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佐锐 《生态学报》2008,28(3):I0001
新年伊始,我的案头放上了一本新书,这就是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一部54万字的沉甸甸的专著。  相似文献   

2.
蝗虫的发生与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蝗虫暴发引起的灾害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灾害,可影响到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自2019年,东部非洲、西亚、南亚多个国家遭遇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这场蝗灾不但对该区域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为了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实施有效防控,避免大规模蝗灾的发生,需要掌握蝗虫的生物学、生态学、暴发和为害规律、防治策略和技术特点及其进展等。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地包括沙漠蝗、飞蝗、澳大利亚疫蝗在内的11种可以引起灾害的重要种类的主要分布、为害和特性,并对国内外蝗虫防治策略、技术进展进行了重点综述。最后,针对目前蝗虫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蝗虫灾害的特点、成因和生态学治理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介绍了蝗虫灾害发生的特点与发生动态,分析了蝗虫害害形成和再猖獗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黄河流域和广大特区蝗虫灾害特点,提出了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研究建议与生态学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蝗虫多型现象的神经内分泌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蝗虫有两种型,即散居型和群居型。蝗灾通常由群居型蝗虫所引发。多年来人们试图找到控制蝗虫由散居型向群居型转变的关键因子,以期控制蝗虫危害。该文主要从神经内分泌的角度概述了蝗虫多型性的生理机制,重点介绍了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和脑神经肽[His7]-corazonin在蝗虫多型性中的主要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介绍了蝗虫痘病毒、蝗虫微孢子虫、蝗噬虫霉、绿僵菌、白僵菌、米曲霉等的生物学特性、侵染机制、流行病学和应用潜力。蝗虫痘病毒和蝗噬虫霉分别由于生产成本过高和分生孢子在离体条件下存活时间过短而难以开发应用;蝗虫微孢子虫和绿僵菌已广泛应用到蝗灾治理中,有关绿僵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最深入全面;白僵菌也已成功应用到蝗灾治理中;介绍了一种新病原——米曲霉对飞蝗的毒力以及产孢量和耐热性等生物学特性。最后,提出蝗虫新病原微生物资源的开发、提高生产工艺水平、研发新的制剂和延长储存时间等是今后蝗虫微生物农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细说蝗虫     
王江 《生命世界》2014,(4):68-81
正蝗虫走进我的视野,源于多年前我看过的一篇关于蝗灾的报道,提及蝗虫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寸草不留,这使我在脑海里画了一连串问号:小小的蝗虫怎么会有如此大的破坏力?蝗虫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蝗灾是怎么形成的?经过多年的跟踪拍摄,我对它们的行为及生  相似文献   

7.
我们可以用蝗虫的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来检测蝗虫种群的动态变化情况,这有利于研究蝗灾的发生于成为灾害的原理,有利于对蝗灾进行预报,进而有利于蝗灾的防治。对东亚飞蝗、大垫尖翅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亚洲小车蝗和黄胫小车蝗这六种蝗虫利用凝胶电泳的技术分析对其进行遗传分化分析,在所研究的12个基因座位中有有3个基因座在蝗虫的六大种群中均成呈单态分布,6个基因在在蝗虫的六大种群中呈多态分布,其余蝗虫的基因座位在这几个种群中至少有一个基因座位存在等位基因。研究表明六种蝗虫的遗传多样化水平均不高,我们可以通过蝗虫基因型和蝗虫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来对蝗虫种群进行检测,从而为防止蝗灾的发生提供指导和参考,进而提高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说蝗虫     
蝗虫是一种直翅目昆虫。它们有一对发达的膜质内翅善于飞翔,后足发达,善于跳跃。由于新疆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南北疆气候相差悬殊,植被类型多样,因此蝗虫的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蝗虫专家陈永林先生介绍,在新疆现已发现蝗虫160余种,其中主要分布在北疆的有128种,南疆也有52种。如此多的蝗虫,导致新疆地区蝗灾不断。  相似文献   

9.
我国蝗虫暴发成灾的现状及其持续控制对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概述并分析了我国蝗虫暴发成灾的现状及原因 ,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和区域性气候异常、人类活动的影响、监测预警技术手段落后、成灾蝗种增多和发生为害类型复杂、蝗虫研究队伍锐减及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研究滞后导致了近年来蝗虫的暴发成灾。对此 ,作者从蝗虫灾害的规律性、监测预警高新技术和综合治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蝗灾可持续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蝗害治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龙 《昆虫知识》2011,48(4):804-810
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蝗虫发生与为害的态势,总结了现阶段我国蝗虫发生与为害的主要特点:即农田飞蝗暴发频繁而且严重,草原土蝗的发生时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侵入城市干扰市民生活,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蝗虫过境迁移频繁,使用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和农产品;分析了国内外蝗虫防治对策与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应急防治和可持续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植物医学》2020,(1):26-26
近日,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预案》指出,虽然专家分析认为,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几率很小,但仍须从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出发,统筹做好境内外蝗虫防治工作.各地要按照主动预防、内外结合、分类施策、有效处置的总体要求,坚持“两手抓”,既严防境外沙漠蝗入侵危害,又继续做好国内蝗虫防治,加强监测预警,全面排查蝗灾隐患,突出区域治理和科学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相似文献   

