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以 3H-UR, 14C-Leu, 125I-UdR为前体,采用三标记参入方法,更严格地在同一样品中同时观察了淋巴细胞染硒前后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及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显著提高了实验效率;三种受试硒化合物在10-8—10-4mol/L浓度范围内对DNA,RNA,蛋白质合成均具有双相性影响,在中毒浓度时,三种硒化合物的毒性顺序为:亚硒酸钠>硒酸钠>硒蛋氨酸。  相似文献   

2.
细胞癌基因(c-onc)与细胞增殖的调节是当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早在1985年Macara就提出癌基因调节细胞增殖的模型,认为c-myc是在细胞增殖早期参与作用的“获能基因”。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癌基因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唯其细节尚待进一步阐明和证实,至今c-myc与细胞增殖的关系仍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正常人外周  相似文献   

3.
细胞内Na~+浓度[Na_(in)~+]的大小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位移试剂Dy(PPP)_2~(7-)[二(三聚磷酸)合镝(Ⅲ)离子]能使细胞外Na~+(Na_(out)~+)共振频率向高场位移,使得~(23)Na NMR在不破坏细胞结构的条件下直接观察Na_(in)~+成为可能,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有研究指出,  相似文献   

4.
应用PAMAM dendrimers作为DNA运送载体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tarburstTM PAMAM dendrimers分子是一类新型的高分枝、辐射状对称的树状高分子,在生理条件下其表面具有高密度的正电荷,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后,介导遗传物质进入细胞.研究了G3, G3.5, G5, G7, G7.5, G9各代dendrimers分子与DNA结合后介导其转染细胞的能力,并初步评价这种复合物转染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证实,全代的PAMAM dendrmers皆可与DNA结合,并可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介导高效的DNA转染.PAMAM dendrimer/DNA复合物很稳定,在较大的pH值变化范围内(pH 2~10)不解离.PAMAM dendrimers可保护与之复合的DNA分子免受限制性内切酶的降解.在一定的电荷比范围内,高代数的dendrimers分子与DNA形成的复合物对培养细胞的转染效率高于低代数dendrimer分子,复合物所介导的转染效率在不同的细胞系之间也有差异.在有效作用浓度范围内(≤1.3×10-1 g/L),PAMAM dendrimers/DNA复合物对被转染细胞无毒性.但是,未与DNA复合的dendrimers分子在较低浓度时则表现出毒性,表明StarburstTM PAMAM dendrimers分子可作为新型的低毒非病毒DNA载体,用于介导DNA对体外培养细胞的转染. 这些前期观察,为将纳米级高分子聚合物dendrimers分子作为基因转运载体应用于体内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Zn2+参与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n2+在遗传调控中的作用十分广泛而显著.结合新近的研究资料,着重从染色质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生物合成、DNA的结构及构象、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四个主要方面来反映Zn2+与遗传调控的相关性,并阐述Zn2+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Yb~(3+)-儿茶素配合物(Yb~(3+)-C)的合成、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展开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合成配合物Yb~(3+)-C的最适摩尔比为1∶4.Yb~(3+)-C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显著低于Yb~(3+)和C,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沙门氏菌(Salmonella)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更强,其MIC值低至0.0963 mmol/L.进一步研究表明,Yb~(3+)-C仅需要2 h就能杀灭细菌,可有效缩短杀菌时间.此外,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以及Yb~(3+)在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吸收和分布表明,Yb~(3+)-C对细胞具有更强的亲和力与穿透力,使Yb~(3+)更容易在细胞质中累积至有效浓度,从而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并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31P核磁共振技术(31P-NMR)研究了L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和615系鼠胸腺细胞(正常对照细胞)。结果发现在肿瘤晚期阶段,L7811腹水肿瘤细胞的含磷化合物未进入完全不活跃状态。此外,腹水肿瘤细胞的磷脂组成与含量亦有明显改变。