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蒽酮法测定爬山虎果中糖类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蒽酮法测定爬山虎熟果中糖类的含量,波长620nm,检测线性范围0.01—0.5mg/ml,相关系数为0.9993,RSD=5.64%回收率为98.56%。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显色灵敏、重现性好、不受还原性物质的干扰。能测定总糖,还能测定可溶性糖,因此适合野生植物中糖类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4.
巴梨成熟期间乙烯与脱落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烯和ABA在调节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已受到重视L,',8J。我们曾观察到杏与白兰瓜等跃变果实在成熟时,ABA积累发生在乙烯生成之前,外施ABA促进了杏果乙烯的生成与成熟,并且发现果实的耐贮藏性与果肉中ABA的含量有一定关系[a.,.4]巴梨是最易腐烂的跃变果实,是研究这一问题的适宜材料。因此,我们对发育与贮藏期的巴梨进行了果实呼吸、乙烯与ABA含量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成虫在越夏不同阶段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为进一步揭示其越夏的机理提供基础。【方法】分别采用蒽酮硫酸法和氯仿-甲醇法测定越夏不同阶段(越夏前、越夏期和越夏后)的沙葱萤叶甲成虫体内总糖、海藻糖、糖原、脂肪及水分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总蛋白含量。【结果】总糖、水分和总蛋白含量在沙葱萤叶甲成虫越夏前(分别为26.81μg/mg,77.47%和63.17μg/mg)和越夏后(分别为26.41~26.85μg/mg,75.29%~76.65%和59.53~64.93μg/mg)显著高于越夏期(分别为18.77~21.14μg/mg,61.50%~67.20%和39.82~52.54μg/mg),而糖原含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越夏前:8.43μg/mg;越夏后:5.91~6.14μg/mg;越夏期:10.18~11.58μg/mg),脂肪含量在越夏后(11.48%~11.65%)显著低于越夏前(42.48%)和越夏期(36.05%~64.79%);脂肪和总蛋白含量在越夏期间逐渐下降,而水分、总糖和糖原含量变化不明显;海藻糖含量在越夏不同阶段波动较大(2.66~25.31μg/mg)。【结论】脂肪和糖原是沙葱萤叶甲成虫越夏的主要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6.
香荚兰为兰科(Orchidaceae)香荚兰属(Vanilla)肉质、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n=32(x=16)。原产于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 香荚兰属有110个种,其中有经济价值、为人类所利用的只有三个,即真香荚兰(Vanilla fragrans)、西印度香荚兰或瓜德罗普香荚兰(Vanilla pompona) (又叫大花香荚兰)和塔希提香荚兰(V. tahitensis),而以真香荚兰栽培面积最大,在商业上所占位置最为重要。 全世界年产成品香荚兰果荚1000—1600吨,生产的国家或地区有:马达加斯加、科摩罗群岛、印度尼西亚、留尼汪岛、墨西哥、波里尼西亚、瓜德罗普岛、塔希提、马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探究了大豆食心虫Leguminirora glycinioorella(Mats.)Obraztsov进入滞育以后体内糖类、脂质和水分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寄主植物和滞育诱导期温度对大豆食心虫体内糖类、脂质和水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蒽酮硫酸法和氯仿甲醇分离法测定了滞育前后、以大豆Glycine max(L.)Merr和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两种植物为寄主以及不同滞育诱导温度下的大豆食心虫体内脂质、水分、总糖、糖原和海藻糖的含量,结果利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进入滞育阶段的大豆食心虫体内脂质、总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含水量显著下降。以大豆为寄主的大豆食心虫在滞育阶段体内水分含量、总糖和糖原含量较野大豆寄主的高,海藻糖含量较野大豆的低,差异均显著。不同滞育诱导温度下的大豆食心虫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基本一致。【结论】滞育前后大豆食心虫体内各种生化物质变化明显,以栽培大豆为寄主和以野大豆为寄主的大豆食心虫体内生化物质含量不同,而滞育诱导温度对大豆食心虫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香子兰[Vanilla fragrans (Salisb.) Ames (V. planifolia Andr.)]是我所引种场60年代初首次从国外引入试种,并获得玻璃室栽培成功的一种有价值的兰科香料作物。随着试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果荚(植物学上称为蒴果)加工工艺的研究就日趋重要。况且,果荚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香成份的含量和商品的外观及其价格。因此,各国的香子兰种植者都十分重视加工工艺的研究,但国内尚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9.
以山药、日本薯蓣和黄独3种薯蓣属植物为材料,研究珠芽育苗中其茎叶生长与珠芽内的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3种薯蓣在茎蔓生长过程中珠芽内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均逐渐降低.山药和黄独的珠芽可溶性糖含量在茎蔓生长初期不断增加,随着茎蔓节数继续增加又逐渐降低,而还原糖含量在叶片展开前不断增加,叶片展开后又急剧降低;日本薯蓣珠芽的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随着茎蔓节数增加逐渐上升,但保持相对较低水平.3种薯蓣珠芽内α-淀粉酶活性均强于β-淀粉酶,其在茎蔓和叶片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薯蓣珠芽内淀粉主要在α-淀粉酶作用下转化分解为还原糖和可溶性糖,从而为茎蔓和叶片生长提供能量,且还原糖含量与叶片生长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实验结果表明:烟划愈伤组织在生长和衰老期间,总呼吸速率(Vt)分别在11d和19d出现2次呼吸跃升;细胞色素途径的运行(ρ'Vcyt)与Vt的变化几乎一致,表明细胞色素途径仍组织主要的电子传递途径;交替途径容量(Valt)及其与Vt的比值(Valt/Vt):在15d前不断上升,而在15-19d之间处于稳定水平后下降。交替途径运行(ρValt)及其对Vt的贡献(ρValt/Vt)却与Valt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组织水平上已经描述了许多植物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但对其发育过程的调控仍然知道得很少.利用CSEM-EDX微量分析技术,定点测量慈姑叶柄通气组织不唰发育时期的细胞壁矿质元素的组成.这些元素除了C,O以外,还包括Mg,Ca,Cu,Zn,P等必需的矿质元素.结果发现,在叶柄发育的早期,通气组织细胞壁的K和Cl含量很高,分别高达36%和4.3%细胞壁干重.Mg的含量在第二阶段最高,达到细胞壁干重的0.86%.只有在第三和第四阶段监测到Cu和Zn元素,最高含量分别为2.5%和1.5%细胞干重.仅在第四和第五阶段才能检测到Ca,其最高含量为1.3%细胞壁干重.通气组织横膈膜细胞和圆柱体腔壁细胞的元素构成变化有相似的趋势,说明这种变化与组织的发育阶段关系密切.细胞壁的一些元素间呈现较高的相关性,其中K和Cl及Cu和Zn之间成较高的正相关.在不同发育阶段,细胞壁的元素含量呈现动态变化,说明细胞壁(质外体物质)的元素构成有很大的变动范围.早期的通气组织细胞壁大量积累K和Cl,暗示早期的气体空间充满液体(组织液);Mg可能参与细胞伸展的调控;伸展中细胞的细胞壁积累高浓度的Cu和zn,并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而Ca的出现使细胞比硬度增加,将终止细胞伸展.Cu和Zn在细胞壁中的积累呈高度的直线关系,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呈现定量关系,推测它们可能有共同的或者类似的转运和吸收机制.  相似文献   

