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银鲴当地俗名“刁子”。我市郊区已有较长的养殖历史。在池塘中混养这种鱼的好处是:①银鲴喜欢摄食池底碎屑、污泥杂质以及水面残渣泡沫。它有清扫食场、清洁池塘卫生的作用,当地群众有“刁子鱼清塘”的说法,故池中混养一定比例的银鲴能促进池中各类鱼的健康生长。②银鲴的产量不受鲢、鳙、草鱼的影  相似文献   

2.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6,6(1):109-110
密鲴亚科鱼类以它特有的食性,较高的群体生产力、个体生长较为迅速、适应性强和肉味鲜美等特点,而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中型经济鱼类。我国不少地区已将密鲴亚科鱼类作为养殖对象,但目前我区仍把它们视为“野鱼”,听其“自生自繁”。为了充分发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鱼产量,研究密鲴的驯养,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密鲴亚科鱼类以它特有的食性,较高的群体生产力、个体生长较为迅速、适应性强和肉味鲜美等特点,而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中型经济鱼类。我国不少地区已将密鲴亚科鱼类作为养殖对象,但目前我区仍把它们视为“野鱼”,听其“自生自繁”。为了充分发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鱼产量,研究密鲴的驯养,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榆社鲴     
榆社鲴 (Xenocypris Yushensis)属于硬骨鱼类里的鲤形目的鱼类。化石标本长达 182 mm。鱼的外形较侧扁 ,胸鳍长位置低 ,腹鳍小 ,它与背鳍在鱼的背、腹两侧的起点几乎相对。臀鳍中等大小 ,尾鳍分叉深。鳞片为圆鳞。侧线在胸鳍和腹鳍之间明显向下弯曲。化石发现于山西武乡榆社一带 ,时代为上新世 (大约 5 5 0万年~ 2 5 0万年前 )。此类鱼延续至今 ,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水域中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西部和西北部很少。鱼的食物多以藻类和水草为主 ,也吃一些小形甲壳类和浮游生物。榆社鲴@崔贵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1975年,本站从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一次引进斜颌鲴夏花、鱼种和亲鱼。夏花培育成鱼种后,1976年发放到五个点作成鱼放养试验,鱼种留在本站饲养,作为后备亲鱼。同时,我们1976年进行人工繁殖,也初获成功。现将斜颌鲴的人工繁殖和成鱼饲养试验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6.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6(2):139-140
1975年,本站从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一次引进斜颔鲴夏花、鱼种和亲鱼。夏花培育成鱼种后,1976年发放到五个点作成鱼放养试验,鱼种留在本站饲养,作为后备亲鱼。同时,我们1976年进行人工繁殖,也初获成功。现将斜颔鲴的人工繁殖和成鱼饲养试验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7.
鲴亚科(Xenocyprininae)鱼类多为中小型鱼类,常见于江河湖泊等较宽阔的水域中,我国长江、黑龙江、黄河及珠江诸流域皆有分布,共有10种,隶属4个属(伍献文等,1964)。迄今尚未见有该亚科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报道。本文是对其中三属四种鱼的染色体组型的观察结果。这四种鱼是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和逆鱼(Acanthobrama simoni)。其中黄尾鲴和细鳞斜颌鲴均为新的淡水养殖鱼(沈德长等,1981;陈楚星,1979)。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鱼类混养及其排泄物对水体环境的潜在影响,采用室内受控实验研究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混养对水体鱼腥藻和水质的影响。实验设置鲢投放组、鲢鲴组合投放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周期14 d。结果发现,鱼类的放养增加了实验水体的营养负荷,有鱼实验组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后期鲢组的营养盐浓度均高于鲢鲴组;有鱼实验组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和藻密度均降低,且鲢鲴组较鲢组降低更为明显;黄尾鲴的加入可以减少水体中鱼类排泄物的积累,鲢鲴组鱼类生物量较鲢组多,但排泄物重量却低于鲢组;鲢鲴组对鱼腥藻的消化率更高,实验结束时达到79.33%,极显著高于鲢组(P<0.01)。即在鲢控藻的基础上,混养黄尾鲴可以减少鲢摄食鱼腥藻后的排泄物重量,减少因鱼类排泄物造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几种鲤科鱼类及杂种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14种鲤科鱼类和4个杂交种的肌肉、心脏、晶状体、脑和肾脏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根据LDH酶谱的异同可将雅罗鱼亚科的5种鱼分成两组:草鱼、鳡和鳤;青鱼和赤眼鳟。鳊亚科中青梢红鲌的LDH谱形与长春鳊、团头鲂和红鳍鲌相似,而与(歺又鱼)条有明显的区别。鲢亚科中的鳙与鲢的谱形相似。密鲴亚科中的细鳞斜颌鲴与黄尾密鲴的谱形也非常相似。将谱形相似的鱼类进行杂交,如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鳙♀×鲢♂,不仅杂种的成活率高而且可繁殖后代。谱形相差很大的鱼类进行杂交,如草鱼♀×团头鲂♂及草鱼♀×鳙♂,杂种的成活率都很低。这些结果和酶谱所显示的关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扁圆吻鲴Distoechodon compressus在福建连城一带称“(鱼奄)鱼”,因其鱼苗尾鳍呈火红色,故又叫“火烧尾”或“红烧尾”。在连城县姑田公社下堡大队和溪口大队已有数百年的驯养历史,  相似文献   