12.
蝗虫生境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瑞香  刘闯  李典谟  谢宝瑜 《生态学报》2003,23(11):2475-2483
蝗虫是一种能对农业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害虫。预测、监测蝗虫的发生、发展对于防治蝗虫、减轻蝗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蝗虫的发生和消长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基础上,概述了以往蝗虫发生、发展预测、监测的主要方法。然后,从监测蝗虫生境采用的指标、卫星数据、算法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运用现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蝗虫生境、预测蝗虫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最新进展;最后,结合现代对地观测技术、网络、快速计算和模拟等技术的发展探讨了蝗虫生境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家蚕生态学》一书由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讲师李瑞先生经过多年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编著而成,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210页,除绪论外,由12章专题论述组成。书后附有主要参考文献。现分别将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家蚕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家蚕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家蚕种的历史演变和生态学分类,以及家蚕种群、生态系统的概念。第二章,家蚕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与  相似文献   

14.
“没怎么见过蝗灾的草原人,忽然发现自己竟然处在蝗虫的翅膀下,而这些蝗虫正在同他们的牛羊抢夺着食物。”  相似文献   

15.
蝗虫是世界闻名的害虫,蝗虫为害在我国早已有长期历史记载。解放以来,经过科学家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国的蝗灾已基本上得到控制。蝗虫虽为害极重,但这种害虫却全身是蛋白质,可用作家禽的高级饲料,也许还可作其他养殖动物的饲料。蝗虫繁殖很快,是否可以人工大量养殖,并以蝗虫为中心发展一种生态工程呢?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拟提出关于这种生态工程的设想,并探讨其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一、蝗虫的种类和生活习性中国的蝗虫有3科:菱蝗科、短角蝗科和  相似文献   

16.
蝗虫是我国危险性的大害虫,不仅在沿海的河北、江苏、山东等省,连年猖獗为害;新疆也是常常闹蝗灾的地区,并由于在新疆为害的蝗虫不只是飞蝗,还有红胫戟纹蝗、西伯利亚蝗及意大利蝗等多种,再加上新疆地面辽阔,蝗虫发生的中心都是分布在交通困难和生活条件极度恶劣的地区,这对于治蝗工作增加极大困难。解放后第一年全国十多个省市都发生蝗虫猖獗为害,当时,我们对这样大规模的治蝗工  相似文献   

17.
《昆虫知识》2004,41(3):235-235
(中国植保网讯)由于浙江省自2 0 0 3年出现夏旱、冬旱连春旱,且温度偏高,出现湖泊水位下降,河滩、溪滩长时间断水,荒地、荒滩、荒田的杂草面积增加,特别有利蝗虫的越冬、栖息、繁衍,当前该省部分地区已出现高密度蝗蝻聚集区。据调查,仙居县有4个乡镇,40 0hm2 ( 60 0 0亩)发生蝗虫,其中高密度区( 1 0 0头m2 以上)有3 3 .3hm2 ( 5 0 0亩) ,主要为土蝗发生为害,发生期早、发生程度重为近年所未见。“大旱起蝗灾”。鉴于今年浙江省蝗虫发生早,来势凶,蝗灾重发机率较高的特点,省政府要求各级植保部门要加强虫情调查,特别对河滩、溪滩、大面积的荒…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飞蝗这样厉害 飞蝗为我国农业上的大害虫,并且是一个有历史性的大害虫。早在周平王时代(公元前707年),书籍上就记录现在的山东一带发生蝗灾。这二千多年来,大大小小的蝗灾,有记载可查考的,就在八百次以上。不但如此,其他国家如印度、伊朗,巴基斯坦,菲律宾,埃及,苏联,美国以及非洲、澳洲许多地方过去或现在都发生过蝗灾。蝗虫有许多种类,在中国沿海,沿湖蝗区及台湾的是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相似文献   

19.
新疆草原面积广阔,农牧业地位突出,蝗灾对当地经济、生态威胁很大,近年新疆极端天气日渐频发,蝗灾监测与防治任务艰巨。以意大利蝗、西伯利亚蝗和亚洲飞蝗为代表的蝗虫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对蝗虫各生命周期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运用BIOCLIM模型、领域模型(DOMAIN)、马氏距离模型(MAHAL)、广义线性模型(GLM)、随机森林模型(RF)、提升回归树模型(BRT)、支持向量机模型(SVM)、最大熵模型(MaxEnt)等八种经典物种分布模型及集成模型对新疆典型蝗虫适生区展开了预测。结果表明:(1)不同模型对新疆典型蝗虫适生区预测存在差异,其中DOMAIN最差(曲线下面积(AUC)=0.688,真实技巧统计(TSS)=0.301),而提升回归树(BRT)最佳(AUC=0.920,TSS=0.910),基于BRT、SVM和MaxEnt 3个集成模型预测的新疆蝗虫适生区可靠性更高;(2)新疆典型蝗虫不同等级适生区面积约56.844万km2,占新疆总面积的36%,其中高适生区面积16.568万km2;(3)新疆典型蝗虫适生区主要集中于北疆阿勒泰、塔城地区...  相似文献   

20.
蝗虫触角感受器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蝗虫触角感受器及其生态学意义陈湖海康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蝗虫触角感受器形态分布生态学触角是昆虫感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使着嗅觉、触觉、味觉及感受气流、CO2、湿度和温度等功能,左右着其选择食物、取食、躲避危险、寻觅配偶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