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电子邮递论坛简介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电子邮递论坛(或称网上论坛)是为人们探讨古脊椎动物学的有关问题而设置的。其内容包括脊椎动物各门类的起源和演化、系统学方法论、化石采集和修理技术等。在这一论坛,人们不是通过在讲台上作演说来发表自己在古脊椎动物学的某个方面所抱有的观点和看法,而是通过国际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了解别人对您所关心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看法。您可将您对古脊椎动物学某一问题的看法通过国际互联网用电子邮件寄至该论坛(这一过程又被比喻为张贴板报),该论坛会将您的邮件或板报转寄…  相似文献   

2.
正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SVP)第73届年会于2013年10月30~11月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顺利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古脊椎动物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北美古脊椎动物年会由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主办,是全球最大的古脊椎动物专题会议,旨在交流与推动全球古脊椎动物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在1993年10月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开克举行的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会(TheSocietyofVe-rtebratePaleontology)的第53届学术年会上,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明镇先生被授予古脊椎动物学界的最高荣誉──罗美尔一辛普生奖章(Romer-SimnsonMedal)。该奖是为纪念两位已故美国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当代最有名的解剖学家之一罗美尔(AlfredSherwoodRomer,1894-1973)和有“H十世纪的达尔文”之称的著名进化论学者辛普生(GnofggGay100dSimPP00,1902-1984)干1987年设立的。该奖“授予对古脊椎动物学作出持续不…  相似文献   

4.
<正>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古脊椎动物学会".是中国古生物学会的二级学会,是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第二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古脊椎动物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科学水平,为推动我国古脊椎动物学事业的发展,为在本门学科领域出成果、出人才,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对“对中国猿人石器性質的一些認識”一文的一些意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6卷第3期刊載了张森水同志的“对中国猿人石器性貭的一些认識”一文。文章着重討論了中国猿人石器性貭和分层問題。笔者閱讀了此文以后,感到文章的論点存在不少自相矛盾和值得商榷之处。茲将个人的粗浅意見表述如下,不  相似文献   

6.
此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市开克市召开的古脊椎动物学会第53届年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李传夔研究员当选为该会的荣誉会员。李传夔是继我国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已故)和周明镇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这项荣誉是终身的。古脊椎动物学会共有三十名荣誉会员,除我国的周明镇和李传资研究员之外,其余二十八名均为欧美各国的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及对该学科有卓越贡献的人。古脊椎动物学会在颁发这一荣誉给李传勇时,高度评价了他在哺乳动物险齿类进化的理论研究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对中国古脊椎动物学…  相似文献   

7.
正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上,首届"杨钟健科学传播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王原研究员、北京自然博物馆李建军研究员、光明日报记者齐芳等三人,因在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相关领域的科学传播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获此殊荣。杨钟健先生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者,为学科的科学研究、科学教育、科学传播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古脊椎动物学和古人类学知识的传  相似文献   

8.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里的生物遗体或遗迹。骨化石,俗称“龙骨”,就是古脊椎动物的遗骸。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比较稀少的,通常找到的骨化石都只是一些零散的骨头或牙齿。有时候,即使只是一小块化石,对于帮助解决产化石地层的地质时代,对于了解古地理、古气候条件和生物进化的历史,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下面用几个实际例子来说明一块骨化石在地层或生物史上的意义。渤海海底的披毛犀牙齿  相似文献   

9.
<正> 古脊椎动物学会和江苏古生物学会于1992年8月16—23日在大连联合召开了古脊椎动物与相关学科的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近百名,其中54名与古脊椎动物学科有关。代表们主要来自科研、高校及文博等系统。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进行学术交流;二是古脊椎动物分会的换届选举。此外,代表们还参观了拥有丰富标本的大连  相似文献   

10.
古脊椎动物学的发展,和重要的新材料的发現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以来,特別是近四、五年来,我国在古脊椎动物方面,有不少有意义的新发現,在了解某些脊椎动物和人类的起源、发展历史、地理分布以至形态、分类上,都有不少的补充、修訂,或提出了新的問题和对一些重要問題的看法。这里就一些主要的发現和它們的意义作簡单的介绍。一.魚类古魚类学,解放前在我国几乎是一門空白。魚类是最早出現的脊椎动物,已經有四亿年以上的悠久的  相似文献   

