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8)与研究组(n=68),其中对照组手术时给予咪唑安定静脉滴注,研究组手术时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术后24 h(T7)血浆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氧摄取率(CER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 O2)水平,桡动脉成功穿刺时(T2)、气管插管时(T3)、上开口器时(T4)、手术结束时(T5)、拔管时(T6)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血糖(GLU)水平,T2、T5、T7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7时S-100β蛋白、NSE较T1时显著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7时CERO2、Da-jvO2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Sjv O2较T1时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T4-T6时间点时,研究组GLU显著低于对照组,在T3-T6时间点时,研究组COR、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5、T7时IL-6、IL-10、TNF-α均较T2时升高,且研究组T5、T7时IL-6、TNF-α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咪唑安定而言,在颅脑外伤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减少脑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患者应激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1-II级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实验组)和丙泊酚和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先于10 min内缓解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同样时间内静脉输入1μg/kg芬太尼。两组均静脉给予丙泊酚1.5 m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前(T0)、注药镜检前(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退镜时(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镇痛效果(VAS评分)、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T1-T4时间的HR和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p O2在T2-T3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呼吸抑制、不良体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麻醉效果确切,相对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患者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按照信封抽签的形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麻醉选用依托咪酯注射液靶控输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用药时、拔管时SBP、HR、DB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 d E、IL-6、Cor、TNF-α、ACTH、 hs-CRP、 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 CD4+、CD3+、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使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可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也可大大减轻,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在接受电复律的房颤患者中,观察比较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和单用丙泊酚镇静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纳入60例接受电复律的房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丙泊酚-右美P-D组)和对照组(丙泊酚 P组),每组30人,观察两组T0-T4不同阶段的生命体征、不良事件、镇痛效果、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P-D组在T1-4时段HR较T0减低,P组T2-4时段HR也较T0下降,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在T2、T3时MAP、SpO2均低于T0,但T2时段P-D组MAP、SpO2下降幅度低于P组, T3时段SpO2下降幅度低于P组, MAP降幅无差异。P-D组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P组(48.67±15.03 mg vs 71.33±19.03 mg;P<0.001),但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D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均低于P组(16.7% vs 40% P=0.045;13.3% vs 3.3% P=0.35)。P-D组镇痛评分为轻度以下者占93.3%,显著优于P组的73.3%(P<0.05)。结论:对电复律的房颤患者,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复合策略展现出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该方案可明显降低丙泊酚用量,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率,增强了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12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低剂量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0.50 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高剂量组(39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00 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三组神经损伤指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同时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三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结论:1.00 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有效控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92例拟行急诊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观察组在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的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给药后(T1)、插管时(T2)、拔管时(T3)、手术完成(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P0.05);在T4、手术后6 h(T5)、手术后12 h(T6)时,观察组血清S100β、NES、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可有效保持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术后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缓解ICU病人谵妄及提高其依从性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9例ICU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39),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治疗,对照组采取丙泊酚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缓解ICU病人谵妄及提高其依从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见效时间短,丙泊酚用量少,苏醒时间短,阻滞完善时间短,拔管时间短,相比于对照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可有效缓解ICU病人谵妄,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LS)应用右美托咪定(Dex)辅助麻醉对患者苏醒期血清皮质醇(COR)、醛固酮(ALD)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并择期行LS治疗的138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常规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15 min(T_0)静脉滴注负荷剂量为1μg/kg的Dex、而后以0.5μg/(kg·h)速度持续静脉泵注Dex至术毕前10 min,对照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重复以上操作。记录比较两组T0和拔管后15 min(T_1)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麻醉苏醒期镇静-躁动评分(SAS)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相比,两组T1时血清COR、ALD、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醉苏醒期SAS评分为(2.96±0.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4±0.38)分】(P0.0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4.3%,较对照组(15.9%)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更能有效降低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苏醒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炎症因子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给予麻醉诱导前30 min,负荷剂量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10 min,之后给予患者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性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为止,对照组患者按照上述给药方法静脉输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4 h(T2)以及手术结束后1天(T3)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测定比较两组患者各相应时间点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等应激水平,MMSE评分、TMT完成时间等认知功能;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时间的血清IL-6、TNF-α、CRP、cor、E、NE水平以及TMT、MMSE认知功能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观察组患者T1、T2、T3各相应时间点的血清IL-6、TNF-α、CRP、cor、E以及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2、T3各相应时间点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MT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血清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应用于鼻内镜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内镜下收治的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在诱导前15分钟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泵入等量盐水,两组均给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15 min(T_0)、插管前(T_1)、插管后5 min(T_2)、插管后10 min(T_3)、拔管后5 min(T_4)、拔管后10 min(T_5)心率、收/舒张压变化,术中15 min(T_6)及30 min(T_7)Fromme术野质量评分和拔管时(T_8)及拔管后1 hour(T_9)Ramsay镇静评分。