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2013—2014),利用干漏斗法收集土壤中小型动物,探讨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大豆间作、大豆单作)和施氮(0、150 kg·hm-2)对红壤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年取样共捕获土壤中小型动物8349只,分属3门10纲29目,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2013年间作和施氮均提高了玉米拔节期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2014年土壤动物类群数较2013年有明显的增加,施氮条件下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较不施氮有所增加.两年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模式和生育期对土壤动物平均密度、类群数和多样性指数都无显著影响.但在2014年,施氮显著影响了土壤动物类群数、Simpson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种植模式与玉米生育期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土壤动物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同时对密度-类群和丰富度指数也有显著影响;施氮和生育期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Simpson指数、密度-类群指数和Shannon指数.从两年的土壤动物群落去趋势分析结果来看,红壤地土壤动物群落在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之间均没有明显的差异,群落组成的变化与玉米生育期相关.合理施氮条件下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红壤地土壤中小型动物平均密度和类群数,保持较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对西双纳不同面积“龙山”片断干性季节雨林和保护区连续湿性季节雨淋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表明,土壤动物群落物种丰盛度,多度和多样性的变化不顾在随雨林片断化面积减少而降低的“种-面积效应”,而雨林片断化后因先锋植物(喜阳性)侵入产生的“干暖效应”,使片断雨林凋落物增多,腐殖质,土壤有机质,N,P等元素含量增高,土壤生境条件更有利于土壤动物生存,其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连续湿性季节雨林,但2种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种-多度模型均表现为对数级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楠  潘小承  白尚斌 《生态学报》2020,40(10):3420-3430
酸沉降造成的土壤持续酸化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为量化酸沉降我国亚热带毛竹林土壤的影响,于2016年在浙江省杭州临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持续开展了2年野外模拟酸雨淋溶土壤实验,设置pH 4.0(T1)和pH 2.0(T2)两个模拟酸雨处理,以pH 5.8天然湖水为对照(CK),分析酸雨作用下土壤CO2排放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并明确毛竹林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在酸雨作用下经过缓冲期后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作用强度表现为:T2>T1。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是:T2、CK、T1。PCR-DGGE分析表明,模拟酸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T2处理抑制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而T1处理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具有促进作用。土壤pH值、有效钾、可溶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碱解氮和有效磷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呼吸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综上所述,模拟酸雨能够显著抑制毛竹林的土壤呼吸,并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毛竹林土壤生...  相似文献   

4.
瑞昌石灰岩红壤区退耕还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西瑞昌石灰岩红壤区采取多树种混交、竹阔混交和林苗一体化3种模式退耕还林6年后的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林对土壤动物群落及其数量变化的影响.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隶属于6门17纲34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纲,占总类群数的86.7%;常见类群为蜱螨目、线蚓科以及弹尾目.对照农耕地土壤动物隶属于5门10纲21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纲,占总密度的86.7%;常见类群为蜱螨目和线蚓科.退耕还林地土壤稀有类群数(30类)明显大于农耕地(18类).除冬季外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平均密度显著高于农耕地.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表层(0~5 cm)土壤动物数量与5~10、10~15 cm土层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退耕还林地表聚性较农耕地更明显.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类群数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夏、秋季与春、冬季差异显著;平均密度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季节间差异显著.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农耕地,3种退耕还林模式中,多树种混交模式的生物多样性最高,林苗一体化模式最低.  相似文献   

5.