因此, 31P-NMR谱可做为观察肿瘤细胞内能量生成和某些磷脂合成宏观动态过程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CD4~+T、CD4~+CD28~+T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两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外加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CD4~+T及CD4~+CD28~+T水平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将观察组患者根据预后是否并发终点事件,将其分为预后良组(未并发终点事件)和预后不良组(并发终点事件)两组,分析不同预后ACS患者CD4~+T、CD4~+CD28~+T水平变化及与预后发生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T明显升高,CD8~+T、CD4~+CD28~+T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中,对照组患者预后有23例终点事件发生,观察组患者预后有26例终点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CD4~+T降低,CD4~+CD28~+T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ACS患者预后发生终点事件与CD4~+T水平呈现负相关(r=-0.682,P=0.000),与CD4~+CD28~+T水平呈现正相关(r=0.733,P=0.000)。结论: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ACS患者预后发生终点事件与CD4~+T水平呈现负相关,与CD4~+CD28~+T水平呈现正相关,可为临床ACS患者预后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胃癌和非癌病变ras P21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胃癌和胃粘膜的非癌病变组织细胞ras癌基因蛋白产物P21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探讨了ras P21表达与DNA倍体与增殖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胃癌P21表达量明显高于非癌病变组织的表达量.胃粘膜非癌病变组织中,胃癌前病变组织P21表达量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的表达量,并发现P21蛋白的表达量与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学分级、DNA倍体、增殖指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细胞壁崩溃酶-Driselflse短时间处理水霉(Saprozegma ferax)菌丝,pH5.0时可使原生质从菌丝亚顶端喷出,pH6.0~8.0时则不导致该现象发生;适当浓度EGTA的存在,可提高pH5.0时酶解引起的原生质喷出频率、使pH6.0~8.0时生长菌丝的顶端原生质也喷出、并且喷出多发生在菌丝最顶端;外加CaCl2.不抑制菌丝顶端原生质的喷出,排除了Ca2+抑制酶活性的可能。随后的跟踪观察显示,长时间以缺Ca2+培养介质培养菌丝,同样能够导致菌丝顶端原生质喷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培养介质中Ca2+和H+对菌丝完整性的维持起调节作用,细胞壁上的Ca2+可能参与了水霉菌丝细胞壁物理特性的修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国产125I-碘化钠标记乙型肝炎病毒DNA制备探针,可得到较高比度的产物,一般稳定在107—108cpm/μg DNA。用该探针对不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DNA进行点分子杂交。可检测到5pg左右DNA。对17例血液标本进行点分子杂交,结果与32p-标记乙型肝炎病毒DNA探针杂交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p16INK4a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16INK4a蛋白能抑制CDK4和CDK6的活性,使pRb处于非磷酸化或低磷酸化状态而能与转录因子E2Fs结合,从而抑制DNA 的合成,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p16INK4a的表达受Ets1和Ets2的正调控,受Bmi-1的负调控.p16INK4a基因缺失、突变、甲基化、RNA剪接加工错误可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和癌变.应用p16INK4a对某些肿瘤进行基因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3.
3种水稻土中7株固氮蓝细菌的分离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蓝细菌是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固氮的主要贡献者。【目的】增加对稻田土壤固氮蓝细菌的了解,获得用于进一步研究的可培养固氮蓝细菌菌株。【方法】选择3种具有不同固氮能力的水稻土,采用BG11-N培养基分离培养固氮蓝细菌菌株,对新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通过基因组DNA的nifH基因扩增明确其固氮潜力,进一步采用乙炔还原法和~(15)N_2示踪法定量测定其固氮能力,通过基因组DNA的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进行鉴定。【结果】在光照培养条件下,采用BG11-N培养基共分离纯化得到自养菌株7株,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单列、无分枝、丝状和念珠状,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团垫状菌落。新分离菌株在BG11-N培养基中生长状况良好,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可扩增出nifH基因,乙炔还原法和~(15)N_2示踪法测定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固氮能力,同时具有铁载体生成能力。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形态特征,7株菌被初步鉴定隶属于念珠藻科(Nostocaceae)。【结论】从水稻土中分离到在稻田生物固氮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蓝细菌(念珠藻科)菌株,可培养固氮蓝细菌菌株固氮能力较高,兼具铁载体生成能力,可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微生物资源,具有潜在的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螺旋藻多糖对核酸内切酶活性和DNA修复合成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用核酸内切酶实验和放射自显影术研究了螺旋藻水溶性多糖对DNA切除修复的效应。结果表明,该多糖能显著增强辐射引起DNA损伤的切除修复活性和程序外DNA合成(UDS)。考察切除修复的时程,发现螺旋藻多糖的存在不但能加快损伤DNA切除反应和UDS的初时速度,而且能延缓以上两个重要修复反应的饱和。  相似文献   

15.
