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句)亚科花(鱼骨)型鱼类骨骼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花型Hemibarbuspattern鱼类作了骨骼系统比较,结果表明,此类型鱼类脑颅较长,副蝶骨平直或稍弯曲,眶蝶骨腹纵嵴发达(铜鱼Coreius septentrionalis例外),下颞窝和咽突中等大,基枕骨后突发达;脑颅中的上筛骨的后突、侧筛骨的外筛突,蝶耳骨的外突、上耳骨的后突、围眶骨和后颞窝等均有明显的差异;咽颅中的舌颌骨、尾舌骨、鳃盖骨和下咽齿的列数等又有显著的区别;附肢骨骼中的腰带骨、脊椎骨中的复合神经骨和第4椎骨腹侧的悬器等也有不同之处。据此,这些差异和区别可作为属间或种间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无细菌滤液通过肌肉注射、划痕浸泡、腹腔注射和口服等四种感染途径,人工感染健康鳜鱼(Sinipercachuatsi),四种途径都能引起典型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通过腹腔注射感染途径,病毒滤液在25~34℃条件下,能引起健康鳜鱼发病。另外,用病毒滤液感染尼罗非鲫(Oreochromis。niloticus)、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乌鳢(Ophiocephalusargus)、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和尖吻鲈(Latescalcarifer)五种鱼,大口黑鲈能够感染成功,为ISKNV的宿主,而其它鱼不能感染成功,不是ISKNV的宿主。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无细菌滤液通过肌肉注射、划痕浸泡、腹腔注射和口服等四种感染途径,人工感染健康鳜鱼(Siniperca chuatsi),四种途径都能引起典型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通过腹腔注射感染途径,病毒滤液在25~34 ℃条件下,能引起健康鳜鱼发病.另外,用病毒滤液感染尼罗非鲫(Oreochromis nilotic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五种鱼,大口黑鲈能够感染成功,为ISKNV的宿主,而其它鱼不能感染成功,不是ISKNV的宿主.  相似文献   

4.
对太行隆肛蛙的骨骼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鼻骨较大,蝶筛骨在背而部分显露,额顶骨前后几等宽,前耳骨大.舌骨体宽明显大于长.上胸软骨小于剑胸软骨,肩胸骨基部不分叉,与中胸骨几等长,剑胸软骨呈扇形状,后端有缺刻.第8椎体为舣凹型椎体,肩带固胸型.  相似文献   

5.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是我国最重要名优养殖鱼类之一,具有极高的产业开发价值。近年来,大口黑鲈的养殖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而病害问题成为制约大口黑鲈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以蛙虹彩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影响最大。本文就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病的研究历史、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流行病学、感染机制、疾病诊断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基础研究和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海蛇鳗科一新纪录属及一新纪录种(鱼纲,鳗鲡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南海蛇鳗科1新纪录属Echelus Rafinesque,1810和1新纪录种Echelus uropterus(Temminck et Schlegel,1846).该属的特征为:尾鳍、胸鳍存在;背鳍起点在胸鳍后端之前;头部无额骨孔、眶后孔和上颞骨孔;鳃孔中等大;鳃膜骨条连于舌骨或上舌骨尖前.该种的特征:尾尖柔软;颌齿和犁骨齿颗粒状,带形;后鼻孔在上唇边缘外侧.  相似文献   