12.
ABA和Fluridone对苹果果实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金完和新红星苹果(Malus pumila MIll,evs.Golden Delicious & Starrimoson)果实的成熟过程受脱落酯(AB)的调节。金冠果实从盛花后90天起,ABA浓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种子、果心、果肉,至盛花后150d,果心组织ABA浓度高于1.8μmol/kgFW时,果实自发产生乙烯跃变。外源ABA处理能有效地触发发育晚期的金冠红星果实系统-2乙烯的合成,并使组织AC  相似文献   

13.
ABA和Fluridone对苹果果实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属间远缘杂交水稻乳熟期间茎鞘糖类贮藏物质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个盆栽水稻材料乳熟期剪叶、剪穗处理均显著降低茎鞘内贮藏物质含量及器官干重;茎杆总糖含量由焉对上逐渐减少,属间远缘杂交水稻茎鞘内贮藏物质含量显著高于三系杂交组合汕优63和常规品种圭630,奠定了属间远缘杂交水稻远诱1号和遗传工程冰稻1号穗大粒多组结实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倍性罗汉果果实的生长动态、甙类含量动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倍体与二倍体果实的生长和甙类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果实的生长动态均可分为3个时期:迅速生长期(1~20 d)、缓慢生长期(20~30 d)、停止生长期(30~90 d),80 d时果实的形态达到最大值,4x>2x>3x,多倍体表现出巨大性。而甙类含量的动态随日龄的增长均表现为:苦味的甙ⅡE转化为甙Ⅲ,两者依次出现和消失;最终都转化为高甜度的甙Ⅴ,即成熟罗汉果以甙Ⅴ为主;80 d时甙Ⅴ的含量达到最大,4x>3x>2x:多倍体的甜甙含量显著提高,特别是三倍体还具有无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荔枝和龙眼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ABA水平先是上升,至大约78~80DPA时出现高峰,之后两者ABA含量均不断下降。果实成熟时采收的种子,ABA含量比高峰时分别下降近6倍。另外,随着种子的发育,种子及其胚轴对外源ABA的敏感性(SABA)亦持续下降。10-4mol/LABA可以完全抑制90DPA前的荔枝和龙眼种子的萌发,但对成熟种子10-2mol/LABA亦不能抑制其萌发。龙眼种子离体胚轴的SABA高于荔枝。ABA含量与敏感性的这种变化可能是两种顽拗性种子成熟时萌动,进而不耐脱水贮藏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荔枝和龙眼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ABA水平先是上升,至大约78-80DPA时出现高峰,之后两者ABA含量均不断下降。果实成熟时采收的种子,ABA含量比高峰时分别下降近6倍。另外,随着种子的发育,种子及其胚轴对外源ABA的敏感性亦持续下降,10^-4mol/LABA可以完全抑制90DPA前的荔枝和龙眼种子的萌发,但对成熟种子10^-2mol/LABA亦不能抑制萌发。龙眼种子离体胚轴的SABA高于荔枝  相似文献   

18.
大豆花荚败育期间的植物激素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豆开花结荚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蕾与花荚的脱落率不同,其中以花后5d内的幼荚脱落最严重。与败育花荚相比,正常花荚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细胞分裂素(DHZRs,ZRs,iPA)含量也较高,花后3~5d的幼荚中表现更明显。脱落酸(ABA)则是以败育幼蕾及花后3~5d的幼荚中含量较高。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豆生殖器官中,正常开放花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调控种子发育、种子休眠与萌发、抑制生长、促进落花落果、参与植物应对外界环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ABA还能与其他植物激素(如生长素、乙烯等)互作进而精细调控植物根系的生长。本文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为主要对象,对近年来国内外在ABA调控植物根系生长方面的研究成果、ABA与其他植物激素(如GA等)互作调控根系生长及调控非生物逆境下根系发育的机理等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渗透胁迫下外源ABA能提高小麦幼苗根和叶中的含水量,其对叶中的作用大于根部.外源ABA还能提高根叶中ABA及CaM含量,300 μmol·L-1 ABA对二者的作用比100 μmol·L-1更显著.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根中ABA和CaM含量可分别高出叶片9倍和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