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抽样,抽取哈尔滨市5所三级医院的4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程度为中等,去人格化属于中度倦怠,情感衰竭、低成就感程度达到了高度倦怠;职业压力得分为87.56±20.43,以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维度压力最高,病人护理维度压力最低。情感耗竭与除工作环境及资源之外的职业压力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去人格化与职业压力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低成就感与职业压力中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呈显著负相关(P0.05)。护士职业压力各维度对其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尤其对护士情感耗竭的解释程度达25.5%。结论:护士职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的对护士进行管理,鼓励护士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自我疏导,适当授权等是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正性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2.
??????? 目的 研究护士的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状况,探讨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3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李小妹修订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测定护士工作压力,用世界卫生组织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BREF)测定护士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士工作压力总均分为(15.11±2.18)分,护士生活质量总得分为(58.07±8.43)分,护士工作压力各维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大多呈负相关。结论 护士工作压力为重度压力水平。护士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其生活质量较差。护士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之间关系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压力大的护士其生活质量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急诊科护士正念度与心理弹性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3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护士均接受一般状况调查表、五因子正念度问卷(FFMQ)、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化版和职业倦怠问卷修订版(MBI-GS)调查。结果表明,急诊科护士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的得分分别为(16.25±8.27)分、(16.84±9.17)分、(26.83±9.05)分。急诊科护士FFMQ得分(99.91±8.14)分,项目均分(2.56±0.57)分。急诊科护士CD-RISC得分(69.14±7.43)分,项目均分(2.77±0.54)分。初步结论表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感严重,正念度与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呈正相关,与职业倦怠感呈负相关,通过正念训练提高心理弹性可影响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内科护士的生活质量状况,为护理人员了解自身生活质量的情况,改善自我身体状况提供依据,也为有关领导优化管理提供资料.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中文版(WHOQOL-100),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对某综合医院7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用t检验比较内科护士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个人信仰等6个领域24个方面的均数与常模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内科护士在独立性领域、环境领域、精神支柱领域、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以及疼痛与不适、积极感受、自尊、消极感受、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15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常模;在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以及精力与疲倦、睡眠和休息、身材与相貌、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个人关系、性生活、交通条件7个方面的得分低于常模;心理领域,思想学习和记忆注意、体闲娱乐活动2个方面与常模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科护士的生活质量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共110例,分别采用肺癌生命质量量表(EORTC-QLQ.C30)、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ORTC-QLQ.LC13)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性,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化疗阶段,患者功能维度得分和整体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维度得分和化疗相关副反应得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表现得分的差异和三种应对方式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采取面对方式和回避方式的得分均高于屈服方式(P0.05)。面对方式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回避方式、屈服方式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疾病转移及面对方式是NSCLC化疗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SCLC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有效的发挥积极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诊新护士心理弹性状况,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从心理弹性角度分析职业倦怠并进行对策探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急诊科120名新护士(临床工作1年内护士)进行心理弹性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工作1年内急诊护士心理弹性总均分为(1.76±0.63)分,从各维度来看,坚韧(1.95±0.72)自强(1.83±0.45)、乐观(1.64±0.57)均处于较偏下水平;急诊新护士不同年龄、学历、医院等级、用工性质、及是否独生子女影响心理弹性总分(P0.001)。结论:临床工作一年内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处于较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急诊科新护士特点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沙地区县级医院中年慢性病患者健康商数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帮助中年人群提升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沙地区4所县级医院的808名中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和健商问卷调查,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健康商数状况调查结果中各维度得分均较低,在相应临界值水平左右,其中自我保健、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维度未低于相应,临界值,精神状态维度得分相对较高,为24.73±5.49;健康知识维度的得分较低,为21.47±5.89,甚至低于安全健康商数维度的临界值.(2)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住址、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体检频度患者在健康商数四个维度的得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指数的患者在健康知识和精神状态维度的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长沙地区县级医院中年慢性病患者健康商数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尤其是健康知识维度较为薄弱,提示此类患者应成为护理工作针对性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而健康知识普及应成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2)年龄段、家庭住址、文化程度和体检频度是住院中年慢性病患者健康商数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可为护理工作中开展个体化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桂迎  曾琴  黄霞  李峥 《蛇志》2022,(4):535-538+542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呼吸机冷凝水管理认知及态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规范ICU护士对呼吸机冷凝水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ICU护士对呼吸机冷凝水管理认知情况及态度调查问卷》对我院的120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护士在ICU的工作年限及是否接受过呼吸机冷凝水危害相关知识培训、是否接受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知识培训等)。结果 对ICU护士发放呼吸机冷凝水管理认知情况调查问卷120份,有效回收112份。ICU护士对呼吸机冷凝水管理认知得分(31.88±5.98)分,得分率79.70%;态度得分(26.50±4.00)分,得分率88.30%。认知条目均分(3.31±0.50)分,态度条目均分(4.41±0.66)分。ICU护士的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呼吸机冷凝水危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知识培训认知和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士对呼吸机冷凝水管理认知处于一般、态度赞同水平,ICU护士的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呼吸机冷凝水危害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知识培训等是ICU护士对呼吸机冷凝水管理认知及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SBI)的认知与行为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预防CRSBI认知与行为问卷"对107名肿瘤科在职护士进行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107名护士预防CRSBI知识得分20~105分,平均得分(54.95±14.77)分,平均正确率52.34%。预防CRSBI操作行为得分25~45分,平均得分(39.72±4.26)分。肿瘤科护士预防CRSBI认知情况与工作年限、技术职称和是否接受过CRSBI的知识培训有关,行为情况与是否接受过CRSBI的知识培训有关。结论应加强肿瘤科护士CRSBI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加强管控,进一步提高肿瘤科护士预防CRSBI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国内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资料表、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评估量表对12个省市、18家三级医院的418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体评分为(114.55±7.70)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别为159、93分.得分较高的灾...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