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实验室自然交配种群的建立,对于这一重要蚊媒生物学特性的了解及疟疾防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本文为报道在饲养过程中对大劣按蚊产卵数量、产卵天数及昼夜产卵规律等所作的初步观察。材料与方法受试蚊虫均为本室培育的自然交配种群,产卵观察期小蚊笼处蓝光,照度为2—4Lux,其他如实验室条件、蚊笼结构及大蚊笼内部装置以及饲养方法、卵的收集等见刘连珠等(1985,1986)报道。结果一、大劣按蚊饲养初期产卵的情况饲养初期,在改进了饲料配方和长时间微弱蓝光诱导刺激情况下,大劣按蚊雌蚊可有1—3.7%的交配受精率。在…  相似文献   

2.
1989年冬至1990年春在四川宜宾作了蛛形杵蚊Tripteriodes aranoides(Theobald,1901)越冬观察。1方法成虫:选择有蛛形杵蚊分布的江北竹林为观察点,于11月至翌年4月各月捕捉40至60处越冬场所的成蚊毒杀分类鉴定,并根据в.н.веклешишева(1949)的方法观察脂肪体,每次均测记温、湿度。幼虫(蛹):各月采集1至2次竹筒(宜宾仅竹筒孳生)中的蚊幼虫置室内饲养,逐日记录水温,待羽化成虫作分类鉴定。卵:在采集幼虫的同时采集沉积物及润泥装入碗内,加水置室内观察有无该蚊幼虫孵出。幼虫耐寒试验:于元月30日将部分Ⅱ、Ⅲ、Ⅳ龄幼虫移入0—4℃…  相似文献   

3.
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和丝虫病的主要媒介。为了解其活动习性及影响因素,我们于1984年在襄樊市郊进行了此项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方法于当地蚊虫活动季节6—9月份19时至次晨6时,每小时15分钟固定地点捕捉人、牛房内中华按蚊,每旬一次,将新鲜饱血蚊用单个指管扣入,带回实验室饲养观察。用单个指管饲养法将饱血蚊置实验室阴凉处,每隔2小时观察一次产卵情况,记录时间和产卵数,同时每日6、14、22时记录室内温度,求出平均数。将所捕部分饱血及未吸血蚊根据腹部外观,按Cella氏分期(姚永政等,1982)区别,逐个解剖…  相似文献   

4.
分析蚊虫的生殖营养周期,对研究蚊媒性疾病流行病学和制定防制规划,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乐山市中区全福乡,对我省传播间日疟和马来丝虫病的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中华按蚊(An.sinensis)的生殖营养周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方法与结果以人房蚊帐60顶和牛栏3间为捕蚊点。于6—9月每旬捕蚊一次。将所捕Ⅱ期胃血按蚊置室内阴凉处单只饲养。每隔2小时观察一次产卵情况。记录每只蚊产卵时间和产卵数。根据成蚊形态和卵型鉴定蚊种。每日6:00、12:00和20:00分别记录室内温度和湿度。观察嗜人按蚊499只、中华按蚊163只。一般在吸血次…  相似文献   

