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患癌,植物致癌,植物治癌刘德明,曹宏文(山西大同浑源师范,037400)植物与动物及人类一样,也会患癌症。当有些植物在受到损伤以后,它的伤口有时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造成畸形生长,生肿根病甚至患上癌症。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植物从胚胎...  相似文献   

2.
植物     
高等植物九寨沟地处温带与亚热带之交,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地貌复杂,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据1977年至1987年为时十年的普查材料统计,有高等植物二干余种,低等植物数百种。茂密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斑斓如锦的草甸,五颜六色的藻类,使九寨沟呈现峰峦叠翠,林木掩映,奇湖错落,蓝侵绿染的绚丽景色。  相似文献   

3.
 植物和昆虫在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防御体系。近年来, 人们发现植物在受到外界伤害后, 它们邻近的健康植物能够感受到威胁来临, 并积极表达抗性基因和产生防御物质。这种现象被称为“植物-植物相互交流”。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表明: 绿叶挥发物和萜烯类物质是受伤害植物对邻近健康植物发送的主要信号, 邻近的健康植物在接收到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信号后, 直接防御和间接防御能力都能够迅速提升。人们猜测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启动”了邻近健康植物的多种防御反应, 使它们在面临真正威胁时迅速做出防御反应。然而, 植物-植物交流的分子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我们运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全基因组芯片技术和突变体材料, 对植物-植物交流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 有效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不限于绿叶挥发物和萜烯类物质, 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节律能够相互配合, 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邻近健康植物的乙烯信号途径在植物-植物交流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茉莉酸信号起到了辅助和信号放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Haeckel 1086,Jeffers 1984)。在实践过程中,这种相互关系是可以以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来进行研究的。本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基本上是前面两个水平的研究,个体和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称为个体生态学(Autoecology),群落的定义、发展、分类、分布和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称群体生态学(Synecology)。而且从一开始植物和动物就是平行和独立地发展的,这种状况也是在五十年代后开始改变的。植物个体生态学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植物学分支如分类学、生理学、形态学(解剖学)和遗传学有相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里发育,胚胎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直到出生,这种现象叫胎生。在植物中,也有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种子在母体上萌发成幼芽,落地长成新植株的现象,叫胎生植物也叫胎萌植物。主要的胎生植物有: 红树科中有16属120余种,分布于世界的热带地区。我国有6属13种及1个变种,多分布在我国南方闽、广、台等地海岸盐滩和沼泽地。它们大多是常绿乔木或灌木。其果实在未离母树前种子就能发芽长成幼苗,在成年树上可见到全年都有成熟期不同的幼苗,落入土中,几小时就能生根,长出小树。幼苗体内含空气,可随水飘到别处繁殖。紫金牛科(Myrsinaceae)中的红凉伞(Ardisiabicolor Walker),灌木,分布于浙、闽、鄂、川、滇等地。植株在开花结果的同时,在红色的果实中已长出粗细不同的根来,落地即可长成新株。茜草科(Rubiaceae)中的胎生植物有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 L.),攀援藤本,全株无毛。佛手  相似文献   

6.
近代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向植物科学的渗透和交叉,已使植物生物学的面貌一新。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人们可以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进而使有效地调控这些生命过程成为可能。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一门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色香味与植物液泡植物细胞具有酸甜苦涩等味道,植物的花果叶也具有红橙黄绿等颜色,有些植物还具有特殊的香气,这都与植物的液泡有关系。植物液泡中的液体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其中主要成分是水和溶于水的糖、丹宁、有机酸、植物碱、色素和盐类。由于植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蕨类植物是一群既古老又复杂的植物类群。根据古植物化石推断,古代和现代生存的蕨类植物的共同祖先,都是踞今4亿年前出现的裸蕨植物。低等藻类植物在水域中生活发展了近十亿年的时间,在距今约4.4—4亿年前的志留纪末和下泥盆纪时期,由于环境条件的巨大变化和植物体本身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强,增加了藻类植物登陆的可能性。但是只有那些经过自然选择,能初步适应陆生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存活下来,这就是最早的以裸蕨植物为代表的陆生  相似文献   

9.
治虫植物与植物农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由于产生特殊的化学物质,能驱避或杀灭农业害虫,被称之为治虫植物。例如万寿菊的根部分泌出一种根渗出液,对线虫有毒害作用,因而它能控制土壤线虫的危害。又如从印度谏枝叶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汁液,既可消灭200多种有害昆虫,又可杀灭一些螨虫、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因此有人把它称之为杀虫治病的“能手”。科学研究证明,某些植物之所以能杀灭害虫,是因为它们的根、茎、叶、花或果实内含有一定量的杀虫物质。这些天然杀虫剂,有的是一种化合物,有的是几种不同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成分有生物碱、糖着类、有毒蛋白…  相似文献   

