,编写成“中国淡水养鱼经验总结”一书。  相似文献   

11.
养殖鱼类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我国池塘养鱼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经验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过去对鱼类营养的研究没有引起重视,以致鱼类营养科学基础十分薄弱。而国外鱼类营养科学的发展已有近四、五十年的历史,并取得广泛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养鱼饲料工业和现代养鱼业的发展。近年,我国在发展养鱼生产中,深刻认识到饲料是养鱼的物质基础,饲料问题没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展淡水养殖事业,研究利用污水养鱼问题,早为许多国家所重视。我国已有9个省利用污水养鱼。水面面积达11万亩,占我国淡水养鱼面积的1%,而年产量占淡水养殖鱼产量的10%。污水养鱼的特点是:鱼长得快,消长期短,鱼产量高,平均亩产量750斤左右,比清水养鱼产量高5—10倍。西安试用城市下水道污水养鱼,一则解决了水源不足问题。二则达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三则解决了鱼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污水养鱼虽然具有多种优越性,但长期利用污水养鱼。对污水不加处理,鱼类就会因水中含有毒物质而发生问题。因此要对污水养鱼进行调查,并对鱼体进行卫生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稻田养鱼的历史悠久,远在三国时代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魏武《四时食制》)。新中国成立后,水产部门也曾提倡并宣传稻田养鱼的种种好处。但能坚持的已为数甚微。通过调查和访问,反映是:“实行双季稻连作和新的耕作制度—一浅灌密植,鱼在田中活动范围小,生长季节短,长不大,没有多大意义”、“大忙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利用污水养鱼平均亩产量750斤,最高亩产超过2,000斤。但污水养鱼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利用不当,会引起鱼类急性中毒,大面积死鱼;或是慢性积蓄中毒,毒物富集积累,具有潜在性危害,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研究利用污水养鱼的利弊,以及能否做到科学的利用,并在防治措施上加以解决,是衡量各类污水可否用于养鱼和今后发展前景的关键,为此,我们于1976—1978年调查了九个省、市,三十个重点产鱼区,获得数据近万个。对我国利用污水养鱼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就下述四个问题提出讨论,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浸冬田养鱼     
推广稻田养鱼,对我国发展淡水养殖事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晚稻收割后至来年春耕之前这一段引水沤田的时间(俗称浸冬田或冬闲田)进行养鱼,更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为此,笔者将广东的一些有关经验及个人所知介绍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库对投饵网箱养鱼的负荷力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本文用18个14.3m ̄3的围隔组成的围隔群,以鲤为材料,研究了水库对投饵网箱养鱼的负荷力。实验中观测了水温、透明度、pH值、溶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与非离子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结束时将这些变化与我国渔业水质标准相比较,查明该负荷力约为3000kg·ha ̄(-1),建议增加25-35%的安全储备,以最大载鱼量1800-2300kg·ha ̄(-1)作为推荐值。  相似文献   

17.
养鱼池单位面积产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鱼池的单位面积产量问题,正像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问题一样,是应该予以重视的。很明显地,只有当这问题受到充分的重视以后,人们才会有意义地去改进养鱼技术,从而不断提高鱼池的生产力。在苏联,党和政府十分关怀淡水养鱼事业;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国家池塘养鱼企业有了蓬勃的发展;鱼池的单位面积产量,已飞跃地提高。我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后,也已推动了养鱼事业进一步的发展。鱼池养鱼,此后无疑地将日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灯光被广泛地用于农业、畜禽和渔业生产,我们设想在养鱼网箱内设置适当的水下光源,延长箱内的光照时间,借以诱集水中浮游生物和空中的昆虫,以增加鱼类饵料和摄食生长时间,夜间由于水中灯光的作用,促使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水中溶氧量,适应高密度放养,达到高产的目的。我们在小型静水池塘作了如下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1、中国是研究动、植物学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在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学知识,成书于公元前1796年一1323年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两百种以上的植物(植、P、3)。提到的植物名称也不少于一百种(动、p、4)。2、《养鱼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养鱼学著作。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舂秋战国时代,我国的范蠡就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动P、118),书中对家  相似文献   

20.
1959年3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水产组为了总结我国淡水养鱼经验以推动今后的生产,成立了“淡水养鱼经验总结委员会”,进行此项总结工作。在中央水产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全国有关单位的协作与努力下,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淡水养鱼的宝贵经验,编写成“中国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