5.
蠊俗称蟑螂。除为害食物、书籍、布匹等物品外,虫体还携带多种病原体,传染疾病。现将凹缘大蠊(Periplaneta emarginato Karny)的越冬情况报道如下: 调查方法 1.在居民住宅内,选取厨房和寝室作观察点,从头年10月至次年4月,进行了7个月的观察,每月分旬观察一次,时间在晚上7—9点之间,用电筒照明(照度在 50 Lux以下),观察约 20分钟,计算虫数,并作目测鉴定,同时测定观察点的温度。 2.冬季寒冷,选取居民住宅数所,结合室内卫生清扫,分别在厨房、寝室、堂屋和厕所四处进行翻搜,计算越冬成虫、若虫和卵鞘,并观察越冬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寻求高效无污染的防治害虫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 Frey的方法。【方法】本文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采用行为、化学生态学等研究方法,系统观察了异迟眼蕈蚊的羽化节律、交配行为,并对其性信息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异迟眼蕈蚊羽化没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雌虫在16:00—21:00达到羽化高峰,雄虫羽化高峰出现在17:00—23:00,成虫在光期的羽化数量占总羽化数量的72%。成虫的求偶交配行为多发生在羽化后10 min左右,交尾时间3 min左右。异迟眼蕈蚊雄成虫在"Y"型嗅觉仪中对雌成虫及雌成虫腹部粗提物具有正趋向行为反应(P<0.01),证明异迟眼蕈蚊雌虫释放性信息素。【结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雌、雄成虫腹部粗提物进行化学分析,得到雌成虫特有的3种化学物质:正十二烷、正十六烷酸、(Z,Z)-9,12-十八烷二烯酸,这些化合物可能是异迟眼蕈蚊雌成虫的性信息素成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用蚊虫系采自北京郊区、人工养殖5年的实验室种群。室内保持25—28℃及70—80%的相对湿度。平均水温24℃±1。必要时对幼虫或成蚊进行单体饲养。以小鼠做为血源。 一、生活史所需时间 取一含203枚卵的卵筏,跟踪观察各期变化。共孵出幼虫169条,孵化率83.25%。幼虫发育所需时间以2龄为最短、4龄为最长。特别间差异不大,见表1。各龄幼虫均有死亡,除2龄死亡率为2.5%,其余均在3—8%之间。羽化出成蚊95只,羽化率为91.35%。雄蚊与雌蚊数量之比为1.2: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成虫对营养物质的选择补充习性,找出对其产卵繁殖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因子,为其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成虫单独配对试验,研究不同营养物质(花粉、蜂蜜、维生素、糖、醋、酒)和水分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繁殖和寿命的影响。【结果】随着花粉、蜂蜜和维生素浓度的增加,成虫的繁殖力下降;糖醋酒液单一成分和混合液对成虫繁殖和寿命的影响与水分相近;补充供试营养物质和水分对韭菜迟眼蕈蚊的繁殖力均明显高于干燥对照。补充水分的成虫繁殖力最高,产卵率超过70%,单雌平均产卵量达70粒,雌雄成虫寿命最长均超过3 d。土壤湿度对产卵有显著影响,土壤相对湿度为40%和50%时,成虫的落卵率超过25%,落卵量大于480粒,显著高于其它湿度(P<0.05)。【结论】水分是影响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繁殖和寿命的关键因子,供试的营养物质对韭菜迟眼蕈蚊繁殖没有促进作用,因此在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盛发期可以通过控制田间土壤湿度来影响韭菜迟眼蕈蚊繁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外有不少人采用了苏联 Polovodova法(卵小管膨大部观察法)来制定不同蚊种雌蚊的生理年龄。Samarawickrema(1962)在实验室内对常型曼蚊及Mansoniaannulifera产1—5次卵的雌蚊进行观察,认为此法相当满意。Lebied(1959)在非洲用同法观察了白纹伊蚊等的生理年龄,从图3中可以看出白纹伊蚊产3—5次卵者,其卵小管膨大部数不够清楚。Gillies(1958)对冈比亚按蚊及A.funestus 用 Polovodova法进行观察,认为在判定生理年龄上有一定困难。为了了解卵小管膨大部检查法是否适用于国内的常见蚊种,现首先对淡色库蚊及白纹伊蚊作实验室内饲养产卵后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凉山按蚊在我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区为常见蚊种,但对该蚊种群的动力学尚缺乏研究。现在实验室人为控制下,观察该蚊种群生命的数量变化,并编制该蚊的寿命表,以便在今后疟疾、丝虫病的防治工作中,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取捕自现场凉山按蚊子2代的24小时内蛹化的蛹100个,置直径约7cm的玻缸内,在室温25±2℃、相对湿度70—92%下放入蚊笼待羽化,羽化的成蚊饲以10%葡萄糖水,并以豚鼠供血。每天定时清除死亡的成蚊,分性别记录成蚊的死亡数,观察到最后1只成蚊死亡为止。按日龄分组计算每日存活率并编制寿命表。试验共进行10次。二、结果雌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