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几乎没有人没有做过梦。 动物呢?它们也睡觉,甚至做梦吗?  相似文献   

2.
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到“神经系统的卫生”时,学生对于“梦的形成”,总是搞不大清楚。原因是(1)梦既然是反映过去,而过去的事情很多,为什么在一夜之间,偏偏只做某一个梦或某几个梦呢?(2)梦既然是由于大脑皮层里还有某些部分保持兴奋状态,那末为什么会梦见一些杂乱无章的奇怪现象呢? 学生普遍存在这些疑问,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教师在讲解时,只抽象地讲了一些关于梦的形成,而没有把梦形成的原理和具体梦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缘故。作者根据几年的教学体会,耍解决这个问题并  相似文献   

3.
嘉平 《生命世界》2009,(12):24-25
动物也会做梦吗?这看起来似乎是个颇为难解的问题,因为我们了解人类做梦的事实与经过是通过人的讲述实现的,而显然迄今为止,还没有哪种动物能给我们“说说”它做过的梦。但是科学家不会就此罢休,他们通过对动物脑电图的测量与分析为这一难解的问题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动物也做梦。  相似文献   

4.
嘉平 《植物杂志》2009,(12):24-25
动物也会做梦吗?这看起来似乎是个颇为难解的问题,因为我们了解人类做梦的事实与经过是通过人的讲述实现的,而显然迄今为止,还没有哪种动物能给我们“说说”它做过的梦。但是科学家不会就此罢休,他们通过对动物脑电图的测量与分析为这一难解的问题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动物也做梦。  相似文献   

5.
不能叫醒梦游的人吗? 梦游是指一个人虽然在睡眠的状态中,但会从床上爬起来,四处游荡。梦游时,人的眼睛张开或半闭着,但显得无神,不左顾右盼。碰到障碍物时,梦游者通常会自动避开。人在梦游的时侯,动作缓慢而僵硬,有点像机器人。如果他开口说话,通常是语无伦次的梦话,如果问他“要去哪里?”或“现在几点钟?”他通常不会回答。梦游结束后,梦游者通常会自行回到床上继续睡觉,但有时候则随地倒下来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梦游者一般都是一脸惶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睡在这里,对梦游时发生的事一点印象都没有。梦游和做梦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做梦时,梦中所出现的言语或动作,虽然只是纯想象,但在梦醒后,仍然留有依稀的记忆。而在梦游状态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和动作虽然是具象的,但在醒了之后,梦游者却反而没有丝毫记忆。  相似文献   

6.
范世藩 《生理学报》2015,(1):110-110
大脑皮层-丘脑中部非特异投射区间存在闭合线路,它的活动在人的意识方面有重要作用,人入睡时它不活动,如果它受损,如丘脑中部梗死,人就会昏迷。在国外,这个系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发现,九十年代后才逐步搞清楚[1-3],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们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已经率先报告了这个闭合线路[4-6],只是由于当时此工作的论文只能在国内期刊发表,我们和国外同行没有交流,因此这个发现不为外国科学家所知。  相似文献   

7.
<正>大脑皮层-丘脑中部非特异投射区间存在闭合线路,它的活动在人的意识方面有重要作用,人入睡时它不活动,如果它受损,如丘脑中部梗死,人就会昏迷。在国外,这个系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发现,九十年代后才逐步搞清楚[1-3],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们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已经率先报告了这个闭合线路[4-6],只是由于当时此工作的论文只能在国内期刊发表,我们和国外同行没有交流,因此这个发现不为外国科学家所知。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号生物学通报中,曾登载了一篇关于做梦的文章,我基本上同意这篇文章所谈的对梦的一些看法.但我感到有一些问题应加以补充说明.睡眠是大脑皮层以及皮层以下神经中枢被抑制的过程.因而睡眠时所谓"深"、"浅",也就与抑制作用的强、弱及范围大小有关了.这一种抑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感悟     
金凌 《生命世界》2015,(2):92-93
<正>曾经,一个人背着帐篷,跑进了大山的森林中。在那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抬头就能看见繁星!在深夜里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境让我感到困惑和恐惧,因为梦见自己将面对死亡。在那一刻,仿佛回到了从前,回忆如同电影中的画面在快速地播放着。周围的事物在凝固,而生命却在一点点地消逝。梦醒之后,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生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通报》2005,40(11):11-11
当我们入睡时,意识渐渐消失.但大脑仍保持活跃,一项新研究帮助解释了这个现象。研究人员在实验对象进入睡眠之前和之后,测量了他们大脑皮层不同部分之间的连通性程度。他们通过轻度刺激皮层的一小部分,然后记录整个大脑的电活动,来测量。实验对象对研究人员用的磁性刺激没有感觉。当实验对象醒着时,电活动很快地从初始刺激点广泛传播开。  相似文献   

11.
<正>天快亮的时候,波西才睡着。裹着晨光的睡眠总是格外香甜,波西也不例外。它甚至抓紧时间做了一个梦,梦里有座高高的蚁丘,一大群白蚁忽闪着翅膀在懒熊的舌尖上跳舞,浑然不知危险……可惜,美味的白蚁还没吃进嘴,波西便听见了主人甩鞭子发出的脆响。它一个激灵,赶忙爬起来。要知道在波西学舞期间可没少挨过鞭子,所以,它对这个声音格外敏感。可是,睡觉并没有惹着主人啊,为什么现在他要怒气冲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与综合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特别在大脑两半球皮层内同时而经常地进行着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动物机体的全部行为都包括在这种分析与综合之中。只有当机体对内外环境的经常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起来时,才能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系统而生存着,才有可能精确地使自己适应於其生存条件。在第六讲内我们研究了大脑皮层的分析活动,在本讲内我们将研究大脑皮层的综合活动。综合是作用於机体的各种刺激藉反射机制与机体某些机能的联系,是诸刺激之间的种种复杂的相互联合。如果说分化的形成是分析活动的最重要因素,则条件反射的形成或暂时联系的建立是综合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外界环境刺激必须与机体的一定机能相结合才能获得特定的生理意义。当在大脑皮层中同时出现两个兴奋灶时,其一为条件信号作用所引起的,另一为非条件强化所引起的,在这两个兴奋灶之间的暂时  相似文献   