7.
尼罗尖吻鲈和鳜鱼染色体组型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HA、秋水仙碱腹腔或背部肌肉注射,活体培养法,以前肾为材料,低渗-空气干燥法制片,进行染色体观察,运用Micromeasure version 3.3染色体分析软件和Photoshop 7.0软件首次分析了尼罗尖吻鲈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并同鳜鱼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对今后拟采取的杂交尝试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尼罗尖吻鲈染色体众数为2n=48,核型公式为2m+4sm+12st+30t,染色体臂数(NF)为54;鳜鱼染色体众数为2n=48,核型公式为6sm+12st+30t,染色体臂数(NF)亦为54;两种鱼染色体短臂上均无随体,单臂染色体较多。分析表明尼罗尖吻鲈与鳜鱼杂交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金龙鱼化石的鳞片和骨骼碎片在过去时有报道,但鉴定并非十分可靠,因为在骨舌鱼科鱼类中这些鳞片和骨骼十分相似。首次记述了保存完美的金龙鱼化石,标本产于湖南湘乡下湾铺组和湖北松滋洋溪组,确立为骨舌鱼科金龙鱼属一新种:中华金龙鱼Scleropages sinensis sp.nov.。新种与现生金龙鱼(Scleropages)在头部骨骼、尾骨骼、各鳍的形状和位置以及具有网状鳞片等方面极为相似,因而归入该属。然而,新种在以下特征上不同于金龙鱼的现生种:鼻骨无纹饰,鼻骨上的感觉管显露于沟内,感觉管联合不经过顶骨,翼耳骨侧向加厚,眶前骨上的感觉孔大,眼眶后的眶下骨不完全覆盖前鳃盖骨上支,其宽高比例为0.75而非现生种的1–1.2,前鳃盖骨后下角变尖,鳃盖骨后下缘凹形、下端变尖,匙骨背突长大,脊椎46–48,椎体横突短小,胸鳍十分长大,上下两端的尾鳍条和内部鳍条等长。亚洲的现生种发现于各种河流和小溪中,比较喜欢水草茂盛的静水环境,一般游弋于表层水中,以鱼虾、昆虫等为食,新种中华金龙鱼也应该有相似的生长环境和食性。新种似具有性二形性,雄鱼体形略纤细,头部略大,口裂更深。中华金龙鱼化石的发现,说明金龙鱼属(Scleropages)和骨舌鱼属(Osteoglossum)在早始新世以前就已经分化,这对解释骨舌鱼类的跨洋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初生幼体的捕食性攻击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植华  樊晓丽  计翔 《生态学报》2010,30(9):2261-2269
毒蛇捕食行为通常可以分为3个阶段:攻击前、攻击和攻击后阶段,其中攻击阶段在整个行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了4个体温下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幼体捕食小白鼠的行为过程,通过分析10个行为变量来比较两者捕食性攻击模式的差异并检测温度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两种蛇对猎物产生明显不同的攻击反应。攻击前,尖吻蝮感应猎物能力相对较弱,头部移动速度缓慢,准备时间较长;攻击时,尖吻蝮头部移动速度显著大于舟山眼镜蛇;攻击注毒后两种蛇均释放猎物,尖吻蝮头部回缩至攻击前状态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体温显著影响两种蛇的攻击行为。在检测的温度范围内,两种蛇都在28℃体温条件下感应猎物能力达到最好;温度效应对尖吻蝮攻击速度的影响显著,但对舟山眼镜蛇不显著。不同蛇类捕食行为模式以及对体温变化反应的差别可能主要与其利用感觉器官、生境条件上的种间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黄线狭鳕骨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述黄线狭鳕骨骼系统的结构,有以下特点:鼻骨发达,背面形成一深沟;额骨,翼耳骨,前鳃盖骨和围眶骨有发达的感觉管;额骨上有囟门,泪骨很发达,耳石特大;下鳃盖骨特别肥厚,后匙骨上端亦很肥厚,呈槌状。  相似文献   

