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64只感染根管中的58只根管分离到144株无芽胞厌氧菌,其中类杆菌54株,厌氧性链球菌23株,韦荣氏球菌17株,真杆菌11株,梭杆菌10株,放线菌8株,双岐杆菌2株,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19株。40只根管为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混合感染,18只根管和6只根管分别为单独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感染。33只根尖周炎根管分别采集牙髓和根尖渗出物样本进行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牙髓样本中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检出率较高,根尖渗出物中以产黑素类杆菌属的细菌检出率较高。根尖周炎和牙槽脓肿患者的感染根管中产黑素类杆菌属的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蜂窝组织炎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绝经前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标本中优势厌氧菌群,检测厌氧菌分离株对5-硝基咪唑类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集165例未绝经和125例绝经阴道病患者以及84例未绝经和68例绝经正常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测定其pH。采用选择性厌氧培养基分离类杆菌、梭杆菌、乳杆菌、优杆菌、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将分离的厌氧菌株鉴定至种。同时采用二倍平皿稀释法,测定塞克硝唑、替硝唑、甲硝唑、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对760株厌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100%细菌性阴道病患者、97.6%未绝经和98.5%绝经正常妇女的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厌氧菌。阴道炎患者标本中,类杆菌属、普氏菌属和紫质单胞菌属厌氧菌分离率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P<0.01),其中以多毛类杆菌、腐败类杆菌、脆弱类杆菌、产黑普氏菌、不解糖紫质单胞菌为优势菌群;梭杆菌属、优杆菌属、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厌氧菌分离率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乳杆菌属分离率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未绝经正常妇女和患者及绝经正常妇女和患者阴道分泌物pH分别为4.5±0.2、5.5±0.8、6.5±0.3和6.5±1.0。塞克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对355株革兰阴性厌氧菌M IC90值为1~8μg/m l,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则为4~16μg/m l;塞克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对405株革兰阳性厌氧菌M IC90值为8~32μg/m l,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则为4~16μg/m l。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们研制的厌氧培养皿及管,共检验了39份牙髓炎及牙周炎标本,分离出厌氧菌59株,标本中厌氧菌分离的阳性率为100%。其中类杆菌28株,消化链球菌9株,消化球菌7株,韦荣氏球菌5株,真杆菌2株,梭形杆菌8株。在类杆菌中产黑素类杆菌21株,占类杆菌总数的75%。结果表明使用厌氧培养皿及管研究厌氧菌简便、有效、经济,适于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50例5-8.5岁儿童根尖周炎患者感染根管73颗乳牙厌氧菌分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方法:采用K-B法。结果:89.04%(65/73)的患牙共检出厌氧菌150株,平均每例标本检出2.3株,常用抗厌氧菌药物替硝唑(TNZ)、甲硝唑(MNZ)对革兰阴性厌氧菌(产黑色素普氏菌,中间普氏菌,解脲拟杆菌,具核梭杆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林可霉素对革兰阳性厌氧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的作用则强于TNZ和MNZ,氯霉素(C)和乙旋螺旋霉素(AS)抗厌氧菌的作用则弱于前三者。结论:分析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根管菌群来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在临床治疗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158例血液中厌氧菌分离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58例血液标本中厌氧和需氧细菌培养,结果有39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24.7%,其中单一厌氧菌和单一需氧菌阳性者,分别占阳性标本的53.9%和41%,两者混合阳性占5.1%。共检出细菌41株(厌氧菌23株,需氧菌18株)。其中以消化链球菌(60.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7.8%)多见。表明厌氧菌在菌(败)血症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感染机制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9例胆道手术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了菌群分析。共检出各类细菌156株,其中厌氧菌70株,以类杆菌最为常见(44株);兼性需氧菌86株,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37株)。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6.4%(51/59);64.4%(38/59)的标本为厌氧菌与兼性厌氧菌混合污染。22.0%(13/59)的标本中仅分离到兼性需氧菌。提示,胆汁中污染的类杆菌及大肠杆菌是胆道手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菌。  相似文献   

7.
2 368株自动培养临床分离菌细菌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血(体)液中临床感染细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Mini VITAL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和VITEK32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2月临床送检的8362人份16395瓶血(体)液标本的培养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6395瓶临床血(体)液标本需氧和厌氧培养,3894瓶细菌培养阳性,总阳性率23.8%(血液23.2%,体液28.6%),专性厌氧菌占除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外的其他感染菌的3.7%;共检出各种感染菌41属96种2368株,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酵母样真菌=86.0:11.8:0.6;有77.3%的兼性厌氧菌同时在需氧和厌氧环境都生长,10.3%和12.4%只在需氧或厌氧培养中生长。结论:除传染病因素外,血(体)液中的感染菌群组成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同时做血(体液)标本的需氧和厌氧培养,可以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分离并鉴定了329例成人牙周炎龈下优势厌氧菌群,并对不同病程中的菌群变迁、厌氧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成人牙周炎龈下标本中厌氧菌阳性检出率为97.9%,其中以牙龈紫质单胞菌检出率最高(38.5%),具核梭杆菌次之(18.9%).随着牙周病变程度的加重,牙龈紫质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产黑色素普氏菌、星群厌氧链球菌、厌氧消化链球菌的检出率增高(P<0.05),小韦荣球菌的检出率下降(P<0.01),表明前5种厌氧菌在AP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小韦荣球菌与之无关.替硝唑、甲硝唑和克林霉素对43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1~8,2~8和4~16 mg/L,对278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16~32,16~64和4~16 mg/L,表明替硝唑和甲硝唑体外抗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效果优于克林霉素,抗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作用不如克林霉素.  相似文献   

9.
报告72例肝脓肿患者脓液厌氧和需氧培养,结果44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61.1%,其中单纯厌氧菌和单纯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2.7%和34.1%,混合阳性占43.2%。共检出细菌72株(厌氧菌34株,需氧菌38株),其中以消化链球菌(50.0%)和大肠埃希氏菌(34.2%)多见。并对诱发原因,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247例颌面部感染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分离培养247例颌面部感染标本的细菌。结果表明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颌面部感染最多见,其感染率为879%。颌面部感染的细菌学特点是:①厌氧菌感染为主,其感染率在牙源性感染为96%,非牙源性感染为737%,可培养的优势厌氧菌是普氏菌、叶啉单胞菌、梭杆菌、消化链球菌,其次是放线菌、优杆菌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口腔链球菌群细菌是主要的兼性厌氧菌,其次是嗜血菌。②由定植于口腔的细菌引发的内源性感染。③复数菌和混合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