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的年龄组成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野生动物年龄的鉴定方法,是种群生态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狩猎动物来说,年龄鉴定的最终目的是为探索种群数量动态,为确定猎期和猎取量提供依据。测定年龄有多种方法,眼水晶体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少量无机盐组成,它本身无血管及神经,受环境的影响小,是较为稳定的组织。Lord(1959)通过棉尾兔(Sylvilagus)眼水晶体的研究后指出:水晶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生长,所以能根据水晶体重量来测定其相对年龄。科尔诺斯基(Kolenosky)等(1962)研究叉角羚(Antilocucapa)后认为,可根据叉角羚眼水晶体  相似文献   

2.
三刺网在淡水豚捕捞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沿海及长江流域有误捕海豚、长江江豚和白豚的记录[2 ,3] 。所有近岸和沿岸误捕等渔具中 ,以刺网的误捕率最高。自 80年代始 ,我国鲸类研究人员就努力尝试在长江中围捕淡水豚 ,1 986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用两条渔船正、反捆绑构成若干个放网船和若干个驱赶船 ,采用声驱网捕在长江中游捕获过 2头白豚[1 ] 。本文根据铜陵白豚养护场 (1 989— 1 997年 )在安徽江段先后组织 8次大规模长江江豚围捕实践活动 ,通过对豚类活体捕获网具和方法加以改进 ,旨在提高豚类活体捕获成功率。1 材料和方法1 .1 捕豚网具1 .1 .1 围网 系…  相似文献   

3.
猿猴是我国的重要动物资源,分布区遍及我国的大半部,数量亦较多,其中猕猴类是目前多方面科学研究的试验动物,也有不少珍贵和稀有的种类,有着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的前途。因此,如何捕捉活猴,是值得调查研究和推广的课题。笔者自1959-1962年,参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猴类调查工作组,在广西、海南岛、福建、江西、云南、四川、贵州等主要产猴地区的野外调查中,向猎民及老乡学习和了解了一些捕猴技术和方法。1960年曾参加中国畜产公司主持召开的全国九省、区捕猴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叉角厉蝽 Eocanthecona furcellate (Wolff)对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幼虫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叉角厉蝽不同虫态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研究了该蝽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以及种内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叉角厉蝽3龄若虫、5龄若虫、成虫均可捕食草地贪夜蛾幼虫,总体呈现叉角厉蝽低龄若虫捕食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数量较多,高龄若虫和成虫捕食中间龄期幼虫数量较多的规律;叉角厉蝽3个虫态对草地贪夜蛾2~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方程和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2~3龄幼虫的捕食效能(a/Th)最强(214.0)、日最大捕食量(1/Th)最大(256.4头)。不同虫态叉角厉蝽的搜寻效应与草地贪夜蛾密度均呈负相关。建立了叉角厉蝽成虫密度、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密度对捕食作用的干扰反应方程,干扰作用发生后该蝽的平均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均逐渐下降。本研究结果可为田间释放叉角厉蝽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外相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革新, 特别是基于标记-重捕模型框架通过非损伤取样方式对物种数量和密度等种群参数的可靠估计, 为保护濒危物种和评估保护成效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对于身体上具有独特天然标记的动物(如多数猫科动物), 可依据红外相机拍摄身体上的独特斑点或条纹鉴别个体, 再运用标记-重捕模型, 估计动物种群数量、密度等参数。本文概述了标记-重捕模型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国内外的应用, 特别是近年来发展出的空间标记-重捕模型。总结了从相机布设到数据分析的具体流程、操作原则, 并以青城山家猫为实例, 展示了应用红外相机数据通过空间标记-重捕模型估计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基本步骤。最后展望了该模型在种群动态、景观廊道设计、资源选择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1988年5—9月,我们在西藏察隅,对进入室内的蚊虫种类组成、主要蚊种的季节消长及夜间活动数量动态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调查方法在海拔1600米的下察隅洞穷村选择三间住房,每间面积约12平方米。5月下旬至9月下旬,每旬选择一晴而无风的夜晚,从21时至23时,每小时捕蚊一次,每次3人各手持一电动吸蚊器,分别在三间住房内捕捉进入室内的全部蚊虫。以每小时3人捕蚊总数为一次计量单位。在蚊虫活动高峰季节,对室内主要蚊种夜间活动数量动态进行通宵观察。每次观察捕蚊均做到定时、定人、定房间,同时记录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此外,…  相似文献   

7.
于2009~2010年研究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的求偶交配行为。共记录4大类17种求偶交配行为。鹅喉羚的发情期分为2个阶段:发情准备期和高峰期。从发情准备期开始,雄羚开始沿雌羚每日移动路线建立领域并在整个白昼呆在领域内。高峰期持续时间较短,但雄羚整个高峰期始终停留在领域内。排泄物标记是鹅喉羚采用最多的领域标记方式,而角标记则持续时间更长。小跑是鹅喉羚圈雌时采用频率最高的步法,其次是走动和奔跑,走动步法持续时间最长,不同步法的组合使用是圈雌成功率和能量节约的最优化权衡。鹅喉羚的求偶交配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探接近阶段,若雌羚已作好交配准备,则进入第二阶段,雄羚以直立行走或碎步行走接近雌羚,第三阶段为爬跨交配阶段。鹅喉羚的交配模式属于Dewsbury交配行为模式分类系统的第13类和Dixson分类系统的第14类。鹅喉羚成功交配后,并不存在个体配偶看护,而是通过守卫领域以提高总体配偶看护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南部沿海,作者搜集了一个池塘繁殖的斑索蟾(Crinia signifera)的种群统计资料。通过捕捉进出池塘的1 612只个体,获得种群大小、结构、生长率、性成熟时的大小和年龄、死亡率及寿命资料。迁移高峰从6月持续到11月,蛙的最高、最低遇见数量分别出现在春季和秋季。但第2年,该池塘蛙的数量明显减少,可能是由于补充到种群中的幼体数量很少的缘故。6个月后个体的重捕率很低;但距第一次捕获18个月以后,仍有个别个体再次被捕获。性成熟时,雌性比雄性的身体大一些。生长曲线显示,雌性比雄性的生长更快,所以更早地达到性成熟。研究种群的数量、结构和死亡率趋势等与已知的其它Crinia signifera种群基本一致。但研究种群迁移活动的高峰出现较晚,并且夏季的活动水平明显很高。这种长的活动时间可能会导致存活率的下降,同时有利于选择迅速性成熟的雌性[动物学报51 (3) : 393 -400 , 2005]。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麝的生态和活捕方法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是我国珍贵的药用动物,应认真贯彻“护、养、猎”并举的正确方针,有计划的合理捕捉饲养。不可随意乱捕,如需捕捉,一定要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在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中,对麝的生态和活捕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调查的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麝在广西以靖西县、龙州县、那坡县、田东县、田林县、德保县、宜山县、隆林县、河池县、南丹县、大苗山自治县、大瑶山自治县等地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10.
麝香是雄麝腺体的分泌物质,为珍贵的动物药材之一。近十年来,四川省马尔康、米亚罗、南川,陕西省镇平,安徽省佛子岭等养麝场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教导,积极开展放犬活捕、人工养麝、活体取香群众性科学实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关于人工养麝和活体取香另有专文介绍,本文只介绍怎样放犬活捕林麝的方法。麝是我国的珍贵动物,应该很好保护,需要捕捉时应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有计划的合理捕捉,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人工饲养繁殖,以保护和发展我国珍贵药用动物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