11.
金龙鱼化石的鳞片和骨骼碎片在过去时有报道,但鉴定并非十分可靠,因为在骨舌鱼科鱼类中这些鳞片和骨骼十分相似.首次记述了保存完美的金龙鱼化石,标本产于湖南湘乡下湾铺组和湖北松滋洋溪组,确立为骨舌鱼科金龙鱼属一新种:中华金龙鱼Scleropages sinensis sp.nov..新种与现生金龙鱼(Scleropages)在头部骨骼、尾骨骼、各鳍的形状和位置以及具有网状鳞片等方面极为相似,因而归入该属.然而,新种在以下特征上不同于金龙鱼的现生种:鼻骨无纹饰,鼻骨上的感觉管显露于沟内,感觉管联合不经过顶骨,翼耳骨侧向加厚,眶前骨上的感觉孔大,眼眶后的眶下骨不完全覆盖前鳃盖骨上支,其宽高比例为0.75而非现生种的1-1.2,前鳃盖骨后下角变尖,鳃盖骨后下缘凹形、下端变尖,匙骨背突长大,脊椎46-48,椎体横突短小,胸鳍十分长大,上下两端的尾鳍条和内部鳍条等长.亚洲的现生种发现于各种河流和小溪中,比较喜欢水草茂盛的静水环境,一般游弋于表层水中,以鱼虾、昆虫等为食,新种中华金龙鱼也应该有相似的生长环境和食性.新种似具有性二形性,雄鱼体形略纤细,头部略大,口裂更深.中华金龙鱼化石的发现,说明金龙鱼属(Scleropages)和骨舌鱼属(Osteoglossum)在早始新世以前就已经分化,这对解释骨舌鱼类的跨洋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基因的表达及其在性腺发育中的潜在作用,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大口黑鲈amh基因,并制备Amh多克隆抗体,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分析Amh在大口黑鲈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性腺中的表达模式,最后利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观察不同发育阶段性腺的形态组织学变化及其与Amh表达的潜在关系。结果显示:大口黑鲈amh基因cDNA序列全长2050 bp,由24 bp5′非编码区、394 bp3′非编码区和1632 bp的开放阅读框组成,共编码543个氨基酸。amh基因mRNA在大口黑鲈11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雄鱼精巢中表达量最高,肌肉次之,雌鱼卵巢中表达量最高,肌肉次之。amh基因在雌雄鱼不同发育阶段的性腺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精巢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卵巢(P<0.05)。同时,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mh蛋白在精巢中表达丰度较高。amh基因在精巢中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孵化后65d鱼精巢中其表达量达到最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mh表达于早期精...  相似文献   