酸性淋溶对赤红壤溶液Ca/Al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对铝的环境化学及生态学效应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环境酸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发现活性铝是造成树木和植物枯萎、农作物减产和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直接因素,因此已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毒性元素。国外研究者认为,土壤溶液中钙、铝两种元素的摩尔比是衡量铝对植物危害的一个有用指标。当Ca/Al比小于1时,铝即能对植物赖以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根毛产生损害;当Ca/Al比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环境挑战正威胁着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土壤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持土壤健康及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城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是仍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综述。基于此, 本文梳理归纳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 总结了城市化影响土壤动物的主要途径, 并阐述了城市中不同体型大小的优势土壤动物类群对城市化的响应。本文建议未来应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深入解析城市土壤动物多样性, 明晰城市土壤食物网的结构与功能, 关注土壤动物群落的保护与恢复, 揭示城市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组特征, 并挖掘城市土壤动物抑制人类致病菌的潜力, 以期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健康维持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耕作对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探明粉垄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粒级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以甘蔗为供试作物,对常规旋耕(XG)、深翻旋耕(SF)、粉垄20 cm (FL20)和粉垄40 cm (FL40)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甘蔗周年种植后,各耕作处理土壤肥力有所下降,其中F...  相似文献   

8.
坡度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先进  吴鹏飞  崔丽巍  张洪芝 《生态学报》2012,32(12):3701-3713
为了研究坡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3月和9月分别对川中丘陵区坡度为5°、15°、25°的3种农田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1657只,隶属4门11纲21目,弹尾目、蜱螨目、颤蚓目和线虫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在3月随坡度增加无显著变化(P>0.05),9月则呈波动性上升(P<0.01)。群落密度在3月随坡度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9月的变化趋势则相反(P<0.05)。群落多样性指数在3、9两月均随坡度增加呈显著波动性变化(P<0.05)。坡度对弹尾目、蜱螨目和线虫等主要类群的密度影响显著(P<0.05),并具季节差异。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坡度对农田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Sorenson和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进一步表明坡度在3月份主要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组成,在9月主要影响优势类群的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坡度对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主要类群的密度有显著影响,并存在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9.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一项重要工程,茅尾海是平陆运河的重要支撑节点。本次调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评估茅尾海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又积累本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基线数据,为平陆运河建设期、运营期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1月、4月、7月,在钦州茅尾海东部岸线设置4个采样断面,分别是仙岛公园、沙环村、滨海公园和康王庙村,按照《海洋调查规范》(GB 12763.6-2007)的要求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和物种分类鉴定;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优势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茅尾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以节肢动物为主,物种占比超过41%,个体数占比超过87%,优势种(IRI > 1 000)有麦克碟尾虫(Discapseudes mackiei)、台湾泥蟹(Ilyoplax formosensis)、隆背大眼蟹(Macrophthalmus convexus)和四齿大额蟹(Metopograpsus quadridentatus),但优势种在4个断面分布不均,仅麦克碟尾虫出现在各断面;主要种(100 ≤ IRI < 1 000)有27种,其中仅扁平拟闭口蟹(Paracleistostoma depressum)、背毛小头虫(Notodasus sp.)出现在各断面;常见种(10 ≤ IRI < 100)有19种,稀有种(IRI < 10)有8种,它们均分布不均;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和香农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435(0.183 ~ 0.704)和1.506(0.747 ~ 2.256),显著低于2009年相应指标,P值分别为0.004和0.048;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475(0.223 ~ 0.696),与2009年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没有显著差异(P = 0.109)。综合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香农多样性指数(H?)、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IMP)推断茅尾海目前整体海域生态环境处于中等污染水平。综合上述指标,认为目前茅尾海海域整体生态环境已属于中等程度污染。本次调查建立的茅尾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库,将为未来平陆运河的生态建设和科学运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羊草草原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6,他引:43  
对东北羊草草原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表明 ,生境条件愈优越 ,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愈高 ,种类则愈丰富 .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呈正相关 ,与 pH呈负相关 ,与土壤自然含水量和全P含量关系不明显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且表聚性明显 .  相似文献   

11.
12.