结果:T组插管后5 min(T_2)、拔管后5 min(T_4)和拔管后10 min(T_5)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对应时间点收缩压(P0.05)。两组插管前心率(HR)均低于入室时15 min分钟心率(P0.05)。T组T7时间点术野质量评分高于C组(P0.05),拔管后2小时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内镜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有利于稳定患者心率、收/舒张压,显著改善术野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丙泊酚用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使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心率,麻醉前(T0)、手术中(T1)、手术结束时(T2)时SOD、颅内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VAS)评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心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0时,两组SOD、颅内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1、T2时,两组SOD、颅内压水平均较T0时下降,且观察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T0时,两组HR、MA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1、T2时,两组HR、MAP水平均较T0时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VAS、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VAS、MMSE评分水平均较T0时下降,且观察组MMSE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88%、16.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急性颅脑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SOD、颅内压水平,减轻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地氟烷麻醉对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及脑供氧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入选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术前麻醉诱导,术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异丙酚维持麻醉,研究组患者采取异丙酚联合地氟烷维持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案对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及脑供氧平衡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诱导前脑氧分压(Pbr 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研究组患者Pbr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及术后1 h,研究组患者丙二醛(MDA)、谷氨酸(Glu)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0时刻,两组患者脑氧摄取率(OER)、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3时刻,两组患者OER、Da-jvO2、CPP、MA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地氟烷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具有稳定的麻醉效果,并可保护患者脑组织,维持脑供氧平衡,确保手术顺利开展,且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HVR)患者脑氧代谢指标、氧化应激和细胞焦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择期行体外循环下HVR的13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丙泊酚麻醉)和研究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各为68例。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指标、心肌损伤指标、脑氧代谢指标、细胞焦亡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开放主动脉后(T1)~术毕(T3)时间点,研究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研究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研究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研究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低于对照组(P<0.05)。T1~T3时间点,研究组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高于对照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可减轻体外循环下HVR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改善脑功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测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接诊的135例拟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监测组;其中常规组予以标准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监测组予以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结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90 d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计算两组的预后良好率,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监测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2h的颅内压均小于常规组(P<0.05);监测组术后24 h、48 h的GC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监测组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颅内血肿、脑血管痉挛和非计划性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入院GCS评分、脑疝、改良CT图像评分均是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改善预后,但预后受年龄、入院GCS评分、脑疝、改良CT图像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LC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麻醉诱导,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诱导插管时、气腹后5 min、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1 h~术后48 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但研究组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48 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LC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可有效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及炎性应激,降低术后认知功能损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4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血清铁蛋白(SF)、神经营养因子(NTF)水平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出血量、昏迷程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昏迷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P-9、SF、NTF、GFAP、TNF-α、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P-9、SF、NTF、GFAP、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 d、14d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的结果初步说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可减少患者出血量,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神经细胞损伤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6例。根据计算机随机生成分组,分为对照组(丙泊酚麻醉,43例)和研究组(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43例)。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情况、炎症因子、应激反应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气管插管(T2)~切皮后30 min(T4)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先升高,后下降,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研究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肾上腺素(AE)、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显著,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控制炎症因子和应激指标分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