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医疗器械九厂与协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核工业部九院六所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研制出“CT54型全身CTX线管”。最近在上海医药管理局主持下,通过鉴定。 CT54型全身CTX线管经中国上海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测试验证,其技术参数与指标均已达到西门子公司Optil51型管等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医院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摄片清晰,分辨率高,曝光寿命已达40000次以上,能够满足临床使用要求。该管不但能配套于“中华I型CT机”,而且还能配套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手术器械六厂研制成功的几何型人工全膝关节,于1983年6月27日~28日在上海通过鉴定。膝关节是全身最大最重要的负重关节,结构复杂,易遭受病损。过去采用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临床效果欠佳。这种几何型人工全膝关节是模拟关节的生理活动,不仅有滚动而且有滑动,不仅有伸屈而且有一定范围的旋转。其股骨假体采用钴铬钼合金浇铸而成,胫骨平台与膑骨假体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烧结压制而成。人工膝关节的几个部件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具有较高的表面光洁  相似文献   

3.
人口问题是21世纪确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将是实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施计划生育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开发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分析基于MRI图像数据建立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假体进行匹配,通过有限元法对匹配假体接触关节表面进行应力变化分析,为人工关节假体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MRI对1名正常男性青年双膝关节进行扫描并获取二维图像数据,根据MRI扫描数据建立膝关节三维模型;根据实际假体模型经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膝置换假体模型,在截骨的膝关节三维模型上装配置换假体,最终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相关的生物力学分析。进行置换术后膝关节在垂直受力的0°~90°屈曲运动中,相对于胫骨,内股骨滚动并向后方发生了滑动外旋;膝关节在90°~120°范围內侧髁向内后方滑动,并且外侧髁向上抬离处于内旋状态。在屈曲运动过程中,膝关节随着度数增加,聚乙烯垫片内侧后方出现应力集中情况,约为120°时垫片后缘产生较大的应力峰值;基于MRI图像扫描并通过有限元法建立膝关节三维模型,用于膝关节置换后生物力学分析,为进一步人工关节假体研究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工饲养下世界第一只朱鹮出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朱鹮是当今世界最濒危的鸟类。据统计,截止目前现存种数约为48只:其中自然界累计为40只,人工饲养8只(北京动物园6只、日本“朱鹮保护中心”2只);一个鸟种仅有几十只,可以说到了灭绝的边缘。 中国林业部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不仅投资在现存朱鹮唯一繁殖地——陕西洋县地区建立了“陕西洋县朱鹮保护观  相似文献   

6.
爱羚: 第一只家养成功的藏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藏羚 (Pantholopshodgsoni)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 ,隶属于偶蹄目牛科山羊亚科藏羚属[1~ 4 ] ,主要分布于中国境内的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交界处的高寒荒漠化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地区 ,海拔一般在 4 10 0~ 5 5 0 0m之间 ,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国际社会对藏羚羊的保护高度关注 ,但由于缺乏对该物种的科学认识 ,保护措施只能以反盗猎和打击藏羚羊绒及其制品的走私贸易为主[4 ] 。我们在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资助下 ,开展了藏羚羊种群生物学及保护措施的研究 ,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患者在不同季节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PJI)的构成比差异,为积极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05年12月到2014年12月间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生假体周围感染(PJI)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病率和季节的相关性。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夏季(0.98%),明显高于冬季(0.30%),春季(0.25%),秋季(0.19%),夏季与秋季组之间、夏季与春季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翻修术后末次随访结果示夏季组PJI患者HSS评分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夏季组感染患者的WOMAC评分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SS评分及WOMAC评分结果表明,夏季组PJI患者预后及满意度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呈现周期性规律,且夏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这种差异可能与自身免疫及周围环境的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美国俄勒冈保健科学大学的科学家宣布 :他们培育出一只体内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猴子 ,这是人类第一次培育成功转基因灵长类动物。科学家预测 ,这一成果将加快人类对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研究工作。这只转基因猴取名“安迪” ,从外表看来 ,与其他猴子没有什么两样 ,所不同的是“安迪”体内含有一种从海蜇体内分离出来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因为含有这种基因的细胞会呈现绿色 ,所以这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被用来作标记基因 ,只需用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存在。“安迪”的培育大体如下 :首先用一种携带“绿色…  相似文献   

