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家庭胰岛素注射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3~9月,以本科室出院的96例需要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胰岛素注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对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影响。结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存在较多知识肓点及操作薄弱环节,系统、有针对性地个体化教育指导必不可少,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控制了血糖。  相似文献   

2.
周锡芳  杨中华 《蛇志》2001,13(4):60-6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老年人起病时往往症状不明显 ,如口渴、多饮、多食和消瘦等症状不典型 ,血糖高而尿糖阴性 ,加上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并存 ,需要服用多种药物 ,治疗上较为复杂。除了早期合理治疗外 ,如何实施健康教育 ,降低糖尿病的病死率 ,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提高生命质量是护理人员研究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对来院疗养的糖尿病患者在全面评估病人身体、心理、家庭、社会和文化的基础上 ,制定包括病人家属在内的糖尿病教育计划 ,旨在探索一条防治糖尿病的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术后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对88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后的护理,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及硅油注入的特殊要求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眼部情况,控制血糖、保持特殊体位、预防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使许多糖尿病病人加强术后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有用视力、提高手术效果的临床效应,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在围手术期做好周密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疗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术后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对88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后的护理,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及硅油注入的特殊要求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眼部情况,控制血糖、保持特殊体位、预防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使许多糖尿病病人加强术后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有用视力、提高手术效果的临床效应,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在围手术期做好周密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疗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许艳萍 《蛇志》2013,25(1):73-74
目的总结晚期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护理。方法对56例晚期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化疗的同时加强胰岛素的治疗,密切监测和控制血糖,做好心理护理,指导饮食,加强宣教,预防低血糖反应及感染的发生。结果 54例患者顺利完成4周期化疗,1例血糖控制不稳未进行化疗,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加强晚期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观察及护理,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延长生存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降低个体医疗费用;降低社会负担.方法:对病人进行糖尿病有关监测项目的检查.了解患病情况;收集被调查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信息;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遵循WHO倡导的"饮食、运动、能量平衡促健康"的理念,建立对糖尿病病人健康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以Orem"自我照顾"的理论为指导,将其应用于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行为指导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结果:对94例糖尿病病人实施12个月的健康行为管理结果是:①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均数由8.64下降为7.76,空腹血糖均数值(mmol/L)由8.94下降为6.68,提高了糖尿病的治疗有效率;②病人的自护能力由干预前的33.16%,提高到83.33%,自护缺陷明显改善;③病人遵医行为平均率由干预前的51.83%,提高到82.14%.使血糖平均降低了2.26mmol/L.结论:病人对饮食、运动指导、合理用药等知识有教育需求,表明医院内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是不够的,社区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延续,对病人的支持更有针对性.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的病人对疾病防治知识认识较前提高,纠正了不良生活习惯,自我监测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理指标、并发症指标、生活质量较前改善,住院率下降,表明护理干预对病人具有支持作用,可以提醒和帮助病人遵从医嘱,达到很好控制疾病,重塑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聂聆 《蛇志》2002,14(2):69-70
糖尿病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 ,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时往往症状不典型 ,血糖高而尿糖阳性 ,加上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并存 ,需要服用多种药物 ,因此 ,治疗较复杂。糖尿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 ,患者不可能长期住在医院 ,需要在院外继续治疗和自我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终结 ,而是康复的起点 ,所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1 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需终生治疗的疾病 ,其预后取决于血糖是否得到控制和有无并发症发生。首先应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治疗糖尿病旨在积极控制血糖、预防各…  相似文献   