Kinetics of soil cadmium desorption under simulated acid ra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il acidification can result in the release of heavy metals stabilized by soil components into soil solution, and therefore it causes ecological risk. The kinetics of Cd desorption from two Chinese soils (ultisol and oxisol) distributed in the acid rain sensitive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were studied using a flow-stirred method under simulated acid rain conditions. Cd desorption was well described by the first-order kinetic equation. Percentages of Cd desorbed were 80–99% in ultisol and 25–28% in oxisol, respectively. Cd desorption, regarded as a heterogeneous diffusion in soils, could be also fitted by the Elovich equation. The desorption process could be divided into a fast reaction and a slow reaction, which were corresponded to the exchangeable and the specific sorbed Cd,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heavy metal release under acid deposition conditions and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risk of acid deposition in those acid rain sensitive area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3.
茂名油页岩废渣场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生态改造状况下,茂名市油页岩废渣场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样地分别设在1985年形成并同时植树造林和1992年形成后刚开始种树的两个废渣场(南排和北排)上.研究的土壤动物包括手拣法和干漏斗法收集的以大、中型为主的类群.动物分类至科或属,只有很小的部分分类至目(如唇足纲)或分类至种(如等足目等).本研究共获得11164号标本(分属27目,110科-属),并根据此样本进行分析:在土壤动物种类组成方面,分别在群落和类群两个层面上,分析样地间的差异;在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方面,除用Shannon指数(H′)进行样地间种类多样性比较外,还用以类群为基础的DGg指数,及以种类为基础的DGs指数,分别进行样地间的比较.主要结果:(1)在只有幼树的北排废渣场,获得土壤动物9目33科属;在南排废渣场中,经过约20a自然恢复的草地及种植约20a的大叶相思林地,分别获得23目67科属和23目61科属.(2)以种类为基础的DGs指数,3个样地分别为4.0、17.7和16.7.显示出北排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简单,多样性很低;南排的两个样地,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都较复杂,多样性较高而且很相近.但是,(3)以类群为基础的DGg指数,则南排的两个样地可分高低:大叶相思林为7.75,稍高于草地的7.20;此外,作为环境质量的甲螨指数(甲螨个体数/蜱螨类总个体数),也是前者(0.93)高于后者(0.73).因此,从实际上看,人工纯林对土壤改造效果应比草地要好一些,但还不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14.
四川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凉山山系, 在保护和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对该自然保护区兽类群落的研究却极为缺乏。为了了解该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小型兽类群落,本文作者在2018年4-10月调查了该区域的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在海拔1,537-3,830 m间共设置样方184个, 布设鼠夹9,016铗日, 捕获小型兽类536只, 隶属4目7科13属21种。包括滇攀鼠(Vernaya fulva)和等齿鼩鼹(Uropsilus aequodonenia)两个稀有物种在内的共计9个物种为该地区首次报道, 丰富了物种分布记录。结合历史资料, 黑竹沟地区共记录小型兽类43种, 隶属4目9科28属。在43种小型兽类中, 东洋界物种37种, 占绝对优势(86%), 分布型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型占优, 为18种(占东洋界48.6%)。本次调查捕获的21种小型兽类中, 群落优势种为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 33.2%)、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 21.3%)和中华绒鼠(Eothenomys chinensis, 12.7%)。随着海拔上升, 群落优势种组成发生变化, 由北社鼠 + 中华姬鼠 + 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 + 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群落, 转变为中华绒鼠 + 中华姬鼠 + 凉山沟牙田鼠(Proedromys liangshanensis) + 西南绒鼠(Eothenomys custos)群落。群落物种区系的分布型组成随着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 喜马拉雅-横断山型物种随海拔升高所占比例增大; 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特有种分布的下限、中点和上限平均海拔都高于非特有种, 且特有种和非特有种的中点和下限平均海拔差异显著(n = 21, df = 19, P = 0.013; n = 21, df = 19, P < 0.01), 说明该区域物种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 中高海拔主要由特有种构成。本研究丰富了黑竹沟地区小型兽类及群落多样性的数据资料, 有利于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继广  宋彦君 《广西植物》2017,37(4):533-540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途径,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全球变化背景下,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日益严重的酸雨问题,其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酸雨导致土壤酸化,对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植物地上地下生长以及凋落物分解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土壤呼吸。