11.
以雅罗鱼亚科为外群,采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鲐亚科17个属(须鳊属除外)进行了系统发育和动物地理学的分析。结果表明,(1)鲴亚科这17个属为一个单系群,并由4个较小的单系群组成;(2)鲴亚科现在的地理分布格局除源自离散事件外,主要源于扩散事件。鲐亚科的特征演化还表明,东亚地区地质历史的反转演化和平行演化可能在鲴亚科系统发育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殖与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鳞斜颌鲴,俗称沙姑子(见附图)。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以水底腐植质和底栖藻类为主要食物,既不与家鱼争食,又可充分利用家鱼不能利用的腐植质及底栖藻类,从而增加鱼产  相似文献   

13.
榆社鲴(Xemocypris Yushensis)属于硬骨鱼类里的鲤形目的鱼类.化石标本长达182mm.鱼的外形较侧扁,胸鳍长位置低,腹鳍小,它与背鳍在鱼的背、腹两侧的起点几乎相对.  相似文献   

14.
梁子湖密鲴的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广泛分布于珠江、长江、黄河诸流域是我国习见鱼类之一,属鲤科的密鲴亚科,密鲴属。  相似文献   

15.
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广泛分布于珠江、长江、黄河诸流域是我国习见鱼类之一,属鲤科的密鲴亚科,密鲴属。在梁子湖属于密鲴属的共有二个种即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和Xenocypris macro-lepis Bleeker,本文报导的是Xenocypris davidi的生物学。密鲴在梁子湖称为“黄姑子”,这是由于它的尾部呈黄色而得名。密鲴是梁子湖的经济鱼类之一,在捕捞的旺季,1月份,梁子湖最大的收购站每天可  相似文献   

16.
逆鱼(Acanthobrama simoni)属鲤科、鲴亚科、逆鱼属。是长江、钱塘江流域江湖常见鱼类。个体虽小,但由于繁殖力强,食性粗杂,种群数量较大,在渔业上还有一定地位。现将1977年5—7月间我们在姚江调查所得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报道过分布于湖北省的鳊、鲴亚科鱼类的核型。本文继续报道采自四川和广东省的鳊、鲴亚科另10种鱼的核型考察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斜颌鲴是一种重要的野生经济鱼类,分布于我国黑龙江、长江、珠江流域(伍献文等, 《中国鲤科鱼类志》上卷)。目前多数水库里没有斜颌鲴,天然湖泊中也不多见,这是由于斜颌鲴要求特殊的生态条件呢?还是这些水域中没有引种或繁殖保护不力呢?    相似文献   

19.
鲤科七种鱼的银染核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密  康杨  李渝成  周暾 《动物学研究》1988,9(3):225-229
对鲤科七种鱼的银染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七种鱼均有4个NORs。其中鲴亚科五种鱼的Ag-NORs彼此特征相似;鮈亚科的似刺鳊鮈sm_3染色体上的NORs与次缢痕的位置、形态一致;雅罗鱼亚科的鳡鱼sm_6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NORs显示相对大小异形。结合以前的工作,本文以NORs为指标,讨论了有关雅罗鱼亚科几种鱼的亲缘关系及亚科鱼类染色体进行保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异鲴的骨骼形态及其属的分类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异鲴的骨骼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与丹亚科及鲴亚科代表种的骨骼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异鲴与丹亚科在骨骼学性状缺乏共同离征,一系列的离征却表明它与再生鲴亚科鱼类紧密相关。这些离征包括:咽骨形态独特,前臂略长或与后臂等长;下咽齿侧扁,有明显的咀嚼面;基枕骨具有向下弯曲的基枕骨突,咽突而发达,椭圆形且向前突出;穿行于基枕骨的背大动脉通道接近咽突长;副蝶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前上颌骨短宽,下边缘为软骨;上颌骨外侧具突起;齿骨前背缘有外侧等。异鲴之置于丹亚科仅依据他们在围眶骨系的形态及排列上的相似性,而它和鲴亚科鱼类具有的一些共同离征表明它们可以形成姐妹群。因此,异鲴属在鲤科中的分类位置应该更加接近鲴亚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