13.
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机体的摄食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一种内源性促食欲因子。为了解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NPY基因的结构及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大口黑鲈中的功能作用,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大口黑鲈北方亚种(M.salmoides salmoides)和佛罗里达亚种(M.salmoides floridanus)NPY基因c DNA序列,结果表明两亚种NPY c DNA均包括一个编码99个氨基酸的ORF框和长度为52 bp的5'非编码区(5'-UTR);采用PCR和基因组步移技术获得了长度分别为3 561 bp和3 565 bp的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NPY基因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NPY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经MATINSPECTOR软件预测,在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启动子序列分布有TATA框、CAAT框、CCAAT-Box、GATA-Box等基本转录调控元件。实验在大口黑鲈两亚种NPY DNA序列间发现了6个单个位点碱基差异,与大口黑鲈北方亚种相比佛罗里达亚种启动子区域出现一个4个碱基的插入。不同物种间NPY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大口黑鲈与鳜鱼和石斑鱼的NPY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0%和88%,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和95%。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外来单殖吸虫对我国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Laceped e, 1802)的危害和入侵风险,对湖北省池塘养殖大口黑鲈的单殖吸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鳃部有2种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单殖吸虫,通过形态学鉴定,确定其分别为异形锁钩虫Onchocleidus dispar Mueller, 1936和Clavunculus bursatus (Mueller, 1936),且该2种锚首虫均为外来寄生虫。在湖北大冶的大口黑鲈养殖场,异形锁钩虫和C.bursatus的感染率分别为12.90%和1.08%,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0.14和0.02;在武汉新洲大口黑鲈养殖场,大口黑鲈仅感染有异形锁钩虫,其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22.22%和2.14。与原产地相比,大口黑鲈引进到中国后,鳃上寄生单殖吸虫种类明显减少;异形锁钩虫在长江中游养殖的大口黑鲈中已建立种群。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两栖纲蝾螈目蝾螈科一新种,新种具肥螈属(Pachytriton)系列特征,与肥螈属已知2种比较有明显区别.如1)本新种与黑斑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相似,体表具黑色小圆斑,但新种具额鳞弓、上鳃骨直而与后者不同;无斑肥螈(Pachytriti on labiatus)(地模标本)虽具额鳞弓,但上鳃骨明显弯曲,体表无黑色小圆斑;2) 新种吻短,吻长小于眼间距,黑斑肥螈吻长大于眼间距,无斑肥螈吻长大于或等于眼间距, 它们的头型明显不同,虽然三者头长均大于头宽,但头长、吻长、眼间距差异显著;3)繁 殖期新种雄体肛区不明显肿胀,肛裂周边中、后部生殖乳突长,而且多,十分醒目;黑斑肥 螈和无斑肥螈繁殖期肛区明显肿胀膨大,生殖乳突较短、且稀.经统计分析三种肥螈的头体长、头长、头宽、吻长和眼间距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黄线狭鳕骨骼系统的结构。有以下特点:鼻骨发达,背面形成一深沟;额骨、翼耳骨、前鳃盖骨和围眶骨有发达的感觉管;额骨上有囱门;泪骨很发达;耳石特大;下鳃盖骨特别肥厚;后匙骨上端亦很肥厚,呈槌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及细胞化学染色特征和吞噬作用的研究,为大口黑鲈免疫学研究积累资料。Wright's染色表明: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外周血中成熟红细胞最多,占血细胞总数的98.12%,其次为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占白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60.92%和22.99%;单核细胞最大,大小为(9.89±0.70)μm×(8.72±0.68)μm;小淋巴细胞最小,大小为(3.88±0.46)μm×(3.48±0.40)μm。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的免疫相关酶ACP、AKP、PO、POX及细胞成分PAS反应、SBB染色的结果表明,所有红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阴性,不同白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特征存在差异。其中所有白细胞的AKP、POX染色均呈阴性,PAS反应均呈阳性,除Ⅱ型粒细胞外所有白细胞的PO、ACP染色均呈阳性,除单核细胞外所有白细胞的SBB染色均呈阳性。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吞噬酵母菌的实验表明,红细胞能够吞噬酵母菌,其吞噬率为(15.70±1.07)%,也观察到部分白细胞吞噬酵母的现象。PO和ACP及脂类和糖类可能是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吞噬作用的重要酶类和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18.
实验结合营养学和毒理学的实验方法, 对饲料中不同剂量半胱胺盐酸盐预混剂(Cysteamine Hydrochloride,CSH,含量27%)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器官组织学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研究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并对CSH作为大口黑鲈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SH添加量为648 mg/kg组的鱼体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以及肠道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该组大口黑鲈肝脏和肠道显示轻微损伤。添加32400 mg/kg组, 各项生长指标、存活率、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根据大口黑鲈生长、消化酶活性及组织切片结果确定受试物(含CSH27%)对大口黑鲈56d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24 mg/kg.w.d, 折算CSH对大口黑鲈56dNOAEL为6.5 mg/kg.w.d。    相似文献   

19.
法国Montepellier大学与法国水产品开发研究所(IFREMER)联合开发鉴定出牡蛎的12个遗传标记和尖吻鲈的7个遗传标记。 这些遗传标记是属于小卫星序列,即重复DNA短序列,用之可利于相同品种(具不同数量的单位重  相似文献   

20.
团头鲂骨骼系统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团头鲂骨骼系统的发育进行了研究,观察了刚孵化的仔鱼到已具成鱼特征的幼鱼的骨骼发育过程,对脑颅、咽颅、韦伯氏器和脊椎骨、肩带和胸鳍支鳍骨、腰带和腹鳍支鳍骨以及奇鳍支鳍骨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韦伯氏器、复合神经骨及第二神经板等的发生过程;并根据团头鲂骨骼发育情况,讨论了头骨各骨片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