海藻多糖抑制白细胞呼吸爆发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ESR、自旋捕集及自旋氧探针技术,研究了海藻硫酸多糖(SPS)对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刺激的多形核白细胞(PMN)呼吸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SPS能显著抑制PMN呼吸爆发,10 g/L和5 g/L SPS几乎完全清除PMN呼吸爆发产生的自由基,1 g/L SPS可清除53.2%;10 g/L SPS对PMN的耗氧量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紫外线作用于细胞后,损伤DNA并进行非程序性DNA合成(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简称UDS),所以非程序性DNA合成可作为DNA损伤的观察指标。化学致癌物也损伤DNA,近年来以体外培养的动物或人的细胞的非程序性DNA合成作为化学致癌物的生物测定法常有报道。我们曾从24种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IgM抗体及T细胞亚群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先天性梅毒新生儿81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81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CD~(8+)细胞及IgM抗体的阳性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19S-IgM-TP ELISA法检测出IgM的阳性率92.59%,明显高于TRUST法(74.07%)及TP-ELSA法(70.37%)(P0.05)。ROC曲线中,血清IL-8特异度为88.34%明显高于血清IL-6特异度81.48%、IgM抗体特异度60.13%、T细胞亚群特异度65.34%;IgM抗体的曲线面积88.91 cm~2明显大于IL-6的曲线面积45.09 cm~2、IL-8的曲线面积76.19 cm~2、T细胞亚群的曲线面积77.35 cm~2;T细胞亚群准备性67.89%明显高于IL-6准确性60.39%、IL-8准确性51.09%、IgM抗体准确性50.12;IgM抗体的灵敏度60.13%高于IL-6灵敏度59.19%、IL-8灵敏度42.35%、T细胞亚群灵敏度59.37%。具有比较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IL-8水平、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CD~(8+)及IgM抗体阳性率是诊断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前脂细胞为模型 ,以 2′ ,7′ bis ( 2 carboxyethyl) 5 ( 6 ) carboxyfluorescein (BCECF)作为检测胞内pH(pHi)的荧光探针 ,测定不同生长因子刺激下胞内pH的变化 ,证明大鼠肾周前脂细胞质膜存在Na+/H+交换活性 ,胎牛血清(FCS)能快速激活Na+/H+交换 ,导致pHi升高 (约 0 .2pH单位 ) ,并引起DNA合成 .Ethyl isopropyl amiloride (EIPA)抑制Na+/H+交换与DNA合成 .在无血清条件下 ,胰岛素不刺激DNA合成但引起细胞分化 ,表现为胞内脂滴积累和 3 磷酸 甘油脱氢酶(G3 PDH酶 )活性增强 ,同时激活Na+/H+交换活性导致pHi升高 ;EIPA既抑制胰岛素对Na+/H+交换的激活 ,也抑制G3 PDH酶活性增强 .结果证明 :Na+/H+交换的激活不仅与大鼠前脂细胞增殖相关 ,同时也是细胞分化的早期事件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31)I应用于甲亢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到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甲亢患者24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甲减、粒细胞减少、肝脏损害、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10.8%,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131)I可使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合成显著减少,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金属离子对高等植物非按期DNA合成(UnscheduledDNASythesis,简称UDS)和微核(MCN)的诱导作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利用高等植物UDS技术检测环境诱变物的可行性,利用3HTdR前体掺入法研究了Cd2+、Al3+作用下蚕豆的UDS效应。结果表明,Cd2+、Al3+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蚕豆UDS和MCN的发生;UDS量与微核率(MCNF)之间呈负相关(r<0),但相关不显着(|r|0.05),且二者间的相关程度在Cd2+和Al3+两种金属离子作用下没有显着差别(P>0.05);利用高等植物UDS技术检测环境诱变物质,在一定受检物剂量范围内是可靠的,但超过这个剂量范围,UDS技术无法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