8.
<正>全世界有超过3.87亿的糖尿病患者,到2035年预计糖尿病患者会高达5.92亿。一型和二型糖尿病患者尝试了各种方法,尽力将他们的血糖水平保持在可控范围,他们定期手指采血或者是反复地注射胰岛素,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而且是不精确的。此外,如果注射错误剂量的胰岛素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失明、截肢、甚至是糖尿病昏迷和死亡。幸运的是,这种痛苦的胰岛素注射可能成为胰岛素患者的历史。近日,来自北卡罗莱娜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发明了一种"智能胰岛素贴片",这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糖尿病患者在摄取食物时都要先计算一下食物摄入量是否和胰岛素水平相当。而最近,美国FDA首次批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型仪器——新型胰岛素自动检测注射泵上市,有望使病人在补充胰岛索时更加便利,以及减少病人用错胰岛素剂量的医疗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自体免疫细胞破坏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而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的自体免疫病。疾病患者需要依靠外源性途径来补给胰岛素,但胰岛素注射治疗不能根治病症,也不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多能性干细胞以及体细胞重编程产生胰岛素分泌细胞为根治1型糖尿病提供了可能。编程性的细胞能被用来进行移植治疗和药物筛选,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当前,通过相关转录调节因子重编程终末分化细胞为胰岛?细胞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对胰腺早期发育、胰腺相关转录调控因子及目前利用终末分化细胞重编程产生胰岛?细胞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临床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效果的影响。方法:在161例用口服降糖药及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血糖控制但效果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置泵前告之患者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方法、低血糖的预防、输部位的正确选择等全方位护理。结果:在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全面、细致、持续的干预达到使用的最佳效果。结论:护理干预是糖尿病患者学会正确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知识和泵使用的各种技术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桑  孙凡  袁三云  张建湘  聂红英 《生物磁学》2011,(20):3932-393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临床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效果的影响。方法:在161例用口服降糖药及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血糖控制但效果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置泵前告之患者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方法、低血糖的预防、输部位的正确选择等全方位护理。结果:在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全面、细致、持续的干预达到使用的最佳效果。结论:护理干预是糖尿病患者学会正确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知识和泵使用的各种技术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对115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重点注意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糖控制及血糖监测,强化糖尿病知识宣教,饮食调理结合药物控制,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重视心理护理,深化术前指导,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除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其余病人均顺利康复。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加强血糖控制及血糖监测,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是糖尿病病人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徐贞 《蛇志》2010,22(1):60-6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2.4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属终身性疾病,血糖水平是反映该病控制好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使用胰岛素治疗是对糖尿病患者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治疗手段,如何保证病人的正确用药和血糖检测是病房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对我院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护理工作主要内容有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咳痰、咯血的护理、预防感染、低血糖的护理、休息与运动指导、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通过精心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链脲菌素对恒河猴某些常规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链脲菌素 (STZ)对恒河猴摄食、饮水、排尿、体重、血糖及尿糖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为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积累资料。方法 通过静脉给 7只恒河猴注射不同剂量的STZ。结果 使用不同剂量STZ后 ,7只恒河猴均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出现与人糖尿病相类似的“三多一少”症状 ,同时对糖尿病猴使用不同剂量胰岛素可使其症状减轻。尤其是中、高剂量组的动物症状较为明显 ,而低剂量组体重有一个短时间的增加后又迅速下降。实验组中血糖和尿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以中、高 2个剂量组的动物变化较大。结论 采用中、高剂量组的STZ可诱导类似人类糖尿病的急性动物模型 ,而使用胰岛素治疗或低剂量STZ可使该动物模型疾病病程延长 ,有利于进行其并发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常易引起心血管病、肾病和眼病等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其病因至今尚未查明。糖尿病人的死亡率与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治疗适当,死亡率可大大降低。常规的治疗方法是严格的饮食控制和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俗称重病人)来说,每日必须注射三次胰岛素(每次于餐前15分钟注射),否则就会影响疗效,使病情得不到充分控制。但相反,每日三次定时地注射,也给患者在治疗上带来困难,特别是在医疗条件不便的情况下。为此,研制一种能适时适量地向患者注射胰  相似文献   

18.
郑香环 《蛇志》2003,15(4):48-49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又是可防可治的。为做好有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宣教 ,使病人及其家属能够正确地对待糖尿病和掌握处理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关问题 ,减少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 ,降低住院率和医疗费用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1 确定健康教育内容1 .1 注重心理教育 ,增强患者的心理调节能力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 ,治疗过程复杂 ,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消极或懈怠的不良心态。所以我们着重从启发诱导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入手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护理过程 ,建立新型的护患关…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胰脏无法生产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是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导致不同的糖尿病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的糖尿病.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最终导致全身微循环障碍而致使并发症发生,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以及心血管疾病.本研究进一步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对策,为患者提供系统的糖尿病认知.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20,(1)
目的总结30例眼镜王蛇咬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 2010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中眼镜王蛇咬伤患者3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药物护理及心理、饮食护理,严格落实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措施进行救护。结果 27例治愈出院,2例残疾,1例转外院治疗因合并症死亡。结论眼镜王蛇咬伤患者病情凶险,要加强病人的救治与护理,同时严格落实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及预防并发症等是提高临床治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