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总结纵隔胸腺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纵隔胸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共25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46.1岁.全组患者术前均行胸部正侧位片检查,其中20例患者行胸部CT检查,6例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均获得完整切除.其中常规手术17例,微创手术8例,微创手术患者较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所有手术标本均经病理证实为胸腺囊肿.共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随访2个月至7年,均朱见复发.结论:胸腺囊肿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CT和MRI能明确肿块的囊性特征,大多数胸腺囊肿根据其囊性特征,术前即可作出正确诊断.纵隔胸腺囊肿一经诊断应该首选手术治疗,手术应根据肿物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胸腔镜等微创技术适合于纵隔胸腺囊肿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ET/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ET/CT对16例肺部孤立性病灶进行PET/CT检查,手术切除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查,以判断诊断符合率与细胞类型.结果:16例肺病灶患者PET/CT检查与手术切除组织病理结果相比较,诊断符合率为87.5%,其中腺癌13例(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6例),鳞癌2例,肺粘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结合临床症状,PET/CT检查能够准确的对肺癌做出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韦兴华 《蛇志》2015,(2):220-2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及MPR重建进行诊断,对肿瘤部位,病变影像特点与相邻的部位侵袭、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肿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胸上段、中断、下段等部位的发生例数分别为15例、15例、12例;食管癌患者食管壁多表现为环状增厚或偏心性不规则增厚、肿块,增强中度、明显强化;其中气管、支气管瘘3例,主动脉及心包侵袭11例,胃底侵犯2例;42例患者中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22例,CT诊断淋巴结转移15例,CT扫描淋巴结阳性检出率68.2%;肺内转移2例,肝脏转移2例。结论多层螺旋CT食管癌术前扫描,可对肿瘤部位、肿瘤分期诊断做出良好的判断,为临床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方案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至2006年3月近6年收治的1I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治疗方式及病理结果.结果: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表现为主,症状无特异性,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胃镜及CT检查,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肿瘤楔形切除,5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诊断良性5例(45.5%)交界性1例(9%),恶性5例(45.5%).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死亡1例,死于腹腔广泛转移.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胃镜和CT可发现病变,诊断以病理诊断为准,其中免疫组化结果为重要诊断依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早期即具有跳跃式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中下段食管癌喉返神经累及可作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因素.食管癌术前应详细评估有无淋巴结转移,术中应尽可能广泛切除病变组织.常见的手术路径包括经胸及经食道裂孔两种方式,但由于不能有效清扫纵隔淋巴结,因此经食道裂孔食道切除术应该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三野淋巴结清扫适用于中上段食管癌,二野淋巴结清扫结合术后新辅助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生存率.本文主要就食管癌转移淋巴结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改善食管癌的预后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急诊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18例急诊胸部创伤患者均行胸部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对胸部大血管进行重建、分析。将CT诊断结果与手术、随访复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例中,CT平扫显示胸部主要损伤有:肺挫伤10例(55.56%),血胸及肋骨骨折各9例(50%),气胸8例(44.44%),锁骨骨折6例(33.33%)。CT增强扫描诊断心脏大血管损伤7例,其中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胸主动脉夹层和心包破裂各1例。CT增强扫描结果与手术、临床随访结果相吻合。结论: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全面而准确地诊断急诊胸部创伤的重要影像技术,可以对CT平扫不能确定的心脏、大血管的损伤情况作出明确判断,对临床救治方案的早期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3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在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治疗,并根据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特点,于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病灶切除完整,术中3例患者切除创面少许出血,经亚等离子凝固术止血后未见再次出血。术后患者均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及消化系统症状。结论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实施严密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对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一例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患者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一例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膀胱平滑肌瘤行局部切除,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后随访5年,未见肿瘤复发、恶变、侵袭转移及盆腔其他并发症。结论膀胱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诊断主要依赖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能明确肿瘤部位,确诊依赖病理。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继发性癫痫术中运用皮质脑电图监测切除癫痫病灶的疗效。方法:对13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术前经多次常规脑电图、24h动态脑电图检查定位并联合CT、MRI等检查结果,确定癫痫病灶的准确位置。在皮质脑电图精确定位监测下手术切除致痫灶。结果:13例癫痫患者均通过皮质脑电图监测,准确定位,切除致痫灶,切除病灶后的棘波、尖波,棘、尖慢复合波减少或完全消失。结论:利用皮质脑电图监测手术切除痫灶是治疗继发性癫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鞍区HRCT扫描在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病人鞍区薄层HRCT检查的结果和经验.结果:蝶窦呈鞍彤35例,鞍前形7例,鞍底骨质破坏19例.术后鞍底骨窗均小于1.5 cm × 1.5cm.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31例,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者35例.术后脑脊液鼻漏5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没有出现因骨窗咬除而出现的视神经损伤、海绵窦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鞍区薄层HRCT检查有利于指导手术入路的设计和术中手术方位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