13.
光合产物水平与光合作用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1868年,法国植物生理学家Bous-singault就提出,照光的叶片中同化物的积累会使叶片光合作用降低。这就是产物抑制假说。从那时以后,陆陆续续有很多人用不同的植物材料、不同的实验方法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做了大量实验,试图验证这个假说。然而,结果不一,说法各异。这个假说存在了一百多年,既没有被证  相似文献   

14.
异族梦俗     
梦的世界是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一切都变得朦胧而神密,令人不可恩议。尽管如此,梦对每一个人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中间,谁都做过梦,但对自己所做的梦并不大理会,更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梦十分认真,人们定会觉得他很可笑。然而,世界上的有些民族,对梦极为重视。梦对他们的影响甚至是难以想象的。梦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时还决定他们的生产活动;有时一个梦就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睡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根据自己的经验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地体会到睡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自远古以来,对於睡眠以及与其有关的催眠和梦等现象,存在着各种迷信和唯心论的观点。恩格斯在1888年写道:“在远古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关於人体构造的任何概念,还不会解释梦里的现象,所以就有了这样一种想法,以为他们的思维与感觉并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什么独特的东西——灵魂的活动,这种灵魂居留在人体之内,在人死后就离开肉体了——自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不得不深思到这种灵魂对外界的关系。”甚至在20世纪的科学界,关於睡眠、催眠与梦的解释,仍然流行着各式各样的形而上学唯心论观点。许多现代资产阶级的生理学家们,根据不完全的科学事实,片面地得出关於睡眠的理论,例如皮耶龙(Pieron 1913)的毒血症理论,爱克罗莫(V.Ecnomo,1930)与海斯(Hess,1936)关於睡眠中枢的理论,蓝孙(Ranson,1939)关於  相似文献   

16.
脊椎动物化石,在我们的生产建设中,还是容易碰到的,但是有关它的一些知识,有些人恐怕不一定很清楚,本文就这一方面的问题做一简单介绍。从一些传闻说起在旧社会,反动阶级为了奴役人民,维持统治,散布了各式各样的封建迷信毒素。长期以来,这种迷信思想还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存在着。在对古脊椎动物认识方面,我们每次野外出差几乎都能听到一些传闻。就拿最近几年来说:1970年,我们在云南省路南县找到了一个很大的雷兽化石,巨大的牙齿闪闪发光,很引人注目。在发掘过程中,很多人带着好奇的心理跑来观  相似文献   

17.
梦之源     
人人几乎都有过做梦的“经历”,不过具体的梦境内容可能会因人因事因环境而不同,有的曲折离奇,醒后仍百思不得其解;有的惊心动魄,甚至在惊呼中醒来还心有余悸或已是一身冷汗;有的能使人留恋忘返,醒来仍眷念不忘;有的却能予人以启迪,使人茅塞顿开…等等。各式各样在觉醒时无法成立的“故事”、“经历”,在睡眠中却可以见到或“亲身经历”到,这就是梦。可是,人类为什么会“做梦”呢?梦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8.
《生物磁学》2012,(21):I0002-I0002
近日在《自然一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猴子大脑前扣带皮(pACC)的电流刺激会增加消极决策的概率。但服用抗焦虑药物可阻碍这种影响。这项研究揭示了pACC是如何导致病理学行为的。Graybiel等人提供两种奖励给猴子选择,其中较大的奖励伴随着对猴子的眼睛不停地吹气,较小的奖励则没有。  相似文献   

19.
巴甫洛夫发现了条件反射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与病理学。利用条件反射方法可以在完整的正常动物机体上进一步研究大脑皮层与内脏器官的机能相互关系的问题。巴甫洛夫的学生贝可夫在这方面进行了最有价值的工作,苏联的许多著名学者,例如乌西也维奇、车尔尼哥夫斯基、库尔金、李克尔、阿依拉别强兹等人也都参加了这一工作。贝可夫自1924年起在巴甫洛夫实验室内首先研究了肾脏的条件反射活动,并创立了大脑皮层与内脏器官的机能相互关系的学说。这一在理论上和在实践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皮层内脏相关学说,是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进一步的发展。贝可夫在他的名著“皮层与内脏”一书中写道:对肾脏的实验开辟了研究各种机能活动的广大可能性。要想发展大脑皮层机能学说,在我们面前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两个问题:(1)大脑皮层对于内脏器官特殊生理方面的复杂过程的协调与调节有何关系,(2)来自内脏器官的冲动对于大脑皮层有何意义。这两个问题:皮层对内脏的影响与内脏对皮层的影响,为本讲所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没有像很多人预想的那样很快地取得很多成果.人们主要关注的还是血液中的标志物,毕竟血液和所有的器官都联系的那么直接和紧密.有可能寻找标志物的地方不合适吗?有可能有更好的生物标志物金矿吗?稳定的内环境是高等生物的生存优势.血液更倾向稳定,而尿液是血液经过肾脏而生成,尿液完全没有稳定的必要性和机制.一个被引入到血液的变化,会被肝肾等器官利用各种机制把血中的这个变化缩小,所以尿液有可能比血液更能体现这个引入的变化.当然这也决定了影响尿液的因素会很多.除了所研究的疾病的标志物,还有很多可能的干扰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