10.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实现中等师范学校生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就必须让学生实地观察大量的活植物,并能亲自动手进行有关的操作。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都比较紧,不可能有很多时间远去野外实习,为此,这几年我们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课堂内外结合,进行教学,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把校园建成植物教学的实习基地 我校(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校园植物的种类比较丰富,计有种子植物168种,分属于65个科。其中栽培植物78种,野生植物90种。为使校园更有效地成为植物教学实习基地,我们配合学校总务部门,在绿化校园时有意识地种植一些能为植物教学服务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是向苗木专业户买的,如广玉兰、女贞、月桂等;有的则是我们带领学生在野外采集的,如麦  相似文献   

11.
植物类MT与植物络合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晓钰  茹炳根 《生命科学》2000,12(4):170-172
金属硫蛋白在哺乳动物的解毒方面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本身也存在类似的解毒机制。研究表明,植物存在基因编码的类MT,另外还有非基因编码的植物MT,又称植物络合肽,类MT在必需重金属离子(例如Zn^2+、Cu^2+)的代谢中挥着重要作用而植物络合肽在非必需重金属离子(例如Cd^2+)的解毒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了类MT和植物络合肽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结构与功能、在植物中的分布等。  相似文献   

12.
924546转化大麦小抱子〔会,英〕/Kasha,K.J.”·/In Vitro一1992,28(3).Pt.2一ioZA〔译自DBA,1992,11(11),92一06289〕 用微粒子枪轰击大麦(H。而“‘训乙gare)不同龄的小抱子。培养系统由固体培养基、滤纸和一种膜组成。6年或5年以下(包括新分离的)小抱子获得的结果最好。用二种质粒选择转化株,一种编码花色素昔(ant)色素,另一种含有声半乳糖昔酶(GUS)和除草荆BASTA的选择标记基因 (bar基因)。花色素昔表达的量和程度差别很大。用3 09/1 BASTA进行选择最有效。许多植株用选择培养基培养能存活6~8周。相当一部分轰击小抱子需进一…  相似文献   

13.
植物病毒     
  相似文献   

14.
植物微管     
自从在植物细胞中确定微管存在20多年来,与动物细胞微管研究相比,植物微管研究的进展比较缓慢。本文试从植物细胞微管的结构单位——管蛋白开始,简要介绍微管的结构组份、微管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着重介绍植物细胞周质微管。  相似文献   

15.
植物乐园     
史军 《生命世界》2014,(1):54-57
正~~  相似文献   

16.
植物糖生物学是研究植物与糖类互作机制、植物体内糖链与糖缀合物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科学,具体涉及糖信号、糖蛋白及其糖链功能、糖基转移酶及植物凝集素等研究方向。依据相关文献及实际研究经验,简要综述植物糖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重点介绍糖链植物疫苗并阐述其应用情况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过去几十年中对于植物分类学很有影响的一个方面。就是应用植物细胞形态到植物分类和演化的研究。由于这种影响,从而形成了一门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细胞学结合在一起的边缘科学,称为植物细胞分类学。这一学科后来并与植物细胞遗传学交织在一起,利用杂交等实验手段,更丰富了它的内容。而现在的所谓实验分类学,也很多是在植物细胞分类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到了近年更出现了根据细胞内  相似文献   

18.
931405转签因烟草农达抗一pha:.olotoxin乌扭曦转扭甲曦醉从而挽T香佩单饱,[英]/de la Fuent吧一Mar-t inez,J.M。…1 Bio/Teehnolog了。一i。。2,10(s)一。05~909〔译自DBA,1902,11(20),92·11358〕 为产生其叶绿体中含有对丁香假单胞菌(Pse-ud一,边onas sp.pv。Phaseolieola)  相似文献   

19.
植物免疫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人体和动物方面,免疫学很早就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此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工程技术,已将生物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在植物方面,是否也有类似的免疫机制?是否也能够获得免疫能力,从而抵抗病毒侵袭?近几年来,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揭示出一个新的天地。植物病毒可以侵染众多的农作物,造成产量的严重下降。但有些植物品种,对于某些病毒具有天然的抗性。例如,蕃茄中有两个与抗性有关的基因位点,T_m-1与T_m-2,能够抵抗蕃茄花  相似文献   

20.
广义地讲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对植物任何部分的体外培养,无论它是单个细胞,还是一小片组织或一个器官。不过,也有人认为组织培养只能是植物器官分离块再育出的新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