9.
对于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术中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方法很多,包括与胫骨结节相关的解剖标志、Akagi轴、ROM技术、计算机导航技术等,但尚无一种方法被广泛接受。我们就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胫骨旋转对线的常用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术中方法的选择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直径陶瓷-陶瓷假体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体磨损,稳定性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采用大直径陶瓷-陶瓷假体行关全髋置换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40例采用标准金属-聚乙烯假体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假体磨损情况、髋关节稳定性和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无一例脱位,发生假体松动1例,Harris评分为(82.04±1.92)分;对照组术后发生假体脱位4例,松动4例,Harris评分为(81.37±1.27)分;研究组假体稳定性和磨损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假体松动的患者术后血沉、IL-1和IL-6浓度均高于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假体相比,大直径陶瓷-陶瓷假体稳定性好,磨损率低,是全髋置换手术的良好假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保留型股骨短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近期疗效及临床体会。方法:自2013年1月~2015年3月,首次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共30例患者(38髋),年龄38~70岁,均采用后外侧入路。通过比较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最少6月,最长33月,平均19.5月。术后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好转,随访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45.3±4.3,术后末次随访94.1±5.4。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4个月所有患者可以全负重行走。1例术中股骨近端骨折,术后愈合良好,未留后遗症。所有病例未发现假体松动或感染。结论:骨保留型股骨短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近期临床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新型短柄假体设计符合人体解剖特征,骨量保留多,术后疗效好,为髋关节置换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两种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A组均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B组根据膝内翻程度,分别选择胫骨结节内侧缘至中内1/3线区间定位和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观察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术后经卡尺测量聚乙烯半月板垫片的旋转角度,B组0°~19°膝内翻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0°以上膝内翻改善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胫骨结节内侧缘至中内1/3线区间定位对轻度和重度膝内翻患者的胫骨旋转定位效果较好,临床可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蜿蜒的长江和与之汇合的汉水,把武汉地区一分为三,成为有名的武汉三镇。大江两岸,湖泊星罗棋布。湖泊间镶嵌着许多美丽的山丘。汉阳地区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很久以前,天上一位仙女思慕人间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爱上一位勤劳勇敢但生活寒苦的青年农民,决心下凡人间。她肩挑扁担,随身带着米粮、石磨和炊锅。不料,王母娘娘盛怒,命风雨雷电将她击中,立地为山——仙女山。米粮、石磨、炊锅和扁担也散落在附近,成为山丘,即如今的米粮山、磨子山、锅顶山和扁担山。就在汉阳这座小小的米粮山上发现了中国的第一块古蝎子化石。这是一只生活在距今三亿年前的晚泥盆世时代的蝎子。它在地球上出现的时代远比人类的出现要早得多。那是80年代初盛夏的一天,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更加炎热难挡。一个上午的工作只采集到一些植物化  相似文献   

14.
假体周围骨溶解是全关节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在缺乏影像学诊断和(或)正确的治疗手段下而任其进展,骨溶解造成的无菌性松动会导致假体置换的失败,患者将需要进行关节翻修术。这篇综述的目的是立足于本体因素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来评估近几年对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认识。假体周围骨溶解来源于多种危险因素。骨溶解特有的主体因素包括性别、体重和遗传学因素。新近的假体设计已经降低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没有一种设计可以代替体内原有的结构特征,因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关于磨损颗粒的的研究进展。在影像学诊断方面,先进的技术不断出现,但是在早期诊断方面依然缺乏有效的方法。药物干预看似是一种可行的医学干预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药物治疗被证明在阻止或抑制假体周围骨溶解方面是可行的。尽管随着假体设计的进步和对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生物学过程知识的不断丰富,假体周围骨溶解率在下降,但是在未来二十年全关节置换术数量将快速上升,这意味着我们将需要诊断和治疗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更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全臂假肢肩关节结构,不但要符合人手臂的外形特征,而且在结构设计的布局上还要考虑仿生性和造型的美观逼真。由于在肩关节处要承受相当大的力矩,肩关节机构要经得起前臂的较大负载外力,所以功能可靠更为重要。因此关肩节机构的 设计具有相当的难度。本机构利用蜗轮蜗杆传动的优点,来实现肩关节前屈后伸运动。克服了链传间隙大的缺点,缩短了力臂改善了肩关节处的受力状态,并且在假肢的上臂安装了上臂手动旋转环,其既可在任意  相似文献   

16.
17.
18.
摘要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的疗效,并分析两种入路方式对假体位置和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THA患者,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PLA组37例和DAA组43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影像学指标、步态参数、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DAA组的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短于PLA组,手术时间长于PLA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PL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P<0.05);DAA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PLA组,VAS评分低于PLA组(P<0.05)。DAA组臼杯位于安全区的比例高于PLA组(P<0.05);两组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股骨假体居中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DAA组的单腿支撑时间长于PLA组,步频大于PLA组,Foot off高于PLA组(P<0.05)。两组术后7 d 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DAA组术后7 d的5-HT、PGE2、NO水平低于PL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THA患者采用DAA的入路方式,除手术时间较长外,其在手术切口、术中损伤、髋关节功能恢复、步态参数、减轻术后疼痛、臼杯位于安全区的比例等方面均优于PLA,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