该文综述了模拟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影响的三种结果,即抑制、促进和无影响;酸雨影响土壤呼吸的差异受到酸雨酸性、酸雨处理持续时间以及植被类型、植物生长季节、植被演替阶段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综合影响。低强度和高强度酸雨都倾向于降低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_(10))。从影响土壤呼吸的四个关键的生物因子,即光合作用、凋落物、微生物、根系生物量,分析了模拟酸雨影响土壤呼吸的潜在机制;但是酸雨影响土壤呼吸的过程复杂,使得土壤呼吸对酸雨的部分响应机理仍存在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的研究:(1)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对酸雨响应的研究;(2)土壤各组分呼吸对酸雨响应的研究;(3)模拟酸雨与其他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研究;(4)与土壤呼吸相关的生物因子对酸雨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成分, 尤其是在土壤风化严重, 养分贫瘠的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 微生物在植物养分的获取、碳循环以及土壤的形成等生态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该研究基于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长期(10年)的野外模拟酸沉降实验平台, 探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酸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酸沉降处理显著降低土壤pH (即加剧酸化)。土壤酸化对微生物生物量碳(C)含量的影响不大, 但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N)和磷(P)的含量, 导致表层土壤(0-10 cm)微生物生物量C:P和N:P显著提高, 表明土壤酸化可能加剧了微生物P限制。土壤酸化还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导致次表层土壤(10-20 cm)真菌:细菌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 土壤pH和土壤有效P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最为主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模拟酸雨胁迫对马尾松和杉木幼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LI-8100测定模拟酸雨不同处理下(pH2.5、4.0和5.6)盆栽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幼苗(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温度、含水量,研究酸雨对其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喷淋下马尾松和杉木土壤pH值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同酸雨酸度呈现正相关性;马尾松和杉木各个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显著,且同地下10cm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趋势一致,pH2.5处理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1.79μmol · m-2 · s-1和1.12μmol · m-2 · s-1,比对照组(pH5.6)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1.57μmol · m-2 · s-1和1.54μmol · m-2 · s-1分别高14%和低39%;马尾松和杉木各个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同10cm土壤温度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指数关系(P<0.001),与5cm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性不明确;在P=0.05水平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土壤呼吸速率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综合拟合方程,和单因素(温度、含水量)拟合相比能够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情况;马尾松和杉木在pH2.5和4.0处理下的土壤呼吸温度系数Q10值分别为1.36、2.01和1.51、2 25,同对照组1.14和1.58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且两者Q10值的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证明酸雨是影响马尾松和杉木土壤CO2通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模拟酸雨的早期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人工模拟酸雨控制实验,探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种南亚热带主要植被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有机碳组分,包括土壤总有机碳(TOC)、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土壤不易氧化有机碳(NROC),在不同模拟酸雨处理梯度:对照CK(pH4.5的天然湖水)、pH4.0、pH3.5、pH3.0处理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上层土壤(0~20cm)易氧化有机碳、不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与森林类型密切相关,大小顺序均表现为混交林阔叶林马尾松林。经25个月模拟酸雨处理,鼎湖山森林土壤酸化有加剧的趋势;CK、pH4.0、pH3.5、pH3.0四个处理下土壤上层剖面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为阔叶林(7.14、8.29、8.74、9.84g·kg-1)、混交林(8.58、8.53、10.28、10.36g·kg-1)和马尾松林(3.90、4.49、4.74、5.48g·kg-1),三个林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呈现随模拟酸雨强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森林土壤总有机碳和不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变化缓慢,在各酸梯度处理下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的酸雨作用使土壤酸化不断加剧,易氧化有机碳对酸雨的响应更敏感,但其在酸雨下积累的趋势不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的存埋,但关于酸雨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仍然需要长期的实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