11.
秦嗣华 《化石》2001,(2):19-19
近日 ,在山东省日照市黄海岸边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古动物化石。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为古脊椎动物大象的下牙化石。属真象类 ,是古菱齿象。化石呈灰褐色 ,重5公斤 ,石化保存程度好 ,牙齿上还有水中浮游动物遗体化石。在黄海岸边发现古大象化石还是第一次 ,它的发现为人们对古脊椎动物的认识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同时对研究我国更新世中、晚期古脊椎动物群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一枚不完整的象牙 ,嚼面下陷 ,表明它是一枚下牙 ,它齿冠高 ,齿脊频率可能齿4,白垩质丰富 ,是属真象类中的古菱齿象 ,也可能是南方象 ,这两…  相似文献   

12.
<正>杨钟健院士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我国地学和自然科学初创阶段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是世界杰出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之一。杨钟健院士历任1~5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科学院2000年度优秀期刊评比中,本刊荣获二等奖。 《古脊椎动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57年,是亚洲惟一的古脊椎动物学有关问题研究的专门性学术期刊。几十年来在推广科研成果、开展学术讨论和经验交流、反映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新成就和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走向世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刊几十年以来,本学报伴随了我国几代古脊椎动物学家的成长。在同行们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我们在学术水平和刊物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六月一日,是已故的杰出科学家、教育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忠诚的爱国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创始人杨钟健教授诞辰一百周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全体同志、国内地质古生物界的同行于这一天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仰。纪念会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邱铸鼎所长首先介绍了杨钟健教授的生平,他高度评价了杨钟健教授对发展古脊椎动物学所做的贡献和创建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功绩。他说:“在杨钟健教授1928年留学回国后的半个世纪中,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古脊椎…  相似文献   

15.
<正> 十多年前,在动物考古学成为人类学中一门公认的分支学科以前,几乎所有考古动物群的分析都是由古脊椎动物学家来承担的。在那个时候,这种情况是必然的,因为古脊椎动物学家最便于做这种分析并且他们具有鉴定骨头碎片所必要的知识。他们也能得到从事这项费力的工作所必要的骨骼对比标本和图书资料。这些专家们的工作成果,难得超出一个由骨骼碎片所代表的那些动物的基本分类学名单。他们很少或不解释当遗址是一个活跃的居民点时,这些动物对居民有什么意义。这倒不是因为古脊椎动物学家没有从事这方面分析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对“现代”动物缺少兴趣以及缺乏从考古学角度来解释这种意义的适当训练。那时候,大多数考古学家显然不知道,从动物群的分析可以得知当时情况的这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在探索化石世界的秘密、特别是研究古脊椎动物时,常常提到居维叶(Georges L.C.F.D.Cuvier)的名字,有人曾把他称为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说明他对这门学科曾有过贡献。但居维叶却又是生物进化论的顽固反对者,最后成了反动的神创论的辩护士。究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居维叶在科学史上的千秋功罪?在今天,我们通过居维叶与古脊椎动物学以及进化论的关系应该吸取那些经验教训?本文就想着重从上述两个问题上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在这篇短文里不准备也不可能对居维叶其人作出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古脊椎动物的一些记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脊椎动物学作为一门科学虽然是比较晚近的事,但是我国很早就对古脊椎动物方面的材料进行了观察和利用,因此在古代文献中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的资料。我国历代典籍浩繁,要想系统地写出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史,还是一件比较艰巨的工作。这篇短文只是初步地提供一些文字记载的资料,附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便引起专家们的共同注意。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明镇教授、贾兰坡教授审阅原稿,谨向他们致以由衷地谢意。  相似文献   

18.
邢路达 《化石》2014,(3):78-80
正中国古动物馆重新开馆啦!中国古动物馆是介绍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演化知识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1994年创建,今年恰逢建馆二十周年。馆内按照古脊椎动物的演化序列划分为两馆(古脊椎动物馆和树华古人类馆)五厅(古鱼形动物和古两栖动物展厅、古爬行动物和古鸟类展厅、古哺乳动物展厅、古人类与旧石器展厅、特展展厅),依托研究所近百年收藏的20余万件标本,展出了自5亿多前的寒武纪至距今1万年前史前时代地层中产出的各门类化石标本和旧石器标本及模型,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八次年会拟于2001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会议期间将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新世纪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发展方向(包括科研、科普和为社会服务等),并选举产生下届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会前将正式出版学术论文集,会后将组织野外地质考察。论文集将包括旧石器考古学、古人类学、古脊椎动物学、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学及古气候学等方面的内容,论文现正在征集中。 我们热忱欢迎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全国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们参加此次会议,希望这次会议对中国乃至亚洲…  相似文献   

20.
古脊椎动物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下的一个二级组织,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工作会议于1984年10月17日至24日在著名的"青岛龙"发现地—山东省莱阳县召开.成立这个学会是为了团结全国的古脊椎动物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本学科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古脊椎动物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更方便地与国外有关单位进行对口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